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IYPT在高三总复习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qw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三的复习给学生的印象总是枯燥无味,不断地被动的做题,我在高三的复习中通过模拟IYPT,让课堂有兴趣,学生学到的不只是知识,还有学习物理的方法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IYPT;复习;自主学习
  很多人都认为自主学习只适用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在我的长期教学中发现,自主学习能力是可以通过适当的形式和方法培养出来的,在高三总复习中很好的运用且有很好的效果。
  一、IYPT简介
  IYPT是International Youth Physicists Tournamentr(国际青年物理学家竞赛)的简称,由苏联1988年发起,由大学组织实施,中学生参与,是一项以团队对抗为形式的物理竞赛。给参赛学生17个开放性物理问题进行研究。参赛者用半年到一年时间,团队合作进行实验研究,解答题目。就基本知识、理论分析、实验方案、结果讨论等进行现场比赛。①
  二、在实际教学中,IYPT的理解
  在实际教学中,IYPT可以理解为:1、小组合作,2、把物理抽象模形简单化、生活化。我在多年的高三教学中,采用这种模式来培养每个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尤其是中下层生的。
  1、设计小组合作,每班分若干个小组,每小组7—8个人,设两个负责人,把具体任务落实到每位组员,并收集每位组员的研究结果,记录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的表现。每人都有具体的任务、都能参与,个人的工作没有完成好,就影响整个组的任务完成。建立合理的评价制度:老师评价小组,小组成员间互相评价。成员间互相监督、合作,促使学生为集体而战。无形中让学生间互相施压,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氛围。
  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发现,大多数学生对老师对他的表扬或批评没有太大的感触,他们更在乎同学对他的看法。就是说:他们在同龄人中比较“好面子。”这是小组合作的前提。
  2、把物理抽象模型简单化、生活化。实际教学中模拟IYPT与真正的IYPT不一样,首先,时间不一样,后者用半年到一年的时间,有大量的时间设问、讨论、实验,而前者课外加上课内只能有一天时间,并且不只是专注于物理;其次,参与的人不一样,后者是物理学科的精英,而前者是普通的学生;第三,实验验证的条件不一样,后者有一个协助的团队和很好的实验资源。所以,实际教学中,课题不能太复杂,要生活化、简单化。实在遇到比较复杂的,老师要通过设置教学情境、设计问题等方式简化抽象的物理模型,让物理模型更接近生活,对学习的内容及方向进行正确的引导。且要适当的指导,使课题能进行下去。
  例如:在复习“万有引力与航天”关于“双星系统”问题时。关于“双星”。宇宙中会有一些相距较近,质量相差不多的两颗星球,它们离其分星球较远,因此其他星球对他们的万有引力可以忽略不计。在这种情况下,它们将围绕它们连线上的某一固定点做匀速圆周运动,这种结构叫做双星系统。请研究双星系统的运动。这个问题出来,学生们都不知道要找什么。于是我设计了问题:两颗行星①做什么运动?②这个运动需要满足什么条件?③这些条件怎么提供?;我再用一条轻杆,两端各固定一个质量和大小都差不多的小球,用手抓牢杆上的某一点,转动杆使两小球在水平面上匀速圆周运动,学生一看,结合上面的3个问题,就能理解了。
  三、在教学实践中模拟IYPT
  在高考总复习中,借用IYPT能很好的引起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在每一次的合作解题中,表现好的学生在同学之间会很有面子,这是他们想要的,为了下次有更好的表现,在课外会主动去研究、探讨;表现不好的学生,在同學中“出了丑”,丢了面子,为了下次有好的表现,主动去学习、找同组同学讨论。
  例如:在复习板块问题的时候,给出一个课题;长木板放在水平地面上,长木板上放一个小木块,现在用水平力拉小木块,请研究它们的运动。
  学生就按小组进行以下探讨:
  1、提出问题(设计各种条件)(1)各接触面是否光滑;(2)如果不光滑,各摩擦因数的大小关系怎样;(3)拉的这个力有多大;(4)长木板和小木块的质量大小关系。
  2、设想结果:根据以后不同的条件,会设想出五花八门的结果(1)只长木板不动;(2)长木板和小木块一起运动;(3)长木板和小木块都不动;(4)长木板和小木块都向前运动,小木块快些,最终还是会掉下来;(5)长木板和小木块都向前运动,开始小木块快些,后来长木板和小木块速度相同,最后一起运动。
  3、利用手边的材料设计实验:利用手边的材料,例如课本、笔盒、玻璃、橡皮擦等,设计一些简单的小实验,去验证上面设想的结果。
  4、得出结论:通过上面的实验,得出满足怎样的条件就会出现怎样的结果,并整理好,上课时用。
  5、课堂上各小组解释、辩论。自己的人生自己做主,那么课堂是学生的,学生的课堂学生做主,老师只是组织者和引导者,放心地把课堂交回给学生,让学生自己解释、辩论。一个小组讲解时,其余小组作为观众提出自己的看法,进行辩驳,如此进行下去。
  这个课题结束,学生收获良多:(1)以后遇到板块问题时,在审题时先注意条件,再去研究运动。(2)学生会想到若板块放在斜面上,研究他们的运动。自主去研究、去探索、去找答案。
  不管用什么形式,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老师要作适当的引导,老师们引导时多一些原生态的问题,不要人为复杂化,力求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提的问题要使学生的错误观点能充分暴露出。
  年轻人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自己的人生自己做主”。我们老师也要让“学生的课堂学生做主”,我们做好组织者和引导者,授学生以“渔”。
  注释:
  ①耿宜宏 杨国庆:《基于IYPT培养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践与思考》,《中学物理教与学》, 2016年第10期,第15页.
