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爱叫做放手

来源 :小学时代·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137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庭教育专家周弘先生在中国首倡赏识教育,曾一度受到教育界和社会的追捧。诚然,赏识教育有其积极和可行的一面,值得提倡。但凡事都有一个度,过则不及。
  有一次,我到一所学校听课,学生找到了书上最明显的黑体字,任课教师对他进行了吹捧,而不是鼓励。之后,整堂课“你真棒!”“真聪明!”“太好了!”类似的话不离其口,变着法子夸奖,绕着弯儿表扬,不该夸的也夸,不该奖的也奖。其实错误的赏识会导致孩子是非不分;虚假的赏识会让孩子认为教师能力不行;廉价的赏识对孩子起不了激励作用,逐渐失去上进心;泛滥的赏识会助长孩子的虚荣心,让本来就脆弱的独生子女变得更经不起任何挫折。无原则的赏识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对学生而言有可能是“温柔杀手”。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压力莫过于学习分数的高低、成绩的好坏,莫过于与同学之间的争吵、意见的分歧,莫过于老师严厉的批评、同学的嘲笑……然而,一个在家被父母娇惯了的“小皇帝”“小公主”们怎能一下子承受得了这些压力呢?要么与父母调皮,要么与同学打架,要么变得孤僻,要么变得古怪,要么与老师对立等。针对此种情况,教师应采取一些培养孩子受挫能力的具体做法来提高孩子的受搓能力。
  1.还给孩子“摔跤”的机会和“犯错”的权利。过分溺爱、怕孩子犯错误、认为孩子“还小”,这也不会,那也做不好等等行为和认识,必然使我们的教师为孩子搭建了“温室”。孩子是不会遭受风里来雨里去的罪了,也自然会承受不了风吹雨打。温室的花朵无法经历外面的风雨。不要剥夺孩子犯错的权利。我们自然不会盼孩子犯错,也不要怕孩子犯错,更不要禁止孩子犯错。孩子摔跤或犯错,无需大惊小怪,先让他自己承受与处理,如果孩子自己解决不了,教师再及时地指正并像好朋友般伸出手,帮助孩子走出困境,而不是一味指责、抱怨。这样,既能使孩子敢于面对挫折,养成遇事先自己动脑动手的习惯,而且能培养其解决问题的方法。
  2.用典型的事例进行“我能行”的教育。有人说:人最难战胜的就是自己。有的同学由于在以往的生活中曾有过失败的经历,内心深处还存在挫败情绪,而这种挫败感又未得到有效的控制和调节,当他们再次面临困难时,往往会产生一种恐惧、畏难的情绪。这时,作为教师应敏锐地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消除这种不良情绪,帮他们卸下思想包袱,使他们增强战胜环境、战胜困难、超越自我的信心。人无完人,各有所长,各有所好,只要有信心,就会体现自我能行的价值。“相信自己,我并不比别人笨,别人能做到的事,我也能做到。”久而久之,孩子们从小懂得长处要发扬,短处要弥补,这样能促使自己健康成长。可以让孩子多读些美文,看看名著,演讲一些励志的文章。如司马迁身受奇耻大辱,经历人生巨变而著就《史記》;曹雪芹经历家庭巨变,品味世态炎凉而写成《红楼梦》;贝多芬不畏艰难困苦,扼住命运的咽喉而谱出《命运交响曲》;霍金遭遇身体残疾,发愤努力而写成《时间简史》等等。通过阅读先贤们的奋斗史,提高学生正确对待困难、挫折的能力,激发学生百折不挠、不怕失败的顽强斗志。
  3.亲近孩子,教其反思。在学校教育中,教师言语难免会伤害学生,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孩子没有健康的思想和承受能力,就不能正确面对,就会导致不良后果。特别是一些性格内向的型孩子,他们不善表达,更容易造成不良后果。面对这样的孩子,教师要多开导、启发,鼓励他们自我检查、反思,使他们了解自己的不足,找出与别人的差距和误区以及自己存在的问题。
  前一段时间,学校举行了冬季三小跳运动会,结果我班输了。同学们有的低着头,有的撅着嘴,有的眼圈发红,有的放声痛哭,情绪都很低落。对此,我没有制止,而是让他们尽情地将自己的不良情绪宣泄出来。回到教室后,我及时地帮助他们分析失败的原因。因元旦将近,我趁机鼓励他们在元旦的歌咏比赛中努力战胜对手。这样,通过自我反思和老师的及时激励,学生把对挫折的被动承受转化为主动调节,从而走出痛苦和烦恼,保持了稳定的乐观情绪。很快,孩子们便从受挫的阴影中走了出来。他们积极地参加排练,在元旦歌咏比赛中荣获三等奖,自信的笑容又回到了他们脸上。
  对未成年孩子抗挫折能力的培养,教师要用心,要采用一些科学的方法与孩子进行朋友式的交流与沟通,善于引导而不是包办与代替,适度给孩子一点“狠心”,藏起一半的爱留在心底,正如有一首歌唱的那样,有一种爱叫做放手,您都可以做到。这样,您的学生必定会拥有超强的能力和顽强的品格,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会勇敢面对挫折,并会用灵活的头脑去克服成功路上的种种障碍,最终到达他们理想的彼岸!
