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课堂导入策略研究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hiayan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高中历史导入环节是保障整堂课取得高效的重要环节,教师要充分认识导入环节对于整堂课取得成功的作用与意义,克服历史导入环节出现的错误问题,优化导入环节,在历史教学中运用多元化导入策略,如旧知回顾式导入、历史故事导入、多媒体导入、问题导入等方式,激发学生探究欲望,促进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高中历史课堂导入策略
  课堂导入对于一节课成效的高低起著至关重要的决定作用。但是就目前来讲,教师对高中历史教学课堂导入环节的重要性还认识不足,认为导入环节的质量如何不会对整体课堂产生较大影响,导入环节成效性不高。教师即使对导入环节进行了相应设计,但由于设计还缺乏科学性与合理性,甚至违背了学生的认知特点,致使高中历史导入环节只是流于形式,影响了学生历史探究动力的生成。因此,重视高中历史教学导入环节的作用,并对导入环节进行优化设计,发挥导入环节激发学生兴趣的作用,促进整体课堂实效性的提高,是目前高中历史教学所应该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课堂导入环节的作用
  1.促使学生进入良好学习状态
  课堂导入环节相当于歌曲的前奏,其对于整体课堂成效的高低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课堂导入所使用的手段是多元化的,可以运用图片、音乐、多媒体影像等,也可以通过简洁的语言进行导入,发挥开场白的作用,让学生清楚本节要学习什么内容,从心理上做好准备,并且通过调整思维,进入学习状态。导入环节可以促使学生快速进入学习情境,使学生调动自身的知识积累与即将学习的新知识发生对接,使学生由课下的松散状态转变为学习的准备状态,吸引学生注意力,为整堂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2.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有效地导入环节,会对历史教学发挥促进与推动作用。教师在导入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特点及具体内容采取多种导入方法,让学生了解新的知识点,促使学生调动以往的知识积累,有目的地学习本课知识。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对于旧知的掌握情况,也可以通过旧知识的回顾,实现与新知识的联系,当然,教师的导入要具有趣味性,使学生能够对未来的知识学习充满期待,激发学习动力。学生会以探究的状态进入学习,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充分准备。
  3.搭建知识贯通的桥梁
  导入环节运用的是否恰当,关系到教学有效性的高低。从形式说来看,导入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从内容上来说,导入是将上节课所学内容与这节课的内容联系起来,从而实现历史知识贯通与联系,导入环节发挥了知识联系的纽带与贯通的桥梁作用,对于学生有针对性、有目的获取知识提供指引与向导作用。
  二、高中历史课堂导入存在的问题
  1.忽视导入环节的作用
  在实际调查中我们发现,部分教师对于历史导入环节缺乏应有的重视,甚至在教学中省略导入环节,由于直奔新的教学内容,学生对于旧知与新知缺乏引导与联系,致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学生的学习缺乏导向性,教师在讲新知识点时缺乏必要铺垫的前奏,学生的学习缺乏目标性,导致新课的学习无所适从,很难实现旧知与新知的对接,不能有效形成更完整的知识体系。
  2.导入设计缺乏科学性
  导入环节是一门艺术,需要教师对学情有较为深入与全面的把握,并且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知识联系的难点进行分析,从而在发挥旧知与新知相联系作用的导入环节,运用相关手段,引导进入新知探索的世界,提高学生探究动力。但是目前部分教师对于导入环节缺乏研究,课堂导入手段单一,甚至枯燥乏味,影响了学生对知识探究的动力的产生,学生对新知探究缺乏兴趣,也就很难产生学习欲望,很难达成课堂教学目标。
  3.导入设计缺乏启发性
  由于教师缺乏学生主体理念,在教学中采取讲解灌输教学模式,在导入环节没有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导入环节缺乏启发性,不能有效促进学生进一步进行思考,学生很难将自己所学知识与新知识联系起来,主动进行知识的建构。其结果是学生对教师产生依赖,只是按部就班地听从教师的指令,机械完成听讲与训练任务,缺乏启发性的导入使学生处于学习的应付状态,缺乏主观能动性,影响了课堂教学参与者——学生整体学习状态的调整,学习效果不理想。
  三、高中历史课堂导入设计策略
  1.旧知回顾式导入
  高中历史需要学生具有知识联系与整合能力,教师在导入环节,要通过概括而简洁的方式引导学生对旧知进行回顾,使学生通过“温故”而“知新”。所谓的“温故”,并非指对旧知进行新授课时的重新讲解,而是教师采取简要的方式,引导学生对旧知进行整体的回忆与巩固。在高中历史教材中穿插了一些有趣的故事,在导入环节教师可以利用趣味性内容引入新课,调动学生学习动力。历史上的每个事件都是在一定背景下而发生的,有着自身的逻辑关系,每个历史事件不可能是孤立的,事件之间存在前因与后果,教师在历史教学中,特别是导入环节中,要利用事件之间的联系点,来对旧知进行回顾,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导入新课,构建起新旧知识联系的桥梁,使学生对新知识产生学习欲望,从而实现旧知与新知的融会贯通,以这种目的设计的导入环节在实施过程中会收到不错的效果。
