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的艺术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dym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对“问题”关注与否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关系到是否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关系到学生能否长远发展。
  关键词: 问题主体 问题意识 教学效率
  
  学问,即勤学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可见学和问是紧密联系的。“学问之道”自然应该学习好问,这样才能拥有真正的学问。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有这样一种认识:学习成绩好的、能力强的,就是善于问问题的,反过来也有道理,善于问问题的,也往往就是学习成绩好的、能力强的。学问就要“问”,学习就是做学问,做学问须勤“问”,教学就是教学生做学问,教做学问须善“问”。
  一、谁“问”
  人是能思维的动物。有思必有疑,有疑应有问,故“问”乃人之天性。“问”是一个从已知伸向未知的心理触角,是创新意识的具体体现。亚里士多德说:“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爱因斯坦也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一个学生能够提出问题,说明他的思维是活跃的、积极的、主动的,反之一个不会提问的学生,说明他缺乏积极的思维和独立判断的能力。
  我们往往注重针对学生可能存在的问题设计教案、学案,其目的是达到让学生对我们所教的内容没有“问题”,我们自己也常常以为如果学生没有提出问题,则说明学生已完全掌握。但是一到考试,恰恰是这些没有“问题”的部分出错。这再次说明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不能回避问题,而应提高问题意识。对教师而言,要鼓励学生发问,不要怕打乱自己的教学思路,更不要怕回答不了学生的问题有损自己的形象,因为教学就是一个相长的过程。
  其次,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更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突出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因此提问主体显现了由教师向学生转换的趋势。转换课堂提问主体,意味着问题主要由学生发现并提出,教师只对学生分析、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提供引导和帮助,从而给学生留有充分独立思考的余地和亲身实践的空间,这样就能有效保证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学生独立自主地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
  最后,课堂提问主体的转换,蕴涵着学生是学习主体的思想,体现了教育对人的终极关怀,反映了教育对于人自身创造性的价值追求。因此,教学目标不能定位于把有问题的学生教成没问题,而是要把没有问题的学生教得有问题,敢于并善于提问题。
  二、“问”谁
  谁不注意听讲我就提问谁,结果学生肯定是回答不上来,教师就批评一顿,课堂一下子就沉闷了,提问题就变成了提醒,这不是“问”问题的本意。到底问谁,因为学生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在课堂教学中,让哪些学生回答问题,确实是一门值得深究的学问。如果让学习困难的学生回答问题,就往往会出现答非所问的尴尬局面。但如果只让少数尖子学生回答问题,那么多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就难以暴露。为此,教师在课堂提问时,应该是有区别的,还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性、层次性,尽可能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激发学生问的积极性,让全体学生都有参与体验的机会。
  与此同时,也要鼓励学生间的互问,学生间没有距离,也没有约束,最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挖掘学生的潜能。
  三、“问”什么(怎么问)
  不能为问而问,问题的设置必须具有科学性。
  1.问题的设置具有一定的广度。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真正开启学生的思维,必须致力于提高“问”的艺术,其中最重要的是提出的问题要启发学生思考。但在教学实践中,经常出现“问”而不“启”的现象,其主要原因:一是不知如何引导、启发;二是有些教师把“提问”教学等同于启发教学。其实两者是有不同的,“提问式”只是“启发式”的外在形式之一。只有问没有启,学生的智慧大门是打不开的。要做到“问”中有“启”,有“启”有“问”。
  首先,教师设计的问题应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不能为问而问,总是提一些毫无启发性的“短平快”问题,突出表现在只是要求学生回答“是”或“不是”。在现实中,有些教师为了实施启发式教学,变“满堂灌”为“满堂问”,一堂课几乎全是教师习惯性的提问,表面上学生思维很活跃,其实一个个简单肤浅的问题就像一条条无形的绳索,禁锢着学生思维的拓展,让学生的思维始终在教师预设的道路上前行,这样就很难真正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满堂问”的授课方式,究其实质就是“满堂灌”,学生仍然是被动接受知识。
  其次,“问”之后,教师要掌握好“启”的时机与火候。这就要求老师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对未知知识探求的强烈欲望,再对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适时予以指导,以帮助学生开启思路。只有引导学生产生探求的欲望,教师才能“启”。
