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作文教学中的创新思维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world5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是文章的生命,文章的创新表面上是形式和内容的创新,实质是隐藏在文字后面的思维的创新。
  作文是一项综合性的脑力劳动,是一种复杂的精神产品制作过程。作文水平反映了一个人的各种基本素质,尤其是思维素质。下面我们就来谈一下作文教学中的几种思维方式。知晓了这些方法,再以实际证明之,完善之,调动学生的生活储备,打开学生的思路,那么不愁学生无“新”可创。
  一、发散性思维
  所谓发散性思维,就是从多种角度和多种方向进行多方面的思维,沿着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从多方面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
  1.引导学生运用发散思维审题,准中求异
  所谓准中求异,就是在审题时,分析所给题目材料的含义与要求,揣摩命题者的意图,领会题目材料的主旨,从而恰当地确定文章体裁、选材范围、写作重点及表达方式等等。在准确把握题目要求的基础上,再充分调动想象和联想,运用发散思维,或再挖掘文题深层的思想意义,或利用半开放的作文填词方式,激活学生思维,让学生进入最佳的思维领域,寻找最新的表现角度,写出最新的表达内容,以此达到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它是一种发散的、创新的思维,发散思维体现了思维的变通性和宽广度。
  2.如何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
  (1)流畅性训练:指培养学生思维敏捷,反应迅速,对于特定的问题情境能够顺利作出多种反应或答案的训练方式。如快速作文训练,给出一个片段,限时完成,要求思路清晰,语言流畅;大量选材训练,短时间内,围绕中心生发出多种题材;给出细节的一点,让学生从角度的转化、场面的发展、情节的起伏、心理的变化等方面,把整个细节完善充实。
  (2)变通性训练:指培养学生随机应变,及时改变思维方向,能够打破定势思维,不受种种局限的训练方式。如打破定势思维训练,可把最普通、最常见的中心或选材排除,引导学生从纵向、横向、逆向等角度去发现。生活中的某些认识,一旦成为模式,就很难打破。如英俊之人常常是正义的化身,而丑陋之人常常是邪恶的象征;年轻人是开拓者,老年人是绊脚石等等。所以针对这一点,要引导学生克服思维定势,大胆创新,敢于标新立异。也可续写,改写一些文章,要求大胆新颖,结果出人意料。作者的人文意识、审美倾向、思维形式有机融合在一起,构筑成文章。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以新的思维阅读它,审视它,挖掘它,表述它,取其一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行第二次创造,张扬学生的创作个性。
  (3)求新求异思维的训练
  逆向求异思维,也叫反向思维或反常规思维。其特征表现为独辟蹊径,思路不落俗套,善于标新立异。议论文写作运用逆向思维,要求作者从事物的相反方向去思考,提出与一般人及常理不同的观点和看法。可以人褒我贬,人扬我抑;也可以人贬我褒,人抑我扬。例如人们在谈及《三国演义》中马谡这一人物时,总认为他言过其实,刚愎自用,图有虚名。然而就有文章公然替马谡辩护,而批评诸葛亮。这就是逆向思维在议论文写作中的运用。只要不拘泥于流行的观点,多从事物的反面去想一想、议一议,就有可能写出立意新颖、形式活泼的好文章来。
  纵向求异思维,这种思维方法是指围绕某个问题,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层层深入,挖掘其深刻意义,以获得对事物的深刻认识。如让学生根据“水滴石穿”这一自然现象作文时,大多数学生能够认识到滴水之所以能穿石,是因为其长时间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结果。但如果我们再引导他们作深层次的分析思考,就会发现,滴水能穿石还在于它目标专一。这种逐步挖掘、层层深入的思维方法有助于学生克服对问题思考简单、认识肤浅的弊端,从而获得对问题的全面、深刻的认识与把握。
  多向求异思维,也叫多角度思维,其特点是从多个不同的角度或侧面进行深入的思考,不拘一格,多方求索,从一个写作材料中提炼出多个不同的观点。如根据“滥竽充数”这则寓言寫议论文,就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立意:1.从南郭先生冒充内行终露马脚的角度来立论——凡事不能不懂装懂,应有真才实学。2.从南郭先生最后偷偷溜走的角度立论——a.南郭先生不敢正视现实,逃之夭夭是可耻的;b.南郭先生知难而退,尚有自知之明;3.从齐宣王爱听合奏角度立论——“吃大锅饭”现象致使不学无术者之流吃香,必须改变……在这样多向思维基础上提炼出多种不同的观点,就能从老故事中翻出新意,达到“化腐朽为神奇”的境界。
  二、形象性思维
  形象思维是指用人脑中的表象进行的思维。表象是思维的材料,思维过程往往表现为对表象的概括、加工和操作上。其具体体现:
  1.形象思维能力体现在将抽象的“无形”转化为具体的“有形”的能力上。
  声音是无形的,但希腊人荷马却赋予了声音以形象:“树上的知了泼洒下来百合花似的声音”;时间的存在、流逝是抽象无形的,但在朱自清的笔下被转化成生动、直观的有形物。如《匆匆》中这样写到:“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它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这种形象化的表达能够把那些缺乏固定形态、难以用语言直接表达的事物、感觉通过相应的形象表达出来。