  例如,在学习第二次工业革命时,需要学生对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概况做较为系统性的回顾与理解,在导入环节,教师就需要引领学生对于相关内容进行思考,找到第一次工业革命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联系点,如回顾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时间、背景以及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等,再以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为线索导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学习,这样学生对新旧知识就会产生联系,并且对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内容产生学习期待。在后续的学习中,教师也可以结合导入环节的内容,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相关内容与第一次工业革命进行比较,这样学生就自然对第二次工业革命有深入了解,在旧知的基础上学习新知,学生就可以很好地理解新内容,并且系统建构历史知识,提高历史逻辑思维能力。   2.应用历史故事导入
  高中学生已进入青年时期,他们的心智相对成熟,但是他们喜欢故事的特点仍未改变,对于有着深厚历史底蕴的故事仍然怀着浓厚的兴趣,对于相关历史事件也有着很强的好奇心。利用高中学生喜欢历史故事的特点可以在导入环节发挥作用。在导入环节,以历史故事为切入点,从而产生与新知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例如,在学习《辛亥革命》时,笔者根据辛亥革命相关内容,给学生讲述李鸿章与孙中山之间的故事,当学生了解到李鸿章见过孙中山,并且孙中山建议李鸿章进行改革时,学生们都非常好奇与吃惊,学生对接下来的学习内容十分感兴趣,怀着浓厚的兴趣进行探究,思维被激活,积极性高涨,从而有效达成教学目标。再如,在学习《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时,教师向学生讲述孔子拜师的故事,以及周游列国的故事等,使学生对于孔子本人以及他创立的儒家文化产生了强烈的了解欲望。教师乘机导入新课,学生结合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探究,促使学生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提高了学习效率。
  因此,在导入环节讲一些与即将学习内容相关的历史故事,可以很好地将学生吸引到新内容的学习当中,在教学中教师需要抓住学的的兴趣点,避免讲一些众人皆知的故事,所讲故事应该与接下来的学习内容相关,讲一些对学生来说比较冷门的故事。如根据相关学习内容讲述草木皆兵等这样的故事,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应用多媒体导入
  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达衍生了多媒体教学手段,多媒体可以营造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利用多媒体进行历史课堂导入,可以给学生以更深更真切的体验,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欲望。
  例如,在学习河姆渡与大汶口等远古文化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相关遗址复原的图片,或者播放相关实物视频,这样学生会产生直观印象,从而产生探究动力。再如,学习“辛亥革命”时,由于学生离此段历史时间相对遥远,教师在课前为学生准备了有关辛亥革命的历史图片,并且配以文字介绍,课堂上直观展示给学生,学生结合图片及动态的文字,沉浸于沉重的音乐背景中,很自然地进入了当时的历史情境,通过对当时历史背景与相关人物的了解,真正地走入历史,与相关历史人物进行对话,了解人的精神世界。特别是教师在接下来的环节播放有关《辛亥革命》的重要影视片段,学生可以更直观地了解当时的历史,了解影片中有志的救国救民的仁人志士们的伟大壮举,受到他们的精神感染,这种导入方式,无需要教师过多的语言阐述,学生从影视片段中就可以产生直观而真切的体验,从而在接下来的新课堂学习环节更深入的投入,提高了学习效率。
  4.应用问题导入
  传统的历史教学,教师讲解灌输贯穿整个课堂,学生没有提出问题的机会,缺乏问题意识的教学,学生很难在历史学习中产生探究动力。当学生对某个问题进行相应思考与产生兴趣时,才能产生探究欲望。因此,教师在历史教学中,要注重运用问题导入,促使学生进入问题情境中,运用现有的知识积累,思考问题,在问题的促使下产生认知冲突,从而更好地投入学习活动当中,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例如,在学习《儒家思想的形成》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提出如下问题导入新课,增强导入环节的启发性,促进学生思考:百家争鸣的局面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儒家思想的主张是什么?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哪些?这些问题为学生接下来的探究内容提供了方向性引领,学生也急于了解这些内容,会主动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寻找问题的答案,从而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
  结语
  优化高中历史课堂导入是保障整堂课高效的基础与保障。教师在精心研究历史导入策略,根据具体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学生的特点,设计合理的导入环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动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晓哲,任友群.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的价值追究:数字化学习与创新[J].中国电化教育,2017.
