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最大化:基于iPad技术的英语课本剧创编新向度

来源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z4505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英语课本剧创编是英语教学中常见的课堂组织形式之一,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没有被重视。随着驱动力3.0时代的到来,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本剧创编,并从中感受学习的乐趣,激发其学习创作的动力,成了关注的重点。在此视角下,笔者以iPad技术作为辅助工具,使课本剧创编逐步走向了新的维度。
  关键词:英语课本剧;目的最大化;驱动力3.0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8)08-0041-04
  《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2版)强调,信息技术教育要重视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借助计算机和网络解决实际问题。所以,教师在开展学科教学的过程中,应让学生在“玩中学”“做中学”,打破各操作软件之间的界限,以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的实践任务为主线。焦玲玲老师的《旅行计划DIY》一节课,充分体现了课标要求,运用现代化的“云 端”技术手段,突破了“微机室的围墙”。
  1.教学情境设计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
  初中一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有很强的表现欲。这个年龄段的学生特别喜欢玩手机、平板,动手能力强且具备了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焦老师抓住学生这些特点,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放在了任务的理解和对信息有效整合、加工上。本节课以“设计旅行计划”为主线,首先利用智慧黑板呈现《中国旅游地图》,展示不同地区的自然或人文风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分东西南北四个方位选择四座旅游城市,以小组为单位开启旅行计划的设计。学生在教师设计的教学情境中享受旅行的快乐,课堂成为学生“旅行生活”的体验场所。
  2.“云 端”环境下的师生、生生互动更具时效性
  本节课依托教学云平台和学生平板终端,构建出了一个师生、生生互动的高效课堂。教师通过任务驱动的方式引导学生打开百度,搜索目的地七天的天气情况,准备自己需要的衣物,并记录在平板上。通过查看屏幕的方式,学生和教师进行师生间、生生间的批注、点评。学生找喜欢的景点,设计旅行计划,以小组为单位在智慧黑板上圈画,其他同学运用投票功能为自己喜欢的计划点赞。在互动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屏幕查看能够发现学生的问题,及时指正,学生能够根据教师的点评及时完善设计,点赞环节还能够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这样的课堂互动具有时效性。
  3.“云 端”环境下的大数据分析让教学更有针对性
  本节课利用教学云平台的投票功能、检测评价功能,对相关数据进行了汇总,这种大数据的即时分析,有利于教师及时掌握课堂落实情况,对出错率较高的知识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教师通过对学生检测成绩的分析,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开展有效的分层教学。
  当然,这堂课在细节上还有两个地方需要改进:
  (1)教师将全班学生分成四个大组,根据教师的设定,学生只能局限于四个地点的选择,知识拓展宽度小了,也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这说明教师还不能彻底“放手”,还是希望学生沿着自己设定的轨迹走。
  (2)课后小结没有建立起知识体系,只针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小节,这易让学生形成碎片化知識,不利于对知识的深入学习,建议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理清知识脉络,构建知识体系。
  当下小学英语课本剧创编的现状
  英语课本剧是指教师或学生基于英语教材,在研读、整合教材的基础上,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活动因素,将课本内容创编成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英文剧本,即把教材内容编成一个个小短剧,有人物,有情节,通过表演,形象直观地演绎教材。
  英语课本剧创编是英语教学中常见的课堂组织形式之一,它既能使学生形象、直观、立体地透视课文,深入地把握文本主旨,又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合作探究意识。同时,它还能把语言知识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实践中提高能力。
  由此可见,课本剧创编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笔者通过平时的课堂观察发现,深受学生喜爱的课本剧创编仍处于英语学习的边缘,教师和学生都没有真正投入,课本剧创编的整体效率呈下降趋势。那么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呢?
