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lixiao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苏轼大半生都在宦海漂泊,几经沉浮。在他一生的词作中,梦词的创作占据了约五分之一。本文通过对《西江月·平山堂》的赏析,小议苏轼的“人生如梦”观。
  关键词:西江月 人生如梦 苏轼
  杜牧《题宣州开元寺水阁》,尾联写道:“惆怅无因见范蠡,参差烟树五湖东。”在中国历史上,称得上是士大夫理想人格的,范蠡算是一个,另一个便是苏东坡。范蠡是春秋时人,苏轼是宋人,二人相差了一千五百多年。牧之生在唐朝,自然不知道苏东坡。故只能缅怀前者一救越国于水火,扶大厦于将倾,随即急流勇退,于命运转折之间进退自如,诠释了什么叫做“定册功成身退勇,辞荣辱,归来白首笙歌拥。”《史记》都称赞他“范蠡三迁皆有荣名,名垂后世。臣主若此,欲毋显得乎!”
  然而。不是所有人都有一双可以提前堪破命运走向的慧眼,大部分人都只是在命运的裹挟下走完人生的道路。聪明如诸葛亮,也留下“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千古遗憾。或许当初就该选择躬耕于南阳,免受战祸,也用不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不过,这又是另一条指向未知的道路,究竟是不是通向人生的坦途,未必不是,也未必是。而这首词,也暗含了苏轼对人生的思考。
  西江月·平山堂
  三过平山堂下,半生弹指声中。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飛动。
  欲吊文章太守,仍歌杨柳春风。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
  《西江月·平山堂》作于元丰七年(1084),苏轼结束了在黄州五年的贬谪,转徙至汝州,途中过扬州,游平山堂,赋此词,以怀念恩师欧阳修。
  “三过平山堂下,半生弹指声中。”上阕开头,苏轼以短短两句概括尽了自己的半生经历。平山堂位于扬州大明寺旁,乃是欧阳修知扬州时所建。王象之《舆地纪胜》记载:“江南诸山,拱列檐下,若可攀取,因目之曰平山堂。”苏轼曾三次游历平山堂,第一次是在熙宁四年(1071),苏轼由汴京赴任杭州通判,此时的他经历父丧,正要重新开始仕途。第二次是在三年后的熙宁七年(1074),苏轼由杭州转任密州太守。第三次则是作此词的时候,元丰七年,即一零八四年。欧阳修卒于熙宁五年(1072),离自己最近一次拜访恩师(1071)已经过去了十三年之久。词中举其成数,故曰“十年不见老仙翁”。这十三年时间里,苏轼经历了人生的大风大浪,从一个名满天下的士大夫,一落成为阶下囚,如今辗转黄、常州,谁知道未来命运又将落在何处?“弹指”一词,乃佛家用语,极言时间之短暂。苏轼离开黄州时,已经四十七岁,年近半百。他在离开黄州后的一首《浣溪沙》中写道:“一梦江湖废五年。归来风物依旧。”黄州杜门思过五年,如今故地重游,十三年前的自己尚志得意满,风华正茂,还和弟弟子由一同去拜访恩师,欢聚一堂。可惜,“昔人已乘黄鹤去”,空留下如“龙蛇飞动”的手迹供人瞻仰,可真是恍如隔世!,
  下阕“欲吊文章太守,仍歌杨柳春风”一句。着重抒发对欧阳修的缅怀之情,直接化用欧阳修词《朝中措·送刘仲原甫出守维扬》:
  平山栏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
  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行乐直须年少,尊前看取衰翁