  [2]蒋超,刘宇.核心素养的哲学分析与教学进路——从课堂导入的视角看[J].思想政治課教学杂志,2018.
  [3]王成军.中学生历史思维的培养——从导课说起[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7.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作者单位:利津县高级中学)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由于家庭、环境、智力和能力的影响,初中学生的数学学习存在明显差异,传统的教学方式没有办法满足班级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为了能够进一步提升初中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初中数学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及知识水平需要采取差异化教学手段,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培养初中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在培养学生數学核心素养的同时还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内容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前行步伐,我们对于教学的认识越发深刻,教学活动并不是教师一个人的“独角戏”,而是重点在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配合。在以往的教学中,由于应试教育的观念根深蒂固,学生往往是处于一种不情愿的“被迫”式学习模式中,这无疑对于学生的成长是无益的,而在我国现行的教育体系中,“导学互动”是主要基调,以学生为主体来开展教学工作。本文以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导学互动”模式为例进行研究,以期
【内容摘要】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在教育方面的改革工作力度不断加大,许多传统刻板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方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尤其是在初中数学教学方面,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与数学实际运用等多种重要能力的培养已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与此同时,数形结合作为一种将数学中抽象的知识内容与几何图形相结合分析的数学思想能够有效促进学生们的数学能力提升,因此,本文主要针对数形结合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进行深度的思考,
【内容摘要】高中英语教学中,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体现出了新课标对于课堂教学提出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要求,能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对此,下面结合高中英语教学实际,就合作学习方式的应用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合作学习 高中英语 应用  前言  新课程标准要求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在培养学生语言综合应用能力的基础上,对学生的英语思维、表达能力进行培养
【内容摘要】本文笔者举例阐述了英语早读课上如何运用增强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灵活多样的早读课的组织形式以及分层评价三项措施来提升学生参与早读课的兴趣、促进学生均衡发展、加强学生之间的相互竞争。从而体现了早读课是提高英语课堂实效的有效载体,是培养学生英语素质、人文素养和提高学生英语学习实效的重要阵地,是英语课堂的延伸和补充。  【关键词】英语早读课 自主管理 课堂组织 分层评价  俗话说,“一日之计在于
【内容摘要】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已经成为课堂教学成败的重要因素,只有建立一种合理的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真正保證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学生只有认识到自己被关注,被需要,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堂中去。课堂教学作为课程改革的主阵地和落脚点,教师知识渊博,说话风趣幽默,课堂气氛活跃,教师一视同仁,细心听取,不偏爱、不歧视,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不挖苦和讽刺学生。学生心情舒畅,听课效率就高。总之,要提高
【内容摘要】随着当今时代的飞速发展和新课改教学政策的不断落实推进,初中历史课堂也需要顺应新课改中的教学要求,抛弃传统且落后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将培养中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作为首要教学任务,完成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改革创新。本文将阐述,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性,与提升初中历史教学质量的有效性,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 初中历史 教学有效性  初中历史学科的核
【内容摘要】问题式教学是符合高中地理教学特点的教学方式。在问题教学模式下,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得以突出体现,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得以充分发挥,学习效率得以大幅度提高。教师要充分认识问题式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创设教学情境,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总结探究中内化知识,促进高中物理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关键词】高中地理问题式教学应用策略  传统的高中地理教学,教师采取讲解灌输教学模式,学生通
【内容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我国的教育也逐渐朝着核心素养的方向发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当前教学改革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措施。化学在高中阶段是一门比较重要的课程,为了有效地提升高中化学的教学效率,教师必须要注重改进教学的方式,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有效的培养。本文对高中化学解题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了简单的探讨,并且提出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
【内容摘要】“学讲导结”是一种倡导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学习方式,以学生的学、讲为主,教师扮演“导”的角色。在初中语文课堂上应用这种教学模式可以更好完成自学与群学的有机结合,帮助学生找到正确的学习方向,完成更加系统规范的教学指导工作,推动初中语文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基于此,本文就从目标导学、自主先学、合作讲学总结提升四个方面论述了“学讲导结”模式在初中语文课堂上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