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教育中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oji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初中化学作为一门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相结合的学科,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要求很高。因此在实际的化学教學中,教师需要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丰富的化学实验演示,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提升学生化学成绩的同时,也为更高年级的学习奠定基础。本文主要研究初中化学教育中,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培养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初中化学 创新意识 实践能力 培养
  前言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关键环节。尤其是在初中化学的教学中,由于课程分为理论和实验两部分,如果教师只偏重某一环节,很可能史学生丧失对化学学习的兴趣,也不利于提升其学习成绩。因此,应该注重理论和实验相结合,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一、初中化学教育创新意识的培养
  1.重视课程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导入是讲课的开端,对一节课来说,具有吸引学生注意力的作用,直接决定教师授课的成败。尤其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与教授内容相关的实验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直接刺激学生的神经,让他们更加踊跃地参与到课堂中来。例如,在学习“氢气”这个重要的化学气体时,就可以利用实验导入的方法,将其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展示给学生,学生不仅可以看到蓝色的火焰,也能在烧杯的内壁看到水雾,从而产生强烈的好奇心理。在调动了学生积极性的情况下,教师就可以直接讲述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从而导出今天要讲的关于氢气的知识点,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①。
  2.善于变换课程的教法
  学生成绩是一方面,课堂效果最直接的检验方法就是教师课程设计得如何。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课堂设计时,要立足于教材,以学生为主体,利用多种教学形式,设计多样化的课堂教法。例如对于一些基础常识性知识,教师可以让学生预习,在课上采取提问的方法,帮助学生记忆这些知识点。这样既能营造一种紧张的气氛,学生也会加深印象;对于重点难以理解的知识,主要以教师的讲解为主,并适当拆分理论便于学生消化理解。尤其是对于一些类似的化学公式的学习,教师应该耐下心来,为学生讲解每一个式子表达的意思,打好基础,再进行创新。
  3.借助多媒体教学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学手段也逐渐多样化。教师在实际的初中化学教学中,不仅要注重理论和实验的结合,更重要的是要利用好多媒体资源。尤其是对于一些步骤复杂的实验环节,想要将所有的药品和设备都带入课堂是不现实的,这时候就需要利用好多媒体设备,在网上找相同的实验下载下来,在课上播放,并进行适当的解说,既可以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也会使实验过程更加直观,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4.设置具有实效性的问题
  在化学课堂中,问题的设置最主要的是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需要注意的是,教师的教学对象是全体学生,因此设置的问题需要考虑到全体同学的能力结构,问题的难易程度要适中,不能过难也不能太简单。同时,化学学科的目的是提升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因此问题的设置需要贴近现实生活,只有具有生活气息的教学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升其创新性思维能力。除此之外,问题的设置还需要有一定的价值,形式多样,既不能千篇一律,也不能过于抽象,从而起到锻炼学生创新思维的作用。
  二、初中化学教育中实践能力的培养
  1.组织有效的课堂实践
  化学课程的最显著特征就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具有探索性和设计性的实验不仅需要学生具备完善的创新思维意识,还需要其具备良好的实践动手能力,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实验当中,既提升自己的理论研究水平,同时也促进自身实践能力的发展。例如,教师在讲到氢气制法的实验时,应该要求学生利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在进行分析和论证之后,对相关的实验装置进行改良,可以要求学生根据教材和教辅的讲解辅助自己,也可以通过向教师求助的方式达到实验的目的,在创造出实验设备时候,再进行实际的实验操作,并将实验结果写成材料上交。这样做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于氢气制作实验的了解,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成为一个合格的“发明家”,将实验的设备和装置进行改良和设计,让学生成为实验的主体,从而锻炼其实际动手的能力②。
  2.督促学生善于观察生活实际
  在初中化学的教学中,很多实验都是和生活实际相关的,因此教师应该采取生活中的材料,在课堂上直接完成简单的实验。这就需要教师在上课时,经常要督促学生善于观察生活中的化学现象,例如冬天的汽化和液化现象,水壶的蒸发和气压的大小等,使其能够在小现象中解决生活中的大问题。
  总结
  综上所述可知,在初中化学教育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十分必要的,因此教师应该不断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采取科学的方法和方案,重视课程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善于变换课程的教法,设置具有实效性的问题,组织有效的课堂实践,督促学生善于观察生活实际,在提升学生化学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同时,提升自身教学实践成果的革新,为化学教学成果奠定坚实的基础。
  【注释】
  ① 宋海涛. 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 黑河教育,2017(03):33-34.