  尽管欧阳修的确可以称得上“文章太守”,但欧词中所指的,应该是刘仲原刘敞,倒是“衰翁”很像是欧阳修自称。原因有二:一则欧阳修作此词是送别刘敞赴扬州上任,如果丢开送别的对象大谈自己“挥毫万字。一饮千钟”,是否会有自大之嫌?况且,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称自己并不善饮,“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故自号日醉翁也。”二则欧阳修比刘敞年长约二十岁,此词作于嘉佑元年(1056),欧阳修年五十,刘敞才三十几岁,那“行乐直须年少”的应指刘敞。欧阳修在词中极力称赞刘敞,那么苏轼便是在赞扬欧阳修也担得起“文章太守”的称号。文章太守,既是要做得一手好文章,也要有经世致用之才,不然纸上空谈,误国误民。词的上阕还称欧阳修为“老仙翁”,足可见苏轼对欧阳修的尊崇。“仍歌杨柳春风”,指欧阳修的词作仍在为人传唱。元祐六年(1091),苏轼和欧阳修一样担任颍州太守,在《木兰花令?次欧公西湖韵》中同样提到“佳人犹唱醉翁词,四十三年如电抹。”斯人已去,观斯人之手迹,笔走龙蛇,赏斯人手植之杨柳,拂动春风,文士风流,令人景仰。
  末句“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是全词的点睛之句,在缅怀之外又多了一层自我反省之意。此句乃是化用白居易《自咏》一诗:
  须白面微红,醺醺半醉中。百年随手过,万事转头空。
  卧疾瘦居士,行歌狂老翁。仍闻好事者,将我画屏风。
  白诗“百年随手过,万事转头空”,苏轼则说不能这么说,万事不仅仅转过头时是“空”,未转头时也是“空”。“未转头时皆梦,”现存的事物是梦,过去的事物也是梦。佛教有“三生”的说法,今生是梦,前生,来生仍然是梦。苏轼早就意识到,人生的本质就是虚幻的,即人生如梦。需要指名的是,谪居黄州并不是导致苏轼出现“人生如梦”意识的原因。只是强化了他人生虚幻的意识。早在嘉祐八年(1063年)二月,苏轼由凤翔赴长安途中,写下《南乡子》(带酒冲山雨)“梦里栩然蝴蝶、一身轻。”此时苏轼才二十八岁,尚不知前方命运会作何安排,仍怀抱着轻松愉快的心情抒发自己潇洒淡然的情怀。而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开始直面和之前完全不同的人生境遇,如此大的人生变故也使得他的精神陷入了重重危机。开始转向佛老之道。仕途的挫折和生存的困境愈发使他认识到,在人的主体之外还存在着许多可怕和威胁。这些威胁会始终伴随自己,摆脱不掉,也加深了他对人生苦难和虚幻的感受。在这期间,不仅直接咏唱出“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念奴娇·赤壁怀古》),“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南乡子》),即使是在自己重返庙堂,登上人生巅峰之时,他也会写下“清夜无尘。月色如银。酒斟时、须满十分。浮名浮利,虚苦劳神。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行香子·述怀》),以白驹过隙,燧石之火,梦中之身三个比喻来表达人生的虚无。   “三过”、“半生”、“十年”,也流露出苏轼对于时间和人生的思考,隐含了人生虚无的意味。十三年前,苏轼苏辙二人前往颍州拜访欧阳修,师生三人,畅游西湖,苏轼作《陪欧阳公燕西湖》:
  谓公方壮须似雪,谓公已老光浮颊。
  朅来湖上饮美酒,醉后剧谈犹激烈。
  那时的欧阳修精神矍铄,苏轼也十分高兴,还能“插花起舞为公寿”,欧阳修也自信能活到百岁。只是,在这场宴饮后的一年,欧阳修就逝世了。如今物是人非,兄弟远隔,十年前的欢愉,如梦一场,似有还无。曹操在《短歌行》中说“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苏轼已经四十七岁了,兜兜转转仿佛又回到了起点没有前进。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想象和周瑜一般建功立业,然而前半生很快就过去了,却还是一事无成。自己浮沉无常的半生,岂不像人做了一场黄粱梦之后,现实依旧,没有丝毫改变吗?