  第一,学生缺乏引领,创编机会少。大部分教师没有意识到课本剧的重要性,导致创编流于形式,多应付比赛或完成任务,没有常规化。第二,学生学业繁重,创编机会少。课本剧创编非常考验知识的积累,需要学生广泛阅读相关主题文章,查阅资料。而当下小学生的学习任务较重,没有足够的时间投入进去。第三,知识积累有限,创编内容少。小学生作为英语初学者,习得的知识有限。图书馆也没英文书籍供学生查阅,仅依靠教材上简短的文本,无法填充课本剧创编内容。另外,创编灵感多来源于生活,现在的学生缺乏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因此,很难有精彩的内容呈现。第四,活动思维固化,创编形式少。面对“电影脚本”式的创编形式,学生兴趣平平,再加上众多的陌生词汇,学生很容易产生心理排斥。另外,教师主导的组织形式,也不受学生欢迎,所以课本剧创编的形式一直都没有新的突破。
  目的最大化:基于驱动力3.0理论的课本剧创编新向度
  1.驱动力3.0理论
  驱动力3.0理论是美国作家丹尼尔·平克提出的。他认为社会和计算机一样,同样具有操作系统,它是一系列几乎看不见的指令和协议,所有的事情都在其上运行。驱动力1.0与生存有关;驱动力2.0围绕外部奖励和惩罚构建,对重复性工作很有效;驱动力3.0则来自内在动机,是人们主导自己人生、学习并创造新事物,希望做得更好的内在需求,它包含自主、专精和目的最大化三个要素。
  2.目的最大化
  人类天生就是目的找寻者,这是一项伟大而长久的事业。只有那些想做超越自己能力范围事情的人,才会在人类的发展进程中取胜。目的最大化就是学生的学习在驱动力3.0的作用下,学生能主导自己的学习,延展自己的学习能力,使学习生活更有意义。   3.目的最大化——英语课本剧创编的新定位
  基于对驱动力3.0的学习研究,笔者把“目的最大化”作为课本剧创编的新定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由教师主导向学生自主转化
  课本剧的创编应基于人类的天性,即学生自主开展,教师做好辅助工作,激发学生与生俱来的自我管理能力,使其在一次次的挑战中越来越强大。
  (2)由完成任务向投入专精转化
  投入专精是学习态度的一种,培养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和习惯,不仅有助于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而且能提高行为处事的能力。因此,教师不能只局限于规定好路线,让学生通过完成一个个任务来进行相关活动,而应该想办法激起学生脑力挑战的渴望,因为这种感觉越强烈,学生想掌握新知识的要求就越迫切,进而真正有利于学习能力的延展。所以,课本剧创编不能定位于完成任务,而应该向激发学生投入专精的积极状态努力转化。
  (3)由教材学习向感受生活转化
  学习的最终目的是更好地服务于生活。为了让课本剧创编更好地服务于教材知识学习,教师常常会创设一些教材的延伸情境,让学生来进行创编。在此过程中教师应着眼于学生的生活,以生活话题、生活情境为起点,用一个个小目标来进行目的驱动,使学生能积极地去挖掘生活素材,整合学习资源,感受学习对生活的作用力。实现从片面的教材学习向更为丰富的感受生活转变是英语课本剧创编的新高度。
  基于目的最大化的英语课本剧创编策略
  确定好英语课本剧创编的新方向,便可以借助iPad技术,这里有海量的资源库、功能强大的App、零距离的沟通平台等。
  1.iPad服务创编过程实现自主最大化
  (1)创编内容自主
  课本剧创编鼓励学生“我做什么;我决定”,利用iPad平台自主创编课本剧内容成为可能。
  案例:译林版英语四年级上册Unit4 I can play basketball单元中,在学习完Story time和Cartoon time两个语篇范本后,开始题为“I can...”的课本剧创编。重点实践句型:I can...;I can’t...,Can you...,因为每个学生的能力不同,爱好也不尽相同,“I can...”这个半命题可以给学生创设充分的想象空间。有的学生另辟蹊径,为了增强剧本的新颖性,通过iPad了解小动物们的特殊本领,把I定位在A kangaroo、A penguin等小动物身上。同时,利用“金山词霸”“谷歌翻译”解决词汇难题。由此产生的多样化课本剧内容,不仅给创编增加了趣味,而且方便了学生间的相互学习。
  (2)创编方法自主
  孩子是一个个富有想象力的个体,让学生自主选择喜欢或者擅长的方法来学习,能大大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
  案例:译林版英语四年级下册Project1 My school life,是一个讨论学校生活的话题,可以以My day、My school subjects、My timetable、My school为主题展开介绍。虽然教材上提供了表格和示图,但是模板单一不符合学校实际。如果选择自己制图,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难度很大。而使用iPad则可以消除所有的顾虑。可以用“iMovie”记录绘声绘色的“My day”;用“Keynote”制作“My timetable”;用“美篇”制作学校介绍。这样充分利用摄影、摄像功能,学生实践起来也兴致勃勃。
  (3)创编团队自主
