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生如夏花,绚烂多姿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rlin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陈芸,一个封建时代的女性,一个短暂而绚烂的生命,能够被丈夫平等相待,当作知己,除了她自身的才思情调,还因为与丈夫的情意绵绵,情投意合。她是一个充满魅力的女子,也是一个幸运的女子。
  【关键词】:《浮生六记》;陈芸;沈复;爱情
  前言
  看《浮生六记》,在沈复细腻的笔下,我们寻觅到了一段感人肺腑的爱情。陈芸,这个才气出众、性情洒脱的女子,虽身处封建时代,仍用其毕生之力追求爱情之美,追求艺术生活之美,追求心灵自由之美。在我看来,陈芸以及沈氏夫妇的爱情是《浮生六记》成为传世之作的核心魅力所在。
  一、两小无猜
  沈复十三岁时,跟着母亲去舅舅家(即母亲的娘家),遇见了陈芸,且被陈芸的才华深深吸引、折服。沈复对陈芸心向往之,甚至告诉他的妈妈“若为儿择妇,非淑姐不娶”。于是两个人就在乾隆乙末七月十六日定了亲。
  陈芸是个贤淑善良的女子,在两人成婚之前,陈芸就已经对沈复十分疼爱了。他们刚订婚那年的冬天,陈芸的堂姐恰好结婚,沈复又跟着母亲前往。那天,沈复送亲回来,已近半夜,十分饥饿,“芸暗牵余袖,随至其室,见藏有暖粥并小菜焉。余欣然举箸,忽闻芸堂兄玉衡呼曰:‘淑妹速来!’芸急闭门日:‘已疲乏,将卧矣。’玉衡挤身而入,见余吃粥,乃笑睨芸日:‘顷我索粥,汝日’尽矣’,乃藏此专待汝婿耶?’芸大窘避去,上下哗笑之。”三言两句,细腻传递了陈芸疼爱未婚夫却恐招人笑话的少女情怀。
  陈芸对未婚夫的爱不止于此。沈复少年时代出痘之期,陈芸为其偷偷地吃斋,直至他们成婚后沈复告诉她“今我光鲜无恙,姐可从此开戒否”。陈芸对沈复的付出,作为女性的我尚且觉得感动。
  二、伉俪情深
  命运之神并没有十分眷顾陈芸,她早早便离了人世。可幸运的是,上天将这段情投意合的姻缘赐予了她。”夫妻二人情意拳拳,乃至日间见客都自然同坐于一凳;夫妻暗室相遇或窄途邂逅,必握手相问“何处去”。
  一对相爱的夫妻,必然有许多的共同语言。沈复是一个文人,而陈芸也是爱好文学之人。他们结婚之初,有一次,陈芸深夜挑灯看《西厢记》,说《西厢记》写得很好,但是“形容尖薄”。沈复笑说,正因为是才子,笔墨才能够“尖薄”。在两人在鬼节观月,被云层扫了兴致,便对起了对联。某年七夕,沈复刻下两枚“愿生生世世为夫妇”的图章,“余执朱文,芸执白文,以为往来书信之用”。这些生活情致,以诗词文章为话题的对话,除了那些女诗人的家庭,大抵也是少有的。
  他们也有很多的共同爱好。身为女人,陈芸并不爱打扮,反而对破书残画极其珍惜,常常在邻居那里买乱卷。他们都爱养兰花、植盆景、做草虫画。他们都爱游山玩水。某次,沈复有事去吴江,陈芸亦想同去,于是假托接口“归宁”,同游太湖。尽管封建礼教不允许女子遨游天下,陈芸与丈夫相约在“鬃斑”以后,近地偕游。两人还约定以后可以在乡间郎画妾绣,粗茶淡饭,布衣为生。
  在陈芸遭到小叔子的陷害,被公公误会,失欢于家长后,二人被逐出家门,寄住在朋友家的萧爽楼上。虽客寓他乡,他们夫妇仍过着一种诗意的生活。友人常来聚会,品诗论画,联句吟诗,意趣盎然。尽管衣食不济,追求生活情趣的陈芸也常“拔钗沽酒”,但“不动声色”。
