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几点策略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sson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改稿)》(以下简称《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数学教育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科学推理和创新思维方面的功能。现结合自己数学教学实践,谈以下几点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策略。
  一、“教教材”到“用教材教”
  作为教师该如何使用教材,是教教材,还是用教材教,如何处理好教与用的关系,这一点很重要。如果教师上课只跟着教材走,不敢适当地调整或舍弃教材内容,按部就班,过于循规蹈矩,可能会造成教学环节过于琐碎,教学重点不突出、教学难点未解决等情况。用教材教,简言之就是“活用教材”。通过“活用教材”使学生“学活”。说明一点的是,教教材也好,用教材教也罢,首先要把握教材,这是“活用教材”的前提。所以,教师钻研教材、理解教材是必不可少的工作,然而当前用教材教的问题:随意删减教材、随意改编教材,那是不可取的。所以,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的设计意图,了解它在小学阶段所处的地位,前后的联系,所要达到的目标……这是每个教师教学前的必修课。“数学教学是用教材教,不是教教材。应该把目前课堂教学的‘讲问式’变为‘启发式’,还学生主体地位,回归数学课堂本真......”。面向21世纪的数学教学,我们的理念是“人人学有用的数学,有用的数学应当为人人所学,不同的人学不同的的数学”,“数学教育应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学习联系起来,学习有活力的、活生生的数学”。如何根据教材的特点,把枯燥的数学变得有趣、生动、易于理解、让学生活学、活用、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与实践能力呢?通过反复思考,我就从课堂教学入手,联系生活实际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把数学问题生活化,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比如在教学“可能性”一课时,先让学生观看一段动画,然后老师抛出问题:“天阴了,接下来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学生就会很自觉地联系他们已有的经验,回答这个问题。学生说:“可能会下雨”,“可能会打雷、电闪”,“可能会刮风”,“可能会一直阴着天,不再有变化”,“可能一会儿天又晴了”,“还可能会下雪”……老师接着边说边演示:“同学刚才所说的事情都有可能发生,其中有些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很大如下雨,有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会很小如下雪……”“在我们身边还有哪些事情可能会发生?哪些事情根本不可能发生?哪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很大呢?”通过这一创设情境的导入,使学生对“可能性”这一含义有了初步的感觉。
  二、“讲授”到“自主、探索与合作”
  数学新课标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由于数学课程内容是现实的,并且“过程”成为了课程内容的一部分,因此课程内容本身就要求、也呼唤着有意义的、丰富的学习方式与之相匹配。小组合作学习就是新课程下的一种教学策略,它是将班级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成学习小组,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参与的任务式学习活动。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通过小组学习这一形式,减轻学生学习的心理压力,提高学习的参与度,落实学习的主体地位,使小组的每一个成员都能获得较好的学习成效,并对学生的人格成长提供帮助。小组合作学习体现了现代教育理念。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主动探究,学生的进取意识、创造意识和竞争意识能较好地得到强化。为了达成共同的学习目标,小组成员分工协作、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使小组的学习活动建立在和谐的氛围中。小组合作学习增强了学生对他人的了解和对相互依存的认识;小组成员之间的关系体现了现代社会需要的团队合作精神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数学素养。数学教师要努力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数学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课堂上要发扬教学民主,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情感、尊重学生的思想、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差异、尊重学生的人权、尊重学生的创造力等。而这一切,都应该通过每一堂课自然而然地体现出来。课堂互动合作交流就是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合作、相互促进,通过交流交往,形成平等、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和同学间的良好的人际交往以及融洽、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通过学生互帮互学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教学质量,从中培养学生互助合作、团结友爱的精神和社会适应能力。