  ② 孙跃洺. 新课改下初中化学实验中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实践[D]. 延边大学,2016.
  (作者单位:甘肃省永昌县第三中学)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初中政治教学中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提升学习效果,还对学生“三观”形成、人格塑造起到积极作用。本文对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开展情感渗透的意义进行辨析,并提出借助故事载体激发情感、提升认知培养情感等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策略,为广大初中政治教师提供借鉴。  【关键词】初中 政治 情感渗透  情感是人对外部环境的感受和体验,它对于人格塑造、价值观培养、性格养成等都具有重
【内容摘要】英语阅读作为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的语言逻辑能力,信息获取能力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不容忽视。但是由于传统英语阅读课堂教学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导致英语教学效果差强人意。因此在社团活动中开展英语趣味阅读教学就成为广大初中英语教师关注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社团活动 初中英语 趣味阅读 有效性 策略探究  前言  英语阅读作为初中英语教学的重中之重,一
【内容摘要】针对党的教育方针“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发挥学校党支部的总指挥、总协调作用,通过创设学生业余党校、科技教育、体育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艺术教育等平台,探索具有“崇高理想、创新精神、扎实学识、健康体魄、健全心理、高雅情趣”的高素养人才的培养模式,以期达到润物细无声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育人效果。  【关键词】立德树人 中学党建 核心素养 全面发展 平台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
【内容摘要】问题意识对确立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有重要作用。目前高中思想政治中的哲学教学仍然以教师讲授为主,阻碍了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需要作出改变。本文从创设有争议的情境、尊重学生的问题、搭建支架式平台等三个方面探讨了在哲学课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策略。  【关键词】高中政治 哲学教学 问题意识 培养策略  哲学是高中思想政治中的必修内容。目前,高中哲学教学中存在着教师讲得过
【内容摘要】课堂教学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重要途径。初中地理教学中,需要教师认识到启发提问的重要性,充分运用提问教学,增加学生对地理的兴趣,使学生关注地理知识。笔者在教学中,总结初中地理知识规律和学生特点,形成一套完整的“启发提问、把握生成”的教学方式,并在文中进行简要介绍。  【关键词】启发提问 把握生成 高效地理课堂  前言  和谐的课堂教学,是初中地理教师进行启发提问教学的关
【内容摘要】小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身体的各方面都在不断发育。语文又是小学教育的主要科目之一,在小学教育中占的地位很重要。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活跃语文课堂氛围,可以减轻学生学习压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语文知识。语文是一门语言性学科,学习语文知识更加需要的是灵活的方法。语文课堂的高效性,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 高效课堂 构建  小学生由于年龄特点,
【内容摘要】以“实验活动2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一课为例,基于源自医疗教育模式的“教师巡课”,旨在探讨初中学生实验课堂上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教师巡课 初中化学核心素养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教师巡课是一种源于美国医疗教育模式,美国学者将这种医疗教育模式移植到教师专业发展领域并提出这一概念。托马斯·普雷特将其定义为“教师自己通过观察和分析来引导自己的学习过程
【内容摘要】实验活动教学是教师通过在课堂上通过做实验对学生解释课本上的科学现象,让学生了解一些科学概念,帮助学生加深印象。主要是能够通过实验活动教学让学生不用抽象的去记忆,更加直观,和以前传统教学不同,实验活动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感受,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而不是只是单纯的记住结果。所以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实验活动教学和现在推行的新课改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的目的是完美结合的。  【关键词】七年级 实验活动教
【内容摘要】物理是初中教育教学中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物理知识和原理,还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初中物理课堂上教师不应该只是单向的知识传授,而应该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与学生进行充分的交流和互动。评价,是一种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的有效方式,通过适当合理的评价,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到自己的不足,进行相应的改进;还可以对学生产生鼓励和帮助的作用,引导学生更有兴趣地进行学习,激发学生
【内容摘要】教育改革不断推进,语文读写教学备受重视,特别是小学阶段更是如此,学生语文读写能力于此阶段存有不同差异,这方面能力与学生作文写作能力及口语表达能力直接相关,考虑到上述因素,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需探索符合实际教学的模式及内容。改革当前教学模式及课程,结合学校及师生实际状况,促使学生语文读写能力迅速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读写教学 策略研究  阅读和写作是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两个重点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