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勰“博练”思想对写作教学的借鉴与思考

来源 :课外语文·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xsdvc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刘勰在《神思》篇结合了司马相如、扬雄、桓谭、王充等12位前代名家的创作情况,进一步说明“由于人的才性不同,文思迟速,差别很大”,以此强调:无论作家创作迟或速,都离不开博练。“内容空”和“架子空”是当前中学语文写作的疑难杂症,来自南北朝刘勰“博练”的理论犹天籁之音,实际上“博”指下笔前的积淀功夫,“练”指下笔时的明练功夫;其次挖掘“博练”思想对诊治当下中学语文写作问题的价值;最后谈谈在实际教与学的过程中落实“博练”的措施。
  【关键词】博练;空迟;徒速;积学;研阅;博而能一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490(2021)30-113-04
  【本文著录格式】王淑群.刘勰“博练”思想对写作教学的借鉴与思考[J].课外语文,2021,20(30):113-115,119.
  刘勰根据司马相如、扬雄、桓谭、王充等12位前代名家的创作情况将他们分成两大类:“骏发之士”和“覃思之人”。分类的同时也强调了这两类人的共通之处:“难易虽殊,并资博练”。认为于创作活动而言,无论作者底子如何,终究是离不开博练的。毋庸置疑,“博”乃博学,简而言之就是下笔前的准备功夫。而“练”字的理解有诸多种看法,类似练习、明练、精练等,更偏向明练之意,意在“贯一”,指向写作时所应有的写作素养。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学生头疼的“无话可说、代人言说”与教师头疼的“结构混乱、思路不明”恰是因为他们匮乏“博”与“练”的能力。
  一、下笔前的功夫——博
  (一)下笔前的功夫重在积淀“博”功
  人人熟知的“巧婦难为无米之炊”在写作领域同样适用,肚子空空的人没法指望他说出多大的道理。越来越多的一线老师吐槽道:让学生写作好比让他们上刀山下火海。倘若这样勉为其难的任务布置多了,反而会逼急了学生,索性就“假大空”个痛快。于是乎,文章内容“造假”事件层出不穷。一线老师怎么也想不明白,兢兢业业地引导、批改、讲评了,为何换来的是学生写作水平停滞不前甚至是倒退不止?他们便将矛头指向“命题”,或者将矛头指向“学生资质低弱”。
  于是大批学者炮轰命题作文:叶圣陶先生以“不得已而采命题作文之办法”来表明自己的立场。进一步又点明教师专家命题之危害:“苟题意所含非学生所克胜,勉强成篇,此于兴味及推理力为摧残殊甚。”胡适先生认为:“若出题目做的文章,最好是令学生自己出题目。”朱自清先生也从他的经验禀明:“出题命学生做,在教室内学生作文,都足以束缚学生的想象力,使他不能发展。这种方法只偶一用之,平常则以用自由的方式为宜。”然而在我看来抨击“命题”是治标不治本的行为。学生自由命题也并非简单的事。学生们开始头疼此类写作,因过于自由而缺乏方向感,他们常会为写什么而抓耳挠腮。所以我认为将矛头指向“命题”相当于隔靴搔痒。
  有些问心无愧的教师将矛头指向“学生资质低弱”。此类想法也存在偏差,值得肯定的是写作是一项个性化的思维创造活动。个体间存在差异,有的人文思敏捷,文章手到擒来;有的人思路多歧,作文是慢工细活。但是作文速度快慢并不是文章质量好坏的决定性因素,“慢”不代表弱,你能否认张衡历经十年时间所著《二京赋》的价值吗?能否认左思精心雕琢了十二年的《三都赋》吗?显然不能!只求速度而缺失含量的作品,不值一读,读之类似谋财害命。对于创作者,如若只急于求成而频发无价值的言说,为了他人的言语生命,倒不如弃笔而思。因而成文快慢不该是作品好坏的决定性因素。作者在资质上确实存在差异,但是没有天生的语言白痴。因为写作是充斥在心的话语喷发,就像婴儿用哭笑让他人晓得其喜怒,我们用文字让他人知道我们的想法。