  三、“重结果”到“重过程”,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具有公共基础的地位,要着眼于学生的整体素质的提高,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新课程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发展,强调评价的诊断功能和促进发展的功能,注重学生发展进程的评价。新课程把对情感与态度的评价摆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这也是旧教材评价体系中相对薄弱的环节。新课程是在“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教育理念下,探究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情感与态度评价方法、策略和途径,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重视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使学生能真正做到爱数学,学数学。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中,在传统教学中,对于知識的掌握我们通常就看作业情况或上课发言等的情况,而往往会忽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在新课程理念下,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评价,应该考察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是否乐意与同伴进行交流和合作,是否具有学习数学的兴趣。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从教学方法的概念和教学过程两方面,将西欧国家和国内的教学方法作全面的比较,再重点讨论如何借鉴他们的方法来提高我们的初中数学课堂效率,具体措施为:转变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之间的关系,在课堂上要有意地改进教学的模式,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注意在教学中启发学生的思维,鼓励自己动手解决问题。  关键词:中学 数学课堂 差异 效率  提高课堂效率,是每个初中数学教师努力的方向。但这其实并不容易,
初中数学是一个整体。初二的难点最多,初三的考点最多。相对而言,初一数学知识点虽然很多,但都比较简单。很多同学在学校里的学习中感受不到压力,慢慢积累了很多小问题,这些问题在进入初二,遇到困难(如学科的增加、难度的加深)后,就凸现出来。  现在中考网的初二学员中,有一部分新同学就是对初一数学不够重视,在进入初二后,发现跟不上老师的进度,感觉学习数学越来越吃力,希望参加我们的辅导班来弥补的。这个问题究其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数学能力是从事数学活动时所必需的各种能力的综合,而数学思维能力是其核心。在新课程标准下,应该在生活中、操作中、探究中学习数学,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新课程的实施,使小学生的学习氛围变得充满活力,而教师的备课则需要更加完善。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素养,积极研究新课程的新理念、新标准、新内容,从而促进小学生的能力培养。在新课程标准
开放,创新是课改的灵魂,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人。传统的单纯接受式,封闭、枯燥的学习氛围阻碍了学生的发展,而课堂要想活起来,学生必须动起来。只有动起来,学生才能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得到真正的发展。只有动起来,才会更精彩,让学生在动中学习,动中获得快乐,动中发展。  《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数学的重要方式。在《课标》的基本理念和课程实施建设中,合作学习便
【摘要】数学心理教育是指数学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多种心理因素,优化学生课堂心理环境。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即从心理的角度去关心、理解、帮助和培育学生,使他们在数学认知过程中具有良好的心理状态、心理品质,使他们在离开学校走向社会后能自主地运用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方法和灵活的数学思维方式进行创造性地工作。数学心理教育的内容具有广泛性、整体性,从功能上讲,它是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将心理影响积淀在学
第一部分:氟比洛芬酯预处理对急性疼痛大鼠抗伤害效应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预处理对大鼠急性痛抗伤害效应,探讨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效应。方法实验大鼠按Brennan法制成切口疼痛模型。分为P、C两组,P组于造模前15min经尾静脉给药,C组于造模后即刻经尾静脉给药。两组分别再分为4组(各8只):即生理盐水组、氟比洛芬酯1、3、9mg·kg~(-1)组;分别于术后2h、24h、48h进行累积疼痛评分和热板实验
课堂动态生成就是指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合作、对话、碰撞的课堂中,现时生成的超出教师预设方案之外的新问题、新情况。但在实践中,不少教师却机械的解读了“生成”。信口开河,任意生成。非数学的“节外生枝”,无谓争辩,挤占了学生有效的学习时间,课堂表面的热闹却掩盖不了实质的苍白。我们关注“生成性”,不能仅停留在捕捉到教学实践中即时生成的生动情境,充满童趣的问题,孩子反馈的信息。要进行价值引导,那么数学课
所谓数学合作交流,是指学生之间通过听觉、视觉、触觉来接受他人的数学思想,再把自己的数学思想用数学语言、动作等直观的形式表达出来,从而彼此之间弥补、沟通自己已有的数学知识的过程。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验、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数学知识与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