  2.问题的设问具有一定的深度。
  “问”的根本目的在于开拓学生的智慧。如果学生对教师所提出的问题缺乏必要深度的思考,那么就很难达到“问”的目的。为此,在“问”时需要注意以下两方面的问题。
  首先,教师“问”的问题应具有一定的“思”的价值。设置问题答案不能是张口而出,比如,基本概念让学生简单重复,或基本判断只是回答对或错,既不能是思而无果,又不能是望而生畏,而应该让学生(独立或交流)深入思考,以形成一定的答案。问题的设置既可以是学生自己归纳形成答案,又可以是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综合、概括形成答案,还可以是对新知识进行探索、创新的思考,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的问题才是有价值的,才能提高学生的能力,而不仅仅是死记硬背。
  其次,“问”与“答”之间要有适当的时间间隔,给学生留有较充分的思考时间。如果思考时间太短,学生对问题缺乏充分的感知和足够的思考,必要的心理过程没有完成,那么学生的思维就得不到充分锻炼,“问”的效果自然不好。为此:第一,教师提出问题后,要等待足够的时间,不马上重复问题或指定学生回答;第二,在学生回答问题之后,教师也要等足够的时间才能评价学生的答案或提出另一个问题。然而在现实中,许多教师在提出问题之后,为了赶进度、省时间,往往自问自答或找优秀学生“代言”,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很少,这就与“问”的应然效果是相悖的。
  总之,“问”是一门学问,一门艺术,师生都应该提高对“问”的重视,提高问题意识,点燃教师的激情,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其他文献
摘 要: “皮格马利翁效应”给教育工作者一个很大的启示:只要我们对学生全身心地投入感情,在学生的身上一定会发生质的变化。爱是教育学生的起点和基础,是打开学生心灵大门的金钥匙。对于后进生而言,意义更是深远,甚至可改变学生的命运。教师必须学会爱的表达与浇灌方式,即要“以微笑的面孔面对学生”,“以鼓励的语气教导学生”,“以赞赏的眼光看待学生”,“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只要教师心中经常拥有爱,懂得用真情
没有真挚的爱,就没有成功的教育,热爱学生是塑造学生心灵美的前提。教育的对象是学生,教师只有对学生付出真挚的爱,才能赢得学生对教师的信赖和爱戴。音乐教育是陶冶学生美好情操的教育,更是塑造学生美丽心灵的教育,音乐教师应该以情唤人,以情感人。作为一名音乐老师,我特别喜欢音乐,认为音乐中包含着许多用语言无法表达的、美好的东西。因此,我常常沉醉在音乐之中。我觉得:我这样确实是幸福的,但这样的幸福还不能使我满
集体备课是相对于个人备课的一种备课形式,在目前的教育教学中为大家所熟知和运用。从狭义上讲,它主要是指学校内同级同学科教师有计划、有组织地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分析教材重难点并确定最佳方法、撰写教案的过程,是一项集体性的教研活动。新课程改革对集体备课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我们有必要对集体备课的各方面内容,尤其是对实施过程和操作方法进行深刻的思考和探讨,从而使其与新课程相得益彰,更好地适应新课程改革发展
期刊
摘 要: 现代教育技术是教育技术的一个分支,是在教育技术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要使现代化教学技术在建筑制图教学中运用得恰到好处,必须坚持“适时、适度、适当”的原则。  关键词: 建筑制图 现代教学技术 “适时、适度、适当”原则    教育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对有关的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现代教育技术是教育技术的一个分支,是在教育技术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音乐教育是培养学生创造性的一块阵地,因为音乐教育的特点是灵活、多变、多向。谈到在音乐方面的创造性思维,往往使人容易和音乐创作联系在一起。当然,在小学的音乐教学过程中,不可能去培育专业的作曲家,而是应该通过音乐的创造性思维活动去启动学生的创造意识,发掘学生的聪明才智,培养有创造性思维的人,发展音乐制作的才能。  一、丰富情感的体验  当孩子们用七巧板拼动物图形的时候,如果是没有见过的动物,怎样拼也拼
互动,顾名思义,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互”,一个是“动”。所谓“互”,当然至少有两方,才好交互起来。所谓“动”,当然要动起来,要互相激发,要动嘴、动手、动脑或动身体。教师和学生两方构成了互动中的“互”;而教师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语言、逻辑、运动、观察和思考,即“动”;二者组合,构成了教学的互动。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一幕很典型的教学情境是:教师讲完课后问:“同学们有没有问题了?有问题的请举手。
“教育是治国之本”,有了教育,人类才能得到净化,人的素质才能不断提高。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教育已成为被进一步研究、探索、必读的话题。有的人认为传统的教育轻车熟路,这是缺乏现代教育意识的反映。如今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育的提出才是时代的呼唤、教育的升华,也是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有效途径。那么,如何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呢?  一、巧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  教育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