  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小组合作是常用的方法之一,它能充分发挥每个队员的能量,并取得最大成效。另外,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范围或者相关喜好自主选择团队,这对活动的开展是大有裨益的。
  案例:在学习了译林版英语四年级下册Unit 5 Seasons后,教师安排学生自主组队创编季节小诗。第一步:志愿者毛遂自荐担任组长一职。第二步:组长根据活动需要,在QQ中贴出招募帖,招募编剧、文案、美编、资料员、打字员等。第三步:组员自主报名,成立主题活动“群聊小组”,开始活动项目。这样就给了学生选择的自由度,能充分挖掘他们的潜能,每一位学生在活动中都有机会发挥自己的特长,展现自我风采。
  2.iPad作用剧本评价实现专精最大化
  (1)“点赞”掌舵專精心理
  “专精”就是把想做的事情做得越来越好的一种心理状态。就课本剧创编而言,就是希望学生能充分投入其中,产生把事情做好的心理趋势。这种心理该如何调动呢?就需要教师做积极的作品评价。
  学生把创作好的课本剧分享到“朋友圈”,同学、老师通过点赞、送花或者一些独特的表情包来鼓励创作者。学生收到赞赏的“花束”、翘起的“大拇指”、活泼动态的“点赞图”,以及热情的话语“You’re great!”“You did a nice work!”等,就会产生自豪感、成功感。进而努力把事情做好的专精心理也就越来越强,学生想进行学习的渴望也就更为强烈,他们会迫切地想要掌握更多新的、有意义的知识,学习能力也随之加强。
  (2)“建议”领航专精毅力
  学生在剧本创编时常会面临很多棘手的问题:没有灵感,创意不足;词汇匮乏,表达受阻;组员无为,效率低下等。对于心理承受能力欠缺的小学生来说,这些问题常常会导致他们在创作的过程中半途而废,可见培养学生创作的毅力是至关重要的。这需要教师或者家长在学生遭遇创作瓶颈时,及时提出建议,给予帮助。而iPad的“全景课堂”是一个及时性、互动性很强的学习交流平台,创作者可以随时提出问题,全体成员头脑风暴,第一时间送达建议,这样可视化又积极的学习氛围更有利于专精毅力的养成。
  (3)“分享”扬帆专精热情
  如今“朋友圈”盛行,人们喜欢从“分享”中了解时事新闻,收获知识,感受生活的乐趣。同样,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也存在这样的心理追求,他们希望自己的创意能得到他人的认可,也希望能从别人的分享中获得更多的创作灵感。iPad可以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分享”渠道,如朋友圈、微博、班级圈、QQ空间、网络日志、印象笔记等,这样的分享打破了交流的局限性,全世界的人都有可能成为学生的观众、朋友、老师,他们也将收获更多新鲜的想法,拥有更大的创作热情。
  3.iPad创生作品意义实现目的最大化
  (1)激发并确立学习新目标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的自我认知也越来越强烈,对于想要追求什么、学习目标是什么,都有自己的初步认知。iPad是学生与世界关联的工具,其强大的操作功能给学习带来了便捷,学生在零距离的互动交流中拥有更多的学习伙伴、指导教师,同时也享受到了无穷的学习资源,开阔了视野,也有了追求新目标的信心和动力。因而,很多学生在系列课本剧创编活动后,都有了新的奋斗目标和理想,“设计师”“导演”“制片人”……各种新型的职业“雏形”在心中萌发。
  (2)实践并发展学习新能力
  “iPad作用于课本剧创编”这一活动实践,通过引导学生根据需求,熟练操作各种软件,培养学生的信息化思维,同时,使学生对图片、文字、视频等资源的处理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升。例如,在课本剧“Seasons”的创编活动中,学生学会了视频拍摄、图片编辑、有声文字等创作技能。
  (3)体验并追求学习新意义
  iPad是集所有资源、功能于一体的学习设备。借助它来帮助学生进行课本剧创编,可以使活动体验更真实、形象、生动。例如,在“My day”的课本剧创作分享后,学生们纷纷感受到了合理规划时间、充实度过每一天的重要性,大家下载了“滴答清单”“番茄时间”“360日历”等时间管理软件,并形成时间管理合作小组,一起尝试充实而有意义的生活。
  在驱动力3.0理论的启发下,笔者对英语课本剧创编有了新的思考。通过对当下课本剧创编情况的观察分析,尝试在活动中用iPad技术作用于英语课本剧创编,这是互联网教学及学习的时代需要。在活动中笔者发现,这种方法不仅能使学生创作出活泼生动的作品,还能唤起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培养他们认真做事的毅力,引领学生更好地在生活中发现自己,努力实现自我,使学习生活更有意义。
其他文献
摘 要:在探索教学方式改革的过程中,由于现有教学信息系统功能较为单一,阻碍了多元化、全面互动的教学方式的开展。针对此现状,本文提出了建立微信互动课堂的构想。  关键词:微信公众号 移动教学 随时学习 教学资源共享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16-00-02  现有教学方式由于教学信息平台功能较为单一,无法满足学生对大量教学信息的多点需求及多种教
