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捉词语,感悟精彩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kaj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词语,就好像是文章的眼睛,需要学生去发现,更需要老师的慧眼去捕捉,引导学生抓住一个或几个关键词,进行必要的语言文字训练,在品味词语中激活表达,在情境表演中想象画面,在创设情境中聆听学生内心的声音,让学生对文本有所感,有所悟。
  关键词:词语;品味;想象;情境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8-082-1
  词语,就好像是文章的眼睛,需要学生去发现,更需要老师的慧眼去捕捉,引导学生抓住一个或几个关键词,进行必要的语言文字训练,让学生对文本有所感,有所悟。
  一、激活表达,品味词语中的情感
  汉字有表情达意的功能,文本中的词语是作者情感的表达。教学时有效捕捉词语引导学生全文上下贯通,前后勾连,就可以通过词语感受到作者蕴含在文中的情感世界,从而达到教师、学生及作者共鸣,深化对文本的理解。
  我在上《姥姥的剪纸》一课时,引导学生进行了多角度的语言文字训练。
  师:姥姥为什么能剪出如此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的剪纸?
  生: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
  师:什么是“熟能生巧”?
  生:技能熟练就能生出灵巧的办法。
  师:从这个词语你体会到什么?
  生:姥姥高超的技艺。
  师:姥姥剪纸为什么会有这么高超的技艺吗?
  生:姥姥剪得多,剪的时间长。
  生:姥姥长年累月地练习着。
  师:请同学们联系生活实际,你会用这样的句式说话吗?
  出示:(姥姥剪纸)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
  ( )熟能生巧,总( ),( )都有准头了。
  (生纷纷举手)
  ……
  师:(引说)因为熟能生巧,所以——
  生:一把普普通通的剪刀,一张普普通通的彩纸,在姥姥的手里翻来折去,便要什么就有什么,人物、动物、植物、器物,无所不能。
  ……
  师:之所以熟能生巧,是因为——
  生:数九隆冬剪,三伏盛夏剪,月光下剪,灯光下剪,甚至抹黑剪。姥姥的手就是眼睛,好使的剪刀就像她两根延长的手指。
  一个“熟能生巧”,学生理解本义并不难,查查工具书、拆词解字即可理解。明白具体语境中的词意,学生非品读文本不可。在此基础上,对“熟能生巧”作了迁移训练,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得到了提高。最后峰回路转,一个“熟能生巧”集中牵出了文本中突出人物形象的语言,姥姥的剪纸在学生的心中也就活起来了。词语的生命也浸润了学生的情感。
  二、情境表演,想象词语中的画面
  国家督学成尚荣先生说:“当老师站在舞台上时你就已经开始表演了。”张康桥老师在《如梦令》中用表演引导学生进入词的意境,去想象,去体验,去体会,让学生回到语言的发生点上,学生思维被激活了。
  师:什么是鸥鹭?沙边的叫沙鸥,海边的叫海鸥,水边的叫水鸥,白色的叫白鸥。
  师:一滩鸥鹭是多少鸥鹭啊?
  生:很多很多。
  师:你们是一群整齐的鸥鹭,飞的动作都是一样的。
  师:这群鸥鹭是怎么样的?
