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画”为舟的智慧之旅

来源 :教育·校长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z20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解题策略有很多,在小学阶段,让学生按照题意画图是经常使用且有效的解决数学问题的策略之一。借助简单的图形、符号和文字所作的示意图,能帮助学生把抽象的问题形象化、直观化,使学生通过画图理解题意和分析数量关系,搜寻到解题的突破口。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常会遇到一些尴尬的问题,如学生会做的题不画图、不会做的题找不到思路,或者想不到画图、做完题目再补画图等。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往往是因为教师会在教学中经常画图,但很少对学生进行画图意识的渗透和画图能力的培养,这样学生在升入中高年级、碰到稍复杂问题时就会一筹莫展,无从下笔。我认为要培养小学生应用画图策略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须做到以下三方面。
  “潜移默化”的渗透是基础
  小学生画图策略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非一日之功,教师要从低年级开始不断渗透画图策略。学生对画图方法的感悟决不仅仅是靠某一节课的培养而获得,它应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更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小学低段教学中,数学教师往往会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摆小棒等方式解决问题。其實,教师不应该只是让学生摆小棒,还要为后的续画图教学作好充分准备,要变让学生摆到让学生画,从而引导学生通过画图来解决数学问题。例如,在教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时,在“12-9”这个例题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般会单纯通过摆小棒的具体操作来帮助学生理解算理。其实,在摆完小棒后,教师还可以继续引导学生把摆的过程迁移到画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到通过画图同样可以解决数学问题,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画图也是解决问题的一个很好的载体。
  此外,数学教师还要在小学低段教学中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感受到画图是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当学生遇到稍复杂的题目,对理解题意有困难时,如果教师能够通过简洁明了的图画快速为学生解决问题提供帮助,让学生感受到画图对于解题的帮助,他们就没有理由不爱上这个方法。
  “千方百计”的体验是关键
  学生掌握画图策略不是靠教师教会的,自觉运用策略是学生在体会之后形成的一种意识。因此,教师要把握时机,使学生时刻体会到画图的作用并学会画图。小学中段是培养学生应用画图策略的关键时期,因为这一阶段的学生会学习到平面图形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分数的初步认识、两步计算解决问题、植树问题等内容。这些数学内容的学习都可以运用画图策略,学生也会有更多机会接触到各种图示,如示意图、线段图、树图、几何平面图、集合图等。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要让学生通过接触各种图示体会各种图所承载的功能,同时感受到图是解决数学问题的一个重要策略。学生在真切体验到画图对解决问题的帮助、获得积极的体验后,就能从内心深处主动接纳和应用画图策略,并逐渐内化为自己的策略。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画图并尝试解答后,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完整地分析思考问题的过程,让学生学会看图说题意、分析思考问题的过程,充分感受画图策略对解题带来的方便。
  此外,学生在升入中高年级后,已经积累了一些画图的经验,教师应放手让学生自己画图,让画图真正落实到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中,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这一阶段,数学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画图指导时要从“扶”到“放”,从引导学生半独立画图,逐步过渡到让学生自己尝试根据题意画图。例如:桃树有180棵,比梨树少2/5,梨树有多少棵?这时学生已经具备了丰富的关于分数乘法的画图经验,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动手画图去找对应的量与率。
  “有的放矢”的坚持是保证
  首先,教师应做个“有心”人,有的放矢地从长远目标上培养学生应用画图策略的意识。小学数学学科中画图策略几乎贯穿于整套教材,无论是在解决简单问题还是解决复杂问题时都发挥了画图策略的优势。因此,教师要锲而不舍地做个“有心人”,抓住每一次机会通过各种图形帮助学生把抽象问题具体化、直观化,培养学生应用画图策略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其次,教师要指导学生灵活画图。让学生意识到并不是所有的题目都要运用画图策略进行解答,对于一些不需要画图就能解决的问题,学生选择更为快捷的解题方法即可。不要让画图成为一种负担,使学生从心理上对画图产生抗拒。
  最后,要鼓励学生画草图,不要“喧宾夺主”,挫伤学生画图的积极性。画图不是最终目的,它只是一种中介,是为了帮助学生更顺利的思考和解题。学生画的图只要能够有效帮助他们解决数学问题即可,不管是“力作”还是“劣作”,教师都要一视同仁地肯定其价值。