摘要:基于混合学习理论的教学模式设计为网络和传统教学的有机结合提供了良好的工作理念和行为方法。本文整理和总结了混合学习的理念和通过网络进行授课的方式,并以“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为例剖析了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教学方法与优势。  关键词:混合学习;教育模式;计算机基础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5)12-0116-02  引言  我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是
教學现场  即将执教公开课的许老师求助:Scratch的《舞台任我秀》一课中,以《欢乐好声音》为情境贯穿全课,但是发现该课知识点较为零碎,于是设计了“认识角色”“新增角色”“绘制角色”“设置背景”四个环节。但在实际授课时,发现“绘制角色”环节的任务引入显得牵强,整节课缺乏高潮,课堂气氛平淡,与预先设想的情境有较大的差距。  问题分析  当意愿遇到现实,往往会让授课教师感到落差极大,明明自己的设计思
探讨信息技术学什么、怎样学,这不仅仅是在研究如何提高教学效率,更是涉及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更严重一些的警示是要防止错误的技术应用和沉迷技术的问题,这实际上都涉及信息论理形成的深层问题,本期解码我们就一起来探讨如何实施信息技术课程的伦理教育。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阐述了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要素,其中信息社会责任明确了信息社会中的个体在文化修养、道德规范和行为自律等方
近年来,伴随着信息技术对教育产生的革命性影响,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高速发展,智慧教育作为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高级阶段,其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智慧教育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智慧”,它在智慧教育理念的影响下,催生了智慧课堂的概念。智慧课堂就是让学生能够主动学习、根据自己的需要学习、按照适合自己的方式学习、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学习、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伙伴学习、得到最适合自己的教
对许多人而言,小说就是为了讲故事。在长期被“过度喂养”的社会环境中,如今大多数人只愿意“看”小说,而不再愿意“读”小说。他们在意的,更多是小说是否“好看”,能否第一时间攫取注意力,并将这种刺激感在有限的篇幅里维持或加强,令人心怀满满期待迅速翻阅。这是否有错?肯定没错。最初以及我们最熟悉的小说,就是以粗浅的形式和内容存在并散布開来的。但小说是否只是讲故事?在影像时代倒逼小说的叙述越来越直白、呈现越来
(一)  我们这里是林区,地下到处都是煤。我们守着这大笔财富,生活却实在过得清苦——整个春天吃不上米饭,只能喝番薯汤,我们连番薯皮都要吃掉。周围这几个大的村庄都是这样的。但一说起煤,每个人脸上都会大放光彩。  家里烧饭烧到半途,母亲高声叫唤起来:“二保啊,去后面撮点煤来!”  她不说“挖”,说“撮”,因为用不着挖。  我挑着箩筐,拿着小耙子去了坡边。那坡是一座煤坡,大家都在那里取煤。  每家都是地
摘要:高中数学和信息技术是两门独立的学科,如何将信息技术融入数学教学一直是新课程改革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教学实例探索并展示了如何和构建这两门课程之间的桥梁。  关键词:高中数学;信息技术;整合;实例  中圖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21)03-0000-02  人工智能的核心是算法,因此对算法人才的大量需求深刻地冲击和改变着整个数学世界。未来信息技术的发展
摘要:城乡信息技术教育发展不均衡,差异大,而网络技术支持下的互动学习,能够很好地解决教学资源问题,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师资力量的共享,同时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开创新型的互动学习模式。本文以《Scratch广播命令》为例,浅谈了网络互动学习的优势。  关键词:网络学习;城乡信息技术;Scratch互动学习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7)13/14-00
收回我的手,倘若你们伸手相握;如瀑布的迟疑,在倾下时犹迟疑的——我这么饥饿地需要恶。  ——(德)尼采:《苏鲁支语录》  手与人有很强的行为构成关系。手作为一个器官,人的任何行为它都难辞其咎,都要负有一些责任。所谓“一手造成”,想必有很深的原因。执行、放弃以及犹疑,手要么难逃其咎,要么首当其冲。不仅如此,手引起的情感连锁反应,往往最强烈。  很久以前,他读过蒋子龙的一篇散文——题目是不是《执子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