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门酒文化在这里延伸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eying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据历史文献考证,明清以来,津门名酒荟萃于大直沽、小树林、双庙街、西沽等地。这些地区既是天津的发源地,同样也是天津酒文化的发祥地。质高味纯的高粱酒、绚丽多彩的酒文化,给津门镶上了一颗颗璀璨的明珠。
  关键词:津门酒文化津门酿酒发展延伸
  
  天津作为我国北方重要口岸、酿酒发源地之一。自明、清以来,就以盛产烧酒及各种改制酒而驰名国内外。天津酿酒行业兴于明代,盛于清代,发展于现代,酒文化可谓源远流长。
  据《天津县志》和《直隶通考》记载,明朝初期,燕王扫北,各路人马顺南北大运河直趋津沽大地,随之这里经济得以沟通,工商贸易日臻繁荣。在这其中,独具风格的白酒酿造技术也接踵传来,于是,天津就成为我国北方的酿酒发源地之一。明代时期,政治、经济形势稳定发展,史称“五谷丰登,国泰民安”之盛世。作为海河五大支流汇合处的天津卫,漕运兴盛,商业繁荣,这为酿酒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从那时起,天津的酿酒业方兴未艾,“御河之水”成为这里发展酿酒业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在《射阳先生存稿》中描写天津水乡风景时,就曾有“村旗夸酒‘莲花白’,津鼓开帆杨柳青”的诗句。
  当时的津门美酒曾使很多酒仙豪客陶醉,又博得众多诗人墨客为之挥毫讴歌。清代诗人崔旭曾作诗:“名酒同称大直沽,香如琥珀白如酥。南中也爱烧刀好,一斗葡萄博得无”。实际上当时天津烧酒厂云集的地方又岂止大直沽一处!西沽同样盛产好酒,正如一首竹枝词所写:“西沽佳酿尤醇酽。”崔旭的《咏西沽》中又说:“五云北望是皇都,且买垆头酒一壶。回首津城三里外,行人小住在西沽。”嘉庆年间,天津著名文人樊彬的诗词还有这样的记载:“津门好,诗酒兴飞扬。风雅吟成沽上集,烟波人访水西庄,美月醉千觞。”这些诗词把西沽一代的景色与美酒融为一体,饶有韵味。
  说到津门酒文化,就不得不说进门的酿酒行业了。津门酿酒业和其他行业一样,随着国家政治、经济形势的兴衰而几经起伏。解放前夕,天津酿酒业历经磨难,几乎奄奄一息,多数酒坊规模较小,形体参差不齐。据“天津酒业公会”资料记载,解放后开业的会员仅有义聚永等10余户。曾经拥有雄厚底蕴的天津酿酒业已经支离破碎,远远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国家为推进民族工业发展,实行酒类专卖,酿酒企业由国家经营。1951年,轻工业部决定在天津投资兴建新型一级酿酒厂。在周密勘察测试调研的基础上,有关人员最终选择了风景秀丽、水资源俱佳的西沽与丁字沽交界处这一“风水宝地”,意在吸取地下优质水源酿制美酒。他们将市内大直沽、西沽等地的10余个分散小酒厂的技术、管理精英汇集在一起,于1953年9月建成了新型酿酒工业基地———国营天津酿酒厂,俗称“白酒厂”,它也成为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中投资兴建的三大白酒酿造厂之一。半个世纪以来,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天津酿酒厂已成为全国为数不多的能够同时生产浓香、清香和滋补三大系列产品的酿酒骨干企业。为做强做大天津酿酒业,1999年经天津市政府批准,天津酿酒厂改制为天津津酒集团有限公司。
  提到津门酒,最值得一说的就是津酒了。津酒———这个天津地方特色酒的研制成功一鸣惊人,立即博得国内酒业专家的一致好评,成为我国名优酒苑中的一枝奇葩。它以优质高粱、大麦等4种粮食制成高温大曲,结合大曲酒生产、窖泥发酵等独特工艺,酿制出具有天津特色的浓香低度白酒。酒度为38度,酒香浓郁,口味醇和,而且产品包装新颖美观大方。1980年,它在全国轻工业包装评比大会上获得优秀包装装潢奖。1984年在全国第四届名酒评比中它一举夺魁,荣获“国家优质酒”荣誉称号。我国酿酒界泰斗秦含章先生品评津酒后非常欣喜,又特意为企业写了一首词《忆江南》以示祝贺:“谈勾兑,技巧超群伦。口味香醇风格纯。中华美酒出天津,外国也迎珍。”津酒的研制成功,得到了市领导的高度重视,于1985年指定其为市政府招待专用酒。津酒也成为本市的标志产品。上世纪80年代中期在市领导的关怀下,企业投资千万元扩建了津酒基础酒生产车间,为津酒的全面开发奠定了基础。
  经过几代津酒人的辛勤努力,今天的津酒集团已发展成为国内为数不多的能够同时生产浓香、清香型白酒和滋补保健酒三大系列产品的酿酒骨干企业。
  白酒是我国四大国粹之一,也是都市文化产品,一个拥有悠久历史文化的现代化大都市是不能没有自己的好酒的。因为它既体现这个城市丰厚的文化底蕴,又代表着这个城市现代化经济发展的实力。因此,研制生产既代表天津新形象又体现天津酒文化内涵的精品白酒奉献给家乡人民,将是对天津酒文化发展的最好诠释!
  
