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小学科学课程和漫画艺术的契合点

来源 :河南教育(教师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dd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利用学生感兴趣的漫画,可以把抽象、概括的知识转化为生动的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科学课趣味性,有利于学生主动提升自身的科学素养,从而提高科学课的教学效果。
  一、利用漫画,让学生从“要我学”趋向“我要学”
  (一)让漫画提升“能量”的趣味
  利用漫画赋予物质“生命”,让它们活起来。当教材中涉及比较难以理解、抽象的内容时,可以利用漫画将其形象化、具体化,并借助幽默的语言,由浅入深引导学生。
  如在认识“能量的真面目”一课时,绘制有关能量的漫画,并配文:“大家好,我是能量,虽然你们看不见我,但我确实存在。我能让你的风筝飞起来,让汽车跑起来,让电灯亮起来,让火箭升空……我是不是很厉害?我和你们熟悉的力一样,也有大小之分,这取决于物体做功的多少。根据存在形式,人类给我取了很多名字,光能、热能、电能、化学能……这些能可以相互转换,并以不同的方式被储存和运用。怎么样?是不是觉得我的变身功能很神奇?同学们也可以找找身边的能量,说一说它们是怎样让物体工作和运动的,它们是如何转换形式的。”
  (二)让漫画平添“出生”的乐趣
  在《我是怎样出生的》一课中,讲到了人类繁衍的问题。这一节课从引导学生感恩妈妈入手,让学生懂得生命来之不易。教师播放人类宝宝出生的纪录片,在声光电的作用下,学生了解到生命的起源及人是如何出生的。而偶然的一次机会,一部儿童性教育短片《小威向前冲》吸引了我的注意,其故事生动有趣,我把短片与科学课程内容相结合,指导学生绘制了漫画《我是怎样出生的》。
  (三)让漫画激发“外星人”的兴味
  《地球以外有生命吗》的教学涉及外星生物。千百年来,人类一直对地球以外的生命充满好奇。从上个世纪开始,关于外星生物的各种传闻不时占据新闻头条,以“外星人”为主角的小说、科幻电影也层出不穷。因此,在教学本课时,我要求孩子以“我的外星朋友”为题创作漫画。
  如一幅漫画配文:“这是我的外星朋友,他的地球名字叫小陌,他和我们地球人的外貌有很大的区别。他的皮肤是绿色的(拥有地球植物的功能,可以利用光制造有机物),眼睛长在头部,视觉范围比较广。他个子不高,四肢纤细,住在离我们100光年的X星球上,那里的引力是地球的1/3。他对地球也充满了好奇,于是向地球发出拜访申请,并且和我成为了朋友。”
  二、利用漫画,让学习从静态趋向动态
  科学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强的课程,课程强调从儿童实际出发,鼓励儿童参与、探究科学活动。教科书上虽然也有大量的实践性课程内容,但类型比较单一,部分内容离孩子的生活较远,无法引起孩子共鸣。漫画科学就是要让书本上的内容活起来,鼓励学生结合生活实践,建构属于自己的学习图式。
  (一)让漫画增强“材料”的真实性
  在教授科学课程时,学生能较准确地说出周围物品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但对这些材料的优点知之甚少,更不用说将其应用到生活实践中。为了加深孩子们对材料的认识,引导孩子将知识应用于实践,学生以“教室里的材料”为主题绘制漫画。
  如一幅漫画配文:“欢迎来到二(1)班教室!我们教室共有四扇大窗,窗户由玻璃和塑钢构成。玻璃保证了教室采光,塑钢具有耐腐蚀、耐火、耐候性等优点。我们的座椅是用木头做的,结实耐用、绿色环保。我们的后墙贴有瓷砖,不仅美观还便于清洁。我们的窗帘选择了遮光布料,可以防止强烈的日光伤害眼睛。我们的书柜是铁制的,坚固牢靠、不易腐蚀。我们的书本是纸质的,由木材加工而来。我们穿的运动鞋鞋面有皮的有帆布的,鞋底是橡胶制成,富有弹性。”
  (二)让漫画亲临“地震”的可感受性
  《火山与地震》一课涉及地震逃生的问题。虽然学校定期进行灾难演练,但讲这节课时孩子们依然质疑逃生的时间,觉得按时撤离的难度较大。而针对不同的场合和环境如何去保护自己等问题,孩子也不甚了解。课文显示当地震来了孩子可以躲在课桌下,但现实是六年级孩子的个头根本无法躲在桌子下,即便躲下也会错过宝贵的逃生时间。教师以“地震来了”为题设计漫画。如一幅漫画配文:“地震来了,不要惊慌。如果在教室感到地面震动,要立刻抱头蹲在桌子下面。震动结束后立刻选择最佳路线撤离到操场上(学生自己绘制最佳路线)。如果在家里感到地面震动,要保护好头部,及时躲在墙角,不要靠近橱柜。如果处于较低楼层,可以在纵波结束后从楼梯撤离到空旷处。去公共场合一定要留意安全出口位置,听从统一安排撤离到安全地带。”
  三、利用漫画,将科学课程运用到生活中
  绘制科学漫画,不仅锻炼了学生的绘画能力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还提高了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使其爱上科学课。
  在科学漫画的绘制和阅读中,高年级学生感受到了能量的神奇,了解到自己是怎么出生的,找到了想象中的“外星人”朋友,认识了“细菌家族”,学会了地震时如何逃生和正确保护自己,认识了机械及其作用,学习了神经系统,探索了宇宙相关知识。中低年级的学生在漫画的吸引下开始尝试制作玩具小汽车,认识了教室里的材料及其特性,认识了千变万化的水,轻松区分了科学家和工程师的工作。
  当然,由于技术限制,学生绘制的漫画还比较青涩和粗糙,语言表達还略显生硬。教师要进一步提升科学课程和漫画艺术的融合度,让学生利用漫画等多种形式,更好地进行科学课程的学习。
  (责编 侯心雨)
其他文献