  而这种转换的实现是有心理依据的。在人们的心理经验中,某种抽象无形的概念、意义、观念、思想等,总能够与一定的感性形象相对应。如说到“品德”立刻会想到捐款捐物帮助贫困山区,想到学生的诚实与撒谎等具体情景。这就是将抽象无形的概念转化成具体有形的知觉形象。心理学家阿恩海姆认为,所有概念都获得形状,都能“翻译”成可见的形式,都能“画”出来。不过这种转换和画出来的有形物是非定实性、非模仿再现性的,它不是能够解释这些概念或意义所需要的具体事例,而是从这些事例中抽取出来的纯粹的“结构特征”或“加图式”。这种转化之所以得以进行,是由于人们能意识到有形的物理事实与无形的非物理事实之间在结构上的相似和一致。
  如果说这些场合的“无形”到“有形”的转化是在瞬间自动完成的话,那么写作中则要求自觉地、能动地、有意识地进行这种转换。鲁迅从生活中认识到封建礼教毒害了一代又一代下层知识分子,直接铸成了他们的悲剧命运和性格,以各种方式摧残了他们的生命力。这种深刻的思想认识,作为观念形态是无形的,但鲁迅将它转化成孔乙己、魏连殳等人物形象和生活图景,这种转化就直接体现了作者高度的形象思维能力。   2.形象思维能力也体现在细节思维的能力上
  文艺理论家孙绍振先生说:“最起码的形象思维就是以细节进行思维。”这个细节并不是生活中的一切细枝末节。艺术的细节是带有特点的,它不是一般的生活,是生活的特征,交融着生活和作者的感情。细节要有特点,没有特点的细节,是平庸芜杂的,缺乏艺术表现力的。细枝末节有了特点,才有可能进入艺术的境界。苏联作家安东诺夫的一篇很著名的短篇小说《在电车上》,就是从一个细节发现开始的:“她从行驶的电车上向车门口走去,就像走过河上的独木桥。”电车上的地板很宽,由于车子在行驶,摇摆不定,所以走路的女人就变得像在独木桥上那样显得不稳定,时时有失去平衡的危险。这就有了特点了,一有特点就把整个环境相当突出的表现出来了。这样的细节能帮助作者从生活进入艺术的想象境界了。
  因此艺术形象的细节,虽然来自于生活的细枝末节,但是它是其中少量的、精粹的、有特點的一部分,它是作者在生活中的发现,是表现对象所特有的,而不相邻的同类对象所共有的,也是表现作家的个性,帮助作家摆脱抽象概念思考的惯性,把抽象的概念形象地表现出来。因此形象思维也是以细节进行思维,作者最起码的修养就是用细节来说话。如果不善于捕捉细节,生动的场景和人物往往就失去神采,而缺乏细节描写的作品会失去生命力。要提高形象思维能力,就得善于选择、发现、提炼有特点的细节。不论是静止地描写人物或场景,还是渲染环境,构成气氛,精致的有特点的细节往往是形象化表达的一种手段。
  细节只是局部的,是一小部分,但它之所以是艺术,就在于它能超越细节的有限性,能表现出事物的整体性。形象思维能力是写作能力的一个重要体现。如果一个人具备了这种能力,就会扫除写作时的心理障碍,写出一篇篇佳作来。
  三、思维创新的注意点
  1.发展个性,明辨是非
  有一个作文题《我所敬佩的人》,有的学生在作文中极力推崇汪精卫,认为他是能屈能伸的大丈夫,对他的汉奸行为无需过分指责,有的甚至宣称,不能流芳百世,甘愿遗臭万年。这些反弹琵琶的思维明显变了味,混淆了是非界限。在当今开放而又多元化的社会里,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都发生了变化,各种不良思想侵蚀了学生的灵魂。老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时,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要加强德育渗透,教给学生正确认识事物的方法,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和健康向上的思想情趣,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发展个性不是天马行空、为所欲为,而是充分展示人的辩证思维能力,敢于超越自我、超越强者的创新能力。发展个性,是要最终达到健全、和谐地发展人格。
  2.创新是现实的迫切需要
  有的学生认为想象就是进入虚幻世界,创新便是超越现实生活,所以一写作文要么是网络世界的神妙莫测,要么是星球大战的恐怖离奇,要么是太阳世界的缥缈逍遥,从作文中体会不出现代人对未来世界的迫切希望。实际上,想象的基础就是厚重的大地,创新的源泉应是丰富的现实生活。古代神话的繁荣是因为人们有太多无法征服的领域,于是想象出一个又一个超人,而这折射出古代人希望改天换地的现实需要。
  3.创新不能违背科学准则
  九九年高考作文题是考查学生的科幻想象能力,未来科幻想象是最能体现科学精神的,但从学生的作文看,有些想象明显违背了科学精神,给人以虚假的感觉。有一个作文题《十年后回母校》;不少学生写他们从外星球荣归故里,这是明显的不真实,因为到目前为止,是否存在外星文明,还是未知数。仅仅十年的发展,人类文明就能达到如此高的程度吗?凡此种种,这些明显悖于科学原理的科幻文章,即使再生动,再有诱惑力,都不能打动人,反而会浇灭人们心头对科学无比神往的热情。
其他文献
就目前语文课堂教学而言,广大教师一方面在语文课堂的教学中注意确立、渗透新《课标》“三维目标”,另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的合作、探究。而多媒体语文课件的有效运用也成为新课程改革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众所周知,选入中学语文教材的文学作品大多是“依照美的法则创造出来的”(叶圣陶《文学作品的鉴赏》),都是“以语言或它的书面符号……文字为物质手段,构成一种表象和想象的形象”,“作用于欣赏者的再创造的
