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2879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中职学校教育教学中,只有教师“乐教”,才能让学生“乐学”。作者在结合中职卫生学校多年临床教学实践的基础上,认为教师应做“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文化素养”这一“清如许”的源头,才能达到实现“快乐教学”的目的,培养学生乐学精神,并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更充分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
  关键词: 中职学校 教师 快乐教学 重要因素
  
  朱熹的《观书有感》中有两句诗:“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作者设问:这“半亩方塘”为什么这么清澈呢?并自答:因为有这源头活水不断地补充进来,才使得它这么清澈。朱熹用这两句诗来说明生活是源头活水,用心观察才能发现源头活水,汲取源头活水,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泉眼,学习如溪水,泉眼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教师必须做一泓清泉的源头,将学生培养成热爱生活,积极求知的“半亩方塘”。据此,我谈谈快乐教学中教师自身的几个重要因素。
  一、教师要热爱生活
  热爱生活的人,才能懂幸福,并享受幸福生活。西方有句谚语:“幸福的人能在每片乌云上都找到光亮的边沿。”幸福的人是乐观主义者,有着积极向上的世界观。教师幸福是一种乐教的职业境界。
  热爱生活的人,他的生活是有方向的,态度是乐观的,工作是积极主动的,能在平凡琐碎的工作生活中寻找、发现并传递快乐,细心地收获教书育人的幸福,能达到“享受教育每一天,幸福生活到永远”的境界。
  教师首先要热爱生活,然后才会爱学生,才会用幸福的眼光去欣赏每一个学生。教师欣赏什么样的学生,什么样的学生就得宠,他就会朝着老师喜欢的那个方向发展。如此的阳性强化,教学便会取得明显成效,教师的工作也会得到社会、家长、学生的认同,教师的生命价值也会提高,从而进一步促进教师的“乐教”,如此形成良性循环。
  二、教师要尊重生命
  美国的心理学家马斯洛于1968年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他把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的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其中尊重的需要为人的高级需要,指受到他人尊重并尊重他人的需要。这种需要得到满足,会使人体验到自己的力量和价值,增强信心;这种需要得不到满足,会使人产生自卑和失去信心。教师懂得尊重生命,才会更好地珍爱学生,教学中教师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都流露出对学生的关注与尊重,学生在这种氛围下很容易放松与开放自己,自然而然地“乐学”,并能尊重老师,乐教便得以真实的存在。
  尊重学生,要从细节做起,如对学生回答问题的评价,就是一个很好的体现。通过课前提问教师能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也要让学生意识到他自己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促使学生进一步去复习,掌握知识。如何达到这样的效果?教师要尊重学生,针对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给予恰当的回应。如一个学生回答出来一部分答案,老师可以予以肯定:“你已经掌握了……很好,能否再从你的信息库里搜索一下,看看还有哪些方法?”“对于这个问题,你的信息库还要链接哪些知识呢?咱们找同学来帮忙,好不好?”鼓励学生互助,提供学生主动回答问题的机会。即使学生回答错误,对他的勇气也应予以肯定。完善问题的答案后,要肯定学生的互助行为,感谢这些主动帮助解答问题的同学,培养学生的感恩情怀。最后,要求学生闭眼冥想,引导学生完善其大脑的知识库。如果班级学生数量不多,50人以下,就可以师生围坐成一个圆,创设一个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平等的教学情境,整个教学都是在安全、温馨、完全放松的氛围中进行的,学生和老师相互尊重,和谐相处。
  简短的几分钟提问,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和学生进行良好的互动,为新课程的进行做稳妥的铺垫。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能提升自己,达到师生的共同进步、共赢、共乐。
