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地探究性学习

来源 :教育前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lamiya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学习的最根本的途径应该是活动,活动是联系主客体的桥梁,是认识发展的直接源泉。根据心理特点,放手让学生在动手、动口、动脑的协调之中,进行自主探求知识的活动,可发展学生的认知结构。这就要求我们在导学互动教学中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实行开放式教学,让学生自主地探究性学习。
  一、让学生尽可能去“想”。培养学生一个“敢”字,鼓励他们毫无顾及的尽情去想,合理的去想。如学《圆明园的毁灭》时,采用CAI创设情景,放火烧圆明园影片的片断,让学生看后谈体会,学生便联想到火药,学生提出中国是最早发明火药的,为什么不制造出火炮、火枪来对付英、法联军呢?这样以来,使学生的思维一下子超越了书本。
  二、让学生尽可能去“看”。“看”就是让学生观看、观察,给充足的时间去观察,通过“看”发现,在此基础上去主动学习知识。如学圆明园的风光时,采用CAI 出示圆明园的风光图片,由学生尽情地观察、欣赏,再据自己观察和发现,给图片题一个与图同美的名字—题名。然后将图片的原名对照自己题的名,比较谁好,为什么?如学生据“万花阵”的建筑特点,它像一朵绽开的荷花而题名为“石花玉亭”。这样学生在充分“看”的基础上进行探求并创造性地学到了知识。
  三、让学生尽可能地去“画”。学生通过亲眼去看、去体验、去想象,从不同的观察角度和思考层面把自己所获得的信息画下来,描绘出来,再用语言表达出来,使学生在课堂上更好的将手和大脑都动起来,克服学生上课只用耳听,不用小手来操作的不足。如上一年级的《画风》一课时,在设计时充分体现一个“画”字,老师和学生都用画的方式来表达一定的思维结果,老师用“简笔画”板书出书上所说的风中的事物,课中还设计让学生在一幅美丽的风景画上想办法“画”出“风”来,看谁的办法想得多,并说出为什么这样就把风画出来了。这样就激起了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和兴趣,培养了学生动脑和动手的能力,学生在探究怎样画这一过程中,也就明白了风是不能直接把它画出来的,只有通过其它事物在风的作用下来表示这一要点,比老师讲出来的效果好多了。
  四、 让学生尽可能的去“说”。学生思维的合理性通过语言表达出来,这样通过他们的说,了解学生是怎么想的,是如何达到思维的合理性的。老师给学生创设了畅所欲言的自由空间,真正做到课堂教学的氛围和谐、民主,给学生一片自主探究的蓝天。如可以分“指名说、上台说、小组说、问答式的交流说”等方式;以学生“补充说、总结说、修改说、更正说、综合说”等内容来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及快速组织语言能力。
  五、 让学生尽可能去“做”。 学生自己动手做的过程,实际上也包含了思维与探究的过程,在此就要为学生设计、提供做的时间和必要的物质条件。如在期末复习成语时,改变以往老师将一册的成语找出来,让学生抄、读、记等,而是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读课文,自己去找、去抄、去积累,还要求学生比一比,谁能将一册中所有成语全找出来。这样学生在自己找的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
  六、 让学生批判与创造性的接受知识,展示思维过程。 在这里营造宽松的环境,要求学生坚持真理,遵循事物的客观规律,敢于怀疑前人,不唯书,不唯上。如学《詹天佑》一课时学生在敬佩詹天佑的同时,还针对他的“人字形铁路的设计、”“中部凿井法、”“相对凿井法”谈出学生自己的设计、想法,进行合理的想象,科学的思维。又如学《蛇与庄稼》时,学生大胆地说:“庄稼得不到好收成的原因不仅仅是社被洪水淹死了的原因,还因为海水是咸的,破坏了土壤,使那里的泥土不适应庄稼生长了,但过了几年,由于天上下的雨水稀释了以前被盐水破坏的土壤,所以后来庄稼又丰收了,不光是因为有了蛇的原因等。学生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了合理的分析,大胆怀疑、敢于创造性的接受知识,充分地展示了学生合理的思维过程。
  七、教给学生“捕鱼”的“方法”和“场所”。人们常说:“授人以渔,终身受用”,面对这个知识爆炸的知识经济时代,今天的知识明天就不够用的现实,我们不能只注重教给学生“如何捕鱼”的学习方法,还需要告诉学生 “捕鱼”的场所,告诉学生学习的多种渠道和网上的庞大资源应该在何处去找、在何处去学、在何处去发现自己所需要的内容,怎样去收集一些资料,从哪儿去获取资料,即告诉学生收集资料、获取信息的途径和渠道。如通过报纸剪贴、通过书刊摘抄、电视录音、收音机录音、光碟、磁盘、网上下载、实地调查、自己生活体验、专题采访等。对于收集到的材料又怎样来整理、处理这些资料,使之成为自己有用的资料呢?如从“电视”上知道“明天有雨”,你将怎样处理这个信息呢?如明天你就要带雨伞。又如你从“报纸上”看到一个中学生因考试成绩不好,竟跳楼自杀轻生,你会怎样想,你的心理会产生怎样的启示,如果自己也是一个承受力差,经不起挫折的人,你面对这种情况会怎样处理,是不是该调整一下自己的心态,正确对待考试呢?等等一些怎样收集信息、获取知识的途径和处理信息的方法。