  总之,教师要将“画”融于数学之中,通过画图这座美丽的“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逐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使学生在以“画”为舟的智慧之旅中养成一种习惯,成就一种行为,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作者单位: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甲南小学)
其他文献
月球最大撞击坑成因或被解密  从国家航天局获悉,“嫦娥四号”着陆器和“玉兔二号”月球车分别于11月10日3时12分和11月9日10时17分结束月夜休眠,受光照自主唤醒,迎来第24月昼。截至目前,“嫦娥四号”已顺利工作677个地球日。  基于探测点全景相机拼接影像、DOM影像等数据情况,“玉兔二号”月球车将在第24月昼期间继续向西北方向行驶,目标为玄武岩方向或反射率较高的撞击坑区域。在接近月午时,“
小学生由于年龄偏小,受发展水平和认知特点的限制,他们在学科学习中存在一定的困难。基于此,北京市顺义区教育研究和教师研修中心附属实验小学在教学中引入“小书”,即用A4纸经过简单操作折成便于翻阅和易于保存的样式,再根据学科内容制作成“小书”,以此帮助学生掌握学科知识,习得技能方法。实践证明,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还能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审美能力,发展语言表达能力  本
俗话说:挈领而顿,百毛皆顺。就“教”的角度看,在阅读教学中抓住合适的“领”,抽丝剥茧、层层深入,的确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然而,从“学”的角度看,如果过分强调教师的“挈”“顿”作  用,容易使学生处于被动“皆顺”的弱势地位,不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兴趣和能力。因此,不妨把“领”变成“香饵”,根据文本特点抛出富有挑战性的探究问题引导学生主动“觅食”,这样才能构建出“满池开花”的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
幼儿时期是掌握语言最为迅速的时期,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过渡环节作为幼儿一日生活的衔接, 占据一定的时间比例,对此,北京市通州区台湖镇次渠家园幼儿园根据本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现状,针对如何在过渡环节开展活动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展开了实践研究,并总结出过渡环节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组织形式和教师指导策略。故
国办发〔2021〕2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1年重点工作任务》已经国务院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国务院办公厅  2021年5月24日  (此件公开发布)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1年重点工作任务  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以来,我国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加快健全,人民健康状况和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
浙江省中等职业学校实验教材《语文》是依据《浙江省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方案》的精神和要求,按照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对语文素养的要求及语文课程性质和改革趋向确定的教学内容。为了切实提高教师教学设计的有效性,帮助学生亲近和热爱“外国文学作品”,本文针对此教材,基于教研活动观摩及教学实践梳理出了六招:有力铺垫、巧妙结构、追本溯源、沉浸文本、艺文共赏、移情体悟。  注入时代气息  如果作品会让人产生陌生感,
一、检查预习,识字读文  师:知道我们今天要上哪一篇课文吗?谁能帮老师把课题写在黑板上?(一生在黑  板上写)大家注意看,他写得怎  么样?  (生评价)  师:他写得正确、规范、漂亮。让我们一起来把这个课题读一遍。(出示生字新词)课前大家已经预习了课文,下面就请同学们自由、小声地读读,注意读准字音。如果没有把握,可以看看书上的注音。  (生自由练读)  师:这位男生,请你把第1、第2两行的词语读
近年来,北京市顺义区南法信中心幼儿园在“三育合一,五健慧体”的教育理念引领下,积极开展“五建教育”园本化课程,促进幼儿、教师、园所共同发展(五健,指身健、心健、智健、德健、美健)。幼儿园以多米诺游戏为切入点,助力幼儿个性发展,深化五健教育课程。多米诺是一项集动手、动脑于一体的运动,一块块简单的骨牌却创造出神奇的效果,震撼的画面。其实,教育也是如此,必须回归简单,简单才会产生神奇。教育的简单就是相信
故事作为学生喜欢的阅读材料,在不同版本的语文教材中都有很大的分量。  如何让每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在学生的学习中大放异彩呢?首先得从作为教材的故事的特点谈起。综观低段教材中的故事类课文有三个主要特点:其一,每一个故事中都包含着多个生字,教材就是通过故事的具体生动的语言环境来帮助学生掌握文本中的生字新词的。其二,故事中一般都藏着一种特定的语言形式,这些有特点的表达方式能引导学生在阅读故事时吸收语言、内化
隔離病毒最直接、有效的防护措施就是戴口罩、勤洗手,小小的口罩守护着人们的健康。特殊时期,广东省深圳市洪湖小学组织学生通过制作以“口罩”为主题的手抄报的形式,了解口罩的重要性和防护的相关知识,使学生更加敬畏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