  三、教师要热爱教学
  一个热爱生活、尊重生命的人必然热爱教学,很难想象一个对教学倦怠的老师会用欣赏的眼光审视学生。既然选择了教育这个职业,就要培养对教学的炽爱。因为工作不仅是工作,还是一种爱好。哲学家们告诉我们,做我们所喜欢的,成功就会随之而来。
  对待教学,如有着巴菲特先生“跳着踢踏舞去上班”的境界,像热爱生活和爱孩子一样带着感情去从教,这样的课堂教学就会散发着青春的活力和耀眼的光芒。
  四、教师要优化知识结构层次
  教师的专业发展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四大基本素养:教育思想、教育智慧、专业精神、专业人格。其中教师教育思想决定教师知不知道“教”,教师的教育智慧决定教师能不能“教”,教师的专业精神决定教师愿不愿意“教”,教师的专业人格决定教师能“教”得多好。只有自觉培养专业精神,才能做到感性与理性的结合,才能对学生亲和、平视、呵护、理解和尊重,才能不断进行教育教学的探索,收获丰硕的成果。
  1.专业的知识结构
  翻开中职专业的临床教科书,从整体到每一章节,都遵循由基础到临床知识应用的规律。所以,教师接到一门课程后,就要把该课程整体内容熟练把握、钻研透彻,教学时对内容的梳理才可以做到游刃有余。
  如在教学时可以进行前后的知识链接。在讲解前面基础知识时,可以适时链接后面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增加其对知识的吸引力;在讲解课本后面临床知识的同时,及时复习前面相关联的知识,加强记忆,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此教学把专业知识融会贯通,由浅入深,使整体知识客串,学生也学会很好地梳理课本内容,以增强记忆效果。
  教学中,也可以把不同科目的相关内容进行链接。例如讲解《产科学》中雌、孕激素的生理功能时,可以链接《妇科学》中月经失调章节。雌、孕激素的生理功能属基础内容,学生很难理解,学起来也很枯燥;而月经失调的表现,不少女生有体验,很感兴趣。如果按照书本的内容顺序讲解,几个月后就学习月经失调的内容,这时的教学还要花费至少一节课的时间重新复习前面的内容,经验显示,教学效果很差。这样的直接链接,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习效果,还能缓解因教学时间紧张带来的压力。
  当然,这样的教学对教师就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摸透教学内容,而且要把语言组织好,把复杂的专业术语易化,使学生能听懂,有兴趣地听,主动参与,最终掌握专业的知识。否则,会越讲越乱,最后自己无法收场。
  2.其他学科的知识储备
  专业课教师不仅要具备本专业知识,还要具备心理学的基本知识。职业学校卫生专业的学生毕业后直接步入工作岗位,除了要帮助缓解病人心理压力外,还要学会应对一些应激事件,如应对急诊的重症患者,面对死亡的病人,等等。所以,在教学中要适当穿插此方面的内容及相关训练,使学生不仅掌握专业的理论知识,而且有很好的心理素质,以更好地适应临床工作。
  各学科的知识是息息相关的,新知识新技术日新月异,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否则就不会为学生所接受。“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是《论语》的开篇之语。孔子晚年尚能“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乐学是乐教的前提。所以,教师不仅要具备专业的精神,而且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尽可能完善自身的知识系统。
  教学是教与学互动的过程,其中的乐既有教师的乐,又有学生的乐,还有教师和学生双方互动产生的乐。教师如果乐于教学,就能够从教学中发现乐趣,并获得成就感,获得教学的持续动力。教师自身的素养如一泓清泉,不仅影响着教师自己,而且潜移默化地教育学生、影响学生。学生在教师“源头活水”的感染和引导下,会获得探索知识的奥秘的快乐,从而激发探索的欲望,增强学习的动力,自然也乐在其中,并学会生活,学会做人。
  
  参考文献:
  [1]乐杰主编.妇产科学(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
  [2]伍新春,张军编著.教师职业倦怠预防.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10.
  [3]郭念锋主编.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7.
