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卫武营上演新版《图兰朵》:现代视角全新解读

来源 :歌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oce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926年4月25日在米兰斯卡拉歌剧院(Teatro alla scala)首演以来,普契尼歌剧《图兰朵》的演出场次总数不断增加,制作版本更是林林总总。而由于其包含了中国元素,每次在中华大地上演出,总会成为各方瞩目的艺坛盛事。4月4日在高雄卫武营艺术文化中心首演的新版,则是笔者历年来看过的众多制作中,充满让人信服的创意、深具丰富的视觉效果。且音乐与戏剧呈现都富有感染力的版本。这个制作,也让笔者深深体会到,台湾地区在演艺舞台上累积的实力,已极为可观。
  双城制作
  虽是“快闪”高雄,但笔者仍得以在此次《图兰朵》制作的亚洲首演之夜前找到机会单独采访了“卫武营”艺术总监,也是执棒此次制作现场演出大局的指挥家简文彬。而在演出前,简文彬及导演黎焕雄还在歌剧院大堂主持“演前导聆”。因此,笔者对此次《图兰朵》制作的背景,也就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高雄“卫武营”2018年10月落成启用,虽已演出过不少节目,但此次推出的《图兰朵》才是这座歌剧院的首个歌剧制作。简文彬表示,剧院运营一段时间后,场地运作更为成熟,才推出歌剧制作,也是出于取得更为理想的舞台效果的考虑。不过,这个制作能取得让很多人拍案叫绝的效果。背后却是众人不懈努力的成果。这个《图兰朵》,其实是德国莱茵歌剧院(Deutsche Oper am Rhein)与卫武营文化艺术中心的联合制作。这个制作经过两年筹划,201 5年在杜伊斯堡剧院(Theater Duisburg)首演并大获好评,之后更持续三年于德国菜茵歌剧院的两个场馆——杜塞尔多夫歌剧院(OpernhausDusseldorf)和杜伊斯堡剧院上演,连续三个演出季,演出达26场,可说是叫好叫座。
  促成此次合作的灵魂人物有两位,一是德国莱茵歌剧院的总监克里斯托弗·梅耶(ChristophMeyer),另一位则是简文彬。而此次高雄与杜伊斯堡的合作,幕后的制作团队,从导演黎焕雄、服裝设计赖宣吾、舞台设计梁若珊到新媒体设计王俊杰,皆是不折不扣来自台湾地区本地的艺术工作者。可以说,这个版本的《图兰朵》是台湾地区的创意设计团队在欧洲的歌剧产业中创作出来的全新制作版本。更重要的是,此次双地合作,将台湾地区的大型歌剧制作带上了一个新的层面。简文彬表示:“一个完备的歌剧产业所需具备的条件,包括每一个角色担任的任务和应该负起的责任都很明确。台湾地区目前还没有这样完整的产业机制,不管是导演或是参与其中的每一个人,应该如何融入进机制里,还有很多可以学习的地方。”
  在德国,一个歌剧的新制作,从头到尾通常是六周排练(周一到周五每天6小时,周六则只有3小时)。导演必须在这样的工作模式里,把舞台理念的处理传达给每一个演员,更重要的是确保首演后导演已无须在场,其后的每一场演出时在场的“助理导演”仍可以完美把控。另外。指挥与乐团会安排几次排练,也是为了每个声部的演奏员就算有轮班状况也能确保每一场演出顺利进行,且有最好的表现。由此可见,此次合作,不仅是在舞台上的演出班子的合作,更重要的是舞台之外整个歌剧产业机制上的“交流学习”。是为台湾地区歌剧制作积累本钱的合作。能促成这一机缘,也是简文彬1996年至2018年担任德国莱茵歌剧院驻院指挥长达22年,并于2011年成为该歌剧院终身指挥的缘故。而简文彬也是首位在欧洲歌剧院中获得此项殊荣的亚洲指挥家。
  现代视角