其他文献
英国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艾迪生曾经这样赞美视觉:“我们一切的感觉中,最完美、最愉悦的是视觉。”作为视觉艺术的小学美术教学,它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和提高他们的审美意识。单一的美术教材传递的视觉信息是静止的、平面,既不能吸引小学生的好奇心,也不能激发他们学习美术的兴趣。而多维的视觉呈现方式,能给学生创设和营造一个良好的视觉氛围,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一、多样视屏呈现,高效传递创作素
期刊
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把二期课改的教学理念真正落实在英语教学中,是每位英语教师都试图努力做到的。尤其是低年级牛津教材,页页附插图,课课有图示,这些立体的、形象鲜明的图示融汇贯穿于教材中,从而呈现出知识之间的联系,使信息容量增大,知识精度增强。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与形象识记材料相比,文字识记材料的记忆效果
期刊
摘要:体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是教育本身的内在规定,也是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的最好实践。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个性发展空间与时间,让他们欣赏到另一扇窗外的风景才是教育的根本所在。从几个方面阐述在小学英语常态教学中发展学生个性的实践与思考。  关键词:学生个性 创新教学方式 个性化评价  《英语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
期刊
对学生的语言表达的训练得从细微之处人手,并且坚持长期的训练。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思维能力也有所提升。新课程标准期待这样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的学生:当同学回答问题是,能够认真聆听,并“咬文嚼字”去分析答案中的错误;数学课上,针对某个问题,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与同学争论问题时,能够循序渐进,调理分明,直到同学心悦诚服;老师不小心出现“口误”时,也能大胆指出
期刊
摘要:学生喜欢体育课,有时遇到阴雨天气不能去室外只能在教室上课,学生就显得闷闷不乐,但只要听说下节是体育课,他们都会高兴的高呼“yeah”!不过,我也发现,开始上课了,他们就出现太热情,不配合你的安排的状况。所以,学生喜欢体育,但有时对体育课却缺少了应有的参与兴趣。  关键词:学生 体育 兴趣 激发  学生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反差呢?我想,是因为学生喜欢的是可以“玩”的体育,而不是反复枯燥的身体练习
期刊
摘要: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盲童教育的难点亦是重点,由于盲童生理缺陷造成了行为习惯养成的特殊性。本文从盲童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内容入手,提出了训练、评价等教育方法,操作性强,有实际意义。  关键词:行为习惯 养成教育 视力障碍学生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曾说:“播种一个行为,收获一个习惯;播种一个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个性格,收获一种命运。”由此可见行为习惯的重要性。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指家庭、学校、社
期刊
摘要:小学语文低年段的韵文识字有很多,它们的主题各不相同,有效教学的方法也不尽相同。当我们积极地为学生创造多种有效途径,让学生感受词语的韵味,读出词语的韵味,说出词语的韵味,孩子们就能在词串识字中充分领略韵文之美。  关键词:小学语文 韵文 识字教学  使用整齐的韵语,是张志公先生总结出的传统识字教学经验之一。韵文将原本孤立的汉字组成词,置于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气韵流畅,朗朗上口。  基于此,苏教版
期刊
摘要:小学生们想象丰富,天真无邪,他们眼里的世界漂亮又神奇,在教学中,要站在他们的角度去观察他们眼里的美术作品,理解他们心中的美的标准,给予他们指导与鼓励,促进他们美术创造能力的发展,潜移默化地强化并提升他们的审美素养。  关键词:美术作品 审美欲望 真情流露  小学美术课程具有个性鲜明的人文特征,具有柔软人心的人文情怀,是学校开展审美教育的主要途径,是陶冶学生审美素养与艺术情操的基础学科,其审美
期刊
摘要 校外课程资源是个有待开发的富矿,至今只被挖掘了其中很小的一部分,还有许多有价值的资源亟待去勘探和利用。教师应关注学生的生活,扩展眼界,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实现品德课堂向生活开放,實现品德教学与生活的互动。  关键词 小学品德 校外资源 开发利用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遵循儿童生活的规律,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因此,儿童的生活及周围的世界都是可利用的课程
期刊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进行,课堂教学要求要学生为学习主体。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来进行学习的“收”和“放”,并把握适当的时机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通过合理的“收”与“放”,既能让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又能让教师起到指导作用,实现英语课堂学习的高效性。  关键词:英语教学 学习兴趣 有效方法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活动能让学生积极地参与进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能使教学效率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