  刘勰在《神思》篇明确提出“若学浅而空迟,才疏而徒速,以斯成器,未之前闻”,故作文“造假”现象最本质在于“学浅”“才疏”。学生知识与生活积累不足,遇到论题必然是只能拿别人的东西凑合。写作从来就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是一种复杂的思维活动。光有独特的想法是不够的,写作要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积累作为保证。“谈写色变”最大的原因是因为无话可说,怎么才能有话?刘勰在指出临篇缀虑必有的难题“理郁者苦贫”后,还指出了相应的对策:“博见为馈贫之粮。”看来一个作家在下笔前必须具有文化(包括文学)修养和素质,即要有广博的知识,可谓是“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
  (二)为“博”,“积学、研阅”不能少
  下笔前要做好“博”,可以走刘勰所指的“积学、研阅”这条路。“积学”“研阅”是获取作文材料的有效途径。“积学”简而言之是阅读,整治缺乏写作素材难题,提倡阅读尤为重要。就“向书学习”这个问题,似乎有多家看法,实际上并非如此。唐弢将古人不顾一切向子弟塞经史子集的路子,定义为“这所谓看,读,写,其实不过是书本,书本,书本,永远在白纸黑字上兜圈子”。实际上他不是主张不读书可以写出好文章,这句话关键点在于到底怎么读书。唐弢反感这样不顾一切只懂得塞书的读书法,读书人特别是还年幼的读书人,容易被古人、他人牵着鼻子走而浑然不知,窒息了自己的思想还乐滋滋地喊万岁,而不是否定读书。管建刚讲“看课外书,不只学习人家的语言,你还要知道,哪些话别人已经说过了,你可以不说了,即使要说,也要变个样子说”。换句话说也就是“反对滥调”。可话说回来了,你没阅读过所谓的“滥调”,你怎么区分时尚新鲜的调调和过时老去的调调?因而写作是离不开阅读的。
  “读”与“作”是分不开的,怎么读想必也是一门高深的学问。鲁迅讲到他的先生教他写作文,一天到晚,只是读,做,读,做;做得不好,又读,又做。他却决不说坏处在哪里,作文要怎样。一条暗胡同,一任你自己去摸索,走得通与否,大家听天由命。当今教师敢这样做的得有多大的勇气,这种粗放式的培育是冒有大风险的。教师还是有很多事能做的,比如古今中外的阅读内容教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一定的指导与推荐,又或者可以将自己的阅读经验传授给他的弟子们,最重要的莫过于指导他们阅读,在阅读中作比较、在比较中作研究,用读悟的形式提升修养,寻出作文的门径来。文章写得好的学生,多半得益于课外阅读。话说回来阅读不能贪多,浮光掠影地阅读只是消耗时光罢了,须得消化好,能有所悟、内化为自己的言语是最好不过。徘徊于白纸黑字的圈子里,兜出了一些时髦花哨的词汇,懂得了几种裁剪的套路,我敢说,绝对是写不出令人惊叹的好文章的。   “研阅”的“阅”,指阅历、经历,也就是作家自身实践的生活。叶圣陶先生曾打比方说道:“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泼的,昼夜不息。”不少学者教师认为有故事的人才会写故事,而我们的孩子过着学校、家庭式的两点一线生活,故认为他们对现实生活闭目塞听、裹足于斗室,没有热闹的生活,所以写出来的作文没有生活气息。于是,不少老师热衷于搞活动,一搞活动就写作文。当然课堂是热闹起来了,不少学生也因课堂即时的活动激发了写作的灵感,大多数家长还是会疑惑:为什么孩子的当堂作文都写得风生水起,课后练笔作文却一塌糊涂?可见学生要在作文上有质的提高,光靠热闹的活动是不行的。实际上表面上看来枯燥的生活,不代表没有作文的内容。同样的,表面看来热闹的生活,也不表示有作文的内容。唐弢在《文章修养》中提到:“一个伟大的文学家一定是富于生活经验的,大文豪高尔基曾经做过皮鞋店的学徒,轮船上厨子的下手,建筑绘图师的徒弟,铁路的看夜人,饼干司务和面包司务;美国的平民诗人卡尔·山特堡也曾经当过赶车的车夫,货船上的船伙,在草原上捆过干草,在旅馆里洗过碟子,在理发店里擦过皮鞋,当过漆匠,和西班牙人打过仗。”这番话显然很有道理,但是大家不要忽略了:一个伟大的文学家一定是富于生活经验的,可富于生活经验的不一定能是文学家。
