对如何培养学生美术创新意识的探讨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bcz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要求重视学生的综合能力,基于此点,综合课程的设置成为其重要特征。美术作为一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学科,其地位日渐提升。本文将着重介绍几种培养学生美术创新意识的方法。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如果没有学习的兴趣,纵使教师有再高的教学水平也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尤其是对于美术这种开放性的课程,更要注重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很多种方式,接下来笔者着重介绍两种方式。
  (一)制造兴趣点,引起学生的注意
  这就要求教师对教学内容熟练掌握,能够在掌握教学内容的同时找出最吸引人的地方,作为兴趣点,在课堂一开始就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例如美术一年级下册的第一课《雪》,一般的教学方式就是在课堂一开始道出主题:我们今天学习画雪。但是作为好奇心强的学生,这种教学方式难以引起其注意,也没有抓住兴趣点。我们完全可以突破常规,以一个谜语或者是描述一个场景请学生有奖竞猜“这是什么”,这样一来学生会绞尽脑汁来思考、猜测。这样的铺垫引人入胜,抓住了学生的兴趣点,以兴趣为指导,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也就踊跃而出。
  (二)以教学工具辅助激发学生兴趣
  任凭再好的教师,口头表达的渲染能力也是有限的,若想使学生产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教学工具的合理运用也就成为必不可少的手段。美术课堂,可以以多媒体辅助播放教学图片。图片要美轮美奂,以引起学生的注意,使学生产生兴趣。再以《雪》这一课的教学为例,前一段时间微博上有一张很火的图片,一个南方人初次见到北方的雪,心生喜感,将一枚雪花放在显微镜下,拍出一张图片。六菱形的形状清晰可见,玲珑剔透特别好看。在进行《雪》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就可以以多媒体为辅助教学工具将这张图片呈现给学生。学生有爱美之心,好奇之心,见到这样的图片一定会兴趣大增,创意不断。
  二、尊重学生的想象力,鼓励创新
  如果说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础,那么想象力就是创新的核心因素。学生有属于自己的世界、想法和思维方式,他可以把一个简单的0想象成的美妙事物。教师不能限制学生的思维模式,要充分调动起学生的想象力,尊重他们的想法,给其无限发挥的空间。想象力是创新的基础,有了想象力才会有创新。例如美术一年级下册的第三课《雕泥板》,这一课没有一个关于雕泥板内容的明确规定,这时候就可以给予学生无限的想象空间。结果我们会发现,学生还给我们的是出人意料的惊喜与创意。总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按部就班,拘泥于一种形式,要以各种方式鼓励学生创新。
  三、抓住课堂主题,营造创新氛围
  严格来说,上文中所提及的两点,都是为美术课的课堂效果作铺垫。学生产生了兴趣,充分地发挥了想象力,美术创作就真正开始了。这时就要求教师要抓住课堂主题,让学生的想象针对主题合理发挥。抓住课堂主题要求教师熟悉课堂教学内容,针对学生的创意进行合理的评价,给予相应的鼓励和指正,但要注意尊重学生的创新思维,予以积极肯定不能打击学生的积极性。营造创新氛围是基于抓住课堂主题之上的,教师在明确教学任务和主题后,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创新,这是一个引导性的问题和美术课堂的关键。再以《雪》为例,雪是自然界中一种神奇的产物,雨也是,但在教学中一定要明确雪的主题,要求学生针对雪进行想象和创新。不能偏离主题,这是在美术教学中很重要的一个关键点。再具体说一下营造创新氛围。营造创新氛围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挖掘学生的想象潜力,不断对教学内容进行渲染和解说,不能将课堂氛围止步于一开始的激发兴趣上。再以《雕泥板》为例,教师要在学生进行美术创作的同时,不断以多媒体辅助的形式,播放大师雕泥板的作品,使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得到启发,再度创新。
  美术教学要创新,但也要合理创新。教师要在突出课堂主题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大胆创新,同时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营造、渲染气氛,使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得到极致发挥。
  参考文献
  [1]贺婷.如何在美术课堂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J].试题与研究,2012(8).
  [2]张慧娜.美术课堂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重要阵地[J].商情,2011(19).
  [3]吴本刚.在美术课改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0(1).
  (责任编辑袁妮)
其他文献
体育教学就其专业自身的特点而言 ,对学生进行基本技能训练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 ,体育专业教学中 ,应把基本技能训练的培养作为重要内容来安排 ,特别是要在学生进行教育实习前
本文谈了教育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讲了教育改革应该遵循求是性、层次性、育人性、时代性要求和教育改革的内容等问题 ,说明了教育改革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
心理学发展的多元化已经成为当代心理学的显著特点,心理学研究主题的无限延伸与视域的不断扩展、心理学研究方法或研究技术的不断革新与进步,已经成为一种心理学发展趋势。在这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必须尊重学生的情感 ,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鼓励学生丰富想象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学习有助于因材施教,可以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众多学生教学的不足,学习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可以使理解更加丰富和全面。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本文就合作学习方式方法谈几点体会。  首先是进行分组,成员之间的关系如何决定着合作学习的成效,如果成员之间不能建立起沟通渠道和相互的信任,那就谈不上合作和解决
要进一步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确立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改变灌输式的课堂教学方法,实行启发式讲解和探究式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
清代巴蜀著名诗人、学者李调元有论述诗词赋戏曲的理论著作四十卷。从人类发展的角度,他认为诗歌是"天地自然之乐",人情应当同于天籁;从哲学的角度,他认为万物源于气,人也"禀气
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综合能力是素质教育背景下的英语教学目标。在教学中,教师应转变教学思路,明确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通过任务型教学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传统
语文作为一门文学课,有着几千年的文化沉淀,语文教学对于学生的人格培养也具有重大意义。在教学过程中要多使用情感教学,对学生进行情感渗透。教师在高效课堂上架起沟通学生和教材的桥梁,让文本触动学生的感情,让学生走进文本的感情世界,从而实现语文学科的情感教育意义,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陶冶学生的情操,让学生学会感恩,成长为感情丰富的人。那么,在学生接受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时,语文教育与人格
高中物理是高中阶段的重要学科,也是学习难度较大的学科,物理知识的逻辑性和系统性较强,容易使学生的思维过程混乱。再者,由于不少学生物理学习方式存在问题,不能深刻地理解物理基本概念。高中物理新课程,重视学生的自身发展,关注学生的未来发展方向,进一步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物理概念作为高中物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学好物理知识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高中物理概念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