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校史档案资源,讲好校史人物故事

来源 :档案与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xiaox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校史人物故事作为学校发展历程中具有精神价值的鲜活案例,发挥着独特的资政育人作用,彰显校史人物故事整体功能需从创作、融入、传播三个方面着手。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档案资源丰富,在校史档案资源挖掘中,把校史人物故事研究作为校史档案研究的基本内容。在讲好校史人物故事中探索出“入学知”“课中讲”“实地看”的教学嵌入路径,形成了“宽传播”“厚传播”“高传播”的传播理念,使得校史档案建设功能凸显。
  关键词:校史档案;故事;档案利用
  高校档案是高校发展的历史沉淀,是一所高校总结办学经验、传承校园精神、积蓄奋斗力量,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档案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经验得以总结,规律得以认识,历史得以延续,各项事业得以发展,都离不开档案。”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从档案所承载的历史记忆中寻找资政育人方法。本文介绍了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档案建设概况以及学校探索校史人物故事创作、融入、传播一体化方法以促进校史档案建设的成效及经验。

一、校史档案与校史人物释义


  校史档案是指各类学校从事教育等相关活动发生发展历史轨迹的各种文字、图表、音像等不同形式的真实历史记录。校史人物则是校史档案所记载的,在学校发展历程中留下足迹的,对于学校及社会发展、人类进步起到推动作用的个人。校史人物故事的形成是依托校史档案的客观真实性,有目标地进行人物挖掘和理性加工塑造的过程。

二、学校校史档案建设概况


  1.学校历史悠久且从未中断
  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是一所具有80多年悠久办学历史的高等医学院校,前身为1933年创办的国立中央助产学校及1958年创办的南京中医学院附院护士学校。20世纪30年代,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远高于西方国家。著名妇幼教育家杨崇瑞博士以强烈的家国情怀,立志铲除“东亚病夫”的耻辱称号,发展现代妇幼卫生事业。她坚持科学救国、教育报国,于1933年秋在南京创办了我国最早的培养现代妇幼卫生人才的国立中央助产学校,后历经国立中央高级助产职业学校、华东助产学校、南京第一助产学校、南京卫生学校、江苏职工医科大学等历史时期。而1958年创办的南京中医学院附院护士学校,也历经南京中医学院附院卫校、江苏省中医学校等发展时期。在最困难的抗日战争时期,学校迁往重庆歌乐山下坚持办学,“文革”时期坚持开门办学,下乡送医送教,80多年来办学历史从未中断,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大批优秀医药卫生人才。
  2.档案资源丰富且保存较好
  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见证了民族的兴衰与崛起,见证了我国现代妇幼卫生事业从无到有再到壮大的历程,同时也积累了大量的档案资料。学校馆藏建校至今的档案达5011件、3773卷,其中民国时期档案10卷。藏有新中国成立前的校史照片近200张,档案数字化工作扫描8万余页、建立电子资源18万条目。档案中较为珍贵的有民国时期学校颁发的毕业证书、南京解放后以及新中国成立后学校颁发的第一张毕业证书、民国时期学校师生使用过的瓷碗、民国珍贵刊集、1949年南京市人民政府成立布告原件、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学校布告原件等。学校不定期面向校内外征集文书、实物、影像等校史资料,派专人赴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重庆市档案馆复印校史资料,不断充实校史档案资源。
  3.校史档案研究取得一定成效
  2018年12月,学校校史馆正式建成并对外开放,生动展示了学校80多年的办学历史以及在不同历史发展时期不忘“牺牲精神,造福人群”之初心,弘扬“勤慎诚爱”之校训,为国家和民族培养大批优秀医药卫生人才,助力国家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光辉历程。从“前言”“艰难初创、妇幼先河”“抗战爆发、迁往重庆”“抗战胜利、回迁南京”“南京解放、继承光大”“改革开放、沐浴春风”“学校转型、跨越发展”“新的时代、戮力前行”“江苏省中医学校发展史”“优秀校友”10个部分介绍了学校发展历史。校史馆陈列有不同时期学校师生使用过的瓷碗、书籍、实验教学模型以及报刊等珍贵文物。全馆建筑面积200余平方米,配有视频播放、校史查询、蜡像场景等现代化展示手段。学校还建有网上校史馆,方便校内外人士随时随地了解学校发展历史。校史馆被江苏省卫健委确定为“展览里看人民健康事业70年”连展活动基地,至今已接待校内外参观者5000余人次。