  这版制作,就视觉效果而言,从序曲开始,便展现出活跃于台湾地区跨界舞台的导演黎焕雄糅合众多元素的独特风格,及对《图兰朵》这部最后仍留下不少难解谜团的歌剧的全新解读。
  大幕升起时,便见舞台后方的天幕飘着白云,伴着无声的闪电,不知名的现代城市的夜景下,全白衣的现代年轻女孩(23岁的剧场人余承蓉)浮现;雨点落下,北京古老城墙出现,宣旨官现身,向老百姓宣读皇室法令;此时,白衣女孩俯伏着睡去了……百姓人手一把黑色现代雨伞,呼应着宣旨官,将波斯王子推上刑场,城墙上的卫兵,全是现代大城市的防暴警察:柳儿与老主人帖木儿现身,卡拉夫王子也认出是自己的父亲……雨停了,防暴警察下城墙,百姓也将雨伞收起……
  黎焕雄在制作中加入了年轻的现代女孩,这既是他个人的视角,也可说是现代人、现场观众的视角,而且是在梦境中的视角。黎焕雄在此次制作的特刊中的一篇文稿,便很明确地表达了他将众多“新”元素引入这制作中的意念想法:“一个梦境,一个充满东方异国情调,混杂残酷与浪漫、多层而重叠显影的梦——这是我诠释普契尼的《图兰朵》所选择的观看角度。”
  确实,《图兰朵》的三幕结构,不同场景的跳跃,人物的心理动机,甚至情节发展的逻辑性,尤其是第三幕卡拉夫一吻便能改变图兰朵,这些谜一般的不合理性,全部可以用一个“梦”来解决:这个“梦”的意念灵感,显然来自《图兰朵》中的歌曲。黎焕雄这样说:“连歌词本身都数度直接将‘梦’‘睡眠’这些意象搬上台面,一个被下令不许入睡,却开始集体梦游的紫禁城,怎可能不是个梦?但是,是谁的梦?你希望它是个美梦还是噩梦?因为某种程度的自我心理暗示,一开始,我想到一片伞海、一个下着滂沱大雨的时空不明的城市。下着大雨,古代的人却撑着现代的伞,用雨水刷洗掉一些考据与逻辑的基础吧——我想。然后也因为这样,泼墨(watersplashing ink)的流动就可以衔接之后的各种或尖利或圆润的中国书法。最后,我们再用一个巨大的卷轴承载整合——巨大,极简,却充满象征。”
  黎导的这一解读,不仅将情节合理化,更为场景服装和新媒体的设计定出方向——城墙后面的弧形大天幕,成为新媒体投影的大荧幕:不时出现不同色彩的泼墨,成为渲染情节发展,直接刺激官能的影像:置于舞台中央带有大弧度的斜坡地板有如铺设在地面的巨大滚动条,成为焦点的演区:在该演区上方吊挂数面白纱来结合多媒体影像投射,渲染出“图兰朵”三个汉字,而三道谜题的答案也以中文书法字体显现其上——这些都是“创新”之举。但吊挂着的数面白纱高频率地升降,难免会产生视觉上的干扰。   这个制作中,导演让出现在城墙上、拥有至高无上权力的皇帝(由台湾花莲出生的男高音张玉胤饰演),穿上20世纪流行的西式大衣、头戴绅士礼帽的造型,旨在向作曲家致意(大衣礼帽是普契尼常见照片中的造型)。弦外之音则是,整部《图兰朵》是普契尼个人的梦,是他伟大的音乐之梦。
  确实,图兰朵公主的征婚故事隐藏着的这一梦境密码,大大丰富了制作中的舞台视觉效果,也为王俊杰的新媒体影像设计找到了合理解释。而服装设计赖宣吾为各个角色打造的服装,将中国元代服饰结合19世纪西洋服装元素,也同样“理由充分”。无论如何,不管是图兰朵看来复杂繁重的服装,还是三位大臣(平、庞、彭)的服饰,甚至百姓服饰中含有的四种少数民族的元素,相信观众都能接受。
  音乐表现
  不过,此次《图兰朵》的制作,更重要的是音乐上的高水平表现。首演之夜,最让制作者梦魇的是,原定饰演卡拉夫的韩裔男高音鲁迪·帕克(RudvDark,又名朴志应)病倒了,要立即找来2015年首演时扮演该角色的塞尔维亚男高音佐兰·托多罗维奇(Zoran Todorovich)救场;在有限的几次排练后,这位救场者当晚的表现并没有让人失望,第二幕唱出著名咏叹调“今夜无人入睡”,仍能赢得热烈掌声。然而,他与图兰朵、柳儿的对手戏,互动性稍欠投入感,也是难免的事。
