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的策略探析

来源 :语数外学习·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man5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教学资源和师资力量有限,所以在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学方法没有很大的革新,还是沿用传统老师教、学生学的被动学习方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学到的只是数学的知识点,不是数学的思考方式,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可以通过对学生进行课堂设问的方式来进行教学,来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一、进行有效设问的意义
  有这样一句话:“发明千千万,起点有一问,智者问的巧,愚者问的笨。”课堂设问可以说是进行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同时也是老师启发学生思维,拓展学生思路的一个重要方法。数学的学习要进行一个积极的思维过程,在农村初中课堂教学中很多老师都会忽略这些问题,不去引导学生的思路,只是一味的进行讲解,他们感觉如果进行问题的引导,学生回答的也不是很全面,还会耽误课堂时间,影响课程进度,其实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有效的设问可能会耽误一些时间,但是当学生的思维模式形成,他们对问题的理解、分析以及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都会提高,那么就会对以后的学习和发展有很大的帮助。有效的设问可以激发课堂活力,因为,当老师提出问题学生就会积极的进行思考,这个时候他们的思维就会非常活跃,活跃的思维在学生间是可以相互进行传递的,这种思维的传递就会让课堂气氛变得异常活跃,学生在活跃的环境里进行学习的积极性就会很高,这样就会极大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开展有效设问的方法
  (一)在教学引入处进行设问
  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可以用设问的方法来对新的问题情境进行引入,这样学生就会造成对知识渴望和求知的心态,学习一旦产生了兴奋点,就会对知识有探知欲望,比如在进行“圆的定义的时候”可以问学生,车轮是什么形状的,学生的答案一定是圆形的,老师可以进一步发问,车轮可以做成其他形状的吗,比如方形、三角形、四边形吗,这时学生就会开始进行思考,为什么这些形状是不可以的,课堂气氛开始活跃起来,学生们纷纷进行讨论,结合所学习有关圆的知识点,找到了答案——因为圆形点到轴心处的距离是相等的,所以就能够引出圆的概念,通过这种设问方式学生对圆的性质有了一定的掌握,而且记忆也会非常深刻。
  (二)在教学重点处进行设问
  每堂课的学习都是有一个重点部分的,要想提高学习效果,最好的方法就是引导学生围绕重点来进行学习,在进行新知识学习的时候,可以在重点处进行问题的提出,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掌握知识的实质,可以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比如,在进行韦达定理教学的时候,ax2+bx+c=a(x-x1)(x-x2),a,x1,x2各代表的是什么,进行这样的设问,学生就会对字母所表示的意义有进一步的认识,我们可以对学生进行再一次设问,公式中的a是不能漏掉的。
  (三)在教学难点处进行设问
  在进行新知识学习的时候学生在不同程度上都会感觉有点难度,如果这个问题没有进行有效的解决,会对学生在今后的学习造成一定影响,所以需要运用设问的手段来解决问题的难点,教师可以从思维的角度来铺路搭桥,只有攻破了思维的障碍,这样学生的疑难问题才能得到解决。比如说在进行函数教学的时候,函数的概念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抽象的,当教师把函数的概念进行抽象理解后,可以给学生归纳出几个问题,如果一个三角形的底边是x,面积是y,那么x是y的函数吗?通过这样的设问学生在概念的理解上就会得出答案,能够把握函数的本质特性。
  (四)在知识点模糊处进行设问
  教师可以针对学生出过问题的地方来进行设问,让学生在正确以及谬误方面来进行是非的辨明,通过反差以及对比来进行本质差别的对比,这样可以有效提高学生思维的精确度。比如,在进行平行线讲解的时候,学生对这部分知道点不容易理解,要想让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就会感觉非常困难,老师就可以进行一个设问,在平行线的定义中,为什么要在同一个平面进行设问,如果去掉这个限制因素,还会得到两条平行线吗?老师提出的问题让学生产生了疑点,学生就可以进入深入的思考,这样就可以在真正意义上理解平行线的定义,能够有效的解决学生在知识上的模糊点。
  (五)在教学结束时进行设问
  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内容结束的时候,让学生来进行归纳小结。而且还可以有效的创设一些设问,让学生来进行思考。比如在等腰三角形这节课中,教师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给学生讲授完毕后,可以给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要想证明三角形两条边是相等的,可以找到哪几种方法?那么,这样的设问让学生感到对本节课的学习意味无穷。
  三、有效设问对课堂教学的影响
  进行有效设问可以在最大限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可以说是学生进行学习的最好老师,农村初中教学一直都是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老师在课堂上进行指导,学生都要跟着老师的思路走。数学是进行抽象思维学习的课程,思维的调动需要一个气氛的配合,如果能够给学生创造一个很好的气氛,就可以有效的调动他们在学习方面的积极性,学生有时候对理性思维不敏感就会感觉数学的学习很枯燥。教师可以通过设问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由浅到深,这样学生因为逐步深化学习,引起了学生对知识探究的学习欲望,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能够调动起来。当学生对所学的问题非常感兴趣的时候,课堂气氛就会变得很活跃,因为学生要主动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并会对老师提出的问题作出积极的反应,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对问题进行讨论,这样学生就会对数学的学习更加热情。
其他文献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其定量测定是生命科学,药学,食品分析及临床检验中常涉及的内容,快速、简便、灵敏、干扰少的蛋白质测定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单扫描极谱法研究
本文从介绍发光和发光材料的基本知识入手,强调了无机发光材料在现实生活中,特别是在荧光灯和显示方面的应用。在详细介绍灯用荧光粉发展的同时,着重介绍了FCRT、PDP和FED三种显
  本文研究了三种不同的体系:溶胶-凝胶法制备了掺EuCl3的SiO2-TiO2无机溶胶、凝胶体系;以引发剂BPO制备丙烯酸铕Eu(AA)3和甲基丙烯酸丁酯(BMA)共聚薄膜体系;选择与无机SiO2玻
本文主要通过探索金属配合物自组装的方法,寻求其中的规律,实现了对一系列过渡金属的分子构筑及功能配合物的控制组装,并对配合物的结构性能关系进行了探讨。  本文介绍了有关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知识时一定要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的思维能力,是因为数形结合的思维能力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数学思维方式,学生在学习时必须了解到数形结合思维的重要意义,在遇到数学问题时要有意识地应用数形结合的思维能力,他们才能学好数学知识。  一、数形结合的思维能力能简化学生的数学思路  初中学生在学习数学的时候,有时会觉得数学问题非常复杂,特别是看到数学问题中的已知条件、未知条件,就觉
  本文采用[13C3]甘油和以[13C3]甘油为原料合成[13C3]三棕榈酸甘油酯为测量内标物,详细考查了血清甘油三酯准确定量所需的水解、净化、甘油三酯的提取和固相萃取分离、游离
铝是人体非必须元素,随着铝制品的广泛应用以及铝在环境体系中的大量存在,使铝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更受关注。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铝与阿尔茨海默氏病(AD)和帕金森氏病(PD)及透析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