  作为丈夫的沈复,也是十分的疼爱妻子,甚至是纵容。神诞之日,水仙庙里热闹异常。沈复受到朋友的邀请去插花布置,因而亲临盛况。回来后,沈复告诉陈芸那里有多么的漂亮,多么的好玩,引得陈芸也非常想去。陈芸为此十分惋惜,“惜妾非男子,不能往。”沈复看妻子那么想去,就为她出主意,让妻子穿他的衣服,戴他的帽子,女扮男装。临出门时,陈芸又反悔了,她怕公公婆婆会说她。沈复怂恿她,母亲去了妹妹家,他们只要悄悄去,悄悄回,就不会被发现。于是两人以表兄弟相称,相携观看。
  沈复母亲寿辰时,沈复的父亲点了一出《惨别》。陈芸觉得“观剧原以陶情”,但《惨别》让人断肠,于是离开。而沈复的心思压根儿没在《惨别》里,陈芸起身离开以后,他也跟了过去,问陈芸为什么闷闷不乐。
  他们的爱,最触动我的是陈芸试图为沈复纳妾(憨园)这一事。很多人都认为这是封建思想的残余,但是我却认为这是最为感人至深的一幕。陈芸曾经对沈复说过“宁受责于翁,勿失欢于姑也”。身处那个时代的陈芸不会不知道,憨园只是一个妓女,她和憨园结拜之事必然会触怒她的婆婆。陈芸执意为之,是因为她知道自己有血疾,将不久于世,此时的她,心里想的、念的,都是她的丈夫和一双儿女。她想为丈夫寻得一个好妻子,想为儿女寻得以为能够托付的好母亲。可惜,最终,憨园嫁给了别人,陈芸也因结拜妓女受到了责备,还被再一次逐出家门。
  三、“芸”之颂歌
  在陈芸的身上,才华和情调结合得非常完美。她崇尚人格的独立,生活的淡泊宁静,追求真性情的志趣是她的生活态度。在生活中,陈芸对生活的艺术和精神的追求远远超越了对物质的追求,她向往的是淡泊诗意,和乐融融的情致人生。陈芸用她天生的兰心慧质及对丈夫深情的爱,在他们生活中营造出一个充满艺术性的温暖的心灵天堂。
  在残酷的现实中(尽管她谨遵礼教,仍不能被容于环境,两次被逐,最后在贫病交加中客死异乡),也幸得丈夫之深爱,始终过着精神上非常和谐的生活。所以陈芸回顾自己恬淡自适的一生,虽困厄凄苦,却无怨无悔:“知己如君,得婿如此,妾已此生无憾。若布衣暖、菜饭饱,一室雍雍,优游泉石,如沧浪亭、萧爽楼之处境,真成烟火神仙矣!”
  这也正是陈芸的幸运之处。作为一个封建时代的女性,陈芸对情爱之美、艺术化生活的追求和对自我个性的追求在夫婿那里都得到了共鸣。她遇到了视她为知音的丈夫,使她在婚后基本上完成了个性的解放,心灵在完全自由自在的状态下度过了余生。
  在女性追求自我的探寻道路上,她可以算是一个先行者。“生如夏花之绚烂”是陈芸短暂的困苦人生的寫照,凄艳而迷人。
  参考文献:
  [1]林语堂.浮生六记英译[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2]沈复.浮生六记[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
  [3]刘丽珈.论《浮生六记》陈芸之悲.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J].2015.27(1):20-23.
  [4]夏荥.沈复笔下的“芸”——林语堂眼里“中国文学史上最可爱的女人”[J].北方文学(中旬刊).2012(9):32-33.
  [5]孙红丽.想象与现实中的情爱——《聊斋志异》与《浮生六记》婚恋观[J].社科纵横,2005,20(2):168-169.