  男主角阵前易角,也就让首演之夜变成男女主角都是来自塞尔维亚的歌唱家的组合。饰演图兰朵的女高音拉达科薇(D.Radakovic)的外形与声音都是百分百的强者,但最讨好的仍是德国莱茵歌剧院的女高音安可·克拉贝(Anke Krabbe)饰演的柳兒,外形声线都贴合人物性格,一曲“柳之歌”简直让观众停不下掌声。
  其实,其他角色的表现都很出色,如演唱三位大臣:饰演“平”的来自新加坡的吴翰卫,饰演“庞”和“彭”的两位台湾地区歌唱家胡中良和林健吉,甚至发挥机会不多的饰演帖木儿的韩国歌唱家朴泰桓、饰演皇帝的台湾地区的张玉胤、饰演宣旨官的台湾地区的李增铭,都演得非常投入。不仅如此,在乐池中的长荣交响乐团,也让人有“刮耳相听”的表现。能紧贴着演唱者的节奏,这当然和简文彬的指挥分不开。而于舞台上又演又唱的高雄室内合唱团,还有世纪合唱团那群将《茉莉花》童谣音调带入歌剧中的孩子,和在舞台上演奏的高雄市管乐团,也能演得恰如其分。对这群乐师和歌手而言,此次都是他们的《图兰朵》首秀。
  确实,对高雄而言,此次制作更为当地的艺术团队带来新的提升动力。首演前在歌剧院大堂由简文彬及黎焕雄主持的“演前导聆”,原安排200张座椅,在开讲前已坐得满满的,后来者要站着来听,整个大堂和二楼走廊也全是观众。整个演出过程更是人人全情投入,甚至没有一个观众会“分神”来拍照片,显示出高雄观众高素质的观演态度。其实,此次演出原先只安排了三场演出,但今年初开售两星期不到,三场近6000张门票便全部售罄,其后再加演一场,也在短短两夭内售罄,可见高雄观众对此次制作的高度热情。
  “卫武营”以高水平的演出来响应了观众高度热情,更为此制作了图文并茂、内容丰富、厚达200多页的纪念性节目册(售价150元新台币,约为30多元人民币)。这本节目册的制作必然是“亏本生意”,但却是继续提升观众观赏水平和要求的重要手段!
  话说回来,杜伊斯堡(Duisburg)与中国中部大城武汉缔结姊妹城市超过30年,长久以来,两个城市早已有经济往来和文化交流,且一直保持着非常活跃的关系。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曾到访杜伊斯堡,见证“渝新欧”铁路列车的抵达。这趟列车大大拉近了两国距离上的隔阂:而此次双城合作,应当也能加强杜伊斯堡与台湾地区高雄的艺术关系。未来,这版《图兰朵》在中国的其他地方上演,看上去也并非没有可能。
其他文献
没有一门艺术,像歌剧这样耗费昂贵,既有深厚的传统需要尊重,又需要在舞台上与时俱进、不断尝试新的创意,同时还不得不面对21世纪的诸多挑战。“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诚然如是。在歌剧的发祥地,意大利的歌剧事业面临公共资金缺乏、剧院修缮管理压力加大、观众群体结构性失衡、人才队伍后继乏力等诸多问题,中小剧院凋零的趋势日益明显。传统的歌剧重镇如维也纳、伦敦、巴黎等,也存在精英品位与市场结构性脱节等
期刊
三幕轻歌剧  克拉里(Clari)  (1823年首演剧本)  编剧:约翰·霍华德·佩恩(John Howard Payne)  作曲:亨利R毕肖普(Henry R.Bishop)  首演地点:伦敦科文特花园皇家歌剧院  第三幕  第三场  【如画般美丽的风景,前面是一家农舍,勾画出一座老式庄园的遗迹。一个大马棚,里面有装满草的拖车。马棚的对面是一个休闲的小木屋,或者说是一座茅草小凉亭,在一片树林
期刊
三幕轻歌剧  克拉里  (1823年首演剧本)  编剧:约翰·霍华德·佩恩  作曲:亨利·R.毕肖普  首演地点:伦敦科文特花园皇家歌剧院  第三幕  第一场  (克拉里家所在的村庄一角,两间小木屋相对而立,村庄的远处可望见米兰。此时村民们正在走向一座简朴的桥,他们交替地向对方唱着下面的歌,还把各色的花挂在各家门的周围。)  【村民合唱  我的爱人啊,睁开你的眼睛,  快乐的时刻已经来临。  醒来
期刊
