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课堂理答,简单地说,就是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后的反应和处理。理答既是一种教学行为,更是一种评价行为。教师理答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一节课的成功与否,如何进行有效理答是一线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细读教材、预设问题、耐心等待、多元评价都是有效理答必不可少的条件。只有这样,才能让课堂理答发挥有效性,真正起到评定、反馈、激励、促进的作用,使學生的素质得到发展。
关键词: 数学教学 有效理答 学生发展
课堂理答,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不仅是对学习活动的一种价值判断,更重要的是教师教育思想和教学智慧的展现。教师掌握好课堂理答的时机与方式,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学习状况作出科学合理的理答,能唤醒学生的潜能,指导学生明确正确的学习方向,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激励他们不断从成功走向成功。
一、耐心等待,让理答生成无限精彩
同样的理答在不同情况下、不同时机下,作用可能会完全不同。要使课堂理答产生正效应,把握恰当的理答时机是教师不可缺少的教学机智。
1.即时理答。教师在具体的教学环境中,应当注意观察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回答问题的情况,当师生处于最佳心理状态,情绪平稳,理智胜出时,可以通过言语、体态、符号等对学生表现出来的学习状况给予及时理答。例如,通过“你的想法很容易理解”“你的思考很独特”等口头评价,用微笑、点头、竖大拇指、摇头、摆手、停顿等体态语言对学生的回答表示肯定与赞赏或否定与制止,给学生板演的题目打上“√或“×”,较为优化的解题策略画“J”,给富有创造性的解法打“O”等符号评价。即时理答一方面能对学生的学习情感起到及时的调节作用,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成功或反思的体验,另一方面能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围绕教学目标实现有效学习。即时理答是学生发展的助推器。
2.延时理答。延时理答是指在学生进行一次活动或说出一种想法后,教师不急于对其言行马上进行判断,作出结论,而是让他们处于一种自然发展状态。例如,我组织学生练习下面的一道题:正方形和圆形的周长相等,谁的面积大。题目出示后,学生就开始七嘴八舌地猜测,有的说“正方形面积大”,有的说“圆形面积大”。对于学生的发言我并不急于作出判断,而是引导他们通过列举、计算,用具体数据来说明自己的说法是否正确。同学们通过列举的具体数据的计算与比较,有理有据地得出:正方形和圆形的周长相等,圆的面积大。教师实行放一放的延迟理答,给了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时间与空间。学生通过自主探索获得的这个结论,比教师的概念化讲解理解透彻得多、记忆牢固得多。可见,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反馈信息,并非一律都得及时理答,适当、灵活运用延迟理答,把舞台留给学生,课堂就会充满生命活力。
二、层层巧设,为理答凿泉引水
由于每个学生的家庭背景和各自思维方式不同,一个班级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存在差异是难免的。因此,教学中,对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教师应该采用不同的理答方式,充分发挥课堂理答的导向作用,让理答成为激励不同层次学生学好数学的催化剂。智力水平高、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学习成功率高,自信心强,针对他们的学习标准也应较为严格,以促进他们不断进取,超越自我。当优生的学习确有创见时,要给予积极的肯定,甚至可以仿照表彰著名科学家的做法,就某学生的独特解法以他的名字命名为“某某”解法,既方便对各种解法的记忆,又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形成爱想会想敢说的良好课堂气氛。学困生由于认知水平较低,自信心不足,遇到困难容易退缩,学习产生错误更是在所难免,因此老师对学困生的理答应以激励为主,尽量找出他们发言中合理的成分和有价值的部分,给予充分肯定,再因势利导指出问题的根源。例如,一位教师在上《100以内数的认识练习课》时,其中安排了一个说家人的年龄教学环节,一个男生说:“我爸爸63岁,爷爷32岁……”其他学生听后哄堂大笑。面对这种状况,老师马上对发言学生的勇气等方面先给予肯定,激励评价,说:“这位同学很勇敢,敢于面对全班同学率先说家人的年龄。他说的63和32都是100以内的数,63岁和32岁哪个年龄大呢?”爸爸与爷爷相比,谁的年龄会,更大呢?请其他同学再说一说爷爷和爸爸的年龄。”面对学生的错误回答,教师不是给予直接否定,而是机智地指出其中合理的成分,作出积极的理答,保护了学生参与的热情和自尊心。这样一方面可化解同学的嘲笑,另一方面又引导学生自己发现、纠正错误,经历一次自我否定的过程。
三、适时诊断,让理答涌动生命的灵性
1.理答的内容要有诊断功能。通过理答,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实际学习状况,了解自己的回答是对还是错,认识自我,了解同伴,克服盲目心理。如“讲得真好,请继续说下去。”“你估计的数字太小了,再试试!”
