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语用,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lent_sna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小学语文课程是培养学生文字能力的关键学科,而课程本身可以提高学生知识的融汇和语言运用能力。本文从语用角度为出发点,探讨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锻炼策略。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语用角度;口头表达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34-0198-01
  语文这门学科具有人文性、工具性的特征,其中蕴含大量的知识,对于学生各项能力的培养都十分有益。在新修订版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突出“运用语言文字”、“语言实践”、“语言积累”、“多读多写”,对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一、语用能力的价值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内容包括知识教育、语用能力培养、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学生智力、提高审美情趣五个方面,而最为核心的内容便是语用能力的培养。
  传统的语文教学过于强调基本训练与文字基础知识,导致语文教学成为一种程式。吕叔湘曾经提到:“语文教学的一个错误,便是将语文课等同于知识课,如同化学课、物理课、数学课一样,是传授一门知识。”只有从语用能力的培养着手,关注语文在生活中的应用,才能达到“实践能力养成”的目标。
  二、如何回归语用,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一)课堂为主,提高孩子们的表达欲望
  对于小学阶段的孩子而言,口语表达最有效、最直接的平台,便是语文课堂,通过调查显示,大多数孩子对课堂表达参与的积极性不高,这不仅与他们原有的心理素质、知识水平有关,与课堂教学的设置也有着密切的关联。在教学活动中,需要将语文课堂作为主阵地,开发利用教材中的表达资源,从目标、内容、评价等各个方面优化,提升孩子的表达欲望,为此,我们要用好教材中的单元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口语表达素材。
  以“古诗词”的教学为例,在以往的教材版本中,古诗词并不多,新版部编版教材增加了“日积月累”的比例,以一年级上册为例,全册中,共计六次“日积月累”,四次涉及了古诗词,两次为民俗谚语,包括《咏鹅》、《风》、《古朗月行》、《悯农》等。在诗词教学活动中,我们即可以此为契机,举行“诗词大会”,并设置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分别对应不同的奖品,利用这种竞争环境提高孩子们的表达欲望,让孩子们谈谈自己对所学诗歌的感受,比一比谁会背诵的诗歌更多,通过这种方式,既让学生对诗歌产生了深刻的理解,而对于他们表达能力的提升也十分有益。
  (二)课后为主,从课外阅读中丰富表达素材
  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提出:在小学阶段,学生阅读量要在145万字以上,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倡导多读书、读好书,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课外阅读材料。小学阶段的孩子还缺乏自控力,因此,在课外阅读上,有必要帮助他们制定科学的课外阅读计划,强化阅读监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在阅读完毕后,组织学生开展班级聊书会,同学之间针对自己的阅读过程谈谈收获,大家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通过这种活动,让不同的思想在学生群体之间闪现着火花,既加深了课外阅读的效果,也能夠沟通情感,扩展孩子们的视野。
  (三)深入解析,感知传统文化魅力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长时间衍生而出,具有民族风貌、民族特质的经典文化,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也具有积极的价值,也是语用能力的一项客观要求。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我们必须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让学生感知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在部编版教材的识字内容中,处处蕴含着传统经典文化:如第一课的《天地人》正是来源于经典名著《三字经》中的“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这一内容,看似简单,实际上蕴含着古人对于人生、宇宙的思索,也是“天人合一”思想的雏形;在第二课《金木水火土》中,则包含传统的“五行元素”;第六课中的《画》,应用了诗歌的方式来呈现,学生读起来朗朗上口。在讲解上述的内容时,既要关注基本的识字内容,还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学生讲述背后的文化知识,通过这种方式,孩子们纷纷饶有兴趣的参与进来,不仅提高了口头表达能力,对于传统经典文化的传承也具有积极的作用和价值。
  (四)走出课堂,实现所学的灵活表达
  语用能力强调,语文学习的目标是为了实现活学活用,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种种问题,让他们意识到语文学习的价值。以习作教学为例,可以模拟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种种场景,通过真实的场景激发出学生的习作兴趣。
  在以“景物”为主题的习作中,我为学生安排了一些“调查家乡景物”的习作,让学生在课后走出课堂,发现自己家乡的美,同时,让学生站在导游的角度上来接待远方的亲友,带领亲友在家乡进行一日游,想一想,如果亲友要来自己生活的城市旅游,会带他们到什么地方?应该怎样介绍家乡的景点?为什么会选择这些景点呢?并在课堂上组织大家来讨论,在这种真实的情景中,孩子们纷纷兴趣纷呈,纷纷投入讨论中,既积累了写作素材,也无形中锻炼了他们的表达能力。
  三、结语
  小学阶段是学生母语学习的初级阶段,在这一阶段,必须要突出语文教学的“语用”特征,通过合理的引导与帮助,让学生积极去思考、探索、总结,实现口头表达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朱祥慧,张晓丽.重视“语块”意识,发展“语用”能力——小学英语教学中“语块运用”的实践和思考[J].中小学教材教学,2016(01).
