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西游记》活化相对论的教学

来源 :广东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x8113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行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必修2)和《物理》(选修3-4),都在教材的最后一章安排了有关相对论的教学内容.可是教师们在实际教学中,对这些内容把握不到位,使用的课时也不够,大多数教师对这部分内容只作泛泛而谈.由于教师的不够重视,学生当然也不会去重视,学过之后也许就忘了.其实爱因斯坦相对论时空观是时空发展史上一次重大变革,它把原来认为毫无联系的时间、空间和物质的运动密切联系起来,揭示了它们之间的依赖关系,现代科学愈来愈显其重要性以及它在物理学上的重要地位.这是教材安排得比较重要的一章内容,是物理学知识系统化的要求.虽然目前高考还不太注重考查有关相对论的内容,但是在素质教育下,对知识的需求不是考试不考试的问题,而是如何学好的问题.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本来就非常抽象难懂,高中学生在反复接受经典物理理论熏陶和强化训练下,立刻转入相对论的学习,确实存在较大的困难,特别是高一学生物理基础薄弱且物理思维还暂时跟不上高中物理的教学思路.所以我在教学相对论内容时,借用了家喻户晓、耳熟能详的《西游记》神化故事,作课堂教学的补充与注释,以活化教学环节,提高教学效果.笔者认为《西游记》蕴藏着丰富的相对论时空观思想.
  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是建立在两个基本假设的基础上:第一个是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一切物理规律都是相同的,即爱因斯坦相对性原理;第二个是真空中的光速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都是相同的,与光源的运动和观察者的运动无关,亦称为“光速不变原理”.这两个假设学生容易接受.本文说《西游记》蕴藏着相对论思想,也需要一个假设:小说中的玉帝神仙们居住的天宫是地球外的一个天体,它像其它天体一样在高速运转,这样,传说中的天宫是虚无飘渺的幻境就符合相对论时空观了.相对论时空观认为有物质才有时间和空间,时间和空间与物质的运动状态有关,因而时间与空间并不是相互独立的.所以,人们以经典的时空观去理解相对论时空观,当然就会认为天宫是虚幻的了.
  有了天宫是一个天体的假设后,我们就可以谈论小说中相对论的几个性质.
  一、“同时”的相对性:小说中描述孙悟空大闹天宫,玉帝和神仙们无可奈何之下,请来了如来佛祖,如来与悟空打了个赌,任凭孙行者筋斗云如何了得,都跳不出如来的手掌心.孙行者腾云驾雾是相对地面的,而如来的手掌是跟着悟空运动的,对地面上的人来说,悟空到了天的尽头,但是对如来佛来说,悟空还是在他的掌心上.悟空翻跟斗这一事件,对运动的手掌上的观察者和静止的大地上的观察者来说,具有“同时“的相对性.
  二、“钟慢效应”:孙悟空每每上天搬救兵救师傅时,菩萨、神仙会说:“天宫一日,人间一年,快快救你师傅去吧.”天宫在高速运转,根据相对论的“钟慢效应”,不难理解,以地面上的凡人寿命来计算,菩萨、神仙们确实能够长生不老.
  三、相对论质量:高速运动的物体质量会随速度的增大而增大.小说中没有任何一个情节描述孙悟空兄弟驮着师傅腾云驾雾,这既是佛教徒对真经的虔诚与顶礼膜拜使然,也是相对论质量的科学依据.孙悟空腾云驾雾时是高速,驮上师傅后相对质量就更大了,负重就大得不得了了,如何腾云驾雾?
  四、“尺缩效应”:孙悟空和神仙们腾云驾雾,“朝游北海暮苍梧”,速度极快,用相对论的“尺缩效应”解释,固然天地就小了,正如现代通讯发达后,人们常说地球成为地球村一样,世界小了.
  本文没有倡导大家用文学课去代替物理课的意思,而是说明学习物理可以借助文学作品去理解抽象深奥的物理理论与知识,以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果.当然《西游记》毕竟是文学作品,允许夸张与虚构,但是任何文学作品都有其现实基础,可以这样认为,吴承恩(约1499年~1582年)所处的那个世纪,相对论思想在中国至少有所萌芽,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人对相对论的启蒙认识至少要比西方人(爱因斯坦于1905年提出相对论)早三百年.
  责任编辑罗峰
其他文献
多动症是儿童时期诊断出的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以注意涣散、多动冲动为主要特征.包括药物治疗和行为或心理干预的传统治疗方法在实践中存在很多缺陷,副作用大并且干预效果难以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在现在小学数学教科书中,四则运算实际上只有竖式计算一种方法,小学生在计算时往往也是只能用竖式计算.鉴于此,我们应建立四则运算的心算方法,并且要使所建立的心算方法在运算速度、正确性、灵活性上优于竖式计算法.有了这样的心算方法则即可实现淡化笔算,又可体现算法多样化.  我们知道,在四则运算中除法是难点,能否建立学生们易学易用的除法心算方法无疑
一个问题    在“统计与可能性”教学内容后的习题中,有这样一道思考题:小明和小刚同时各抛一枚硬币.这2枚硬币落地后如果朝上的面相同,算小明赢;朝上的面一正一反,算小刚赢.这样的游戏规则公平吗?为什么?    两点争议    在对于这个游戏是否公平的问题上,两位数学教师出现了争议.  争议的第一点是结论,即游戏是否公平.  一位教师认为,2枚硬币朝上的面可能性有3种,即2个正面、2个反面和2个不同
一、概述: SRC-2数据采集与过程控制装置(简称SRC-2)是在SRC-1数据采集与过程控制装置(简称SRC-1)现场考核交付使用的基础上,由五七四厂参照国内、外同类产品的先进指标设计
植入式营销(Product Placement Marketing),又称植入式广告(Product Placement),是广告业界术语,指将产品或品牌及其代表性的视觉符号甚至服务内容,策略性地融入电影、电视剧或电视节目之中,通过场景的再现,让观众在不知不觉中对产品及品牌留下印象,继而达到营销产品的目的。其实,在英语教学中也可以引进“植入”的概念,我认为英语教学中的植入法教学就是将英语的语法、语
幼儿通过家庭成员的言传身教形成最初的社会经验、主观能动性以及对本民族文化的启蒙和认同.当前,哈尼族贫困地区幼儿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已经出现消极影响:“民族性”逐渐淡
营造“富于思考”的思想政治课堂,是落实新课改精神、实现新课程课堂教学目标的必然要求。高中政治教师不应以不容置疑的、结论式的口吻将教材观点逐条列出,向学生宣布,抑制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而应该营造“富有思考”的思想政治课堂,重视学生对于知识的自主构建,以适应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时代需要。我认为思想政治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以营造“富于思考”的思想政治课堂。    一、告别落后的“灌输式”教学习惯定势 
以657名大学生为被试对象,从师生交往的频率和师生互动行为(消极互动行为、积极互动行为)两个维度,对大学生师生交往的现状及其对学业压力、自尊的影响进行探讨.研究发现:大
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关键在于教学的创新。创造性地实施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教师一定要有创新意识并创新课堂教学手段,同时还要教会学生采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开拓学生的思路,寓教于乐,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创新意识是课堂教学创新的关键    新课程要求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 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 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强调信息技术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等。因此,高中地理教师要从教学创新
外国作品选文是部编本语文教科书中“选文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教版语文教科书相比,部编本语文教科书在数量、体裁、时空分布、编排结构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这些差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