  林語堂为其作传的第一章就讲:“人生如梦,一出戏演得如何,只有在落幕之时才可以下断语。但在人生的戏剧里,最富有智慧与最精明的伶人,对于下一幕的大事如何,也是茫然无知的。”我们如今看他的传记,就像在看一场场已经完成的舞台剧,似乎他的少年得意,中年失意,晚年豁达好似顺理成章,正所谓“盖棺定论”,认为苏东坡就该是那样,正所谓理所应当地承担一个精神符号应有的责任。但如果我们回到苏轼身边,以他的视角站在命运的路口。道路又该如何选择呢?他不是先知,无法预测自己前路是生是死,也不是圣人,没法对死生之事不怀恐惧。诚然,“人生如梦”是文人逃避现实的一种消极做法。但苏轼并没有借此就耽于享乐,沉湎于杯酒之中,像白居易晚年一样。真正的勇士,就在于看清了生活的本质之后,仍然热爱生活。苏轼在黄州,虽然生活拮据窘迫,但亲事躬耕,自号曰“东坡居士”,作《东坡八首》以记农事,自得其乐。苏轼的一首《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前有一序言:“(元丰)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随后有一篇《游兰溪》,作于元丰五年三月,首句“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联系起来看,就是东坡居士三月七日去沙湖看田,途中遇雨,众皆狼狈,只有自己“竹杖芒鞋”、“吟啸徐行”,便觉得潇洒快意,还洒脱地喝酒吹风,结果一回去,就感冒了。凡讲解《定风波》这首词,多离不开旷达豪迈之语,如今看来,却有一种故作姿态在里面。这并非是贬低苏轼,他也不过是一个有血有肉的凡人,也会如我们一样,会逞强,会装腔,少年心性,装过了头,便觉得可爱。在历经贬谪之后还能如此洒脱自适,后人解读为旷达超脱也不为过。《十拍子》(白酒新开九酝)中云:“身外傥来都似梦,醉里无何即是乡。”沈际飞在《草堂诗余别集》评这首词:“贱者之谗,贫者之贪,尊贵者之恋,坡仙一点不着。”这句话道明了苏轼反复咏叹“人生如梦”的目的,其实就在于否定身外的存在而转向肯定自身以求超脱,进入近似于庄子“逍遥游”的状态。苏轼肯定自身作为存在的主体,而主体价值的丧失就是因为外物所拘。
  《道德经》中强调:“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有了五色、五音、五味的拘束,人就不得自由,故苏轼说:“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名利是拘束,富贵是拘束,时间亦是拘束。此词缅怀的对象欧阳修,也在《六一居士传》中感叹“世事之为吾累者众也”,所以他六十五岁时选择提前致仕,以实现自己“老余此五物之中”人生理想。这么一看,似乎欧阳修也是个为物所累的人。苏轼后来为此传作序的时候认为,欧阳修是有道的人,因为他把自己也视为了“物”的一种,跳出了狭隘的主客观念,达到了物我合一的境界。苏轼比自己的老师更进了一层。“世事一场大梦”,只有超脱于外物和时间的限制,以“仙人视吾曹”的角度看待人世。方能消解世上无意义的争斗,真正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导向超迈和旷达。
  清人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评末尾二句:“追进一层,唤醒痴愚不少。”此时的苏轼,已然是一位智者,对于那些还沉浸在梦里,把希望寄托于虚幻的未来的人来说,无疑是当头棒喝。
其他文献
摘 要: 批判性话语分析,是一种应用批判性思维对语篇背后潜藏的意识形态进行深入探索的语篇分析方法,致力于揭示语言与社会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并积极参与当代各种社会具体问题的研究和实践。新闻报导虽以事实为基础,但其背后隐藏生成者的立场观点和利益集团的意识形态。本文通过批判性分析China Daily和BBC NEWS报导的马航新闻,揭露报导者如何利用话语分析及词汇选择等手段隐藏其意识形态并使读者受其影响
摘 要: 学生运用娱乐性音乐治疗技术,改善老年人由于心理功能的变化而引起的孤独、忧郁、焦虑、愤怒等心理问题与精神疾患,引导他们关注周围环境,减轻和消除上述问题,加强对自我人生意义的认识和自我价值的实现与肯定,提高生活质量,促进身心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教学实践 娱乐性音乐治疗 老年人 心理干预  音乐治疗是跨越多门学科的综合性交叉边缘学科,此学科对人才培养要求高。由于其操作性非常
