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优课,想说爱你得商量

来源 :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ngege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评优课(或称优质课评比、教学比赛等)是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基础教育领域在批判“文革”浩劫、进行拨乱反正中,广大教师和教研人员创造的课堂教学研究与评价的活动模式。它凭借其群众性、研究性、示范性和竞争性的特质,显现出勃勃生机而迅速风靡全国,遂成中小学教学研究中一道新潮的独特景观。它吸引着一批批有志于教学改革与创新的教师和教研人员,创造着一个个体现新理念、达成新目标的课堂教学样板,打造着一拨拨勇于探索、善于实践、精于创新的教坛新锐。然而,时过境迁,评优课功能异化、兴旺异常等现状,颇令人迷惘、忧虑。评优课,想说爱你得商量!
  ——期待评优课功能归位。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期间,笔者曾经多次主持市地级和参与组织省级评优课活动,从中感悟到评优课功能大致有三:一是比较集中地考察、了解区域范围内课堂教学尤其是优秀课堂教学的现状(包括教学的理念体现、资源整合、过程实施、素质表现、效果评估等),以提高教研及师训工作的针对性、实践性;二是为群众性课堂教学研究创设新平台,宣传新理念,传播新经验,研讨新模式,以提高教师队伍进行教学研究与创新的整体水平,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三是发现和培养课堂教学优秀典型,以带动教师队伍专业素质提升,促进教师队伍建设。如今,这些“原生态”功能已或多或少异化。“重评选轻研究、重结果轻过程、重教师轻学生、重活动轻总结”的现象非常普遍。区区一堂课的评价结果往往被超常放大为执教者的全面评价,成了评模、晋职、提干的过硬条件。对评优课岂可赋予如此“强大”的功能?!这势必将评优课引导到心计充斥的名利场上去,最终将毁了它。因此,让评优课功能回归与时俱进的“本真”是很值得期待的。
  ——期望评优课标准多元。评课标准反映活动主办者对课堂教学的价值取向和改革导向,是评优课活动的核心问题。然而,20多年来众多版本的评课标准陈陈相因,几乎都是由一、二级评价因子构成的量化指标体系,变化虽有,突破难觅。众所周知,优秀的课堂教学是科学性与艺术性高度融合的产物。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入、“以学生发展为本”等教学理念获得广泛认同并践行的背景下,对课堂教学评价因子及其权重的问题,无疑还有很长的探索之路要走。在评课实践中,量化打分往往只能“逆向”操作,先凭基本感觉、整体印象划定等级,再走给一级、二级因子赋分的过场,这表明标准可操作性还有很大的改善空间。在层级、目的有别的评优课中,评课标准几乎无异,千篇一律都是“高大全”,脱离实际。这些问题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全面可舍,实效必求”的原则,实现不同层级、目的评课标准的多元化,才能对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发挥实实在在的促进、引导、示范作用。
  ——期盼评优课操作阳光。评优课与生俱求的竞争性已使它备受关注,功能异化更使竞争犹如火上浇油,愈演愈烈。评课结果牵动着教师、学校、教研单位等众多敏感的神经。因此,评课活动操作务必公平、公正、公开,阳光透明。为此,一要适当归口、规范管理评课活动,避免某些单位、团体越位、滥权乱办评课活动,确保评课活动的有序、有度、有信;二要从实际出发,悉心设计、事前公示并认真执行评课活动的目标、程序、规则;三要不断研究、发展和完善评课标准及评分办法,使导向更合理、操作更简约、结果更客观;四要选聘对教学确有研究、认真负责、公道正派的评委,并进行必要的岗前集训,使其明确职责、熟悉程序、掌握标准、规范操作、严守纪律;五要事前设计并公开对评课结果可能进行有限调节、照顾的原因、条件和程序,以更广泛地调动有关单位(特别是相对后进单位)组织、参与评课活动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保持评课活动的群众性与良性循环。
  评优课,至今充其量只是一块体量硕大的璞玉,须经致力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的众多高手聚集智慧,竭诚探索,精雕细琢,方能赋予灵气,生出神韵,成为价值连城的美玉。
