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法立校?以德兴校?以仁强校

来源 :教师·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4180572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校之长,尤其是接受现代信息甚微的农村中小学校长,能否调动师生工作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能否有力有序有节地开展各方面的工作;能否在动中求稳,在困境中求发展,是当今农村中小学校长在治校方略上所需探讨的重要课题。笔者认为,校长在治校方略上应重视法治,讲究德治,做到仁治,健全以法立校,以德兴校,以仁强校的综合治校体系。
  一、法治——立校之根本
  依法治国是我党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建立社会主义的法治国家是我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无论是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还是保障人民的主人翁地位,保障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与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等,都离不开社会主义法治。一所办得好的名校,首要的前提是有一套严格有序的校规校纪,即工作有计划,办学有目标,教学有常规,行为有规范,考核有标准,管理有制度,时间有约束,空间有范围。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学秩序的稳定,才能规范师生的举止言行,各项工作才能有理、有力、有节地开展。
  以法立校,是实现学校科学化、规范化管理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一名校长能否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不仅是他具有较高的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而且也是一个领导坚持原则性、科学性的工作作风和敢于负责、有魄力的外在表现。“怒不过夺,喜不过予”,作为一校之长,应时刻用“法”要求自己和他人,做到人人知法,个个守法,在“法”面前人人平等,自己主动维护学校管理制度的威严,确保学校管理的规范性。一个依法治校的校长,在管理过程中,应该有科学的计划,缜密的实施,规范的过程;应该责任落实,制度齐全,纪律严明;应该奖勤罚懒,惩恶扬善。加强有法必依,执法必严的力度,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
  二、德治——兴校之前提
  作为一校之长,其品德、道德、公德对学校师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可以说,一个学校师生德育水平,就是校长道德、品德、公德的影子。一名不讲道德,不注意个人品德修养的校长,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广大师生,无形中产生负面示范效应,导致信用危机。由于社会不正之风的影响,有些中小学校长在治校中,大搞形式主义,特搞数字游戏,在日常管理中松松垮垮,拖拖拉拉,当上级领导检查时,兴师动众,临时突击,为显赫工作政绩,谎报军情,甚至以利拉领导下水。这些行为势必给师生以“虚伪”的印象,以至于在工作和学习中,势必给师生以“假”相回报——教师顺情说好话,报喜不报忧,干面子活,说冠冕堂皇话,学生作业相互抄袭,考试相互作弊,社交唯利是图。还有一些校长,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成天让广大师生讲奉献,顾大局,要精打细算,节约学校的财政开支,而自己不以身作则,在日常工作中,请客送礼,大吃大喝,花钱如流水,把公有财产视为囊中之物。这又怎能让广大师生爱护公物,舍小家顾大家,以校为家呢?更令人不服的是,对与自己发生矛盾的老师百般挑剔,见缝插针。这些都势必导致老师与领导在思想上“断流”,情感上“断裂”,关系上“断线”,人心沉闷,情绪低落,积极性和能动性降低,影响学校的全局工作。
  德高才能望众,校长只有正其心,正其身,正其德,通过自己的人格魅力,才能使广大师生心服口服,学校的各项工作才能蒸蒸日上。
  三、仁治——强校之关键
  以仁治校是实施学校管理民主化的主要管理策略,是校长管理的最高境界,是学校兴衰的关键所在。在广大农村,有些校长不仅不以“仁”治校,反而以“人”治校,认为自己就是学校的“皇帝”,专治独裁,不顾学校的具体实际,不从广大师生的根本利益出发,搞“一刀切”“一言堂”。如收费问题上的搭车收费、超额收费,以及巧立名目的收费;人事问题上不是唯才是举,任人唯贤,而是认钱唯贤,唯亲是举;荣誉问题上奖励争着夺,困难往外推。这种治校方法,势必引起广大师生不满,以致情绪低落,工作没有劲头,仅仅流于形式,忽视教学效果,给领导的感觉是:工作没毛病,质量没提高。如何做到以仁强校呢?笔者深有感触,同是一名教师,在这个学校工作就不出成绩,精神总达不到最佳状态,而换了校长或到另一所学校工作,精神高亢,成绩卓著,一直保持着旺盛的精力。作为一校之长,要加强对广大师生思想觉悟的教育与疏通,注重对广大师生心理的分析与研究,致力于情感的沟通,从广大师生根本利益出发,从关心师生学习生活点滴小事做起,树其志,解其意,用其才,投其趣,形成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的良好氛围,促进学校工作的顺利开展,只有这样,学校才能强盛不衰。
  作者简介:姚瑞志(1965—),男,广西蒙山人,广西壮族自治区蒙山县教育局办公室主任,广西壮族自治区蒙山县西河镇大塘中心校校长,从事基础教育教学及管理工作。
其他文献
