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类招生背景下城乡规划专业分流的问题与对策

来源 :科技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sun_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前,大类招生的人才培养模式被我国高校普遍采用。而在大类招生背景下,城乡规划专业在专业分流过程中受到诸多挑战。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数据对比,分析了城乡规划专业分流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城乡规划;大类招生;专业分流;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TU984;G64  文献标识码:A
  
  1 绪论
  所谓大类招生培养模式,即学生入学后,先按照专业大类范围进行基础理论课程学习和通识教育,在学生对专业有了一定了解(一般1~2年)后再进行专业分流[12]。大类招生培养模式在一定程度上给予学生更多的选择与机会,也为高校通才教育提供有利条件。从高校的高等教育发展需要来看,大类招生的实施满足了高等教育领域发展的学科交叉、渗透、融合与综合发展需要[35]。
  城乡规划专业属于建筑学大类,在城市转型发展和规划转型创新的背景下,多学科的相互融合和渗透成为城乡规划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故相较于其他学科,城乡规划专业由于本身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和综合性,更加注重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基于此,大类招生模式所强调的通识教育更符合城乡规划专业综合发展的培养目标。但专业分流过程中,由于认识不足、沟通引导不够等问题,会导致专业分流极不均衡,从而使现行的大类招生模式和以往按专业招生的模式相比,存在更多困境和难题[67]。如何应对和解决专业分流中的各种问题,成为大类招生背景下高校教育工作者面临的研究热点和关键问题[810]。
  本研究以网络问卷作为数据依托,以北京、西安、天津、青岛、安徽、福建、广西、河南、湖北(湖北武汉为主要数据源)等地区部分高校大一至大五(大三为主要数据源)的本科生(城乡规划专业为主要数据源)为对象,调研了专业分流中的各类问题,根据对问卷结果的分析,研究专业分流的现状与问题,探索解决分流问题的方案与对策。
  2 关于城乡规划专业分流的现状与问题
  2.1 专业分流的社会认知度不高
  根据问卷结果,发现超半数被调查者在大学入学前对大类招生、专业分流方面的了解较少,甚至完全不了解(图1)。如今,高校采用大类招生培养模式已成为主要趋势,但是对于即将进入大学的新生而言,这方面的前期引导过少,导致学生在高考填写志愿时,未考虑所报志愿是否按大类招生;在专业分流时,相当一部分学生没有明确的选择目标(图2);在专业分流之后,部分学生对新分流专业产生心理落差。
  
  图1 专业分流前学生对专业的认识调查
  
  图2 专业分流前是否有明确的选择目标
  2.2 专业分流的时间安排不统一
  根据问卷显示,半数填写者反映专业分流时间或早或晚,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专业分流的时间并没有安排得十分恰当。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所安排的专业分流时间在大一第二学期或是大二第二学期,且绝大多数高校的专业分流只设置一次。因此,专业分流的时间安排就显得尤为重要,过早会导致学生对专业了解不够而选择失误,过晚会使学生较晚进入真正的专业学习阶段而造成学习效果差,影响此后的考研、深造等。如何确定合理的分流时间,成为高校面里的难题。
  2.3 分流前的引导与交流不充分
  分流前,大部分学生反映对专业分流的各个专业了解不够。对于城乡规划专业,在专业分流中不占优势,因为城乡规划专业属于工学门类的建筑类专业,建筑学基础知识在低年级课程体系中所占比重较大,学生对城乡规划专业的学习内容和就业前景了解较少,且许多学校对于城乡规划专业分流的引导不够,导致专业分流时,大部分学生更愿意选择建筑学专业,而城乡规划专业却遭到冷遇。这一问题的出现,主要由于学校对各个专业的介绍宣传力度不够,在分流前的课程设置不够完善,学生与有经验学长学姐的交流不足,等等。
  在专业分流中,左右学生最终选择的因素有很多(图3),学校的宣传引导至关重要。虽然大部分高校都会提供专业分流宣讲会这样的宣传平台,但是这带给学生的信息并不全面,给予学生的帮助极为有限。因此,这样的举措虽然极其有必要,但是远远不够,且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要做出选择,往往缺少足够的理性思考。由于对部分专业的不了解,在专业分流时往往会倾向于熟悉的专业,而导致与自己真正擅长或感兴趣的专业错过。同时,不够全面的了解往往会导致学生产生后悔的情绪,影响之后的学习。
  