  当然必须承认“流连万象之际,沉吟视听之区”,别看学生是两点一线的生活,貌似平面化的生活却是立体化的,曾有学生跟我抱怨不知道日记写点什么,正好那天这个学生上学迟到了,我问她怎么迟到了,她小心翼翼地告诉我上学路上自行车链条掉了,她只好找路人帮忙……听了她的解释,继而问她这能否写成日记,果然她给我的答案是:这有什么好写?如果千千万万的学生都有这样的思想,认为那都是破事不值一提,那么作文自然没东西写。实际上写作就是写那点破事,只不过把破事有技巧地展示出来而已。活着的人都会有生活,即使把一个人关在屋子里,他可以通过互联网了解到别人的生活;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一个人即使在睡梦中,也是有故事的。街头的乞丐们看尽来来往往的人生百态,可是他没能成为作家;从没去过岳阳楼址的范仲淹却留下千人吟诵的《岳阳楼记》。可见留心生活不是最重要,写作也不是生活的照搬,更重要的应该是体悟生活,在平实的生活中挖掘写作灵感,可是这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养成的素养,因为随时笔录生活很重要,素材在积淀,等待灵感涌现的那天一定会有用武之地的。
  二、下笔时的功夫——练
  (一)下笔时的功夫重在切磋“练”功
  有了充分的写作前准备,想写出绝色的文章还是有难度的。就如同把文章看作是一栋高楼,那么知识才学和生活阅历的积累只能算是建材。能不能建成完美的高楼大厦,楼房的结构(骨架)是决定性因子,然而所谓楼房的骨架也就是文章脉络。要将文章脉络理清楚,就得在下笔时拥有“练”的写作素养,即有明练的主旨。到这里已经关乎写作技巧的问题。
  初中学生作文当中“结构混乱”是家常便饭的问题,写作过程中,他们不知道自己整篇文章要写什么,什么地方什么时候应该写什么,只是信手拈来地想到哪里写哪里,在写一件事的时候突然想写另一件事。这就是因为学生头脑中缺乏清晰的文章脉络和整体意识。此如刘勰所指临篇缀虑必有的难题:“辞溺者伤乱。”
  如果文章结构混乱,那么语言再优美、内容再丰富、思想再深刻,也只能是令人痛心不已的破碎文章。“结构混乱”实际上关乎作文“形與意”两个方面。“言之有物、言之有序”是我国古代文章家对写文章持有的深刻主张,可见他们非常重视文章的谋篇。“形”这方面问题比较突出有两点,一是结构不完整,存在“有头无尾”“无头有尾”“唯有头尾”。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唯有头尾”情况更普遍,我至今记得高中语文教师说的“大道理”:“你们写作文,一定要抓开头和结尾,阅卷人改卷时间紧凑,顾不得看仔细,基本扫一下开头结尾,分数就打上了。”也许是这类金科玉律太广泛了,所以造成了夺人眼球的开头、粗糙的主体、余韵悠长的结尾现象。二是结构混乱,不少作文层次不明、顺序颠倒,天马行空。这主要是因为学生没有接受和掌握完整的文章结构知识,学生压根就没有写作前立提纲的意识,最重要的是学生对于各类文体未有清晰的篇章结构知识体系。
  至于“意”这一方面,可以丝毫不疑地肯定“文意”是一篇文章之所以有生命的灵魂,清代的王夫之说:“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南北朝时期文章家范晔用“常谓情志所托,故当以意为主,以文传意。以意为主,则其旨必见,以文传意,则其词不流”这番话恰如其分地概括文章中“文”与“意”的关系。他认为文章应以“意”为主,“文”是用来表达“意”的工具,这样文章的主旨才能得到突出的表现,语言也不会空泛流失。我们都明白作文不是堆砌文字材料,我们得用“意”将“积学、研阅”获来的素材串起来。