  生:是受惊的鸥鹭。
  师:受惊飞起来后会是什么情景呢?有的鸥鹭——
  ……
  师:把你做到的,想到的投入到朗读中去。
  (师生边表演边朗读,教师一声令下:定!学生飞得形态各异)
  教学中抓住“一滩鸥鹭”做了番文章。他带领学生一边饱含感情地配乐朗读,一边入情入境地表演,并以幽默风趣的语言引领学生感悟了其中的意境和奥妙。
  诚然在表演时要注意三点:(1)表演不是目的,是手段,是为学生发展服务的,重要的是促进学生感悟文本,不是一味地评价谁演得好不好。(2)去除表演的功利性,不要过分关注视觉效果,关键看这个动作和文本之间是否吻合,看学生对文本的理解,鼓励学生自我解读文本,自由表达。(3)表演是一种资源,不在美丑,不在对错。教教材,用教材,更要用资源教,处理好工具与目的的关系。
  三、创设情境,聆听词语中的声音
  新课程理念认为,学生的知识不是单纯通过教师的传授“学得”,而是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自主建构“习得”的。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的《雪儿》这篇课文,讲述了“我”为受伤的雪儿疗伤并精心照料它,直到它能飞上蓝天的事。课文结尾处写道:我把雪儿轻轻捧起,雪儿望望我,似乎在向我祝福,然后向蓝天飞去。这段文字的配图是:一个小女孩面带微笑,眼含不舍,望着在空中久久不愿离去的鸽子。“我”和这只可爱的“雪儿”之间的“祝福”是一幅多么幸福的画面啊!灵机一动,我和学生们进行了现场分角色的对话。
  教学中,抓住“祝福”这条感情线索,我引导学生在“祝福”中说话,聆听到学生内心“祝福”的声音,字里行间充满着浓浓的“人鸟之情”。在情境中学生不仅理解了这个词语,也体会到了作者的情感、文章的意蕴。
  一个个词语中有细腻的情感,有美妙的意境,有灵动的音符,有鲜活的画面,有丰富的内涵……捕捉到一个个词语,感悟出一处处精彩!教师要“让词在儿童的意识里活起来,欢蹦乱跳,使词成为儿童借助它去掌握知识的工具。”这样才有助于学生感受和理解文本内涵,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其他文献
摘要:阅读既是英语学习的手段,也是英语学习的目的。但相当多的初中生还没有掌握英语阅读的兴趣和方法。因此,在日常教育中,教师通过各种活动和手段去培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显得十分必要和重要。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兴趣;阅读能力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1-066-2  英语是一门工具学科,阅读既是英语学习的手段,也是英语学习的目的。
摘要:就教学过程中发现存在着教师无视学生真实的学习状态而出现偏差的教学现象,提出教师要上真实的课,要准备智慧的设计,要追求灵动的教学,从而达到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数学教学;真实课堂;智慧设计;灵动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11-073-2“我的眼中有学生吗?”这个问题困扰着我,因为在听课过程中发现教师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所表现出来的眼中只有
摘 要:随着教育现代化的不断推进,本校在改革潮流中因难而上,积极探寻学校优质特色发展之路。本校以精神文化建设为抓手,以自主文化建设为突破,倡导“新教育行动”,狠抓“精细管理”,追求“品质”教育,努力超越梦想,成为了当地百姓满意和向往的学校。  关键词:金沙中学;发展;纪实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8-003-3  九十多年来,金沙中学始终秉
摘要:大语文教学观迫切要求我们从日常生活中学习语言、学习语文。当前在语文教学中最为重要的问题是如何使学生日常生活的种种因素融入到语文教学中来,真正使语文教学和日常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语文学习和生活是相互作用的,学生的语文知识来源于生活,而生活同样也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扩展。  关键词:生活化;探索;回归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21-073-1
摘要:魏书生说过,班干部能做的事,老师不做;普通同学能做的事,班干部不做。班主任要学会“偷懒”,学会放权,集全体之力,提高班级的管理效率。  关键词:班主任;班级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7-021-1  一、班主任要“偷懒”,首先是选好班干部,加强班干部培训  选择班干部的标准:一要有组织能力,看他周围是否总有一拨人;二是要心地善良
摘要:作为教育工作者,首先要从思想上认清我们教育的目的是什么,这样才会去思考教育的方式与方法。笔者认为真正有效的教育还是必须从源头上去探索,即我们要立足学生心理,从思想角度,真正让学生学会自我教育,心动才会有行动。  关键词:师生;思想教育;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1-021-1  一、自我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学生改过之根  人的全
摘 要:“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理想的课堂导入是一堂课的重要环节,而且是首要环节。课堂导入是一门艺术,它是教师艺术创造的结晶,凝聚着教师的经验、学识、修养、热忱与才华,本文以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导入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了课堂导入的方式。  关键词:课堂导入;方式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16-059-1  “激发儿童的学习动机,一般在导入新
摘要:随着全球一体化趋势和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国际交往和国际流动将成为中国未来一代人生活的重要部分。学校教育必须面向日新月异的社会,面向瞬息万变的世界。教科书不再是学生的世界,世界才是学生的教科书。  关键词:数学教学;民族精神;国际竞争力;国际视野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7-039-1  21世纪,世界格局呈现多级化趋势,经济
摘 要:老子曰:“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实施课堂教学素质化的今天,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英语教师应充分信任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把学习方法教给学生,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预留时间,让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的同时打造英语课堂的真正高效。  关键词:英语学习;预留时间;打造高效  中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堂的基本特点。”我们学习语文的根本目的在于能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会听说读写,这应该是高效语文课的“保底工程”,也是学生成长中坚实的塔基。  关键词:高效课堂;语文;魅力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5-073-1课堂教学是我国中小学教育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