  图3 專业分流时影响最终选择的因素调查
  2.4 分流标准不完善
  根据问卷结果,被调查者对学校的分流标准和依据的满意度并不高(图4)。目前,高校普遍采用的分流标准是将学生意愿与学生分流前的成绩排名相结合进行综合考量。如此的分流标准一方面导致部分学生由于成绩原因而无法选择喜欢的专业,另一方面也导致学生过于追求成绩而忽视自身综合素质能力的发展,与高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的目标不符。
  
  图4 对专业分流工作的满意度调查
  2.5 分流导致冷热专业不均衡问题更加突出
  城乡规划专业与建筑学专业在专业分流时,大部分学生都会选择后者。例如武汉某高校,城乡规划专业创办的年份更加久远,师资条件及教学科研成果相对于建筑学专业而言有明显优势,但学生在低年级接触得更多的是建筑学的基础课程和老师,因此在专业分流时,由于对城乡规划专业学习内容和老师不熟悉,导致选择的人数过少,城乡规划专业甚至面临无法开班的困境。
  专业本身没有优劣之分,而冷热专业不均衡的现象在各个高校各类专业的分流中却屡见不鲜。不仅城乡规划专业分流面临以上问题,许多需要分流的专业都频频出现专业分流极端不均衡的问题。这不仅导致热门学科师资紧张与教学资源匮乏,也导致冷门学科愈发不受重视而难以发展。这一问题,已然不是一隅的问题,而是各个高校在专业分流中共同面临的一大难题。   2.6 分流后的班集体管理和融合有待加强
  学生对重组班级、宿舍的归属感不强,分流后对寝室生活节奏的影响较大,同一寝室作息时间不同,例如在大一开学时按照建筑学大类进行分寝,但是在专业分流之后一个寝室可能包含不同专业,每个专业的课表不同,个人的上课时间安排也各不相同,会对室友的作息造成一定影响。同时,分流后的班级氛围需要重塑。分流前培养的同班同学感情在专业分流后被弱化,学生对新班级的接受度和归属感也需要从零培养,特别是对于一些性格内向的同学而言,他们对重组班级的认可度更弱,可能会对班级凝聚力的提升带来一定考验。
  3 基于城乡规划专业分流现状提出对策
  3.1 加强引导与交流,提升学生对各专业的认识
  高校应该采取更多的措施加强学生对专业分流的认知。除了目前已经存在的专业分流宣讲会外,还应该做出更多努力。
  第一,在新生入学教育中增加专业分流相关的引导课程,帮助学生了解大类招生背景下各个专业的差异、就业前景以及专业分流的依据、程序、时间等,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明确自己专业分流的方向并安排自己的学习计划。
  第二,加强教师在专业分流中的引导地位。例如,城乡规划专业的教师可以给予学生更多的专业信息,使学生清晰了解未来的学习内容,帮助学生培养对专业的浓厚兴趣。同时,不同专业的教师可以在平时的教学生活中分享相关专业就业讯息、考研信息等,帮助同学第一时间获取专业的最新动态,更加理性的分析专业分流的方向选择。
  第三,提供足够的平台供学生与学长学姐进行交流。在目前的教育模式中,学长学姐的经验尤其不容忽视,他们的经验心得往往能够从同一视角给予学生最大的帮助。学校应该提供更多的机会,例如:①成立线上互助组,学长学姐可以在平台上回答同学的问题,并且提供自己的经验帮助大家提高学习效率和明确专业分流的方向。对于城乡规划专业,学生在分流前的了解是有限的,对于之后的学习内容并不了解,此时学长学姐的分享便尤为重要;②学院采取“一帮一”小组模式,这样可以帮助许多性格较为内向且畏惧当众发言的同学提升学习自信。
  3.2 冷热专业课程全面、合理、均衡安排
  对于城乡规划专业而言,在分流前相关基础课程是较少的,且不能让学生系统了解专业内容。目前普遍而言,在专业分流前,大部分的设计课程都是建筑设计基础而非城乡规划设计基础,在这样的条件之下,学生对于建筑专业的熟悉程度必然高于城乡规划专业。故而,应该合理设置课程体系,除了城乡规划专业导论课程,还应该设置更多的专业基础课程,让学生接受到不同专业均衡的知识量,加强分流的公平性和合理性。
  3.3 提高分流标准的合理性
  在个人意愿的基础上,有专业人数不够开班最低人数限制时,建议尊重学生意愿开班。以学习成绩为辅作为分流依据时,也应充分征询学生的意见,加强对专业的宣传,加深学生对专业的了解和兴趣,并做好对学生的疏导,关心学生的诉求,帮助学生适应、接受和热爱所选专业,不强制学生选择,更不能因为人数少而不开班、剥夺部分同学选择专业的权利。学院在专业分流时应该针对不同专业的情况设置分流规则,切不可搞一刀切,让死板的规则束缚学生的选择,影响专业分流的公平性。
  3.4 考虑学生诉求,合理设置分流时间
  高校在安排专业分流时,应该尽可能考虑学生意愿,将学生的倾向也作为分流过程中的主要因素之一来考虑。在安排分流时间时应站在学生的角度来考虑,并为学生提供一定的认识了解和适应期,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思考和明确自己的分流方向。
