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方法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mu123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加强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探索科学的阅读教学方法和策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在体验中成长,加强诵读教学,增加学生阅读的数量。达到获取信息和知识,发展智力,充实精神的目的。
  关键词:素质教育;阅读能力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是学习之母。一个学生阅读能力的高低对他各个学科的学习会有重大影响。因此,我们必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加强指导,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开阔视野,丰富知识,积累语言,提高写作能力,进而发展智力及学习能力。
  一、让学生在体验中成长
  《语文课程标准》中,“体验”成了整个文本的关键词。新课标从课程的基本理念到课程的目标,从教学建议到评价建议都体现了这一取向。
  传统的阅读能力,从字、词、句、段、篇,再到语法、逻辑、文学意识;从情节、结构、线索到人物、环境、主题等方面一一剖析。学生一边注视着教师的工作,一边可能是心不在焉。同时,阅读中学生没有想像和创造,一篇篇在教师看来美不胜收的课文,经过这样的肢解性阅读后,学生竟然感到味同嚼蜡,这让教师百思不得其解。吕叔湘先生曾指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很差,中学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大家都知道,但对于少、慢、差、费的严重程度,巩怕还认识不足……十年时间2700多课时,用来学习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然而,二十多年过去了,语文教改虽然轰轰烈烈,模式迭出,流派纷呈,但依然挽救不了整体颓势,课堂教学少、慢、差、费依旧,咄咄怪事如旧。现在学生的语文水平不高,这的确是不争的事实。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整体的颓势?笔者以为虽然现在语文教改搞的轰轰烈烈,但在课堂上教师过多的分析讲解——满堂灌,取代了学生原来有滋有味的诵读,课堂上学生的主体位置被侵占。况且,学生对文本的解读不仅与教师不尽相同,而且彼此之间也极有可能有不同。如果我们只是把自己的阅读体验凌驾于学生之上,那无异是在抹杀学生的个性,扼杀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加强诵读教学
  所谓诵读,顾名思义就是熟读和背诵。这种方法之所以备受语文界诸多有识之士的表眯,主要是因为这种方法吻合了汉语言自身的特点及习得规律。汉语有音乐节奏美,平仄声韵整齐有序,琅琅上口,易于诵读,这种特点决定了语文课堂上教师过多的分析讲解是行不通的。这办法的最大毛病在于学生太少运用心力的机会,使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的几种有价值的心理过程——认识、分析、综合、审度等,都由老师替代学生完成,学生没有亲自经历过。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让学生亲自咀嚼、品味、消化、吸收,让学生运用心力,尝试体味。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加强诵读。
  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都有其自身的规律,语文学习也不例外,文字语言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这是汉语言的规律实质之所在。语感是语文的表现力和感受力相统一的复杂心理过程,是听、说、读、写四种能力的综合体现。是否具有灵敏、高层次的语感,是衡量一个人语文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之一。因此,语感训练应贯穿在听说读写训练整个过程中,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教学的全部工作,也就是语感训练;而离开了熟读背诵就无法形成语感。为什么诵读是训练语感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呢?这主要是因为通过熟读背诵,能让书面语的一切言语要素在学生的大脑皮层留下系统的印象。诵读多了,印象就越深刻,最终,这些言语要素,如丰富的词语,多变的句式,言语的通畅协调、分寸情味,直至形象气势等等,就会在头脑中形成牢固的网络系统。当学生一遇到内在或外在的语文刺激时,就能凭借这个系统不假思索地分辨出词语的好坏、句子的正误、文气的滞畅、表达的优劣。可见,语文感受的形成的确不能离开熟读和背诵。所以,我们不难得出结论: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学必须废除教师繁琐的分析讲解,减少五花八门的语基知识和花样百出的练习题,想方设法尽可能使学生诵读课文,不但要熟读,而且要成诵、背诵。如能做到这一点,学生的语文素质和语文能力自能提高。
  三、增加学生阅读的数量
  学生语文水平不高,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阅读太少。作为一名学生,在12年的语文学习后,仍没有一定的阅读速度,达不到一定的阅读数目和积累,这是语文教学一大缺憾。而新课程标准的颁布,无疑对阅读教学有了具体而明确的要求。通过朗读、诵读、背诵等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培养良好的语感,丰富语言的材料,增加文化底蕴。
  我们知道,只靠课本及课堂上的阅读就想要实现阅能力的提高,是不现实的,为了加强阅读,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背诵篇数和课外阅读量,并增强了阅读推荐篇目。
  初中课外阅读不少于180万字,其中文学名著2至3部,背诵篇数不于80篇;高中背诵古文20篇,诗、词、曲50首,课外自读文学名著10部以上,科普书刊和其他读物不少于300万字。在此基础上又增加了阅读推荐篇目。推荐篇目大多是古今中外一流大家的精品,如《朝花夕拾》、《繁星·春水》、《西游记》、《水浒》、《骆驼祥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语文课程标准更强调了要重视阅读,要求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品味、揣摩、感悟、积累,逐步学会欣赏,提倡学生在读书思考的基础上,发表独立见解,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思考,学会读书。对阅读的速度有了量化指标,并要求学生学会朗读、默读、精读、略读、浏览等。
  综上所述,《语文课程标准》给阅读教学构建了全新的理论框架,必将引领阅读教学走上更加光明灿烂的道路。在新课标下,教师要不断探索符合学生实际、科学而有效的阅读教学方法,尊重文本文体,最大可能地发挥教师的作用,促进学生主体的发展,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语文素质教育。
