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自我,才能走进集体

来源 :新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2008Y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班级管理中,作为班主任的我们,总会遇到以自我为中心的学生:凡事从自己的兴趣和需求出发,不顾他人感受,不懂与人合作、关心他人,甚至还有很强的自尊心,容易嫉妒他人……久而久之,不仅不利于班级工作的开展,更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在我担任四年级的班主任时,就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个女生——小嘉,平时经常向我投诉同桌或周围的同学喜欢说话影响她学习;就算与别人发生争吵,发生矛盾时,也是第一时间指责对方的过错,将自己撇得一干二净……每次不论是不是她的过错,依靠着自己的巧舌如簧,她都能不落下风。
  不仅如此,小嘉还是我们开展班级活动的阻力。记得有一次,学校要举行长绳比赛。作为班主任的我,需要在班里先挑选合适的队员。因此,在男生跳绳队的队员顺利选完之后,我开始组织所有女生进行试训。但女生队伍的挑选任务可谓困难重重——在仅有十几个女生的集体里,想要挑出十个跳绳佼佼者,其中的难度可想而知。
  于是,在试训一圈之后,我开始犯难,挑来挑去只能让小嘉担任摇绳子的角色,毕竟她也不会跳绳。但当我邀请她加入队伍时,她却直接拒绝:“不行,摇绳子这种粗活儿怎么适合我?”此话一出,极大打击了团队的士气。
  当然,我也不能直接强迫她,只是作为班级的一分子,在女生本来就捉襟见肘的情况下,我想这也是一次教育的契机,引导她学会“同理心”,走出自我。
  因此,我并沒有直接批评她,而是在私下找到她:“小嘉,你看啊,老师也不是强迫你摇绳子,可是你看班里总共就这么几个女生,如果每个人都像你一样的想法,怕累就拒绝参加,那我们会怎么样?”
  当我把难题抛给她时,她开始犹豫不决,沉默了片刻之后,才缓缓回答:“那我们可能连支完整的队伍都组建不起来。”
  我继续说道:“没错啊,那我们还没比赛就直接宣布弃权了,你会甘心吗?”
  果然,孩子并不是天生就自私自利,小嘉内心还是有集体荣誉感的。就在当天的谈话之后,她答应摇绳子。可见,当我们唤起孩子的“同理心”时,她也是能站在他人、集体的角度考虑问题。
  于是,在接下来的每一天放学后,她开始和班上的女生一起训练。虽然训练过程中,她又以这样那样的理由多次向我提出退赛的请求,但每次我都如法炮制——将难题抛给她,让她站在班级的角度,想想她退赛后会发生什么情况。
  就这样,每次想要退赛,又得考虑集体荣誉而陷入两难的小嘉,最终还是选择集体,从集体利益出发,和所有女队员一样咬牙坚持,在训练场地挥洒汗水,为接下来的团队比赛而互相协作、配合。虽然,最终我们还是以微弱的比分输掉了与同年级女生跳绳队的比赛,但我能明显感觉到小嘉身上的变化,她和班上同学之间的关系开始拉近了,其他同学也开始喜欢她了。
  于是,我趁热打铁,一有机会就将小嘉拉入集体活动,打开她的“朋友圈”。在学校举行的黑板报比赛中,我再一次将这个绘画能手小嘉拉进了班级的美术小组。要知道班级的美术小组中,还有一个她一直很嫉妒的班长小玲。而经过几次集体活动的磨合之后,这次的小嘉没有表现出过度的反感和嫉妒,为了班级的荣誉,两个女生强强联手。
  皇天不负有心人,这一次在她们擅长的领域里,终于拿到同年级中一等奖的好名次,弥补了跳绳比赛中的遗憾。然而,更令我欣慰的是,当我赛后找到小嘉并夸赞她时,她却当着我的面谦虚了起来:“老师,其实这次我们能拿到一等奖,还是班长画得最好……”
  走出自我,才能走进集体。当我正确引导孩子学会“同理心”,积极参与集体活动时,这个总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小女生,也能站在他人、集体的角度考虑问题,甚至学会欣赏别人的优点。相信这样的小嘉,也会越来越受大家的欢迎。
  (作者单位:福建省晋江市英林镇英埔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林彦   刘贞辉)
其他文献
素质教育、课程改革一浪接一浪冲击着新形势下的教育.新的科技,新的“玩具”充满了学生的世界,曾经学生最爱的体育课,现今似乎也“魅力不在”.因此,要想让体育课“风采不减”
期刊
道德与法治作为学校的德育主课程,擔负着“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而教育特别是品德教育,只有触动学生的心灵,才能促进学生的成长。英国教育家洛克曾经说过:“没有什么事情能像榜样这样温和而又深刻地打在人们的心里。”笔者多年的教育经验也证明,榜样的力量最能触动学生的心灵,从而使学生达到“心向往之”并“践行之”的效果。  一、精选榜样人物,树立学习标杆  什么样的人物能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什么样的榜样能触动学
