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果的探索和思考

来源 :教育前沿·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rf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激发和培养兴趣,促使学生乐学
  
   培养兴趣,创造一个和谐的师生互动环境,是提高英语课堂教学质量的前提和基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对英语感兴趣的学生,课堂上必然会积极、主动、情绪高涨,听课效果必然好。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兴趣的培养也应遵循教学原则,即大家所提倡的情感教学原则。情感是课堂教学的灵魂,没有情感的课堂教学是不成功的课堂教学。同时每位学生都具有进取心和荣誉感,尤其在市场经济竞争的熏陶下,学生的竞争意识更加激烈。将竞争机制引入英语课堂教学中来,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形式。例如,我们可以将日常口头操练用语变化成竞赛用语;问答可以来一个“抢答”;拼读学词,来一个拼“单词大王”竞赛,以及书写比赛,猜谜语大赛,传悄悄话竞赛等多种多样的形式;再用积分法,给予鼓励效果更佳。课堂上适当的竞赛,学生乐于参与,乐于争先,乐于学习,这就调动了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面向全体学生分层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人与人之间的智力是有差别的,面对不同层次学生组成的群体,要想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关键在于:如何对待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解决好教学要求与学生接受能力不一致这一矛盾。在课堂教学中,首先要面向全体学生,对每类学生的要求要具体、要贴切,做到因材施教。平时备课和上课时,我做到分层次设计教案,分步实现教学目标和要求,使每个学生在每一节课上都有收获,对基础知识扎实、接受能力强的学生教学时高起点、快节奏、大容量,要求这些学生对有关知识的掌握一步到位;对基础差、分析理解及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学时低起点、慢节奏,小容量、反复练,允许这些学生逐步掌握已学知识,使每个学生都怀有不同程度的喜悦,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教学使全班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所得;尽量让更多的学生冒尖,尽可能不让学生掉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很重要。英语课堂教学是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学生积极参与配合的过程,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是这个过程的出发点。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决定教学质量的关键,而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决定着学生的兴趣浓淡、主动性和积极性的高低。假如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垄断课堂,教师当演员,学生当观众;教师照本宣科,学生洗耳恭听;教师问,学生答;课堂气氛只会越来越沉闷,教师越教越吃力,学生越学越没劲,最终,学习兴趣被湮没,学习动机被窒息。众所周知,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教师要研究学生,要了解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心理和需求。组织教学要从实际出发,按照英语教学的原则,“尽量使用英语,适当使用母语;精讲语言基础知识,着重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给学生创造各种语言环境,提供各种运用英语的机会,让学生充分接触英语,运用英语,力争最大限度地为学生创造显示才能、发挥才智的英语环境,使学生始终保持学习英语过程中的主动状态、主动观察、主动思维、主动回答,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和提高的过程。
  
   三、运用灵活的教法,进行学法指导
  
   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主张“教是为了不教”,陶行知先生指出,教师的责任是“教学生学”,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是指导。教学改革家魏书生教改的核心经验,也是学生自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育者,是主导,教师的任务是把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做到精讲多练、重点突出、中心明确、言简意明、能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多讲不仅要保证课堂练习的数量和时间,而且要讲究练的方法,提高练的质量。只有将讲授、阅读、听说和练习有机结合巧妙搭配起来,才有利于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做到懂、熟、会,并在课堂上基本解决问题。学生是受教育者,是主体,学生应该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的主动性和学习的质量都有赖于教师的教导,教师要让他们“学会学习”,就必须重视学法指导,指导学生学会预习、听课、记笔记,指导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复习功课,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考、大胆发言,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
  
   首先,让学生制作教具。对初学者,直观教学尤其显得重要。其次,及时默写,提高学生识记能力。再次,设计提问,开拓学生思维能力。有意义的提问不仅能引起学生注意,还能开拓思维,培养创造力。
  
