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问”之道,促课堂实效提升

来源 :教师·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jsu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提倡学“问”的教育基础
  新课标指出:品德与社会课教学应该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品德与社会活动的交流机会。问题教学是目前推广比较广泛的教学组织形式,通过对问题的探究,学生能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养成品格。品德与社会课要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就必须让学生在问题探索中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培养“问”的意识,学会“问”的策略,掌握“问”的能力和技巧。
  二、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提倡学“问”的策略
  1.想“问”——提问兴趣的激发
  改“教师提问”为“学生提问”是问题教学推广的首要任务,也就是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由“满堂灌”造成的学生在课堂上提问不积极的局面必须予以改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采用了“开展提问竞赛活动”的方法。具体做法是:将全班学生按“品德与社会”成绩分成7个小组,每周进行一次提问与答问竞赛评比,评出优胜小组,并给予物质奖励或精神奖励。通过开展提问、答问竞赛活动,学生主动提问、答问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死气沉沉的课堂气氛一扫而光。这样的课堂教学真正重视了小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了小学生智力、能力、创造力的培养,并把小学生主体性发展视为课堂教学的终极目标。让学生想问、敢问的关键一方面是师生平等对话,创设宽松、安全的环境和氛围,给学生心理上的安全感和精神上的鼓舞,培育其探索未知的信念、意志和品质;另一方面是教学过程中必须让学生有自己的思维空间,多一些活动空间,鼓励学生质疑问难,给学生自我表现和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尝试成功的体验,这样学生的问题意识就会越来越强,提问的积极性自然会越来越高。
  2.会“问”——提问能力的提高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教师要善于组织教学资源,给学生提供可以开展问题探究的教学材料,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在多元文化主义的氛围中,人们价值观之间的差异或误解造成各种社会冲突和争议出现,公众对此表现出了较高的参与热情,每一起引起社会争议的事件都能在互联网引起网友的广泛讨论,品德与社会课知识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其中,“品德与社会”课程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关注学生的德性与社会性的养成、发展。在品德与社会课程中,教师要善于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找准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适当地组织一些有争议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关注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提出对社会问题的探究,通过对社会热点、有争议性的问题的讨论,促进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提升对问题的关注和思考,从而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知识、能力、情感,促进自身提问能力的提高,并在此基础上提升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能“问”——提问技巧的提升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小学生质疑能力即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它是小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学生自由地进行逆向思维、求异思维、发散思维,保持怀疑,运用想象,在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学生提问技巧的获得来于哪里呢?最主要的是从已有的学习经验和生活经验中来,教师应坚持尝试在先的原则,放手让学生去尝试、探索。例如: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我们的生命》,对于学生来说,探寻自己的生命历程,了解生命的成长,这是一个神秘的过程,学生在生命历程的探究中,想了解的方面有很多,如果教师把小生命在妈妈肚子里孕育阶段作为生成点,以“小生命的营养”“小生命的呵护”为两条线,让学生去追寻答案,那学生就会有很多的问题,他们会迫不及待地去询问自己的父母,去书本和互联网上寻找答案,这其中的点点滴滴串起了他们对生命成长历程的回顾。学生惊奇地发现自己的出生牵动了这么多人的心,家人对自己的付出和期望是那么的多,在兴致盎然的回顾中,同学们充分地感受到了生命的美好、成长的不易,在感悟生命的孕育以及成长的不易,体验生命的美好以后,老师将发生在身边的一个真实事例作为课程资源加以引用,引发学生深层次的思考,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以自己的生活为基础,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
  课程的教育意义在于对儿童生活的引导,当学生用自己的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达到在“与自我、与他人、与社会”的生活关系中学会生活,他就自然地提升了自我的提问能力和技巧。
  
