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一种态度

来源 :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i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这样一个故事,英国船王老哈特在是否选择儿子小哈特接班时,犹豫不决。于是,他向世人征求意见,看看小哈特的身上都有什么缺陷,尤其是有哪些致命的缺陷。
  老哈特的这个消息发布后,在社会上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于是,小哈特的弱点和不足很快便被一一找了出来:首先,小哈特的成长经历不够丰富,几乎没有经过什么风浪,社会经验比起老哈特相差甚远。其次,他还不善于管理……意见一一击中了小哈特的要害,令老哈特更加忧郁。
  一天,老哈特去教堂把自己的苦恼讲给了牧师。牧师听后笑了起来,说错误根本不在小哈特,而是在你的身上。老哈特听了瞠目结舌……
  回去之后,老哈特按照牧师的意见,重新发布消息,让大家看看小哈特身上有什么优点。人们总结出:他聪明,不仅善于发现问题,做事肯下功夫,而且容易与人打成一片……小哈特的优点一一被彰显出来。
  不久,小哈特接了老船王的班,并很快使哈特家族的事业有了长足发展。
  是啊,世上的许多事情的决定、选择,原本都在人们的态度上。老船王选择接班人如此,教育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作为教师,如果只看到学生身上的缺点和不足,而看不到学生的优点与长处,那教育将会怎样呢!
  教育和人世间的事物一样,其实也是一种态度。游人看风景时有两种态度:积极和消极。以积极的态度去欣赏,眼中的一切都是美好的;反之,用消极的态度去对待,眼中的一切很平常,甚至后悔不该此行。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看风景反为风景所累。教师看待学生不亦如此吗?冰心说:“世界上没有一朵鲜花不美丽,没有一个孩子不可爱。”如果教师用积极的态度,从欣赏的视角去看待学生,就会发现他们是多么可爱,即使有许多缺点;唯有如此,你会更喜欢他们,因为你的心中装着他们,他们在你的赏识中变得更加完美。反之,教师对学生冷漠苛刻,一堵无形的墙便隔开了心的交往,看不到他们身上的美好之处,看到的都是一些缺点。
  处在成长中的学生就像是一杯没有倒满的水,持消极和否定态度的教师总是看到“还有一半是空的”,而持积极和欣赏态度的教师却看到“已经有半满了”。哪个更能让学生有发展的机遇呢?当然是后者。因为以消极和否定的态度看待学生,只会让学生在你充满挑剔和不信任的眼光下,变得越来越不自信,甚至绝望;而用积极和赞美的态度看待学生,就能让他们感受到教师殷切的期望,体验到成功的愉悦,获取前进的动力,最终走向成功。
  “人之初,如玉璞,玉不琢,不成器。”用积极的态度看待学生,需要我们饱含爱心,宽容大度。每个学生犹如未经雕琢的璞玉,有他的闪光之处,当然也有微瑕。作为教师,不去呵护,不去雕琢,怎知他们的光芒?不去培养,不去浇灌,只会使学生的发展消减甚至隐没。作为教育工作者有责任有义务去包容学生的缺点,宽容他们的错误,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古人云:“善用物者无弃物,善用人者无弃人。”只要我们有一双善于捕捉学生闪光点的慧眼,采取积极和欣赏的态度,拿起表扬和赞美的武器,循循善诱,悉心呵护,那么,一株株可爱的幼苗便可在阳光照耀和雨露的滋润下,一天天地茁壮成长,直至成为国家、民族的栋梁之材。
  (作者单位:浙江省比德弗国际学校)
  【责任编辑 王开贵】
其他文献
新课程的实施,使我们对“教学”的真正意义进行了深入地思考。教学,不再只是传授知识。教学是引导,是促进,是合作,是激励,是对话,是交往,是互动,是生成,是师生共同提高、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的灵魂,就是通过学科教学让学生学会思维、学会质疑、学会创造;通过学科教学优化学生的大脑,让不聪明的学生变聪明,让聪明的学生更聪明,从而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智慧。  追寻教学的灵魂,就要在课堂教学中,不只是教知识,而