三、加强校史人物故事创作研究


  1.树立“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研究理念
  “因事而化”是指研究校史人物故事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故事案例的研究创作不是千篇一律的,要根据校史人物个性与故事特点予以分门别类以形成不同视角。如形成“家国情怀”“敬业奉献”“党性锤炼”“诚信友善”“尊师重教”等故事案例。“因时而进”是指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开拓创新,根据国家发展、时代变迁、学校跨越等形成契合时代要求的校史人物故事案例。如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及时做好疫情防控档案收集工作,从中总结发生在学生身边的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的典型人物故事并加以推广,发挥出了榜样引领作用。“因势而新”是指契合国家和世界发展大势对已有校史人物故事案例进行新时代的阐释,赋予新时代的内涵,以此引导受众对象将个人理想融入发展大势,走在时代前列。如历史沿革较长的高校,早期的故事案例因发生的时代背景不同,就需要契合新时代的价值诉求和发展方向做好新时代的价值阐释。
  2.把校史人物故事研究作为校史档案研究的基本功课
  高校校史档案资源功能价值的发挥仅仅依靠现存的史料和单纯的历史实物往往难以产生足够的资政育人实效。从研究价值的角度来说,受众对象身边鲜活的人物事迹、典型的发展经验、深刻的历史反思等都能从不同层面激发人们或去效仿或去规避,再加之契合新时代的价值导向引导,才能使高校校史档案真正發挥出其应具有的价值功能。实践证明,在高校校史档案资源研究与建设中,只有把挖掘校史人物故事这一校史档案研究的基本功课做足,才能避免校史档案资料研究的空泛、乏力。学校发展历史中大量鲜活、贴切、生动且具有独特价值的校史人物故事的开发与有效运用,会引起人们对于档案的浓厚兴趣,具体运用在学校课程教学、党员教育、文化建设之中,可成为发挥校史档案资政育人功能的重要载体。   3.学校校史人物故事研究成效
  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以校史馆建设为契机,在加强校史档案研究的基础上,大力推进校史人物故事案例库建设,努力让档案成为学校发展的“智慧库”,教书育人的“力量源”。目前,学校已经形成了以爱国、敬业、奉献为典型的杨崇瑞、杲向真、孙世英、抗美援朝医疗团、改革开放以来的20位优秀校友、新时代的奋斗者——俞启平等先进典型人物故事。特别是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一批优秀校友和在校大学生凸显责任担当,不忘家国情怀,有的毕业生奔赴武汉、湖北一线用自己的医学知识投身疫情防控阻击战,有的在校大学生在家乡主动参加防疫志愿服务岗位,助力地方疫情防控。学校一边及时搜集相关档案资料,一边组织人员进行人物故事创作与传播。目前形成了优秀校友刘骊娟“90后守护全世界”的责任担当故事,优秀校友谢世雅“践行南丁格尔誓言”的爱国敬业故事,优秀校友卢爱明“20年来第一次向父母撒谎”的感人逆行故事,在校大学生方博雯“购买菜农疫情滞销芦蒿”的爱心购蒿故事,在校党员大学生刘黄昱“不忘初心坚守疫情防控志愿者岗位”的锤炼党性故事,在校大学生黄恭“向逆行武汉一线的父亲致敬”的学习榜样故事等一批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涌现的不同题材、鲜活的人物故事。

