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心灵自由连通 让思想自由呼吸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cejiang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师生关系的特质是什么?请看《现代汉语词典》对“教学”一词的解释:“教学:教师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的过程。”应该承认,这是对目前师生之间日常教学活动的一个颇为客观的描述。这不由让人想起生活在一千多年以前的韩愈说过的一句话:“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从“传道”到“传授”,何其相似!真正的千年不变的一脉相传——原来,教师就是一个把课本和教参上的知识倒腾给学生的“二道贩子”!
  而由此形成的对“师生关系”的定位就是:为师者,是高高在上的布道者;为生者,是虚心求教的蒙恩者。
  因为高高在上,所以就要有所谓的“师道尊严”:宁可给学生一颗好心,也不能给他一张好脸;因为高高在上,我们便有了“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古训;因为高高在上,我们就可以“要求”和“命令”学生背注释、背笔记、背答案……甚至由此衍生的还有学生对教师、教师对教材教参的迷信和膜拜。做学生的视教师为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圣人,做教师的视教材教参马首是瞻,而不敢有自己丝毫的独立见解……
  面对诸如此类充斥校园的现象,我们可不可以这样说:传统的师生关系,是最缺乏民主、平等、和谐氛围的领域之一?
  目前已在全国许多地方开展的新课程标准改革实验,要求教师在教育观念、教学方式上都要有根本性的转变。其所着意突出的人文精神也罢,探究性学习方式也罢,实践能力也罢,我想,其要旨当在于打破传统师生关系的陈旧模式,让教师走下高高的圣坛,放下架子,重塑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放下架子,就意味着你可以为师,但绝对没有资格为父;放下架子,就意味着你没有资格让学生去背注释、背笔记、背答案;放下架子,就意味着让自己,也让学生的思想冲破牢笼,去呼吸语言文字那自由甘美的气息……
  案例一:这太不合情理了!
  在讲解《桃花源记》“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中“外人”的词义时,一男生举起了手:“老师,我觉得文下注释不对!”我一愣:“为什么?”“不合逻辑。‘往来种作’都像桃花源以外的人说得通,可‘男女衣着’都像桃花源以外的人,可能吗?桃花源以外的人的衣着是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变化的,秦时到武陵人入桃花源时,‘外人’的衣着无疑是会变的。况且,桃源人秦时就在此定居,一直与世隔绝,衣着怎么会和‘外人’一样呢?”
  我点头:“嗯,有自己的思考和看法,很好!看来,尽信书不如无书啊!但考试遇上解释这个词的题目,还是……”
  案例二:是这样解释的吗?
  在教《醉翁亭记》讲到该文主旨句“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知乐其乐也”时,我按照教参的解释,把“乐其乐”译为“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但随即一个平时爱读书的学生对此提出了质疑。她的理由有三。
  1.本句是画龙点睛、表明心志的句子,是全文的“魂”,是最能让读者跳出表层的游乐描写而进行理性思索的句子。而这样的解释则混乱了作者的行文思路,缩小了读者的思维空间,降低了这段文字的地位,使文章的思想和情感含量大打折扣。
  2.“太守之乐”虽然包含“与民同乐”,但绝非仅仅只是“與民同乐”。欧阳修是“乐”不仅是指行动上实践的、情感上投入的“与民同乐”,更是作者的一种理想信念、情感追求,那是不为外人知的、滁州百姓不可能清楚的生命情怀,有太多太多是真正属于他心灵深处的丰富东西:对自我心灵的放逐,对艰难人生的蔑视,对忧乐政治理想的全身实践,对苦难和坎坷的一种精神取向……
  3.根据她的阅读经验,文言中的“其”代指第一人称自己,在古文中并不鲜见。比如“衔觞赋诗,以乐其志”等。
  因此,她觉得“乐其乐”不仅指他“乐游人之乐”,更应是指他“乐自己之乐”。这里的“其”,不是他人,而是欧阳修自己。