其他文献
摘 要: 本文主要从高效课堂的定义和实现高效课堂的途径两个大方面进行了探讨,指出要实现高效课堂,首先要做好教师定位。其次是从课前、课上、课后三方面进行分析,并对这三方面进行彻底的改变。  关键词: 高效课堂 定义 实现途径    如今,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日益推进,“高效课堂”的概念逐渐为我们所熟知,同时也出现了许多高效课堂的成功范例。如:山东杜郎口中学“10 35”模式,山东昌乐二
摘 要: 中世纪巡游各地的游吟诗人是这一时期世俗音乐的创作者、表演者和传播者。他们自己作诗、作曲,自己演唱、演奏,把音乐从一个角落带到另一个角落,从一个国家传播到另一个国家,是中世纪世俗音乐的主要承载者。  关键词: 中世纪 游吟诗人 世俗音乐    从史实的角度而言,广义的游吟诗人的出现时间比我们想象的早很多。大概是因为音乐和语言是伴随着人类的诞生而诞生的艺术形式,而诗歌和音乐
一个单纯意外的发现,我们开展了一次成功的生成教育活动。  2011年春末的一天,小朋友在自由游戏时,突然惊叫起来:“蚂蚁!蚂蚁!”顺着声音望去,只见一群小朋友围在一起唧唧喳喳议论着:“蚂蚁出来干什么?”“蚂蚁的家在土里吧?”“蚂蚁也是昆虫?”“蚂蚁不是昆虫,因为它没有翅膀。”……应该说,蚂蚁对幼儿来说并不陌生,但真正了解却谈不上,而此时正值春夏之交,正是蚂蚁出洞的季节,面对孩子如此高涨的探究欲望,
新学期开始,学生总是带着一种新的期望开始。不管以前的学习成绩如何,或多或少都有一种新鲜感,都在内心给了自己一个新的起点,新的希望。学生对于一个新任的老师也带有一种新的期望,那么我们就要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把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使教育教学工作更好地开展。我暂且把这个称为“新学期效应”,如果把握好这个时机,牢牢抓住学生的心理,就能为下一步的工作做好铺垫。  一、送好一个见面礼  开学的第一堂课,
一、课前的踟蹰  荒凉寒冷的高加索山上,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被沉重的铁链锁在悬崖峭壁上,凶恶的鹫鹰每天来啄食他的肝脏,可是,每次鹫鹰啄食以后,那肝脏又会奇迹般地复原——  如同被缚的普罗米修斯一般,我也被推上了“凤凰语文校园行”的授课讲台,与特级教师魏星一起同课异构《普罗米修斯盗火》。和特级教师魏星同台“PK”,的确需要拿出普罗米修斯盗火的勇气。  我不是凤凰,却愿借着“凤凰语文”的东风来一次涅槃,期
汉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祖先智慧的结晶,也是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汉字结构端庄秀丽,堂堂正正,其笔画顿挫有致,遒劲有力,无不给人一种美的享受。新课程标准强调基础教育阶段要加强学生写字能力的培养,而目前学生的写字能力每况愈下,翻开学生的作业,不禁感叹:孩子们的字写得越来越潦草了。有的东倒西歪,有的四分五裂,有的缺胳膊少腿……毫无美感可言。  一、学生书写问题分析  调查了全校学
一  其一,文虽无定法,但作文有万变不离其宗的规律。教文也应当有万变不离其宗的规律可循。  写文章,要遵循“文以载道”的原则。文章是用来阐述道理和情感的。文字是死的论述,描写的道理或情感则是活的。用活的道,统死的文,文道都活了。  写文章,要有一定的文字功底,包括字音、字义、词义、构词造句;构思、立意、布局、谋篇则是统文道于一体的方法;要懂得或明白一定的道,即能思考出、观察出、分析论述出一定的道理
摘 要: 爱心、耐心、信心是做好班主任的关键,更是帮助有个性缺点的学生健康成长的关键。教师应用博爱之心关注既缺乏爱心又脾气暴躁等有个性缺点的学生,帮助其消除与他人的对立情绪,找准契机,助其解决“难题”,最终用爱心感化学生,促其健康成长。教师应以百倍的耐心坚持不懈地帮助学习成绩差、爱说脏话等有个性缺点的学生,调动一切力量,促其健康成长。教师应有十足的信心帮助自卑、孤僻等有性格缺点的孩子,积极寻
摘 要: 新课程改革要求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呼唤课堂教学方式改变,为此作者尝试构建了语文自主阅读教学模式。该模式一共分六个环节:定标明向、创境激趣、自主学习、质疑问难、讨论评议、达标检测。该模式具有和谐性、自主性、实践性、创造性的特点。  关键词: 新课改 语文自主阅读教学模式 六个环节 特点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把以授受为主的
摘 要: 提高学生英语写作能力,是贯彻英语新课程标准改革精神,实现初中英语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从词汇、词组、基本句型入手,把听、说、读的训练与写作训练相结合,熟读经典范文,运用正确的写作方法,勤动手,多练习,练好英语写作的基本功,就能做好英语书面表达题,提高英语书面表达能力。  关键词: 初中英语教学 写作能力 训练方法    《全日制义务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