四、加强校史人物故事融入研究


  1.“入学知”——抓好开学第一课的校史教育
  作为抓好高校立德树人工作的入门课、引领课和品牌课,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已经连续八年在开学初为全体新生讲授以校史校情教育为主题的开学第一课,并将其列入形势与政策课时。学校开学第一课从光荣校史出发,回答新生所疑惑的三个问题:学校是一所什么样的大学?如何在学校度过大学学习生涯?应以什么样的姿态走出校园,成为什么样的人?通过开学第一课的校史校情教育,学生从中展望到了自己未來发展的美好前景,领悟到了医学生对奉献人民卫生健康事业的使命担当。
  2.“课中讲”——在课程教学中融入校史人物故事
  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中,讲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思政课教师会把学校首任校长杨崇瑞关于立志发展现代妇幼卫生事业的爱国故事,学校杰出校友、优秀共产党员、著名儿童文学家杲向真由“淑清”改名为“向真”的信仰故事等嵌入课堂教学之中。此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学校对跟进收集的疫情防控档案资料研究梳理,把形成的一些优秀校友抗疫故事适时地运用到抗疫思政课教学之中,取得了较好的育人实效。这些逆行武汉、逆行湖北投身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先进事迹的“主人翁”正是在校大学生的“身边人”,这大大拉近了学生与典型人物之间的距离,使思政课教学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更加有营养、接地气、出实效。
  3.“实地看”——组织学生实地进入校史馆参观感受
  目前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校史参观学习已经被列为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学生进入校史馆由思政课教师或校史馆讲解员实地讲解,带着教师提前设定的问题进入参观,自己寻找问题的答案。一件件史料、一个个故事、一张张图片都能给学生以深刻的教育与启发。课后学生结合校史参观感受,认真思考回答“医学生应该具有何种使命担当?”等问题。学生结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最后形成书面报告,由思政课教师予以点评批改,纳入平时成绩。如果学生能够主动报名并被选拔为校史馆讲解员,还可以认定给予实践课成绩。