其他文献
俗话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语文教学万不可忽视对字词的积累。我们所读的每一篇佳作,无不是由精美的词句构成。忽视了基础的字词积累,看不起简单的字词总结,就如同只想要空中楼阁一般,最终无基之楼是要成空的。而《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总目标中也指出“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书写速度。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
以钛酸丁酯作前驱物,NMP为共溶剂,在可溶性聚酰亚胺PI(HQDPA-DMMDA)中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出高TiO2含量的PI/TiO2有机-无机纳米复合膜材料.TiO2的实际含量高达35.5%时仍能成
在小学写作教学课堂上,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许多同学写完作文最后一句,就把笔一放:“啊,写完了。”这时真的是大功告成了吗?其实事实不是这样的,此时的文章,只能算是“半成品”,还缺少一道工序——检查修改,只有完成了文章的修改,才算“大功告成”。那么,我们如何在写作教学中引导学生组织一篇好的文章呢?本文就此话题谈一些自己在作文教学中的一些观点和做法。  首先,大处着眼,检查文章中心是否明确。 中
英语阅读教学是中学英语教学中极为重要的部分。我们英语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和应用语言的能力。而且,在考试中阅读理解能力题占60%,这就进一步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必须注意培养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一、目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   1.教学观念上的问题许多教师在教学思想上, 没有认识到阅读作为语言技能的一部分,在日常教学中,阅读能力的培养对帮助学生获取更多信息、知识,拓展视野,激发学习
在如今的阅读教学中,我们要还学生学习实践的主体地位,培养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质疑的能力,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索者。语文教师从老师如何教与学生如何学两个方面充分地引导学生质疑,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提升学生的阅读期待,拓展学生思维空间、培养学生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提高阅读质量,形成一定的阅读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效提升语文阅读教学效率。  一、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提高阅读质量  1.课题
当前,“哑巴英语”现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英语学习中的“听、说、读、写、译’.五要素中的“说”,即口语仍是大多数学生的薄弱环节,阻碍着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提高,也因扰着英语教学。  要使广大中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得到真正提高,学会地道实用的应用口语,就必须借助于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法,比较系统地学习地道的英语口语,掌握如何自然、地道和得体地和英美人士交际的技巧,了解他们的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熟悉他们遣词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加强学生的阅读实践,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的确,通过大量阅读,学生能感知丰厚的感情语言材料,增强语言沉淀,提高读书能力。通过近段时间的理论知识学习,受到了一些启示,并总结如下:  一、重视语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1.课前预习课文,初知文章大意做好课前预习是检测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环节。上课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工具性特点的体现,它有利于提高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和表达能力。因此,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加强对学生读写等作文基本功的训练,不断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那么,如何去训练学生读与写的基本功,就是今天我想谈论的话题。   一、作文教学中的存在问题  时下作文教学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作文未能从条条框框和思想禁锢中解脱出来,使本来应反映学生心声,张扬学
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培养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许多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始终不放心、不放手,无论是识字、写作还是阅读都是“满堂灌”,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达到教师所期望的目标。这种教学方法大大束缚了学生的思想个性,阻碍了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进行了探讨。  一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近年来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关注越来越多,其中对阅读教学的关注尤其多。因为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培养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如何在新课标下指导学生进行阅读教学并养成习惯呢?下面就此浅谈本人的几点体会。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新课程怎样教》中讲到:“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动机的内在起点,是培养探索精神的直接动力。”如何激励学生对阅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