参加《中国校长论坛》,有幸聆听了陶西平先生《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的报告,报告中对两个公式由企业管理向教育领域的移植,非常有见地,倍受启发。  这两个公式“N=1和R=G”是普拉哈拉德(C.K.Prahalad)经过四年潜心研究提出的。  “N=1”解读。所谓N=1,是指企业服务的顾客虽然可以多到数以百万计甚至数以亿计,但企业仍然应当专注于每一个顾客,因为“价值是基于每一名顾客的独特的、个性化的消费
“Knowledge itself is power!”(知识就是力量)这个耳熟能详的著名论断,是英国哲学家培根(Francis Bacon)的至理名言。虽经400年斗转星移,它依然闪耀着真理的光芒。在人类社会步入知识经济时代的当今,以知识为基础的现代科学技术已成为第一生产力,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最强劲的社会发展推动力,也是解决人类社会面临的人口膨胀、资源匮乏、能源枯竭、环境恶化等诸多危机,实现可
当你们还是一颗种子的时候,我就坚信你们会开出艳丽的花。我喜欢在校园里漫步,九月的校园洒满温暖的阳光,鲜花簇拥的小径发散着淡淡的馨香。我更喜欢在节日的校园里漫步,欣赏屋廊
镜子可以让人清晰地看到自身外表美与不美及点滴的变化,进而可以时刻提醒自己避害趋利、抑恶扬善;窗户可以让自己观察到他人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从而督促其端正言行、明辨是非、分清曲直。  教育的过程和实践既须像一面镜子,又须像一扇窗子。作为镜子可清晰、有序地映照出学生的实际状况,启发我们预测其提升趋势;作为窗户可使我们及时地观察到学生的发展过程及其一言一行甚至一颦一笑,使我们能充分掌握每一种教育方法的实
元旦、春节前后,这些日子我总能收到学生的贺卡。寄、送贺卡的有的是已参加工作的学生,有的是正在高等院校深造的学生,还有的是同自己朝夕相处的青春年少、朝气蓬勃的在校学生。一张印制精美或学生自绘制作的贺卡,表达了对老师的敬意。几句祝愿,一声问候,让我这个从事教育多年的人民教师心里感到热乎乎的,当老师真好,只有老师们才能得到这份幸福。  往年,我会挑选写有很好祝词的贺卡压到玻璃板下,品味着、欣赏着,而其余
如果说共和国60年的辉煌历程是一部皇皇巨著的话,那么教育无疑是其中浓墨重彩的篇章。我们欣喜地回顾这60年的教育:全民受教育水平大大提高,中等教育文化水平劳动力居世界首位,高
摘要:考生要了解自己大脑生物节律的特点,有效利用时间,高效学习,克服时间浪费,根据自己的最佳用脑时间安排学习和节奏。  关键词:大脑生物节律;连续学习的适度点;时间管理  中图分类号:G632.4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08)03-0002-03    时间对于考生来说显得更加珍贵,利用好了,在短短的的时间里可能出现大的飞跃,如果利用不好,将会带来终生的遗憾。因此,
《物理课程标准》中特别指出:“将科学探究列入内容标准,旨在将学习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从而培养学生的
评优课(或称优质课评比、教学比赛等)是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基础教育领域在批判“文革”浩劫、进行拨乱反正中,广大教师和教研人员创造的课堂教学研究与评价的活动模式。它凭借其群众性、研究性、示范性和竞争性的特质,显现出勃勃生机而迅速风靡全国,遂成中小学教学研究中一道新潮的独特景观。它吸引着一批批有志于教学改革与创新的教师和教研人员,创造着一个个体现新理念、达成新目标的课堂教学样板,打造着一拨拨勇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