  (作者单位:湖南省道县井塘瑶族乡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摘要:行困生产生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而其个体内在的原因却是主要的。为此,我们要通过情感交流,引导他们转变,不断增加对他们的感情投入;尊重行困生的人格,让其自我转变;发掘行困生的闪光点,知人善用,增强其自信心,转变其学习态度。由此而切实、有效地解决一些行困生问题,让每一个学生抬起头来。  关键词:行困生;情感交流;尊重;人格;闪光点    在中小学校出现的行为困难学生,即行困生,其根源可能来自社会、
摘要:在课程改革实验开展得如火如荼的今天,我们提出了“课堂实效性研究”这一课题。本文论述了有效教学活动对课堂实效的重要影响,并着重分析了预设有效教学活动的几种途径。  关键词:教学活动;预设;有效性    近几年开展得轰轰烈烈的新课程改革活动使教师的教学理念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尤其是在公开课中,教师都预设丰富多彩的情境活动,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对此,我们提出了“课堂实效性研究”
在高三一轮复习过程中,大家普遍有这样的认识误区:高三,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跟高一、高二相比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所以高三复习课基础知识可以不复习了,应当以重难点知识为主,辅以各地调研题和历届高考真题进行强化训练,以达到高考应试水平。所以从一轮复习开始,不少老师就开始大量训练对知识能力水平要求比较高的题目,甚至不惜采用题海战术,重复多次训练,但是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学生学习起来非常吃力,望题兴叹,望而
摘要:本次体育课程改革是历次课程改革幅度最大的一次,许多新的理念和内容需要广大一线体育教师去认识、理解和体会。没有具体的方法可借鉴,只能在具体的体育教学工作中去探索和实验。兴奋、困惑和摸索是笔者参与这次课改至今的感受和体会。  关键词:兴奋;困惑;摸索    和广大体育教师一样,笔者抱着成为一个适时的体育教师的初衷,求得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后,仔细阅读、认真研究,并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努力实践新
摘要:农村教师培训是加快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培训质量是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保证,探索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培训模式是提升农村教师培训质量的关键。本文从实现区域教育整体升位入手,探索了“请上来、送下去、‘网’起来”培训模式。  关键词:网络环境;农村教师培训;培训模式    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农村的相对滞后制约着区域教育的发展,这已经成为教育发展的重要问题。实现区域教育整体升位,逐步缩小城乡教育差
摘要:思想政治课是中学思想品德教育、行为习惯养成、理想道德观念培养的重要途径,作为初中政治教师,如何适应开卷考试的要求,落实政治课教学目标,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结合教材内容加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政治教师;难点;人格魅力;教法魅力    初中政治由于学科特点,在教学过程中给教师提出两个难点:①政治课本身比较枯燥;②学生受年龄限制,对一些理论知识没有感性认识,难以理解。
日本东京一家贸易公司一位专门负责为客商订票的小姐,负责给德国一家公司的经理购买往返东京和大阪之间的火车票。不久,这位经理发现,每次去大阪,他的座位总在靠列车右边的窗口,每次回东京,又总在靠左边的窗口。问这位购票的小姐,答曰:为的是能让您往返都能欣赏美丽的富士山。这位德国经理深为感动,当然也就乐于和日本的这家公司进行贸易合作了。  管理的艺术是相通的。学校管理和学生教育往往体现在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的
摘要:本文从文化的概念引入中、英文化范畴中的不同价值观:个体主义价值观和集体主义价值观。前者源自英国,后者源自中国。本文分析这两种价值观产生的不同时代背景,然后就这两种价值观对英、汉语言产生的某些影响进行阐述。  关键词:文化;价值观;个体主义;集体主义    什么是文化?古今中外,学者们对此提出过许多定义。季羡林先生曾统计过,有500多种。简单与复杂往往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文化的概念亦是如此
一、当前课堂提问的现状  1.提问随意性较大  提问是许多教師课堂教学中的“常规武器”。可有不少教师课前不精心钻研教材,不能根据学生实际预设问题,上起课来,经常随意提问。这些随意性的问题,有些过于简单,学生不用思考就可随口回答;有些问题又过于深奥,使课堂出现冷场,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在教学“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时,一位老师先引导学生初步了解伏尔泰的形象之后,继续发问:“伏尔泰的形象
编者按:有这么一个人,30多年如一日,走遍了祖国的千山万水,潜心研究一种在外人看来恐怖的动物——蜘蛛。在快退休年龄时,他的名片上标注仅是高级实验工程师,相当于副教授待遇,进入大学工作时学历也仅仅是初中。然而,他从事的事业却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同时享誉世界。面对鲜花和掌声,他却表示想要安静地从事研究。他就是中国的“蜘蛛侠”——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师刘凤想。    谈到蜘蛛,我们不得不提及一个人,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