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笔者着眼于课堂动态生成的“出发点”“支撑点”“落脚点”的设计,努力为学生营造动态的生成情境,促进动态生成的实效,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  一、出发点:创设情境,营造鲜活动态  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能促使学生主动进行探究,激发学生认识客观事物的兴趣,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出发点。笔者认为,生活就是一本活的教科书,生活场景是学生最真实、最熟悉的情境。教师应积极带领学生走进他们的生活情境
研学旅行是培养小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一种有效形式。笔者多年参与组织学生研学旅行实践,本文围绕“数学知识实践应用”来谈谈如何通过研学旅行培养小学生数学应用意识。  一、在研学旅行的时间安排中培养数学应用意识  数学学习的目标是能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内化数学知识,并感受数学学习的意义和价值。时間安排是研学旅行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而且在小学数学教材中编排有时间内容的模块知
道德与法治是一门综合活动课程,它具有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综合性的特点,其主要的目的和出发点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帮助学生塑造健康的品质。随着时代变迁,信息技术不断更迭发展,“网络学习空间”应运而生,它具有开放性、立体性、延续性等特性,与道德与法治学科特征不谋而合。因此,教师应革新观念,善于利用网络学习空间,打造一个新时代的智慧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  一、入情入境,立体感悟 
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算理是最需要讲清楚的道理。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合理地进行算理的教学,创造各种条件引导学生深度学习,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在实践操作、思辨互动中深刻理解计算算法和算理,促进学生的深层发展。  一、创设情境,激发深度学习  计算内容本身比较枯燥无味,有效的情境创设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使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学习行为产生共鸣,让学生在解决各种问题时进行深度学习,萌发新的想法,持续探究直
“现在,我再说一个词。谁猜着,就轻声地对着我耳朵说答案。清楚吗?”我做出神秘表情,用更慢、更拖长的、刚能听到的声音说。这就是阿莫纳什维利和学生上的第一节课。他弯下腰,学生双手抱住他的脖子,悄悄回答他的问题。拥抱、咬耳朵一类的动作接触有着看不见的魔力,不仅拉近了身体上的距离,拉近的,还有心灵上的距离。这一瞬间,师生的心紧紧贴在一起;这一瞬间,他与学生互相迅速爱上了对方。从此,悄悄话成了他们之间最特有的交流方式。
[教学目标]rn1.朗读课文,认识文中“衙”等生字,对枣核智斗衙役、智斗县官部分反复读.rn2. 默读课文,学用思维导图梳理故事情节发展,并借助思维导图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rn3.
期刊
曹延标的儿童文学作品在全国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已通过新华书店公开发行(以合同为准)童话集9本,作品曾入选《2000中国年度最佳儿童文学》等年度选.他的作品寓教育于故事中,寓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从实质上来说,就是通过有效的教育手段,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课堂的主体是学生,为此,教师应该注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导作用,围绕“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