  3.5 提供“专业分流体验期”选项
  高校可以尝试打破传统的专业分流模式,采用更多新颖的方式提升分流的效率。如实施“专业分流体验期”,以先导课的形式使学生体验不同专业的各类课程,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了解所学专业,消除对专业不了解而带来的恐惧和顾虑,避免正式分流后的“后悔”心理。高校也可以在开学后提供问卷调查,把握学生对于专业分流的诉求和偏好,提前告知专业分流体验期的课程安排,体验期不必另设班级,而是给予学生自主选择权,帮助方向不明确的学生理清方向,同时使方向明确的同学加深对专业的了解,避免选择失误。
  3.6 提升专业分流后班集体的凝聚力
  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学科竞赛、创新训练等方式,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培养同学之间的感情,共同学习、共同进步,提升班级凝聚力和向心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3.7 仍按專业招生,同时加强通识教育
  以往按专业招生的模式,除需加强通识教育之外,并未遇到大类招生、专业分流的诸多问题,因此,若仍按专业招生,可通过同步加强同一大类下各个专业的通识教育来弥补这一不足。大类招生、专业分流选择志愿的范围仅局限于该校内部,且大部分局限于该专业内部,与按专业招生面向全国的生源选择相比,多数专业不会面临少有人问津的尴尬局面;从生源的角度出发,专业细分为小类后选择机会更多,目标更具体、更明确。同时,按专业招生并不影响同一大类的学生安排同样的基础课程、接受同样的通识教育。因此,仍按专业招生,同时加强各专业的通识教育,也不失为解决大类招生困境的可取之道。
  4 结论与展望
  城乡规划专业要求多学科交叉融合,未来就业背景中需要的亦是具有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当今社会对于新型人才的要求不断提升,这也意味着高校对人才的培养需要更高的标准。因此,目前城乡规划专业在专业分流中所面临的问题是需要关注并及时解决的。大类招生、分流培养这一模式无论是对学生未来就业方向、学校专业发展还是社会教育体系改革都具有重大意义,同时,也面临着诸多问题。通过加强引导交流与认识、均衡安排基础课程、合理安排分流时间、提高分流标准的合理性、设置体验期、组织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提升新班级凝聚力等方式,解决专业分流中的各类问题,或仍按专业招生,同时加强通识教育,从而达到不同学科综合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本研究从学生的角度开展问卷调查,针对大类招生、专业分流模式存在的各类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但由于问卷设计难以覆盖所有问题和细节,加之最终获得的有效问卷数量有限,调查结果难以实现面面俱到。在今后的研究中,我们将继续深化现有成果,进一步提升问卷设计的科学性,拓展覆盖面,从而使分析结果更具代表性和说服力。
  参考文献:
  [1]杜洋,童玲欣,曹庆华,王晓飞.大类模式下学生是如何选择专业的?[J].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1,9(01):1929.
  [2]刘雅婧,席景会,王英,李景文,闫帆,赵磊,王庆钰.研究型大学农学专业“大类招生,分流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高教学刊,2020(19):150152.
  [3]陈江义,方东阳.大类招生下实施专业分流的几点思考[J].河南教育(高等教育),2021(04):34.
  [4]胡宇轩,邵泰航,黄少勇.高等院校大类招生背景下专业分流的影响因素[J].药学教育,2020,36(06):1316.
  [5]俞婕.通识教育背景下高校大类招生的教学改革研究[J].科教文汇(下旬刊),2021(02):78.
  [6]尹兆华.我国高校大类招生的困局与解困[J].中国考试,2021(01):4751.
  [7]赵振江,許胜,沈春龙,王健.大类招生、大类培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践与探索——以泰州学院自动化类为例[J].现代职业教育,2021(11):129131.
  [8]赵婷婷,秦己媛.大类模式:我国研究型大学本土专业教育模式改革探索[J].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1,9(01):918.
  [9]侯召响.大类招生模式对大学生发展的影响浅析[J].科技风,2020(18):281282.