  听了这一番高论,我不禁暗暗称奇:按照她的这一解释,作者行文的梯度和情感都非常明晰,《醉翁亭记》也就赋予了我们无比宽广的想象空间和思维空间。你说,此时此刻,我还能反驳什么?我只能提醒一句:“我完全赞同你的分析和理解,但考试答卷时还是要按我说的答,否则……”
  结论一:民主——新型师生关系的锁钥
  教师与学生每天课内课外接触频繁,尤其在由双方都须参与的双向互动的活动中,最能体现师生关系的特质。在通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为主学生为辅、教师为主动学生为被动的管理关系是主流倾向。在这样的一种师生关系下,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能享有多大程度上的“民主”权利呢?如同上面两个案例,学生就是仅仅想要对课本或教参发表一点个人见解也不可能,更奢谈让他们去左右我们的教学管理工作,决定或者选择自己的学业发展方向。
  而缺乏民主氛围的师生关系,使得学生最大的损失在于自己的学业发展方面。如果一个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话,可能还会受到要求严格的家长的批评教育。而在教学活动中“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学生,却有几个不被视为“乖孩子”而受宠呢?原因很简单:只有这些“乖孩子”才能把老师“传授”的知识抄好、记好、背好、默好,从而在考场上为教师争光、为学校添彩……
  结论之二:平等——新型师生关系的基石
  经常听到有老师在一起议论某学生没有礼貌,见了老师不主动打招呼,有甚者居然视而不见,低头躲开……
  但仔细一想,这里面就有了问题:学生虽然比老师年小,但人格上双方却是完全平等的。师生见面,学生固然应该“尊老”,礼貌地向老师问声好,但作为老师的你,为什么不可以出于“爱幼”,主动地与你的学生打一声招呼?那隐藏在骨子里的,不正是“师道尊严”的等级观念吗?师生关系如同其它任何一种人际关系一样,固然都是要讲究规则和秩序的。但这个规则和秩序必须建立在人格平等的基础上。想一想那些司空见惯的校园现象,有多少体现了师生之间人格的平等呢?
  比如,教师们赖以吃饭的《教学参考书》吧,似乎向来只有老师“独专”的份儿。其实,既然是“教”“学”参考书,学生也不妨拿来参考一下。但,我亲见我们的老师没收过学生“冒‘老师’之大不韪”购来的《教学参考书》。据说是为了避免学生从《教学参考书》上抄练习答案。可是,学生会说:你老师看得,偏偏我学生看不得?难道是怕我从中看出什么别的“奥妙”吗?
  种种此类跨越了两个世纪的校园“怪现状”,能说明什么呢?不平等而已!
  结论之三:和谐——新型师生关系的佳境
  教师对学生说话用的最多的是哪种句式?以我的经验看,应该是祈使句和反问句。诸如:“你给我站起来!”“写一份检讨!”“这个问题不是讲过很多遍了吗?”“这么简单的问题你都不会?”等等。当然,要紧的不是句式,而是其中流露的对学生的态度。“严师出高徒”的话固然没有错,但是,“严”并不能与“不讲理”划等号。
  比如,在学生犯了错误后,见到的大多是学生站在旁边被老师疾言厉色加以训斥的情形吧?
  再比如,经常看到老师罚学生几遍、几十遍甚至上百遍地抄写作业的事情。老师“恨铁不成钢”的心理动机固然不可全然否定,但用增加作业量来惩罚学生,只会导致使学生更加厌恶学习的结果,大概是当事教师始料不及的吧?
  诸如此类简单粗暴、蛮横无理的行为折射出的师生关系能是“和谐”的吗?这种关系还能说它是“师生”关系吗?从这个角度讲,平等和尊重才能造就和谐的师生关系啊!
  新课程改革是对传统教育思想、教育方法甚至教育方向的全方位挑战。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以“生本意识”展开的,作为与之有直接因果关联的传统师生关系也必将随之全面更新。取而代之的,必将是更加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
  新课程最大的变革,在于允许学生对问题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引导学生做一个不唯书、不唯上、不迷信权威的有独立意志的探求者。
  在教育目标上,新课程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大大加强了探究式学习的比重,并要求注意引导学生亲历探究过程,给学生自主活动提供机会和空间,不要越俎代庖,代为探究,决不能以“讲授探究”代替“亲历探究”。
  面对诸如此类的变革,你还能高高在上地做一个居高临下的布道者吗?你还能心安理得地“满堂灌”吗?那么,就让我们从陶行知教学思想中汲取精髓,去反思传统,去憧憬新课程时代新型师生关系的美妙图景吧!
