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书法临帖问题及纠正对策

来源 :江苏教育·书法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ey_d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小学书法教学中,不少学生临帖时能够做到拷贝不走样,可一旦脱离了字帖,练习字帖中没有的字时,就会出现笔体走样、字迹不美观。即使花费很多时间练习,但是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因此,笔者将就这一问题进行研究,旨在探究小学生书法临帖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一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为提高小学书法教学质量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小学书法;临帖;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J292.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25-0079-02
  【作者简介】俞澜,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盛泽实验小学(江苏苏州,215200)教师,小学高级教师。
  书法艺术是华夏传统文化的一枝奇葩,不但具有应用价值,而且还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书法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已经成为素质教育环境下的必然需求。《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提出了书法研习的基本要求,在保持正确书写姿势的同时,需要做到书写端正、规范、美观。在实际教学中,学生需要临摹名家字帖,体会其中的章法结构和艺术内涵,对于零基础的小学生书法而言,临帖是书法入门的关键途径。“见临而肖形背而忘形”,已经成为制约小学生书法进步的一大瓶颈,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
  一、临帖时不良的书写习惯
  这里所指的书写习惯主要指两个方面:一、看帖习惯。由于学生临帖时对范字不够熟悉,临写时边看边临,有的是看一笔,写一笔,这样写出的字,生硬做作,结构松散。二、运笔习惯。有些学生为了追求形似,往往会在有些笔画不到位的地方进行描补。这样的临帖方法,虽然表面看来笔画写得比较到位,但是如果形成习惯,就会依赖涂描而难以掌握真正的笔法技巧,成为书法书写中的不良习惯。
  二、临帖时手脑不一致
  写好一个字并非易事,要从笔画、结构等多方面去观察,学生在临帖时往往是拿出字帖稍作浏览就开始动笔写,对书帖中的字形、结构一扫而过,于是出现“只动手不动脑”的情况。学生表面是看着临帖,其实是在抄帖,这样的临帖练习自然不能获得预期效果。
  三、临帖时重数不重质
  练习时学生都能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特别是每个字的数量一定能“严格”按照要求的,但字的质量却是越写越糟。第一,是学生们没有足够兴趣与毅力,为写而写,心中无字,当然写再多也无用。第二,是不一定要完成多大数量,能一次性定型抓住质量才是关键。
  四、对策
  1.言传身教
  小学生年龄小,喜欢模仿,而且模仿能力强,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在教学中教师的书写示范,包括书写姿势,执笔和运笔方法都要做到规范。而且书法教学最重要的特征就是直观性。教师讲十遍,不如看教师当场写一笔。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临帖演示,使学生形成正确动作的视觉形象,为学生树立模仿的样板。而手把手地个别辅导可以使学生通过老师的手感,体会到用笔的轻重以及提按顿挫的行笔感觉。
  2.三管齐下
  临帖不是被动的复制,而是一种需要眼、脑、手三者和谐配合的视觉观察和思维活动。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对字帖内的范字进行仔细观察和分析,并将这些字的笔画、结构特点牢牢记在心里,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形于心内,意在笔先”的书写特色。对字形、结构、笔法等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在书法练习中做到心手合一,做到这一点,即使背临不看字帖,学生也能做到落笔准确,书写规范。具体来说可用三个字概括:看、析、记。“看”字形,了解字的外形是瘦还是扁或斜等,找准外形特征,以免书写时外形走样。“析”字的笔画和结构,分析笔画的长短、粗细、方向等,分析各部分的比例、谦让穿插等。“记”字在米字格中的位置以及点画间的位置关系。
  3.斟形酌神
  临帖不能只顾通篇抄帖,要学会单字过关。通常一个字写五、六遍,第一、二遍尽量模仿像,然后找感觉,比如背临,看能否记住,再进行用笔的动作训练,从节奏、虚实、比例等方面提炼着去写,有针对性、有目的地去训练,把每一个字都写透,也就是从生到熟到背到各种转换,不断提炼,最后放开去写。这样的临帖形式能够使笔画更加自然协调,一旦形成这样的运笔习惯,即使学生不直接看帖,也能写出高质量的字。
  4.循序渐进
  小学生临帖教学应当从易到难,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学生练习书法之初,其兴起往往在于依葫芦画瓢,这一阶段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执笔方法、用笔技巧、书写力度等知识。在学生掌握这些基础知识后,则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读帖,因为读帖是临帖的基础,但是学生对于“读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因此需要教师对此提起重视。在完成读帖教学后,则可以指导学生进行临帖练习,揣摩其中的章法,对字形结构、运笔技巧有一定的把握,这一阶段能够有效催生学生的自我创作意识。完成这一阶段后,则可以进入背帖阶段,学生不看字帖、独立创作,并在书法作品中融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由临摹进阶为创作。
  5.百花齐放
  书法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激发学生爱好写字的热情,如果每一次练习都是单一的模式,学生的学习热情就会慢慢淡化,所以这就需要教师寻找、设计适合小学生生理和心理特征的临帖方法。华夏书法艺术源远流长,古人在临帖方面,总结出不同形式的临帖方法。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有选择地、恰当地运用这些临帖方法。通过教学实践,笔者觉得实临法、指临法、心临法这三种书法临帖方式较为有效的,现将这些临帖方式在书法教学中的应用进行逐一分析:
  第一,实临法。这是通常临帖应用最多的方法,将字帖放于面前,学生对着字帖练习,并观察理解字帖中的范字进行模仿。在开始阶段,可以边看边写,一笔一笔对照进行,熟练之后则可以看一行或看几行后进行练习,也就是书家所说的“对临”。在对临中学生要对字帖中的每一个字、每一行有深刻记忆,然后可以凭借记忆进行背临,只有达到背临程度,才能具备下一步书法进步的基础。