   五、信息反馈,及时查漏补缺
  
   英语与其他学科一样,知识内容由浅入循序渐进、环环相扣、密不可分。这就要求学生平时要有塌实的学风,认真做好预习复习,温故而知新,就象滚雪球一样,经常不断地进行知识积累。教师要有严格的教风,在每一节课,每单元教完后都要进行信息反馈,随时了解学生对以学知识的掌握、遗忘程度,学到一定阶段让学生自己小结,发现问题及时弥补。因此,要通过研究反馈信息,及时掌握情况,采取不同的矫正、补救措施,因材施教,以保证课堂教学效率的整体提高。
   课堂40分钟是教学的主战场,我们要向时间要效率,创造条件,发挥自身优势,提高我们在单位时间里的教学效率,以求实现以最少的教学时间和精力,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其他文献
十九世纪,由于科学的发展,一些有关色彩理论的论述在欧洲问世,这为艺术家们进一步研究色彩的规律奠定了理论基础。由于印象派画家对大自然的充分研究和描绘,使其达到了一个全新的色彩世界。印象派画家大胆地抛弃了传统的色彩观念,采用鲜明的色彩来描绘天空、田野,画家们致力于风景画中环境与光线的研究,莫奈所作教堂系列充分体现了这一切。当前在色彩教学中采用的理论依据,是在印象派前后时期的色彩理论加之俄罗斯画派的色彩
中国保险经纪行业从2000年首批成立三家保险经纪公司至今,已经历了近9年的发展,保险经纪公司数量不断增加,市场竞争逐步加剧,保险经纪公司发展迅猛,全行业已实现整体盈利。但与此
摘 要: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是高中教学重点之一。本文以Na2O2为例,指导学生将具有内在联系的零散知识对比,总结,使之系统化、网络化。在对比总结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归纳总结能力;在理解记忆中培养学生的有序存储能力;在练习中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关键词:过氧化钠 发散思维 归纳总结能力     2008年高考化学考纲中关于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要求中明确规定:“对中学化学应该掌握的内容能融会贯通
CD45分子是第一个被确认的典型的受体型蛋白酪氨酸磷酸酶(RPTPα),儿乎在所有的有核白细胞表面均有表达.在环境信号整合进入细胞并引起反应的过程中,蛋白激酶和磷酸酶共同调节的酪氨酸磷酸化状态是一个关键的调控点,CD45分子在酪氨酸的磷酸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CD45突变细胞系、CD45缺陷小鼠、CD45缺陷人群的研究均表明了CD45对于抗原受体信号转导和淋巴细胞的分化发育等过程都是必不可少的,C
当前在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特别重要的问题,合理的教学对思维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主要通过思维去掌握语言的本质,从而增强语感。不善于运用思维就不能很好地掌握语法概念、理解教材内容、解答各种习题、达到运用英语进 行交际的目的。因为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要求各种类型的思想活动,思维与学习英语的效果有直接关系,所以,在英语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摘 要:在素质教育全面深化的今天,中学政治教学实效性的提升依然是新课改的应有之义。在教学中,必须注重科学性、增加情感性、渗透趣味性和增强实用性,并分别在“透”、“活”、“乐”和“用”字上下功夫。   关键词:教学实效 科学性 情感性 趣味性 实用性      一、注重科学性,坚持以理服人,在“透”字上下功夫      科学性,就是指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要科学,组织要科学,评估体系要科学。只有采取科
摘 要:一、用“五步教学法”教学,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二、转变思想,更新观念。当今英语教学主要任务之一;三、运用“五步教学法”进行外语教学,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四、运用“五步教学法”教学,利于大面积提高全体学生的学习质量;五、 总之,通过3年来使用新教材,采用“五步教学法”的教学实践,我体会到“五步教学法”是指导初中学生。(1)采用直观教学,激
小组合作学习只是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多种学习方式中的一种,并没有固定的操作模式。我在教学中,常常是这样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   1.创设情境   创设情境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善于根据教材内容创设情境。小学生天真、爱幻想。因此,我在教学中经常采用的办法就是描述故事或贴近儿童生活的事件,要解决的问题就包含在这个故事或事件之中,实际上就是为学生设置了解决身边数学问题的情境,密切了数学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