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学的创新

来源 :广东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haobaobeis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关键在于教学的创新。创造性地实施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教师一定要有创新意识并创新课堂教学手段,同时还要教会学生采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开拓学生的思路,寓教于乐,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创新意识是课堂教学创新的关键
  
  新课程要求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 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 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强调信息技术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等。因此,高中地理教师要从教学创新做起,争做创新科研型教师。教学创新源于教师教学中的问题和困惑,教师要对教学目标、教学设计和教学行为进行创新,探讨教学的得失成败,撰写教学案例、教学后记等,回顾教学过程,调整教学策略,寻求最佳方案,积累教学经验。新课程实验初期,高中地理教师面临着巨大挑战,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能适应新课程的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产生了种种困惑。比如,旧教材结构清晰,知识丰富,重点突出,教师只要按照旧课程和教材的要求,照本宣科地讲清知识点,就能完成教学任务。而现在的教材变了,课本上现成的知识少了,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学生活动,这些活动怎么处理?讲吧,不符合新课程要求,让学生活动,教师又不放心,怕学生乱了,掌握不了知识点,影响教学成绩。这就要求我们要围绕这些困惑,积极进行实验,从教学的创新设计、教学创新活动的组织和调控,到教学效果的检验,让自己从中总结经验教训。同时,教师要在教学中探索、反思和再创新,坚持撰写教学后记,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回顾、总结和评价,进一步了解学生认知水平,改变教学思路,完善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
  
  二、创新教学形式,注重实效
  
  对于新课程教学理念的理解和运用,要把握其实质,创新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教学方法创新应注意创设课堂情境。教师可直接利用教材中提供的素材进行情境导入,或是根据课堂学习内容创设一个情境,或是利用生活中的具体事例进行情境导入。在教学中,教师如何利用有利因素创设情境,营造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是地理课堂妙趣横生的前提。地理是一门与社会现象紧密联系的学科,如讲“大气环境保护”中温室气体增加、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与保护、酸雨危害及其防治时,可分别出示一幅漫画,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兴趣,让其自己总结各种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再根据产生的原因找出解决的措施。学生在生动的漫画中,加深了对知识的记忆,掌握的知识也更深刻。
  教学方法创新应该注重学生主体性和个性化发展。教学中,学生是主体。在以往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和看法,即使一些问题尚未接触,没有现成的经验,但当新的问题呈现在他们面前时,他们往往可以基于相关的经验,形成对问题的某种解释,这并不是胡乱的猜测,而是他们以自身经验为背景的合理推导。所以, 在地理教学创新过程中,应把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的知识生长点,引导学生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教师应在整个过程中激发和引导学生运用自己原有的知识去探知,去获取更大的收益。如在课堂教学中,我常将学生分组,围绕一个或一系列学习问题展开讨论,让学生各抒己见。在讨论中,我发现学生为了能使自己的见解引起大家的关注和认同,就力求切合题意,创新地从多方面进行全面的思考,这就促进了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形成,提高了他们的分析、归纳和综合的思维能力。
  为了更好地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发展,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单一室内授课方式,应充分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拓宽学习空间,积极开展各种实践式教学——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调查等,让学生在客观真实的环境中,去学习、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让他们手脑并用,学以致用,去拓宽认知的视野,从而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为此,当学完“太阳高度”的知识后,我带领学生到学校新校门前利用“立竿见影法”测量本地在秋分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此外,我还定期布置一些地理课外调查:调查本地土地利用状况和农业生产情况,判断本地的农业地域类型,并分析其形成的条件;调查家乡人口数量和人口变化情况,探究人口变动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等。这不仅有助于培养和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且使学生个性得以发展。
  教学方法创新必须妙用“启发式”。因启发式教学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自觉地掌握知识,探究问题,提高能力。但要实现这一目标,关键是教师应选择好“启发点”,正确的做法有:一是把启发点指向教材的重点,让学生学有所思,思有所得。如在学完高中地理“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后,我常用下列问题启发学生:①假如地球只有自转而没有公转,一年会有四季变化吗?为什么?②假设地球公转时,地轴不是保持指向北极星方向不变,而是也转了360°,那么太阳直射点如何移动?对四季的形成产生什么影响?二是从回答问题的“卡壳处”挖掘启发点。如在讲“大陆漂移学说”时,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冰天雪地,不毛之地的南极大陆为何有煤的存在?”学生一时很难想到南极大陆会漂移这个关键点上。于是我提出下列小问题: ①煤由什么演变而来的?②有森林的地方肯定不会在冰天雪地的高纬度地区,那么应在什么纬度区?③南极大陆在高纬度地区,肯定没有森林,而现在有煤说明它在地质史上曾有森林,那么它曾在什么纬度? 通过逆向反推,层层点拨,学生最终得出南极大陆漂移的结论。这种启发,可以使学生茅塞顿开,思维顺畅。
  责任编辑罗峰
其他文献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在现在小学数学教科书中,四则运算实际上只有竖式计算一种方法,小学生在计算时往往也是只能用竖式计算.鉴于此,我们应建立四则运算的心算方法,并且要使所建立的心算方法在运算速度、正确性、灵活性上优于竖式计算法.有了这样的心算方法则即可实现淡化笔算,又可体现算法多样化.  我们知道,在四则运算中除法是难点,能否建立学生们易学易用的除法心算方法无疑
一个问题    在“统计与可能性”教学内容后的习题中,有这样一道思考题:小明和小刚同时各抛一枚硬币.这2枚硬币落地后如果朝上的面相同,算小明赢;朝上的面一正一反,算小刚赢.这样的游戏规则公平吗?为什么?    两点争议    在对于这个游戏是否公平的问题上,两位数学教师出现了争议.  争议的第一点是结论,即游戏是否公平.  一位教师认为,2枚硬币朝上的面可能性有3种,即2个正面、2个反面和2个不同
植入式营销(Product Placement Marketing),又称植入式广告(Product Placement),是广告业界术语,指将产品或品牌及其代表性的视觉符号甚至服务内容,策略性地融入电影、电视剧或电视节目之中,通过场景的再现,让观众在不知不觉中对产品及品牌留下印象,继而达到营销产品的目的。其实,在英语教学中也可以引进“植入”的概念,我认为英语教学中的植入法教学就是将英语的语法、语
营造“富于思考”的思想政治课堂,是落实新课改精神、实现新课程课堂教学目标的必然要求。高中政治教师不应以不容置疑的、结论式的口吻将教材观点逐条列出,向学生宣布,抑制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而应该营造“富有思考”的思想政治课堂,重视学生对于知识的自主构建,以适应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时代需要。我认为思想政治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以营造“富于思考”的思想政治课堂。    一、告别落后的“灌输式”教学习惯定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