  只要我们转变教育观念,给学生留下时间、空间和机会,放手让学生大胆地去想、去看、去说、去画、去做、去怀疑、既教给学习方法,有教给获取知识的途径。就能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和意识。
其他文献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因此,新课程下的语文作业设计应是开放的、动态的,应努力实现课内外联系,学科之间的融合渗透,让语文作业成为培养和发展学生能力的一座桥梁。近年来,我对语文作业的形式和内容进行了大胆的尝试,认真对比分析了传统作业的弊端,研究新课程标准下初中语文作业设计的
找出两个或者更多数的最小公倍数并巧妙运用,既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和巩固最小公倍数的知识,也能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经历用数学的过程,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感受最小公倍数的实际应用价值。  【题目一】从运动场一端到另一端全长96米,从一端起到另一端每隔6米插一面小红旗,现在要改为每隔8米插一面小红旗。可以不拔出来的小红旗有多少面?(5面)  【分析与解】可以这样想:不拔出来的这面
摘要:“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德育是智育的起点和归宿,做人是做事的基础,学生只有知道如何做人,才能更好地去学习做事,所以班主任要树立德育为首的教育观,以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班主任的价值只有当学生和老师成为生活上的朋友的时候,才能够发挥到最大。班主任不但要和学生成为朋友,而且要向着伟大的友谊去努力,帮助学生也等于帮助自己,不断加深友谊,教学中共同进步。  关键词
摘要:幼儿行为问题的产生有家庭、学校、社会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家庭因素是幼儿行为问题产生与否的关键。家庭结构、家庭氛围、家长的教养态度与方式、家长素养等对幼儿言行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预防及纠正幼儿问题行为可以从提升家长自身素养,加强家园合作等方面入手。  关键词:幼儿 行为问题 家庭  家庭是幼儿主要的生活环境,父母是幼儿接触最多的人,家庭关系的好坏、父母对子女的教养方式、教育态度等都直接影
在教学实践中要提高教学效果、达到教学目的,必须在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上做好文章,加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增加学生的参与机会,提高学生的参与质量,培养学生的参与能力。  一、重视学习动机在教学过程中的激励作用  通过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逐步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教师应操作或控制教学过程中影响学生的各相关变量。在许许多多的变量中,学习动机是对学生的学习起着关键作用的一个,它是有意
提高语文能力的最有效途径,无疑是阅读,而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只有从娃娃抓起,积跬步求超越,引领孩子走近阅读,帮他们叩开文学大门,领略另一个崭新的世界,感受不一样的精彩。要让学生从小就“读”起来,长期的阅读会使得孩子们喜欢阅读,并享受阅读,也会因饱读而儒雅,因厚积而薄发,能力得到提升,心灵得到洗涤,思想得到碰撞,视野得到拓展,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
1、通过口语交际,让学生不拘形式地说出自己的心里话,然后再将自己想要告诉别人的心里话写下来。  2、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结合自己的见闻与感悟,将自己的心里话说给别人听,学会与他人进行思想感情交流,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3、从说到写,从仿到创,使学生能围绕一个主题,按一定的顺序说话,做到内容充实具体,行文条理清楚,语句通顺连贯。  教学时间  一课时(50分钟)。  课前准备  1、课前制作“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