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乐康

来源 :江苏教育·书法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stcz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陳乐康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小学书法教学中,不少学生临帖时能够做到拷贝不走样,可一旦脱离了字帖,练习字帖中没有的字时,就会出现笔体走样、字迹不美观。即使花费很多时间练习,但是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因此,笔者将就这一问题进行研究,旨在探究小学生书法临帖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一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为提高小学书法教学质量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小学书法;临帖;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J292.1 【文献
【关键词】书法教育;书法特色学校;书法教育基地  【中图分类号】J292.1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10-0006-03  一、充分认识书法教育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对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做出了重要部署,明确提出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汉字和以汉字为载
书法是最中国的符号,古老而独特。随着我国传统文化的弘扬,国家强调了书法育人的意义,有更多的孩子和成人喜欢书法,学校、社会、家庭有更多的人在练字,学书法。其实,书法并不是练练字那么简单,她的背后有很多的历史、哲学和美学等学问,对孩子的综合素质的形成有更大的影响。  书法是文化。她承载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沉雄博大、方正深邃、粗犷刚正、潇洒自如的民族性格,都能从书法中得到充分的体现,是中华民族审美意识
汉字是表情达意的重要工具,汉字书写是人际交往的重要载体。写一手好字,是一种修养,更是一种文化。中国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也是人类文化史上的宝贵财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明,让每一个孩子写好汉字、学习书法是各级各类学校和教师的责任。  中国艺术的多种特质在书法中有最生动鲜活的体现。书法是筋、骨、血、肉、神兼备的独特艺术形式,具有不可替代的美学品格。在全省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对继承和弘扬优
【摘 要】书法教育在职校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作用不可替代,它可以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学会写字,把字写好;它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审美情趣,提升艺术修养;它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品质,提升人文素养,让感悟汉字的魅力以及汉字背后所承载的文学经典,丰富的人文哲思;它可以促进修身养性,锤炼意志,培养品格,训练耐心和恒心;它还可以激发爱国情怀,通过对民族语言文字艺术的认同,增加自豪感,增强自信心。  【关键词
沈子善(1899-1969),又名沈六峰,我国现代著名的书法家、书法理论家和书法教育家。曾任南京师范学院(现南京师范大学)教授、江苏省书法印章研究会副主席。  沈子善先生祖籍江苏六合,世居南京。曾祖与祖父有功名,做过官,父亲还设过塾馆。家藏经、史、子、集各类典籍与名人字画之丰厚,远近闻名。他从小耳濡目染,喜读书,爱写毛笔字。父母对他管教极严,除必读书籍和背诵诗文外,每日临池不辍。  沈子善先生中师
魏博文 全詩菡 蔡乙彪
摘 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鲁科版物理教材编写者为更好地落实最新的育人要求,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对教材进行了修订。文章利用ISM法,以鲁科版高中物理教材必修1第一单元“运动学”为例,选取合适的知识要素构建邻接矩阵,并计算获得可达矩阵,构建出该章的层级有向图,从核心要素的选择异同、起点和终点要素的安排异同、要素间形成关系异同三个方面对修订前后的教材进行比较分析。  关键词:ISM法;新旧教材比较
丁曉丹
期刊
《两个耳朵不一样》是我校杭群燕老师自编的三年级硬笔书法教材。我们书法教师团队对本节课反复研磨,重点思考的是如何让学生运用对比观察法,掌握双耳旁及带有双耳旁字的书写要领,领会双耳旁字的结字原理。为此,我们探索构建“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练写为主线”的趣味书法教学模式,对教材进行重组、整合、拓展,并通过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领会同一偏旁位置不同,意思、书写都不同的规律。教学中,巧妙地通过多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