  [2]童亚鸣.童蒙养正寓教于行——小学低段国学经典立德树人的实践探索[J].浙江教育科学,2014(06).
其他文献
摘 要 农村留守儿童小学数学学困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们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为了改变此状态,学校、教师要与父母密切联系,加强沟通,共同关注儿童的身心健康,形成教育合力,从而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及数学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 农村;留守儿童;数学学困;原因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C912.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8)34-0186-01  在农村学校留守儿童已經是家常便饭
摘 要 我国目前高度重视教育,信息技术课程的推广力度也在不断加大。国家推行信息技术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信息技术概念,但根据近年来学校信息技术课程的反馈情况,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还没有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变革;初探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8)34-0189-01  本文主要从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存在的问题入手
摘 要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线段图以其直观、形象的特点获得了十分广泛的应用。合理运用线段图,可以有效简化各种实际问题,能促进学生有效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水平,使其学会解决各种复杂的数学问题。基于此,本文主要探究了巧用线段图,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措施。  关键词 巧用;线段图;解决问题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8)34-0193-01  线段图是一种
摘 要 新形势下,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受到新课程教学改革和素质教育理念的影響,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有针对性对教学方式进行优化创新。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对学生进行口算能力的培养,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为学生进行后续的数学学习打好基础,基于此,本文主要结合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展开了研究分析。  关键词 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培养;口算能力;研究分析  中图分类号:C961文
摘 要 小学科学课堂中,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科學素养。在整个科学教育过程中,实验探究是一种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在实验探究中,科学有效地利用实验器材能够很大程度上提高实验的有效性,并会提高整节课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主体地位;科学实验;激发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8)34-0190-01  作为一名小学科学教师,一定要在充分把握小
摘 要 素质教育已经在我国推行多年,取得不小成效的同时,更应注重教育的公平。后进生作为班级中特殊群体的存在,理应受到更为广泛的关注。而在农村小学当中,后进生更是大量存在,若想真正有效转化他们并非易事。造成农村小学后进生的形成有诸多因素,但是无论何种因素,作为农村教师都应竭尽全力严阵以待,从德育教育的角度中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并予以解决,让其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  关键词 农村小学;形成
学位
学位
摘 要 文章就Unit 8 Dolls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展开设计,分析了教学内容、目标、重点、难点,并设计了教学过程,提出了每一步设计的思路。  关键词 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过程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8)34-0194-01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我们老师应当精心设计每一课时,以帮助同学们很好的进行英语学习活动,能听懂、能理解会读课文,下面就
摘 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只有当学生享受到阅读的乐趣时,才能积极主动地去阅读课外书籍。本文分析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通过推荐适合学生的优秀读物、营造浓厚的书香氛围、尊重学生的阅读方式等等这三个方面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兴趣,以供广大教育者参考。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培养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8)34-0195-01  “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