  参考文献
  [1]张博著:《天津老烧锅》津门酒文化丛书
  [2]何满子:《中国酒文化》,上海古籍出版社
  [3]《中国酒文化大典》
  [4]来新夏:《天津历史与文化》,天津人民出版社
  
其他文献
【摘要】 在“以生为本,打造高效课堂”的新理念引领下,学生们的参与热情,表现欲望、以各种方式表达的能力,都令我十分肯定、赞许。在这样的舞台上,教师不单单只有传授知识的教者,更多的是唤醒学生的创造力,提升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渗透人与文本情感交流的同行者,这也真正体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练笔才会有效。  【关键词】高效课堂 有效练笔  “教师怕教作文,学生怕写作文”,这是以往我在小学作文教学中
【摘 要】高中生物分层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全班不同层次学生的个性特征与心理倾向、知识基础与接受能力,结合生物学科的知识特点,设计多层次的教学目标,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实施分层辅导、分层测试及分层评价,从而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可接受”水平上都学有所得的一种教学模式。通过此种教学模式来实现全体学生都能获得充分发展这一问题,较好地处理了面向全体和因材施教之间的矛盾。  【关键字】分层教学 高中生物
初次到杨渠学校送教,我选择了一年级“分类与整理”。了解到只有8个孩子,我给孩子做足了学具,我想体验一下小班额教学,让全体孩子参与教学过程的乐趣。来到学校,任课老师告诉我学生只有8人,其中有两个学生是父母亲带,其它6个学生都由爷爷和奶奶带。学生精神面貌不是很好,我和他们互动时,学生不愿意说话,表情呆板,很木乃。任课老师说,学生很傻,教不会。我心想真是这样吗?“孩子们在老师的课堂上你们一定是聪明的。”
一、教材分析:  本节的内容是必修1第二单元第二节的第二课时,是用“不断加入假设条件,步步接近实际”的方式层层深入。上节课的学习了解到三圈环流是不考虑海陆分布差异等情况下的一个理想模式,这一课时是回归现实的最后一个假设条件——地表性质单一均匀。由于海陆分布的影响使大气环流和地球表面的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变得更加复杂化。因此海陆分布如何影响全球性大气环流将是本节课的重点。在这种影响下形成的高低气压中心
一、案例背景  生物是一门实验性学科,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提出以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为主要目的,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生物课程标准还明确要求生物学教学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实验与生活实际联系不但使学生感到所学知识离生活实际并不遥远,运用可以知识解释生活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我成就感,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用实验解决生活问题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那么在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China has promoted education for all-round development, meanwhile, what’s the best teaching approach for our English vocabulary teaching in senior high school is still gropin
【摘要】在小学美术课程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兴趣,选择对学生发展有用的知识与技能,运用新理念,开发课程资源、营造新课堂,使得学生能够轻松快乐地、探究地、合作式地、综合性地学习,进而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教师进行开放式教学,加强跨学科教学研究,寓德育于教学之中,渗透思想道德观念。  【关键词】学习 自由 民主 探索  《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课程的改革不仅是内容的改革,也是教学过程和教学法发的改
【摘 要】素质教育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在教学中应该认真对待。所有的老师应该有意识地主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在各科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等方面渗透心脏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和心理健康教育,积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心理健康 学科教学  人从一出生就具备人的自然属性,他必须在生理成熟同时,不断地发展与之相适应的心理素质,包括
【摘要】近年来各界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关注越来越多,其中对阅读教学的关注尤其多。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开放与创新是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的重要途径。开放性阅读教学能充分发挥学主体性和创造性,体现“以人为本”的个性化教学理念。实施开放性阅读教学,不断引导学生理解,认识,探索,发现以及想象和表现的欲望,能激起学生的学习活力,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
为了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学校有必要开展课程辅助活动,学生的个性才能得到充分发挥。现代著名学者、诗人、历史家、文学家、哲学家胡适老先生曾说过:“理想中的学者,既能博大,又能精深。精深的方面,是他的专门学问。博大的方面,是他的旁搜览博。博大要几乎无所不知,精深要几乎推他独尊,无人能及。他用他的专门学问做中心,次及于直接相关的各种学问,次及于间接相关的各种学问,次及于不很相关的各种学问,次及于毫不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