摘 要: 电影《萧红》是首部萧红影片,试图通过外在的画面冲击和视觉震撼来征服观众,以唯美的影像讲述萧红复杂纠葛的爱情故事和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黄金时代》则通过萧红亲朋好友的叙述及萧红的自述再现其曲折坎坷的一生,力求以冷静客观的立场进行萧红的影像建构。通过对《萧红》与《黄金时代》的比较分析,电影呈现了在创作情怀、主题呈现、视听语言、受众心理等多个方面不同的影像建构与电影语言,深入挖掘了萧红带有传奇
摘 要: 巫楚文化作为一种文化遗存,深深根植在湖南女作家残雪的血脉之中。以“女巫”形象登上文坛的湖南女作家残雪,通过迷狂式的创作、人与自然合一的意象及呓语式的独白等巫性叙事,造就了中国当代小说中独一无二的神秘叙事。  关键词: 巫楚文化 女巫 巫性叙事  楚文化是湖湘文化的源头,它是一种人的理性尚未强健发展,天性和想象力高度自由发达,情感和灵性丰富活跃、无拘无束的文化,具有天人合一、人神共娱等浓郁
摘 要: 广东白云学院和广东金融学院作为广东省首批应用型转型试点院校,转型改革工作已经进行了一年多。通过采用访谈、问卷调研、在线询问等方法对这两所院校的改革现状进行调研,探究两所大学改革至今的阶段性改革成果,分析其成果对高校学生就业的影响,并收集其师生及领导的建议,结合社会及企业发展的需求,提出对应用型转型院校发展的建议及对高校大学生的就业建议。  关键词: 应用型转型 就业 阶段性成果  一、背
摘 要: 大力提高教师培养质量已成为我国教师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为推动教师教育综合改革,全面提升教师培养质量,卓越教师培养计划为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提出新的方向和思路。湖北师范大学作为培养湖北省基础教育师资的重要基地,积极响应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外国语学院针对卓越中学英语教师培养,进行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关键词: 卓越英语教师 课程体系 湖北师范大学  2014年,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
摘 要: 所罗门的神秘飞行既是超越又是逃避,因为可将其解读为一种父亲的失责和遗弃行为。会飞的非洲人传说中的原型瑞娜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这英勇的一跃将谁遗弃和伤害。基于瑞娜的追问,本文探讨了父权制如何“扼杀”了主人公奶娃,而女性力量又如何塑造了奶娃的自我追寻及重生,以期揭示小说对父权制的质疑。  关键词: 所罗门之歌 父权制 女性力量 重生  1.父权制扼杀了奶娃  1.1麦肯使奶娃变得冷漠
摘要: 本文基于土木工程专业对江苏省“3 4”中职—本科衔接培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行了分析,指出了中职与本科衔接培养中在文化基础、课程衔接和师资队伍建设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以中职与本科的层次衔接为核心提出了职业教育与本科教育衔接的培养策略,真正把“3 4”衔接培养变成具有实际意义的现代化职业教育模式。  关键词: 中职教育 应用型本科 衔接培养 “3 4”模式  中等职业教育一般是指在高中阶段由中
摘 要: 从文化角度切入,以上海海洋大学沪城环路校区为研究对象,对其校园文化景观作深入系统研究。通过分析当前校园文化景观建设存在的问题,为今后高校校园文化景观建设提出五点建议,即注重建筑风貌,增强地域联系;增强文化底蕴,重视内涵建设;发挥标识导向,提高感染力;秉持动态发展理念,适时更新和保护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关键词: 校园人文景观 环境育人 景观设计 文博育人  大学校园既是
摘 要: 本文针对高校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教学现状,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不足,即教材五花八门、教法传统单一、学生主体淡化;教学理念保守、文化传承与创新意识淡漠;课程性质与教学目标评估偏低等。为了满足“文化强国”战略需求,提出三点教学改革的设想,即革新教学模式,实现翻转课堂;优化教学理念,强化传承与创新教育;重新定位课程性质与教学目标,扩大课程惠及面。  关键词: “文化强国”战略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 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