日前,上海四高校自主招生取消语文考试的消息一直萦绕在我的心头,颇感痛惜。这一“学科歧视”现象引起众多考生、教师的关注。对此,我作为小学语文老师试以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的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为例,浅谈怎样培养学生热爱汉字、热爱祖国的情感。  一、有趣的汉字  1培养学生喜欢学习汉字的情感和激发学习汉字的兴趣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教师课前可以查找大量资料,把从汉字的起源和演变、造字规律
摘要:中国历来是一个尊师重教的国家,“百年树人”重在教师。然而面对快速变迁的社会,教师所处的教育环境也面临很多冲击与挑战。种种不协调因素在不同程度上导致了中学教师心理难以适应社会的快速变化,即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心理错位,影响到了教师自身发展与教育大业的健康发展。本文阐述了中学教师心理错位的概念及表现,分析了其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优化教师心理的策略。  近年来,在圣洁的教育园地里,发生了一系列令
生活在农村的小学生,长期接触的是广阔的农村天地,相对城市而言,农村文化氛围不浓,信息闭塞,学生知识面较为狭窄,导致他们在写作中常常出现言之无物、表达能力不强等弊端,达不到新课标的习作要求。其实农村的孩子在写作方面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丰富的农村生活。教育家叶圣陶曾经说过,“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作成什么文字。”指导农村小学生作文应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注重“情感化”“生活化”
摘 要:随着农村信息化的推进,网络教育在农民培训领域的应用成为可能。作为网络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网络课程在实现终身教育与教育资源的共享等方面充分显示了自己的优势。探索农民培训网络课程设计,对推进我国农村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农民培训;网络课程;烤烟优质栽培技术    网络课程在实现终身教育与资源的共享等方面充分显示了自己的优势。但令人担忧的是,涉农网站提供的网络课程使用
摘 要:地理教学只有充分感染学生的心灵,深入他们的精神世界,从而激发他们对地理的学习兴趣,才能有效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提高学习成效。本文从“情”“疑”“辩”“玩”“韵”方面探究提高学生地理课学习兴趣的策略。  关键词:地理;学习;兴趣    由于地理学科在中考中所占的比值不高,加之地理课程中需要识记山脉、河流、矿产资源等诸多概念,造成部分教师上课不够认真,学生在地理课上也是昏昏欲睡,进而导致
摘 要:本文通过对九年级化学第八单元《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的实验教学,从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化学实验教学的应用与创新、化学实验与高中知识的衔接等方面,对促进化学课堂教学改革方面作了一些实践研究与探讨。  关键词:实验教学;化学课堂;教学改革    由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特级教师工作站牵头的广东省“十二五”课题“区域内特级教师引领培养骨干教师发挥群体长效机制的研究”正积极地开展着。我们化学
一、“研”——培养深入挖掘研发教材的意识  教师应以研究者的姿态出现在素质教育的舞台上,从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并进行研究。具体到一堂课,教师应该俯视知识.洞察内部结构,明晰外部联系。在研究展示课《神奇的鸟岛》时,我们的教者把握住教学的重点是感受鸟岛的神奇,进而深入挖掘了课文中能表现“神奇”的字、词、句,并力图将孩子们的注意力引向这里。“从哪些词语可以感受到鸟多?”“哪
摘 要:说课就是教师口头表述其对某一课题的教学设想及其理论依据。要说好课,教师要提升的不只是说课技巧,更重要的是要转变课程教学的理念。首先,要把握联系,吃透学情,明确教学目标;其次,要理清逻辑,整体设计,构建学习生态;再次,要表述亮丽,进阶发展,打造品位课堂。  关键词:说课;教学目标;学习生态;育人价值  说课作为教师的一项教学基本技能,近年来在职称评定、教师能力大赛等活动中越来越受到重视。但
莎士比亚曾对人类的“风度”作过热情而诚挚的颂歌:“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动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是的,“风度”是以智慧、情操、品格、修养为彩,以言行举止为笔绘就的美丽多姿的画幅。  一  贫困却不潦倒的风度  风为裳  张罗同学聚会时,我们这些混得不错的同学很自觉很有风格地把费用
摘 要:咏史诗是丰富、宝贵的历史资源。课堂吟诵,诗韵浮动。在开篇时诵读,调节气氛;在課中诵读,再掀波澜;在结课时诵读,留有余味。文史相通,活化思维,在平等对话中延伸了思维的广度;在条分缕析中拓展了思维的深度。诗文证史,可以培育核心素养,诸如时空观念、实证精神、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  关键词:咏史诗;历史课堂;核心素养  咏史诗是以历史为客体来抒写主体情志的诗歌。它针对具体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