  [10]赵妍,苏玉召.基于大类招生的软件工程专业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科技风,2020(26):153154.
  作者简介:彭玉玲(1986— ),女,汉族,河南洛阳人,博士,讲师,硕导,研究方向:城乡规划与GIS应用。
  *通讯作者:杨珺(1978— ),男,汉族,湖北武汉人,硕士,讲师,副主任,研究方向:人居环境设计。
其他文献
摘要:进入21世纪后,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快速发展,以及广大国民生活和生产水平的提高,交通运输产业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大。交通道路作为交通运输产业发展的重要纽带,直接影响着交通运输产业的快速发展。山区公路结构相对复杂,而且建设过程中所存在的建设风险也是很高。施工过程中很多因素如天气、地质条件、水文等,都会对隧道建设工程造成延期、返工及其他问题,甚至在施工过程中还会出现施工安全问题
摘要:各地高校充分利用各大社会课程平台上的线上资源开展教学,客观上导致地方院校在线开放课程无论在质或者量上在短期内产生了突飞猛进的变化。本文结合地方院校的实际情况,对在线开放课程的类型重新进行选择。并对标国家级一流课程建设标准,对地方院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及应用中在新的历史时期面临的建设原则、激励制度、学分认定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做出相应的制度性调整,全面推进学校一流课程建设。  关键词:地方院校;在
摘要:结合实例,从资源建设、环境设置、设施设备调整、服务能力提升等方面探讨了大学图书馆作为高校文化信息集结地,如何提升整体品质,建好第二课堂,进行深层次的阅读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图书馆在阅读中的引领、向导、导向的作用。  关键词:图书馆;阅读;阅读文化建设;服务建设;资源建设    一、阅读在工作、生活中的重要性及阅读文化建设  (一)阅读的重要性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中华民族是一个热
目的探讨小剂量肾上腺素联合急诊抢救对重症哮喘患者生命体征的影响与安全性。方法选取长春市第二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4月收治的81例重症哮喘患者,将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常规急诊抢救,包括给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氨茶碱、补液、吸氧等治疗)与试验组(41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小剂量肾上腺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30 min后临床疗效,治疗前与治疗30 min后生命体征变化,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30 min后试验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相较于治疗前,治疗30 m
摘要:目的:探討胆结石实施小切口、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价值。方法:106例胆结石患者根据电脑产生随机数法分为对照组53例和观察组53例,分别开展小切口胆囊切除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住院时间、术后疼痛、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低,手术时间、腹痛缓解时间、排气恢复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术后6、12h视觉模拟法(V
摘要:目的:探讨有氧运动对高脂饮食肥胖大鼠胸主动脉血管eNOSmRNA表达水平及自由基代谢作用。方法:根据饮食结构不同将SD大鼠随机分为3组(n=10),正常饮食组(CN)、高脂蛋白组(HD)、高脂蛋白复合有氧运动组(HE),HE大鼠每天游泳1次,90min/次,每周运动5天,持续8周。取心肌及胸主动脉。检测SD大鼠体重,LEE’S指数,心肌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胸主动脉血
目的研究银杏二萜内酯葡胺联合阿加曲班对早期急性脑梗死(AIS)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40例早期AIS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A组与B组,各20例。给予A组患者阿加曲班治疗,给予B组患者银杏二萜内酯葡胺联合阿加曲班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1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中风病患者生存质量量表(QOLISP)评分以及凝血酶原时间
目的分析应用经鼻高流量氧疗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对老年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患者呼吸频率(RR)、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血气分析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盐湖区分院收治的60例老年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和观察组(30例,采用经鼻高流量氧疗),两组患者均治疗7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RR、MAP、HR及血气分析指标,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RR、HR均显著降低
摘要:地面保障设备是飞机应用与维护的关键。但是,从我国航空行业的发展情况来看,部分机场的地面保障设备性能难以满足应用需求,针对这一现象,相关工作人员应当加强对飞机地面保障设备性能的研究,做好相应的设计研究作业,使地面保障设备性能可以得到进一步提升,从而满足应用需求。  关键词:飞机;气密试验器;地面保障设备;多功能    采用地面保障设备定期对飞机进行检测与维修,保证飞机性能稳定可靠,确保飞机在飞
目的研究阿替普酶早期静脉溶栓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凝血功能与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于南京市高淳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参照组(40例,在发病3~4.5 h内进行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和研究组(40例,在发病3 h内进行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凝血功能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参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7.50%)升高;治疗后两组患者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