  第二,指临法。这种方法不需要借助纸笔,而是用手指在空中或者桌面上进行临习。指临法不受书写条件限制,可根据学生的范字记忆随时进行。无论是在课间休息还是在上下学途中,学生都可以用指临法强化临帖记忆,感悟其中的运笔规律、疾缓程度、运笔方式等,晋代书法大家王羲之尤其偏爱指临法,还留下了“指临破衣”的佳话。
  第三,心临法。这一临摹方式很有趣,要求学生在脑海中想想纸和笔,并指挥笔在纸上写字。其实心临法在书法练习中应用于无形,在学生观察字帖、落笔练习的时候,已经在心里对范字进行了临摹,只是这一过程是在不知不觉中完成的。教师需要强化学生的心临效果,并实现“意在笔先”的研习原则。学生需要养成课余时间或者闲暇时间心临的良好习惯,在无形的练习中获得有形的进步。
  小学阶段的书法学习,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汉字辨识能力,而且还能够增强学生的传统文化修养,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对素质教育的开展有着积极的促进意义。“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在小学书法教学中,临帖始终是学生攀登书法高峰必须经过的台阶,而打好基础才能不断有进境。
其他文献
摘要:目前混合式教学模式方面的研究成果丰富,但如何使用线上资源进行混合式教学,教学过程如何优化,最终如何进行教学评价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以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为例,首先分析了混合式教学的现状及问题,进行了混合式教学设计,设计了课程的混合式教学过程优化与评价体系,并利用学生的反馈数据分析了本成果应用的成效,也能够给相关课程进行混合式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过程优化;教学评价;SPOC  
摘 要:在新高考背景下,如何更有效地使用新教材开展课堂教学,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文章以“共点力的平衡”为例,对新、旧教材的章节安排、具体内容进行对比分析,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角度提炼出新教材在教学理念、知识结构、内容编排方面呈现的特点,以期为广大一线教师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核心素养;新旧教材;共点力的平衡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
主持人语   趣味,具有使人感到愉快、有意思、有吸引力的特性。趣味是生命的本质,行为的原动力。   如何让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小学生喜欢学习汉字,主动识字、写字,有效提高汉字书写水平,一直是教育工作者和有志于改变学生汉字书写人士高度关注的问题。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三五”规划课题“小学生汉字趣味书写实验研究”(简称“趣味习字”)课题组的教师们尝试在语文课堂中实施书法教学,由语文教师指导学生识字、写字,打
摘 要:浮力与深度之间的关系是整个初中物理教学的难点之一。在STEM思想的指导下,通过一系列问题驱动,使该难点与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有机结合,利用图像进行表征,形成定性认识,突破难点,且在整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与技术素养。  关键词:STEM理念;问题驱动;浮力;教学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20)8-0065-3  1 引
【摘 要】在现代的书法课堂上,除了可以让学生学习书写,感受古老文化的魅力外,还可以通过解读汉字结构,欣赏书法名家的故事,树立在书法课中表现突出的学生为榜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言传身教等方法开展品格教育。  【关键词】书法教学;品格教育;教育方法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作者简介】昝玉亭,江苏省南京市宝船小学(江苏南京,210036)教师,三级教师。  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传
【作品概况】 智永《真草千字文》为智永书法代表作。草书。传世的智永《真书千字文》共有两本。一是唐代传入日本的唯一墨迹本,日本小川简斋氏藏;一是宋朝大观三年时薛嗣昌根据长安崔氏所藏真迹,于大观己丑(公元1109年)摹刻上石,原刻石现存西安碑林。  【观典赏析】 以楷书对释草书是智永的创造,既释读草字,又欣赏两体书法,一举两得。智永的书法以《真草千字文》最佳。其书法法度谨严,一笔不茍,线条饱和,运笔精
怀集地处粤西北山区,是广东省肇庆市的人口、面积、资源大县。近年来,怀集县新一届领导班子积极发挥山区资源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发展资源经济,全县经济实现了持续、协调、健康发展。  2005年,怀集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53.42亿元,比上年增长14.1%;2005年综合增长率为33.81%,在全省67个县(市)的排名从上年的37位攀升到第14位,位于肇庆市各县(市)第1位;上划省“四税”增长率为
摘 要:以高三选修物理一轮复习中某次力学测试卷讲评课为例,呈现一道“板块模型”选择题的教学过程,探讨物理讲评课如何走出误区、优化策略、以少胜多,竭力达成既“活化知识方法”又“催生能力素养”的双重目标。  关键词:讲评课;优化策略;以少胜多;双重目标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8)11-0039-4  高中物理试卷讲评课存在以下突出误区:(1)缺
摘 要:很多高中物理知识需要在初中的基础上进行提升和修正,如电阻率受温度的影响导致小灯泡电阻不是定值,电源输出电压不是定值等。文章围绕这两个变化展开讨论,以期在分析、总结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灯泡;伏安特征曲线(I-U曲线);工作点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21)5-0061-5  1 背 景  在高中物理《恒定电
摘 要:传统的高三物理教学,与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如果能够有效创设教学情境,优化整合探究问题,灵活运用联系对比等方法,引导学生将看似孤立的知识、规律,逐步升华为全面系统的物理观念,学生的核心素养自然会得到有效的提升。  关键词:问题探究;高三物理;核心素养  传统高三物理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以“精致”的应试教育掩盖学生素养提升的现象。过分强调知识网络的建构,一味追求特殊规律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