2.理答的内容要有激励功能。《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引导。”一个人在充满鼓励的环境中成长,他会学会自信;在充满赞美的环境中成长,他会学会赏识他人。对于学生的课堂理答,应多坚持正面积极地引导,以表扬为主,批评为辅,让学生充分体验学习成功的快乐,激发学生向更高目标迈进。例如,“同学们都认真思考了问题,老师感到很高兴。”“没有答对的同学不要灰心,只要保持像今天这样努力学习的积极性,总有答对的时候。”这样富有人情味的激励性理答语言,学生怎能不受到鼓舞,不产生学好的愿望呢?
3.理答的内容要有调控功能。学习过程是一个“思、情、意”全面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可能沿着既定的方向发展,也可能偏离既定的发展方向。当学生的学习活动偏离了既定的轨道,教师就需要借助理答的调控功能,引领学生走上“正轨”。例如,张齐华老师在引导学生认识用电脑画图工具画圆时有这样的一个教学片段。
师:刚才,有同学悄悄地说这些圆的圆心都没标,应该不是用圆规画出来的。你们觉得呢?
生:是的,如果用圆规画的话,应该会留下一个针眼。
师:那不用圆规,我是怎样画出这些圆的呢?
生:用一只碗扣在白纸上,然后沿着碗边描一圈画出来的。
师:依葫芦画瓢?有想象力!但很遗憾,不对。
生:可能是用一根绳子的一端拴着铅笔,另一端固定,然后把铅笔绕一圈画出来的。
师:很有创意的想法,简直就是一把简易的圆规。但很遗憾,还是不对!
师:行了,不用再猜了,答案其实就藏在这里。
课堂的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教师在课堂理答时,要善于处理好尊重与引导的关系,处理好理答上的“放”与“收”的关系,否则可能会纵容学生的盲估瞎猜,使学生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课堂理答作为教学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它除了上面谈到的理答时机、理答标准、理答内容外,还涉及理答目标、理答主体、理答态度等问题。新课程倡导理答的发展性功能,是要“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通过课堂理答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让课堂理答成为学生主动发展的动力,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样课堂理答改革之路就会越走越宽。
参考文献:
[1]湛蓊才.课堂教学艺术[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2).
[2]项阳.小学语文教师理答行为研究.江苏教育,2008(8).
[3]欧阳芬,谭立义:影响课堂教学实效的关键问题.吉林大学出版社,2008.9.
关键词: 数学教学 有效理答 学生发展
课堂理答,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不仅是对学习活动的一种价值判断,更重要的是教师教育思想和教学智慧的展现。教师掌握好课堂理答的时机与方式,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学习状况作出科学合理的理答,能唤醒学生的潜能,指导学生明确正确的学习方向,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激励他们不断从成功走向成功。
一、耐心等待,让理答生成无限精彩
同样的理答在不同情况下、不同时机下,作用可能会完全不同。要使课堂理答产生正效应,把握恰当的理答时机是教师不可缺少的教学机智。
1.即时理答。教师在具体的教学环境中,应当注意观察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回答问题的情况,当师生处于最佳心理状态,情绪平稳,理智胜出时,可以通过言语、体态、符号等对学生表现出来的学习状况给予及时理答。例如,通过“你的想法很容易理解”“你的思考很独特”等口头评价,用微笑、点头、竖大拇指、摇头、摆手、停顿等体态语言对学生的回答表示肯定与赞赏或否定与制止,给学生板演的题目打上“√或“×”,较为优化的解题策略画“J”,给富有创造性的解法打“O”等符号评价。即时理答一方面能对学生的学习情感起到及时的调节作用,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成功或反思的体验,另一方面能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围绕教学目标实现有效学习。即时理答是学生发展的助推器。
2.延时理答。延时理答是指在学生进行一次活动或说出一种想法后,教师不急于对其言行马上进行判断,作出结论,而是让他们处于一种自然发展状态。例如,我组织学生练习下面的一道题:正方形和圆形的周长相等,谁的面积大。题目出示后,学生就开始七嘴八舌地猜测,有的说“正方形面积大”,有的说“圆形面积大”。对于学生的发言我并不急于作出判断,而是引导他们通过列举、计算,用具体数据来说明自己的说法是否正确。同学们通过列举的具体数据的计算与比较,有理有据地得出:正方形和圆形的周长相等,圆的面积大。教师实行放一放的延迟理答,给了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时间与空间。学生通过自主探索获得的这个结论,比教师的概念化讲解理解透彻得多、记忆牢固得多。可见,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反馈信息,并非一律都得及时理答,适当、灵活运用延迟理答,把舞台留给学生,课堂就会充满生命活力。