五、加强校史人物故事传播研究


  1.融合载体,延展传播宽度
  “宽传播”在于实现载体融合以延展传播辐射力。这既需要依托纸媒、电视媒体、广播媒体等传统手段,也需要树立“新媒体”“全媒体”“融媒体”等现代化理念,使用好网站、微信、微博、直播平台、户外媒体等现代化传媒载体。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一方面把传统媒介作为新媒体传播的基础原点,将校史人物故事汇编成册提供给师生参考使用,加强校史人物故事在主流报刊中的宣传力度。另一方面,依托网站、微信、微博等增强线上线下联动,举办校史人物故事“视频演说大赛”“校史人物专访”等线上活动,网站还设置了校史人物故事专栏,方便读者阅读,以此提高传播覆盖率和受众参与率。不同载体聚焦校史人物故事同一主题,形成了多次传播、多点传播、多态传播的特点,有效延展了传播宽度。
  2.聚合动力,拉伸传播厚度
  “厚传播”在于汇聚传播动力以拉伸传播持久力。这需要培育传播公信力、影响力、引导力,以形成校史人物故事传播的可持续性。由于时效性限制,校史人物故事的传播并不是一劳永逸的一次性工程。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摒弃“一役之力”的静态思维,一方面构建了社会、学校、个人三结合的传播主体。如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等重大纪念活动中,主动为政府宣传部门提供相关展览素材形成“高位推动”;将校史人物故事融入学校招生宣传、在线课程、形象宣传等对外展示之中;将讲好校史故事作为校史讲解队成员日常训练的基本功,推动校史人物故事的口耳相传。另一方面,积极思考“再传播”的途径方法,如立足于档案文化建设,加强校史档案文创产品开发,进行校史人物卡通形象设计征集等,以此实现校史人物故事的二次传播,加之宣传报道的持续跟进,形成了空间与时间相结合的纵向传播厚度。
  3.建构灵魂,提升传播高度
  “高传播”在于融入品位与内涵以提升传播育人力。校史人物故事传播的目的是受众对象在接触到有效传播后,实现对某种精神价值的认同,进而转化为行动实践。缺乏灵魂的校史人物故事不但形成不了持久传播力,也不符合现代传播规律,甚至会在传播中产生负能量。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在校史人物故事创作与传播中契合主流意识形态,做到创作高站位,融入信仰、融入精神、融入灵魂。立足校史人物故事载体,把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传播校史人物故事相结合。如在创作过程中,围绕学校80多年发展历程始终与国家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培养优秀医药卫生人才的主线,发现人物闪光点,挖掘人物鲜活事迹。在校史人物故事传播中立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点推出爱国奉献、诚信友善、敬业爱生、尊师重教、法制信仰、修身立说等优质故事案例,形成了学校鲜明育人特色。
  *本文系2018年江苏团省委资助项目“中医药类高校共青团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研究”(项目编号:YB2018018)研究成果。
其他文献
摘 要:作为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档案信息化是一项涉及多主体的系统性工程,需要不同主体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开展协同合作。通过对新《档案法》第五章的文本考察,文章认为:档案信息化建设统筹主体应当依法承担档案信息化的宏观规划、规范管理和重点任务部署等核心职责;档案信息化建设支持主体应当依法承担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规划保障、职能保障和业务保障等核心职责;档案信息化建设业务主体应当依法承担档案信息化业务工作的
期刊
扬州大学广陵学院(以下简称广陵学院)是1998年12月经江苏省教委批准,由省重点综合性大学——扬州大学按新机制、新模式设置的本科层次公有民办二级学院,2005年经教育部批准变更为独立学院。2018年初,学院以搬迁新校区为契机、改善硬件设施为突破口,收集、整理、编研、利用等档案业务工作全面跟进。经过几年努力,学院档案工作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一、综合分析情况,找出问题症结,建立完善档案工作管理机制 
期刊
摘 要:新修订《档案法》施行背景下,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档案纵向“体系管理”是必然趋势。基于对333个市级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官网及移动新媒体的调研,梳理当前该系统市级部门档案机构体制、资源和管理方面的基本现状,阐述其管理整合的必要性,从点线面三个维度提出优化策略。  关键词:自然资源和规划;档案;体系管理;整合优化  民政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共有333个地级行政市(包括293个
期刊
摘 要:档案治理作为一种新的档案管理理念,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支撑。档案治理法治化建设是实现档案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本途径。新《档案法》体现了档案治理的理念和思想,对实现档案治理法治化和现代化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在新《档案法》实施背景下,档案治理法治化建设的重点包括完善档案法律法规体系、强化《档案法》宣传工作、提升档案执法能力、推进档案法治现代化等方面。  关键词:国家治
期刊
摘 要:1938年,身在国统区的爱国青年知识分子顾稀为了抗日救国、追求进步,抛弃稳定的技术工作,历经艰难曲折,远赴陕北投奔共产党、参加抗战,颇有时代典型意义。  关键词:苏工; 陕北公学;顾稀;中国共产党;抗日  顾稀(1919—2012),原名顾乾熙,江苏崇明(今属上海市)人。1938年9月参加革命,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任北方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今西南交通大学)代院长,1951年任院
期刊
摘 要:突发事件档案在留证、存史、资政和宣传教育方面具有特殊的价值,但突发事件档案资源的供需不平衡,制约了突发事件档案价值的充分实现。文章从突发事件的档案资源储备和需求特点出发,分析了突发事件档案分散保管与应急需求、零散保管和全面需求、属地保管与异地需求等供需之间的矛盾,提出构建“求全责备”的档案资源体系,选择“主体全宗”为主的档案管理模式,建立“专题化”的突发事件档案利用目标等策略,来应对突发事
期刊
包公(包拯)、海公(海瑞)、施公(施世纶),是中国古代史上以“公正廉明”为民间传诵的最具代表性的三位官员,其中的“施公”便是清代漕运总督施世纶。  施世纶以封荫出仕,先后任泰州知州、扬州知府、江宁知府、湖南布政使、顺天府尹等职。康熙五十四年(1715),他被调任漕运总督(又称漕督、总漕),任职期间,尽职尽责,在维护运道、调剂漕事、治旱赈灾等方面取得了卓然政绩。施世纶为官坚持以民为先、廉强恤下,因而
期刊
摘 要:在国家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背景下,适应人才政策发展的流动人员尤其是留学人员档案管理制度建设相对滞后,对各地人才服务机构的建档工作等档案服务带来许多困扰与不便。文章通过三轮调查,以苏州市人才服务中心为例,分析了留学人员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反映出的现行制度缺陷,初步提出了政策协同管理、规范标准建设与管理流程优化等对策。  关键词:留学人员;档案管理制度;建档  根据发展经济学
期刊
港闸之名,来源于辖区两个百年老镇天生港和唐闸,正因为如此,根据2017年江苏省档案局关于开展“百村万户”口述历史采集工作要求,南通市港闸区档案馆选择了天生港、唐闸老镇和港闸区天生港镇街道八一村作为采集标本,进行口述历史采集。八一村作为重点采集对象,采集内容涵盖生产生活、社会变迁、历史往事、乡村名人、文化遗产、民风民俗六个方面。  区档案馆先后组织采访68次计73人次,共采录音频数据35.2GB,录
期刊
摘 要:人才对于城建档案行业发展和创新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以江苏省城建档案人才队伍建设为例,对城建档案行业面临形势、行业人才现状等进行剖析,通过SWOT矩阵分析找出对应策略,尝试建立城建档案人才培养路径模型,为城建档案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关键词:人才培养;SWOT分析;培养策略;城建档案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