其他文献
我们总能听到身边许多教师在感叹:语文课堂犹如一潭死水,无论教师怎么引导,都搅不起一丝涟漪。当前中学生对于语文学习越来越缺乏兴趣,绝大部分学生处于一种疲软的应付状态,语文课堂没有思维的兴奋,没有情感的冲动,课后更没有探求追寻的欲望。  为什么我们的语文教学会出现这种现状呢?据笔者初步分析,主要原因有如下几点:  首先,学生生活数字化,生活体验淡薄化。随着QQ、微信、播客、手游等网络娱乐兴起,缺乏自制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互联网技术也不断出现在人们的视线当中,而随着教育事业的改革,高中化学教学也有了相对应的转变。在这一大环境下,智慧课堂作为创新教学模式,打破传统的单向教学,实现师生双向互动,是未来教室的首选方案。  关键词:智慧教育;辅助;高中化学教学;有效性研究]  将智慧教育融入进高中化学课程教学过程中,不仅可以推动教育业发展,同时还可以为学生带来高质量教学。高效课堂在本质上
为了新学期不至于手忙脚乱,寒假给学生布置了一篇仿《修鞋姑娘》的记叙文,主题是“感动”,即写一件令自己感动的事,要求有真情实感,是自己亲身经历过的。  然而,事与愿违,开学后,看着那一摞厚厚的作文,我无语了。第一种无语:选材千篇一律,约三成的孩子笔下父爱、母爱泛滥成灾,且内容相似得让人惊诧——即“我”生病了,父母无微不至地照顾,亦或是冒着严寒酷暑送“我”去医院,让“我”很感动。第二种无语:约两成的孩
[摘 要: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出现了交互式白板这一全新的电系教学系统,它是将电子白板与计算机进行连接,将计算机中的内容通过投影仪呈现在电子白板上,教师可以利用鼠标对电子白板进行操作。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的应用,不仅有利于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概念的学习与理解,还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性,从而提升了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交互式电子白板;小学数学;情境创设
于永正老师的口语交际课堂灵动、丰盈,带给人智慧的启迪、心灵的滋养,教学中彰显的“教学场景生活化、教学情境趣味化、教学互动多元化”的特色更是耐人寻味,可谓“一招一式显功夫,一颦一笑展风采”。下面以《双人伞》一课为例,谈谈笔者的体会。  一、目标适切,内容精当  于老师的口语交际教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总是从儿童的立场出发,站在儿童的视角,充分体现了“儿童的语文”这一贯
阅读古诗,是学生与文本对话,与诗人零距离的接触。文本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古诗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通过诵读、领悟、迁移等多种方式,综合运用,深入理解文本,感悟诗人形象,让人性的光辉照亮学生自己的内心,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对于古诗的学习,八年级的学生已不再陌生,同时对于杜甫也有一定的了解,但初二的学生积累有限,认识较浅,对杜甫的认识也只是“千古诗圣”的头衔,有着一定的距离感,难以深入理解杜甫
[摘 要:近年来,新媒体平台成为网络红人运用多种策略营销以及谋求发展的集中阵地。此外,由于网红数量的增加与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提高,其现状与发展前景也随多种因素影响而不断变化。因此,本文以微博营销网红为例,将网络红人的现状与发展同当今新媒体的形势联合做进一步研究分析。  关键词:网络红人;新媒体;微博营销]  一、引言  具备交融性、系统性和开放性的新媒体可以说是:“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基于新媒
创新是文章的生命,文章的创新表面上是形式和内容的创新,实质是隐藏在文字后面的思维的创新。  作文是一项综合性的脑力劳动,是一种复杂的精神产品制作过程。作文水平反映了一个人的各种基本素质,尤其是思维素质。下面我们就来谈一下作文教学中的几种思维方式。知晓了这些方法,再以实际证明之,完善之,调动学生的生活储备,打开学生的思路,那么不愁学生无“新”可创。  一、发散性思维  所谓发散性思维,就是从多种角度
绘本,以其鲜明的色彩,精美的画面,简洁的文字,奇特的想象,活泼的形式,深刻的主题,深受儿童喜爱,堪称孩子生命成长的“精神盛宴”。绘本阅读已成为小学(特别是低段)课外阅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阅读能力,发展其语言运用能力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以《猜猜我有多爱你》的绘本教学为例,浅谈小学低年级绘本阅读的指导策略。  一、猜读引入,激发兴趣  为了培育孩子对绘本的阅读情感,上课
[摘 要:在新课改的改革下,语文课堂的教学改变了以往教学以教师为主的课堂,融合了“合作互动”的教学理念,教师转化教学角色,提高教学质量。互动教学要求师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之间的互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新目标小学语文教学,要求提高学生学习的实践能力,增加课堂学习的趣味性,为学生终生学习奠定基础。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通过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强化互动意识、丰富互动形式,构建师生间的话语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