因为学生缺少有主旨地谋篇布局的意识,也没有很好地认识:作文应围绕着文章的主旨谋篇布局,无论是开头、主体还是结尾的安排,始终是为了更好地表现中心思想。所以没有深入地挖掘思想与结构之间的关系,致使结构支离破碎。中学生日常写作很大程度是为了应付,凑足字数是第一要务,为此便从别处挪来一则莫名其妙的材料,要命的是这个材料与主旨没有多大关系,这种做法难免多少有点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可惜。明“文意”显得尤为重要,接着深入研究洞察已有的文字材料,进行严格的取舍,不要因舍去而肉疼,这是毒瘤,为了健康必须割除。如果无“意”,再华丽的文章也只是漂亮的空架子,也只是一盘无力量感的散沙。
  (二)为“练”,“贯一”是王道
  所谓“头痛治头脚痛治脚”,既然“结构混乱”这一毛病的病因是“文章脉络不清”,那么只能采取“贯一为拯乱之药”。问题是怎么做到:“贯一”?答案很简约:“以意运法。”做到“以意运法”我们要明白怎么“谋篇”怎么“运意”。遗憾的是在日常作文教学过程中,有关讲授文章结构知识的环节是一直被忽视的,写作结构能力的培养一直是被忽视的,直接酿成了学生作文结构混乱的弊病。针对这一症状,需要教师学生双方配合治疗。   首先教师应提供有关文体结构的知识养料给学生,让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拥有文体感。让学生知道不同的文体决定不同的文章结构,要求教师阅读教学中时刻抱有文体感,分析文本的过程中不忘文体结构特征。其次教师主要应该教会学生从大处着手、整体观看文章的结构,依据文章的整体纲要进行写作,也就是教师必须加强学生提炼文章框架的能力,告知学生动笔之前先对文章有个整体的、全局的构思,列一个简短的提纲,做到胸有全局,文章就会“首尾周密,表里一体”了。有了系统性的文体结构知识是不够的,要使得文章不杂乱,更重要的是“以意贯之”,各种文字素材脱离了意,言辞一定会杂乱不堪,那么文章就得瘫痪,避免因过分注重文章细枝末节的刻画而偏离了主题同样重要。文意结合地提炼文章框架能力同样是“任重而道远”的学习追求,它并非一朝一夕的攒劲就能拥有的。这种能力的获得还须依靠广泛的阅读,“比较阅读”值得推荐,教师可鼓励学生阅读不同的作家的作品,比较分析那些作家如何处理文章结构的。阅读名家之作,要紧的是赏其独到成功的文章脉络处理手段,适当地进行模仿。多写作实践,日积月累潜移默化地便會掌握一些方法和技巧,文章结构能力也会有所提升的。另外还可通过阅读其修改稿来借鉴作家处理文章框架不妥之处,以此避免自己犯下同样的错误。教师的指导加上学生阅读与写作必定会对“结构混乱”这一写作难题起到有效的治疗。
  三、结语
  刘勰笔下的“博练”,也就是“博而能一”,对于现实作文教学出现的“造假”问题以及“结构混乱”问题有很强的指导性。“博”能瓦解“理郁”的弊病,“练”能去除“辞溺”的毛病。“博练”理论告诉我们:虽然人的才性不同,文思迟速,差别很大,但是创作最根本的还是离不开博练,离不开脚踏实地做“博”这一习作前功夫,恰到好处地做好“练”这一习作时功夫。
  参考文献
  [1]刘勰.文心雕龙[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2]杜草甬.叶圣陶论语文教育[M].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86.
  [3]潘新和.语文:我写故我在[M].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2014.
  [4]唐弢.文章修养[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2014.
  [5]管建刚.我的作文教学六讲[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4.
