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探究物理探究式学习

来源 :教育前沿·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t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探究学习要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在探究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应体现在对教材内容的选择上,此时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还应体现在对学生自主学习活动内容的选择上,此时教师是学生的合作者;教师还应把学生与教材有机地整合到课堂教学的模式中,提供支持学生真实的学习环境所需要的所有材料,此时教师是学生的帮助者。
   关键词:建构主义 探究 结构 层次
  
   一、物理探究式教学是建构主义理论的具体应用
  
   教育改革的关键是教学改革, 教学的主阵地在于课堂,这就要求我们创建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模式。建构主义为我们提供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它应用在物理教学中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
   1、物理知识不能传授而只能由学生建构,这种建构是在主客体交互作用的过程中进行的,是积极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
   2、物理知识不能由符号表征,学生学习知识不能只记住一些符号、概念、原理,这些物理知识应是有结构的、整合的,而不是零碎的、片面的,要求学习者对知识的理解是多角度的、丰富的、深刻的。
   3、物理知识只能在复杂的学习情境中交流,教师要给学生提供真实的教学情境、通过真实的任务,让学生真实地解决问题来学习。
   由此可以看到,建构理论与传统教学理论相比,重学习过程而得结果;重经验而得理论;重方法而形成能力;重结构联系而形成知识体系。
   那么作为教师——教学的主导者,如何设计有利于学生建构的真实情境?如何在与学生合作中发现学生建构的完整性与深刻性?(即知识的内涵与外延)又如何让不同程度的学生获得自己不同的知识建构?这些,是建构主义没有明确答复的,因此,结合马克思认识论及泛结构理论我们提出下列观点:
   1、物理学研究的任何事物都是有结构的;
   2、任何事物的结构都是层次的;
   3、结构的层次都是无限可分的;
   4、结构和层次的变化都会引起事物的量变或质变;
   物理知识的这种结构化可以极大地拓展学习空间,有力地支持学生的学和老师的教,使高水平的、深层次的数学思维活动获得有力的支持,使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成为可能并得到落实。
  
   二、探究式教学如何探究
  
   1、对于物理概念的探究
   例如讲解额定功率这一概念时,我们可以这样设计:
   (1)什么是功率,功率有大小之分,为什么各种用电器上都要标上铭牌?探究额定功率概念(第一层次结构)。
   (2)标有“220V 60W”的灯泡是什么意思。探究额定电压与额定电流与额定功率的关系。(第二个层次结构)
   (3)如果一个标有“220V 60W”的灯泡电压升为240V,会出现什么结果?探究实际功率与额定功率关系(第三层次结构)
   (4)如果一个标有“6V 3W”的小灯光接在9V的电源上,怎样才能让其正常发光?探究串、并联电路中实际功率与额定功率的关系。(第四个层次结构)
   (5)一个220V供电电路干路中有导线电阻为50欧,接有标“220V 40W”灯泡20个,此时,导线的损耗功率多大,每个灯光的实际电压为多少?探究混联电路功率的实际应用问题。(第五个层次结构)
   2、对于物理规律、公式的探究
   例如对于串联电路电阻关系,我们可以这样设计:
   (1)串联电路的电流、电压特点是什么,学生回忆以前实验结论,I=I1=I2 ,U=U1+U2。这是探究的基础(第一层次结构)(2)什么是欧姆定律及公式,学生得出I=U/R,欧姆定律是得出串联电路电阻关系关键。(第二层次结构)(3)利用欧姆定律探究串联电路总电阻与支路电阻的关系,学生探究、讨论得出R=R1+R2。(第三层次结构)
   3、对于物理实验的探究
   下面是我在教探究决定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时,启发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的过程:
   (1)首先要学生观察电阻定律演示器上的几条电阻丝,提出:任意两条电阻丝之间有何区别?学生很快得出结论:材料、长度、粗细(横截面积)可能不同。(第一层次:知道)(2)让学生猜想影响导体的电阻有哪些因素,得出:影响因素有材料、长度、横截面积,从理论上探究影响电阻的几个因素。(第二层次:理解)(3)再提出:怎样探究导体的电阻跟长度的关系?并对电阻与长度的关系做出猜想或假设。由于学生首次接触控制变量法,就由教师对控制变量法做了讲述。至此,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探究导体的电阻与长度的关系,应选材料、横截面积相同,长度不同的两根电阻丝,并选出了实验需要的电阻丝。(第三层次:应用)
  