诗人汪国真有这样一句很励志的经典名句:“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搞教学改革的确需要这样的决心和勇气,我们不但要找对方向,还要提供有效的策略与方法。因为诗人可以“任性”,教师只能“理性”。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我认为我们可以借课改之风,从理论、课堂、师生关系几个方面努力。  一、依靠强大的理论依据  核心素养体系被置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地位
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第四学段(7~9年级)学段目标与内容的“阅读”部分提出了“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2017年福建省首次将“非连续文本”阅读纳入中考,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在教学中建构适合的教学策略,加强对“非连续文本” 的阅读指导。为了让广大语文教师全面了解 “非连续文本”,提高阅读指导的有效性,我将从三个角度论述,和语文
我们总能听到身边许多教师在感叹:语文课堂犹如一潭死水,无论教师怎么引导,都搅不起一丝涟漪。当前中学生对于语文学习越来越缺乏兴趣,绝大部分学生处于一种疲软的应付状态,语文课堂没有思维的兴奋,没有情感的冲动,课后更没有探求追寻的欲望。  为什么我们的语文教学会出现这种现状呢?据笔者初步分析,主要原因有如下几点:  首先,学生生活数字化,生活体验淡薄化。随着QQ、微信、播客、手游等网络娱乐兴起,缺乏自制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互联网技术也不断出现在人们的视线当中,而随着教育事业的改革,高中化学教学也有了相对应的转变。在这一大环境下,智慧课堂作为创新教学模式,打破传统的单向教学,实现师生双向互动,是未来教室的首选方案。  关键词:智慧教育;辅助;高中化学教学;有效性研究]  将智慧教育融入进高中化学课程教学过程中,不仅可以推动教育业发展,同时还可以为学生带来高质量教学。高效课堂在本质上
为了新学期不至于手忙脚乱,寒假给学生布置了一篇仿《修鞋姑娘》的记叙文,主题是“感动”,即写一件令自己感动的事,要求有真情实感,是自己亲身经历过的。  然而,事与愿违,开学后,看着那一摞厚厚的作文,我无语了。第一种无语:选材千篇一律,约三成的孩子笔下父爱、母爱泛滥成灾,且内容相似得让人惊诧——即“我”生病了,父母无微不至地照顾,亦或是冒着严寒酷暑送“我”去医院,让“我”很感动。第二种无语:约两成的孩
[摘 要: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出现了交互式白板这一全新的电系教学系统,它是将电子白板与计算机进行连接,将计算机中的内容通过投影仪呈现在电子白板上,教师可以利用鼠标对电子白板进行操作。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的应用,不仅有利于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概念的学习与理解,还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性,从而提升了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交互式电子白板;小学数学;情境创设
于永正老师的口语交际课堂灵动、丰盈,带给人智慧的启迪、心灵的滋养,教学中彰显的“教学场景生活化、教学情境趣味化、教学互动多元化”的特色更是耐人寻味,可谓“一招一式显功夫,一颦一笑展风采”。下面以《双人伞》一课为例,谈谈笔者的体会。  一、目标适切,内容精当  于老师的口语交际教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总是从儿童的立场出发,站在儿童的视角,充分体现了“儿童的语文”这一贯
阅读古诗,是学生与文本对话,与诗人零距离的接触。文本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古诗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通过诵读、领悟、迁移等多种方式,综合运用,深入理解文本,感悟诗人形象,让人性的光辉照亮学生自己的内心,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对于古诗的学习,八年级的学生已不再陌生,同时对于杜甫也有一定的了解,但初二的学生积累有限,认识较浅,对杜甫的认识也只是“千古诗圣”的头衔,有着一定的距离感,难以深入理解杜甫
[摘 要:近年来,新媒体平台成为网络红人运用多种策略营销以及谋求发展的集中阵地。此外,由于网红数量的增加与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提高,其现状与发展前景也随多种因素影响而不断变化。因此,本文以微博营销网红为例,将网络红人的现状与发展同当今新媒体的形势联合做进一步研究分析。  关键词:网络红人;新媒体;微博营销]  一、引言  具备交融性、系统性和开放性的新媒体可以说是:“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基于新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