  参考文献:
  [1]耿宜宏,杨国庆.基于IYPT培养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践与思考[J].中学物理教与学, 2016(10),第15页至第19页.
  [2]周久璘.“自主导学”教学模式探讨[J].物理之友2017(2),第1页至第4页.
  [3]陈晨,王峰,陆建隆 .IYPT模式融入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思考与实践探索[J],中学物理教与学(10),第10页至第14页.
  (作者单位:广东省鹤山市纪元中学529721)
其他文献
【课标要求】  1、运用地图、资料,说出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  2、举例说明人口问题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  3、说出世界三大人种的特点,并在地图上指出三大人种的主要分布地区。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在结束前三章自然地理学习之后,初次涉及的人文地理的知识,由前后紧密联系的四部分组成,分别为世界人口的增加、世界人口的分布、人口问题、不同的人种。首先通过了解世界人口的快速增长及人口分布
中职留守学生由于其学习、生活等经历不同,在学习中慢慢养成的心态也不同。成绩落差或缺少关爱已经为他们的各种心理问题埋下伏笔。作为教师,要把所学心理学知识用到教学中,尽力给学生们营造一个健康、快乐的学习环境。  一、当前中专学校留守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  1.逆反心理  由于中职留守学生的父母平时在外打工,对他们疏于情感的关爱,父母总感觉欠孩子太多,于是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加上祖辈的娇惯,他们过着“
摘要:如今教育开始从娃娃抓起,小学是一个人心理素质和个人修养的形成期。语文作为一门语言,不能停留在书本上的识文断字,而应该着重把教育理念放在育人上。教师在这个时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素质;以德育人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12-0037  学生的核心素质包括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以德育人,这个时期的重
摘要:诗歌教学承载着情感传递的重要功能。现代信息技术以其声音、图画、动画为一体的优势有助于学生理解诗歌内容,感悟诗歌意境,体味诗人情感,为诗歌教学增添了亮丽的色彩!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诗歌教学;运用  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赏析古代文学经典!爱情一直是个经久不衰的话题,早在几千年前,先人们就用优雅的歌声唱出了他们对爱情的理解,唱出了“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向往,唱出了“静女其
摘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文言文的教学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也是整个初中语文教学的重难点所在。所以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将文言文的魅力展示出来,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教学方式的优化和完善。  关键词:初中语文;文言文;兴趣  初中语文教学中,文言文是学生学习的重难点,所以需要教师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文言魅力的展现。以下笔者结合自身的浅
摘要:语文是高中阶段的重要课程,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文学水平,而阅读教学作为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一直以来都是学生学习的难点,许多学生的语文成绩较好,但阅读水平却不高。阅读是促进学生理解能力发展的重要方法,而传统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却存在着一些问题,导致阅读教学效率较低,学生的阅读兴趣不高,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广大教师不断努力,寻求有效的策略来更好地进行高中语文阅读教学。  关
摘要:学生书写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最大的障碍有两个:一是物质的判断(最主要是生成物是什么,有些也会涉及到反应物有哪些),二是方程式的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书写的教学,既要过程与方法同行,又要定性与定量并重。  关键词:过程与方法;定性与定量;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书写;教学  一、问题的提出  “过程与方法”是指为了实现“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教学目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所采用的
摘要:《阿长与〈山海经〉》和《藤野先生》这两篇文章,虽然出现在不同学期的教材上,但同出自鲁迅先生唯一的散文集《朝花夕拾》,都是回忆性的叙事散文,表达了对长者的怀念和感激之情。笔者在实际教学中,把这两篇文章进行对比阅读,并引导学生更好地把握鲁迅对“人性”的认识,以及深入地理解鲁迅先生弃医从文,以“改造国民性”为己任的深刻原因和伟大价值。   关键词:《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对比阅读;人
摘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
摘要:初中数学课程不同于语文和英语,后两者作为语言学科锻炼的是学生的表达能力,通过听说读写陶冶学生的情操,而数学注重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面对庞大的知识体系和大量知识点,学生的学习难度大,倘若没有掌握正确、科学的学习方法,在学习数学时会十分吃力。利用思维导图学习模式不但能够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网络,还能提高学生学习热情度和积极性,具有多重功效。   关键词:思维导图;数学学习;教学模式;实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