  【责任编辑 王开贵】
其他文献
200多年前,在东普鲁士柯尼斯堡一条栽种着菩提树的小道上,每天午后三点半,总会准时走来一个不足五英尺的矮个子,他在那里要散步一小时——他就是德国古典哲学的伟人伊曼努尔·康德。可是有那么几天,邻居们没有准时看到他的出现,都为他担心。怎么回事呢?原来他在那几天沉浸在卢梭的《爱弥尔》里,以至于忘了时间,忘了自己……  《爱弥儿》这部书的副标题就是“论教育”,是法国杰出的启蒙思想家卢梭的重要著作。这部小说
新课程的实施,使我们对“教学”的真正意义进行了深入地思考。教学,不再只是传授知识。教学是引导,是促进,是合作,是激励,是对话,是交往,是互动,是生成,是师生共同提高、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的灵魂,就是通过学科教学让学生学会思维、学会质疑、学会创造;通过学科教学优化学生的大脑,让不聪明的学生变聪明,让聪明的学生更聪明,从而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智慧。  追寻教学的灵魂,就要在课堂教学中,不只是教知识,而
参加《中国校长论坛》,有幸聆听了陶西平先生《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的报告,报告中对两个公式由企业管理向教育领域的移植,非常有见地,倍受启发。  这两个公式“N=1和R=G”是普拉哈拉德(C.K.Prahalad)经过四年潜心研究提出的。  “N=1”解读。所谓N=1,是指企业服务的顾客虽然可以多到数以百万计甚至数以亿计,但企业仍然应当专注于每一个顾客,因为“价值是基于每一名顾客的独特的、个性化的消费
“Knowledge itself is power!”(知识就是力量)这个耳熟能详的著名论断,是英国哲学家培根(Francis Bacon)的至理名言。虽经400年斗转星移,它依然闪耀着真理的光芒。在人类社会步入知识经济时代的当今,以知识为基础的现代科学技术已成为第一生产力,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最强劲的社会发展推动力,也是解决人类社会面临的人口膨胀、资源匮乏、能源枯竭、环境恶化等诸多危机,实现可
当你们还是一颗种子的时候,我就坚信你们会开出艳丽的花。我喜欢在校园里漫步,九月的校园洒满温暖的阳光,鲜花簇拥的小径发散着淡淡的馨香。我更喜欢在节日的校园里漫步,欣赏屋廊
镜子可以让人清晰地看到自身外表美与不美及点滴的变化,进而可以时刻提醒自己避害趋利、抑恶扬善;窗户可以让自己观察到他人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从而督促其端正言行、明辨是非、分清曲直。  教育的过程和实践既须像一面镜子,又须像一扇窗子。作为镜子可清晰、有序地映照出学生的实际状况,启发我们预测其提升趋势;作为窗户可使我们及时地观察到学生的发展过程及其一言一行甚至一颦一笑,使我们能充分掌握每一种教育方法的实
元旦、春节前后,这些日子我总能收到学生的贺卡。寄、送贺卡的有的是已参加工作的学生,有的是正在高等院校深造的学生,还有的是同自己朝夕相处的青春年少、朝气蓬勃的在校学生。一张印制精美或学生自绘制作的贺卡,表达了对老师的敬意。几句祝愿,一声问候,让我这个从事教育多年的人民教师心里感到热乎乎的,当老师真好,只有老师们才能得到这份幸福。  往年,我会挑选写有很好祝词的贺卡压到玻璃板下,品味着、欣赏着,而其余
如果说共和国60年的辉煌历程是一部皇皇巨著的话,那么教育无疑是其中浓墨重彩的篇章。我们欣喜地回顾这60年的教育:全民受教育水平大大提高,中等教育文化水平劳动力居世界首位,高
摘要:考生要了解自己大脑生物节律的特点,有效利用时间,高效学习,克服时间浪费,根据自己的最佳用脑时间安排学习和节奏。  关键词:大脑生物节律;连续学习的适度点;时间管理  中图分类号:G632.4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08)03-0002-03    时间对于考生来说显得更加珍贵,利用好了,在短短的的时间里可能出现大的飞跃,如果利用不好,将会带来终生的遗憾。因此,
《物理课程标准》中特别指出:“将科学探究列入内容标准,旨在将学习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从而培养学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