二、层层巧设,为理答凿泉引水
由于每个学生的家庭背景和各自思维方式不同,一个班级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存在差异是难免的。因此,教学中,对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教师应该采用不同的理答方式,充分发挥课堂理答的导向作用,让理答成为激励不同层次学生学好数学的催化剂。智力水平高、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学习成功率高,自信心强,针对他们的学习标准也应较为严格,以促进他们不断进取,超越自我。当优生的学习确有创见时,要给予积极的肯定,甚至可以仿照表彰著名科学家的做法,就某学生的独特解法以他的名字命名为“某某”解法,既方便对各种解法的记忆,又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形成爱想会想敢说的良好课堂气氛。学困生由于认知水平较低,自信心不足,遇到困难容易退缩,学习产生错误更是在所难免,因此老师对学困生的理答应以激励为主,尽量找出他们发言中合理的成分和有价值的部分,给予充分肯定,再因势利导指出问题的根源。例如,一位教师在上《100以内数的认识练习课》时,其中安排了一个说家人的年龄教学环节,一个男生说:“我爸爸63岁,爷爷32岁……”其他学生听后哄堂大笑。面对这种状况,老师马上对发言学生的勇气等方面先给予肯定,激励评价,说:“这位同学很勇敢,敢于面对全班同学率先说家人的年龄。他说的63和32都是100以内的数,63岁和32岁哪个年龄大呢?”爸爸与爷爷相比,谁的年龄会,更大呢?请其他同学再说一说爷爷和爸爸的年龄。”面对学生的错误回答,教师不是给予直接否定,而是机智地指出其中合理的成分,作出积极的理答,保护了学生参与的热情和自尊心。这样一方面可化解同学的嘲笑,另一方面又引导学生自己发现、纠正错误,经历一次自我否定的过程。
三、适时诊断,让理答涌动生命的灵性
1.理答的内容要有诊断功能。通过理答,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实际学习状况,了解自己的回答是对还是错,认识自我,了解同伴,克服盲目心理。如“讲得真好,请继续说下去。”“你估计的数字太小了,再试试!”
2.理答的内容要有激励功能。《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引导。”一个人在充满鼓励的环境中成长,他会学会自信;在充满赞美的环境中成长,他会学会赏识他人。对于学生的课堂理答,应多坚持正面积极地引导,以表扬为主,批评为辅,让学生充分体验学习成功的快乐,激发学生向更高目标迈进。例如,“同学们都认真思考了问题,老师感到很高兴。”“没有答对的同学不要灰心,只要保持像今天这样努力学习的积极性,总有答对的时候。”这样富有人情味的激励性理答语言,学生怎能不受到鼓舞,不产生学好的愿望呢?
3.理答的内容要有调控功能。学习过程是一个“思、情、意”全面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可能沿着既定的方向发展,也可能偏离既定的发展方向。当学生的学习活动偏离了既定的轨道,教师就需要借助理答的调控功能,引领学生走上“正轨”。例如,张齐华老师在引导学生认识用电脑画图工具画圆时有这样的一个教学片段。
师:刚才,有同学悄悄地说这些圆的圆心都没标,应该不是用圆规画出来的。你们觉得呢?
生:是的,如果用圆规画的话,应该会留下一个针眼。
师:那不用圆规,我是怎样画出这些圆的呢?
生:用一只碗扣在白纸上,然后沿着碗边描一圈画出来的。
师:依葫芦画瓢?有想象力!但很遗憾,不对。
生:可能是用一根绳子的一端拴着铅笔,另一端固定,然后把铅笔绕一圈画出来的。
师:很有创意的想法,简直就是一把简易的圆规。但很遗憾,还是不对!
师:行了,不用再猜了,答案其实就藏在这里。
课堂的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教师在课堂理答时,要善于处理好尊重与引导的关系,处理好理答上的“放”与“收”的关系,否则可能会纵容学生的盲估瞎猜,使学生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课堂理答作为教学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它除了上面谈到的理答时机、理答标准、理答内容外,还涉及理答目标、理答主体、理答态度等问题。新课程倡导理答的发展性功能,是要“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通过课堂理答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让课堂理答成为学生主动发展的动力,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样课堂理答改革之路就会越走越宽。
参考文献:
[1]湛蓊才.课堂教学艺术[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2).
[2]项阳.小学语文教师理答行为研究.江苏教育,2008(8).
[3]欧阳芬,谭立义:影响课堂教学实效的关键问题.吉林大学出版社,20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