其他文献
【摘要】:江阳才让在《康巴方式》里以诗性的叙事方式和语言描绘了康巴人在草原上诗意且带有神秘感的生活,小说独特的诗化美学特征表现在:独特的叙述方式、内涵丰富的意象和情节、诗性且富有哲思的情感表达。《康巴方式》以独特的诗化美学特征为我们展示了康巴人安然祥和的生活方式和从容豁达的精神境界。  【关键词】:康巴文化;诗化美学;精神力量  在藏民族文学作品里,《康巴方式》为我们还原了康巴人民本真的生活方式和
期刊
【摘要】:“家”是一个令人向往的地方,是在外游子牵梦的地方,每个人都有一个自己的家,有人说,家是梦想起航的地方;也有人说,家是是圆梦团圆的地方。我很怀念我的家、我的家乡,想起小时候那一幕幕,时光飞逝,那些也许只能够留在我的脑海里,我想定格出这一切,于是便有了我的这组创作,我想呈现出我脑海里所存在的东西给大家。雕塑,是艺术的一种体现,把心中所想,用艺术的手法表现出来,这是我一直想做的一件事情,便有了
期刊
【摘要】:约翰·福尔斯的代表作《法国中尉的女人》是后现代主义元小说的经典文本。本文着重探讨小説中两个最重要的元小说叙事技巧:小说中刻意呈现的虚构性以及对维多利亚文学风格的戏仿。本篇论文认为,正是这两种元小说叙事技巧,使得小说因为“新”而脱颖而出,同时该小说也有力的回应了“小说已死”的论断!  【关键词】:元小说;叙事;虚构性;戏仿  介绍  《法国中尉的女人》于1969年出版,是20世紀最受欢迎的
期刊
【摘要】:杨亿《无题·巫阳归梦隔千峰》作于景德四年,诗人受王钦若等小人的陷害,作此诗表明自己的郁闷与彷徨,诉说不再与君王亲密无间的苦闷。杨亿此诗将历史典故作用于以时间与空间相交织的现实场景之中,同时运用虚实相生的手法丰富诗歌情感,增加诗歌的朦胧感。  【关键词】:杨亿 巫阳归梦隔千峰 李商隐  杨亿对李商隐无题诗的模仿是众所周知的。李商隐第一次有意识地创作无题诗,从而使得“无题诗”成为一种独立的诗
期刊
【摘要】:《楚辞》是中国早期浪漫主义文学代表,《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它的艺术价值由“赋比兴”来体现,依附于意象。在许渊冲和杨宪益先生之译作中,他们在归化和异化策略下使用引申译法,增词译法等具体方法。对比分析他们的译文,当今译者能获得启示,在翻译中更好地将植物意象为代表的文化意象传达给西方读者。  【关键词】:《离骚》英译;文化意象;许渊冲;杨宪益  《楚辭》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
期刊
【摘要】:公元1449年8月,明英宗在北征瓦剌中,因败被俘,其羁留蒙古生活将近一年的时间,史书称之为明英宗“北狩”事件。被俘之后,英宗不仅安然回国,还在事隔八年之后重新登上皇位,倘若没有英宗处变不惊、临危不乱的果敢胆识,他又如何能突出重围,再度临御天下。《正统临戎录》是英宗在蒙古期间随侍身边的近臣哈铭所撰,这部特具价值的史料,与正史中记载的迥然不同,也蕴藏了大量的“北狩”期间的资料,史家莫不视为研
期刊
【摘要】:威廉·福克纳以极强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向人类展示了他高超的创作技巧。其代表作《喧哗与骚动》第一部分的主人公班吉·康普生因其白痴形象而引起广大读者兴趣。本文主要通过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来解读文本,发现班吉的自我世界与本我世界。  【关键词】:喧哗与骚动;班吉;本我;自我  《喧哗与骚动》是美国作家福克纳影响最大的长篇小说,也是福克纳最喜爱的一部作品。书名出自莎士比亚悲剧《麦克白》第五幕第五场
期刊
【摘要】:《红楼梦》是一个旷世奇才历经坎坷和不幸对人生和社会的悲剧性感知和把握。之所以成为跨越时空而魅力不域的传世之作,还在于作者对人生和社会悲剧的深刻体验和揭示,书中蕴含的丰富寓意,具有神话和宗教色彩,以及对中国数千年的传统文化的高度浓缩和艺术表现。新的表现形式给《红楼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对封建社会的各个方面进行了深刻的批判。描写充满着真真假假、是是否否、虚虚实实。因而,作品像蒙上一层轻纱薄幕
期刊
(一)  高加林回到家,他已经不记得周围人对他的寒暄,脑海里只回想着德顺爷爷跟他说,巧珍帮他去向高明楼求情让他去教书。  “啊,巧珍,我的巧珍啊……”高加林抱头痛哭起来。  屋外,玉德老爹蹲在炕上抽着他的旱烟,加林这次回乡,他也想通了,农村娃娃啊就是农村娃娃的命,加林终究也逃不过农村娃的宿命。玉德老爹眼看着家里生计一日不如一日,打算明天就带加林去田里熟悉农活,日子还是要过的。他老母亲边抹着眼泪边烧
期刊
《红楼梦》就如一盏点在雨夜的玻璃绣球灯,明媚而朦胧的光芒,摇摇曳曳,苍凉的影子,流落了一生的时光。从此,任凭多少灯火通明,流光溢彩,都失了色,抵不过。人物纷繁,一时无从说起。故先借这雨夜的寒气,说一说这个如霜似雪的女子——薛宝钗。  薛宝钗出生在金陵的一个大族名宦之家,“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之一,薛家在户部挂名行商。“护官符”上有“珍珠如土金如鐵”的说法。极言其家为皇商巨贾,有万贯家资。随母亲、兄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