  [6]鲁迅.二心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
  [7]叶圣陶.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8]陈美文.《文心雕龙》创作论与初中作文教学[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
  [9]王夫之.姜斋诗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10]陈洪,卢盛江.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读本[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王淑群,女,1992年生,福建漳州人,厦门大学附属实验中学教师。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有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高中语文的诗歌教学方面,对学生不仅仅是让学生背诵、理解注释这么简单的内容,而且需要通过课堂的教学,利用诗歌中优秀的知识内容来拓展学生的综合能力,帮助学生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取到更多的知识点,促进学生核心素养能力的提高。因此,本文就高中语文中的诗歌教学进行探究,从而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中的知识,培养学生更加优秀的能力。  【
【摘要】作为一种创造性的教育教学策略和教学手段,情境教学法在实践应用的过程中备受关注,这种教学法能够通过传统育人模式的限制,全面刺激学生的各项感官,降低学生理解难度,进而打造高效课堂。在推进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许多教学经验比较丰富的教师灵活利用这一教学方法来指导学生、鼓勵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动性,确保小学语文教学能够大放异彩。但是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备受诟病,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仍然占据一席之地
【摘要】语文是学生最早接触的一门学科,通过这一学科的学习,能够让学生掌握更多实用的语言表达方式,熟练地完成不同场景的语言交流,也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接触更多优质的文化内容,发展学生的人文素质。在对小学生进行教学时,教师采用传统的讲授法是行不通的,因为小学生这一年龄阶段没有较强的知识积累,即便教师在课堂上讲解了太多专业性的内容,可能学生也无法快速进行理解。因此,在深入发展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
【摘要】在推进教育教学体制改革的过程中,教学活动的开展目标产生了明显的变动,教师以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和提升为基础,主动调整教育教学模式及手段,确保学生能够实现综合素养的稳定提升。新课标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开展古诗词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人文教育的有效渗透,明确这一教育教学板块的育人价值以及重要影响,确保学生能够主动接受优秀的人文教育及引导,这一点对学生的成长以及社会实践有非常
【摘要】学习任务群是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的一个创举。在新高考背景下落实学习任务群的基本任务,就是要找到任务群的基本属性,厘清任务群的实践指向,构建任务群落地生根的有效策略。通过从单一向多元、从课堂向实践、从阅读向写作、从言语到思维进行整体构思,实现学习任务群在高中语文课堂的有效落地。  【关键词】高中语文;新高考;学习任务群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学生写作文时,要学会说话,就要进行“描写力”训练.如何开口说话,丰富的说话形式,说真话,都是训练重点,一旦具备了这样的表达能力,就会成为写说话句的高手,学生在习作表达上会如虎添翼.
【摘要】本校文史馆的建成使用成了学校师生便利有效的德育基地,也吸引了陆续参观检查的客人。小导游队伍应运而生,写好导游词成了他们面临的考验。笔者针对现状,基于学校文史馆,让小导游自主、合作、探究实现撰写,从“导游词”的内容、方法、语言等方面优化,从学校的文史馆拓展至当地的人文地理,达到了不错的效果。  【关键词】 小导游;学校文史馆;儿童习作;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
在科技和经济的双重推动下,活在碎片时间里的我们,早就习惯了各种“碎片化”操作.正视高职考作文复习痛点,学习碎片化阅读模式的合理性,笔者将高职考作文复习这一整体进行解构,突破时间和地点的局限,将写作分成若干流程进行有针对性辅导,切实有效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水平.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小学语文教育应遵循素质教育要求,开展的语文课程教学应致力于学生全面发展。古诗是我国传统文化瑰宝,蕴含大量的优秀传统文化,对现代生活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基于核心素养开展教学课堂,能够加深学生对古诗的理解,促使学生获得情感体验,升华精神,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本文通过分析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的教
高中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观念迫在眉睫,只有如此,方可同新高考制度对语文教学活动所提出的要求相契合,为提高学生高考成绩打下基础.为此,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积极探讨科学有效的教学手段,改进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全面提升课堂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