自2011年起,郑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已连续10年承接“国培”项目。学校以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总结前期经验和特色,科学设计培训课程,不断丰富培训内容,努力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保质保量完成了所有“国培”项目。郑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举办的历届“国培”项目切实提高了河南省幼儿教师的素质和能力,有力促进了我省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  依托资源优势,丰富培训项目  郑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国培”项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为扩大就业,教育部等十四部门联合印发的《职业院校全面开展职业培训 促进就业创业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提出:“到2022年,使职业院校成为就业创业培训的重要阵地,职业院校年承担补贴性培训达到较大规模。”  职业院校全面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是职业院校需承担的社会培训职能。本文着重从开展职业培训的现实意义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推进职业院校开展社会培训的策
课程思政对高校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要的作用,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本研究以资源勘查学课程为例,挖掘该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并进行实践。实践结果表明,在课程专业知识学习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和创新精神,法制观念,工匠精神和科学精神及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等方面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和思政课同向发力。虽然课程思政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还存在思政元素挖掘不够、思政元素与课程专业教育的内容融合度不够、专业课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不够等问题,尚未形成固定的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我们的初心和使命.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强化培训学习,努力提升自身素质,走专业化成长之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
期刊
小学教育体系中音乐学科占有重要地位,音乐教材中所收录的大量内容均来源于生活。因此,教师引导学生开展音乐学习,不仅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还有助于学生提升审美情趣,促使学生对生活产生美好的憧憬。  陶行知先生所创建的教育思想为国内外先进教育思想的综合,立足中国国情,重视实践内容的结合,使教育活动同人民大众需求相契合。陶行知先生在教育领域中所表现的超前意识,在音乐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教学活动中应
“国培”工作中的送教下乡培训,目的是提升中西部乡村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切实改进乡村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促进教育公平。送教下乡培训的实施使“国培”项目形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因此对其成效提升途径的探究也需要崭新的视角。本文从乡镇学校和参训教师出发,根据实地调研探讨影响项目成效的因素,并提出了具体的应对策略。  一、乡镇学校参训教师和硬件设施情况  现有的研究较少关注乡镇学校在送教下乡中发挥的功能。调研显示
县级教师培训机构是我国教师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基层教师队伍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县级教师培训机构要做到“重心下移、以实践为导向、以教师为中心、以学校为基地”。“重心下移”指的是县级教师培训机构作为我国教师教育体系中最基层的培训機构,必须成为打通教师专业成长路径中“最后一公里”的重要支撑。“以实践为导向、以教师为中心、以学校为基地”指的是一种将教学实践与教师研修
自2015年以来,濮阳县实施基于教师工作坊的送教下乡培训与校本研修深度融合,创新培训方式,推动全县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素养即教育质量。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区域教育发展的质量水平。教师教育是教育事业的工作母机,是提升教育质量的动力源泉。  教师教育即行动研修。教师素养不是在一两次培训中完成的,而是教师在长期的日常学习、工作和行动反思中实现的。教师教育的主要内容和策略的制定均需从学校出发,
小学英语报刊阅读教学主要指教师以英语报刊阅读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基础上,拓展学生英语知识范围,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使学生阅读能力得到提升,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地学习英语。现阶段,英语报刊阅读教学模式已经广泛应用于小学课堂教学中,并收到较为明显的效果。  一、英语报刊在小学阅读教学中的优势  学生主要依托教材进行学习,通过课本内容了解英语知识的运用,但课本
“贫困地方的教师进修学校真难干!”我时常感慨道.我曾把教师进修学校比喻为“中医院”,钱不足、人不够、没地方,培训对象因工学矛盾忙得没时间学,这种现象是全省教师培训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