   三、课堂要处理好师生角色定位
  
   从上面例子可以看出,教师对于知识全面内容必须胸有成竹,而在课堂上的探究的内容则视教材和学生而定,教师的主导作用应体现在对教材内容的选择上(知识结构的层次),此时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还应体现在对学生自主学习活动内容的选择上(知识结构的联系),此时教师是学生的合作者;教师还应把学生与教材有机地整合到课堂教学的模式中,提供支持学生真实的学习环境所需要的所有材料(做中学),此时教师是学生的帮助者。
   所以我们强调学生“自主探究”,并不是因为学生不会自主探究而是教师过于“自主”,他们把“主导”理解为了“领导”;我们强调“培养创新能力”,并不是要教师在教法上时时创新而是要我们创造一个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课堂环境。学生要自主探究,必须以教师为主导;教师要主导,必须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主导和主体”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是削弱而是应更加强调老师的主导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不是主导学生的思想而应体现在一切为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上。
  
   参考文献:
   [1]毛新勇.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材.教法
其他文献
当前在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特别重要的问题,合理的教学对思维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主要通过思维去掌握语言的本质,从而增强语感。不善于运用思维就不能很好地掌握语法概念、理解教材内容、解答各种习题、达到运用英语进 行交际的目的。因为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要求各种类型的思想活动,思维与学习英语的效果有直接关系,所以,在英语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摘 要:在素质教育全面深化的今天,中学政治教学实效性的提升依然是新课改的应有之义。在教学中,必须注重科学性、增加情感性、渗透趣味性和增强实用性,并分别在“透”、“活”、“乐”和“用”字上下功夫。   关键词:教学实效 科学性 情感性 趣味性 实用性      一、注重科学性,坚持以理服人,在“透”字上下功夫      科学性,就是指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要科学,组织要科学,评估体系要科学。只有采取科
摘 要:一、用“五步教学法”教学,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二、转变思想,更新观念。当今英语教学主要任务之一;三、运用“五步教学法”进行外语教学,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四、运用“五步教学法”教学,利于大面积提高全体学生的学习质量;五、 总之,通过3年来使用新教材,采用“五步教学法”的教学实践,我体会到“五步教学法”是指导初中学生。(1)采用直观教学,激
小组合作学习只是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多种学习方式中的一种,并没有固定的操作模式。我在教学中,常常是这样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   1.创设情境   创设情境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善于根据教材内容创设情境。小学生天真、爱幻想。因此,我在教学中经常采用的办法就是描述故事或贴近儿童生活的事件,要解决的问题就包含在这个故事或事件之中,实际上就是为学生设置了解决身边数学问题的情境,密切了数学与
一、激发和培养兴趣,促使学生乐学     培养兴趣,创造一个和谐的师生互动环境,是提高英语课堂教学质量的前提和基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对英语感兴趣的学生,课堂上必然会积极、主动、情绪高涨,听课效果必然好。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兴趣的培养也应遵循教学原则,即大家所提倡的情感教学原则。情感是课堂教学的灵魂,没有情感的课堂教学是不成功的课堂教学。同时每位学生都具有进取心和荣誉感,尤其在市场经济竞争的熏陶
摘 要:创新能力是当今时代科技、经济发展对人才素质提出的必然要求,高等数学作为基础学科,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而探讨高等数学教学创新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高等数学 教学方法 创新     高等数学是大学数学的基础学科。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数学知识在高新技术和信息领域中得以广泛应用,数学知识的应用性,使得高等数学几乎成为大学里一切专业都需要了解的课程。作为大学青年教师
CD4+CD25+T细胞是最重要的一类调节性T细胞(Tr).体内固有CD4+CD25+T细胞的自然扩增率极低,不能满足临床治疗的需要.通过采用FoxP3基因转染技术、阻断细胞活化信号、DC诱导、
据报道,在年龄因素被控制后,乳腺摄片图像的密度越浓,发生乳癌的危险性越高,但作为普查指标的密度越深,X线检测敏感性越低,侵犯性强、分化差的乳癌易见于摄片密度深的乳腺.本
目的:探讨分析莫西沙星治疗成人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为成人支原体肺炎患者的治疗提供科学支持和理论指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7月接受治疗的成人支原体肺炎患者15
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是我们长期以来深入思考并积极着手解决的问题。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积累了一些具体的经验,在此抛砖引玉,供同仁参考。     一、积极引导,提高认识     认识决定态度,态度决定一切。要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首先要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数学的重要性在于:它不仅教给你知识,而且训练你的思维,启迪你的智慧,培养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