乔佩娟,生于1932年。1947年参加革命,曾获中国人民解放军胜利功勋荣誉章,共和国第一批女将军。1952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歌剧系,后到中国戏曲研究院工作。曾主演歌剧《小二黑结婚》《志愿军未婚妻》等。曾任原总政歌舞团政委、原解放军艺术学院政委。  年轻歌剧工作者需要补上的最重要一课,就是到群众中去、到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中去广泛地吸收、学习,最终融汇成自己的创作语言。  ——乔佩娟  “新歌剧”“民
期刊
作为昆士兰歌剧院2019年首部制作,歌剧《花树》(AFlowering Tree)以简约、精致、唯美的风格拉开了新一季演出的序幕。《花树》是简约主义音乐代表人物、美国作曲家约翰·亚当斯(JohnAdams)创作的第六部歌剧作品,由皇家新希望艺术节(New Crowned Hope Festival)委约,首演于2006年11月14日维也纳。与亚当斯以往偏好时事题材的歌剧(如《尼克松在中国》《原子博
期刊
最初看到《疯狂的爱》的海报,原本以为是一部新的歌剧作品,及至了解宣传内容之后,才知道这是一场精心设计安排的经典歌剧咏叹调音乐会。2019年4月16日晚,在上海大宁剧院,由香港歌剧院青年歌唱家担纲演唱、许忠执棒、苏州交响乐团演奏、尼古拉斯·穆尼执导的这台别开生面的音乐会拉开了帷幕。整场音乐会以戏剧化的舞台呈现手法,将几部西方经典歌剧不同剧目中的序曲、幕前奏曲以及各个剧中一首或几首咏叹调进行有机的“串
期刊
1949年春天,德高望重的歌唱家乔尔·伯格伦德成为皇家歌剧院的掌门人。与新老板在一起共事让我非常高兴。伯格伦德是个友善而富有同情心的人,非常体谅歌唱家遇到的困难,他的言辞很有亲和力。随着工作环境的改善,演员演出的乐趣也大大提高。  像往年一样,《尼伯龙根的指环》计划在秋季上演。这部四联剧每年至少演出一轮,通常由斯德哥尔摩歌剧院自己的演员担纲。这一年,布伦希尔德需要一位新手加入,因为杰出的艾尔玛·比
期刊
今年3月,莫杰斯特·穆索尔斯基(Modest Mussorgsky)举世瞩目的歌剧巨作《霍万兴那》(khovanshchina)的新版制作,在意大利米兰斯卡拉歌剧院成功上演,获得了观众的一众好评。  该制作由马里奥·马尔多那(Mario Martone)执导。搭配舞美设计师玛格丽特·帕里(MargheritaPalli)的舞台场景,马里奥·马尔多那将该版新制作的主题设置成“反乌托邦式未来”——这显
期刊
早在2013年,当普莱蒂·延德首次在大都会歌剧院亮相时,是因为罗西尼歌剧《奥利伯爵》(Le Comte Ory)的演员阵容在最后一刻改变。当时,在格鲁吉亚女高音尼诺·马查伊泽(Nino Machaidze)因病退出该制作后,延德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学会了剧中“阿黛尔”这个角色——这让歌剧迷们既高兴又担心。  众所周知,大都会歌剧院每年的演出季,歌剧制作的角色演员通常会提前6个月左右公之于众,但即
期刊
2018年2月4日,由中国交响乐发展基金会和陕西省交响乐协会等联合主办的《乐章焕炳,音动始元——崔炳元音乐作品集》首发式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贾平凹文学艺术馆举行。  崔炳元是一位具有鲜明个性的作曲家,尤其在交响乐创作领域更是具有很大影响。作为一个出生在东北、成长于西北的作曲家,他身上具有北方汉子特有的气质,而这种气质又鲜明地在他的作品中呈现出來,使他在中国音乐界独树一帜。年轻时参军,在原兰州军区文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