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与英语教学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x74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导学案是教师在适当的教育教学理念的指导下,通过对课程标准、教材、学生情况的深入研究,结合教师各自用的教案,精心编制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和自主创新的材料依据。换句话而言,它是由传统的教案转化而来,是师生共用的、具有公开性和透明度的教学使用材料。
  1. 学习内容
  学习内容即是一堂课里所要学习的教学资料上面所安排的内容。《新目标》版的英语教材编排,每个单元都有它固定的框架,总体可分为三个部分:Section A、Section B和Self Check.八年级下册及九年级全册在原有的基础之上添加了Reading(泛读)这一部分。简而言之便是“词、句(视听说)——语法(归纳)——阅读——写作”这样的分布特点。所以在安排导学内容时,可以按以下课时进行编排:Section A为两课时,第一课时重点内容为词汇、短语、句型和语法的学习,第二课时为精读与写作。Section B比Section A少了语法部分,但因其内容的深度跟广度,也要分为两课时。Self-check和后面的Reading(泛读)则可以各划分为一个课时。当然,这仅为参考。因为教师在确定教学内容之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教材内容的增加或删减。也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适当调整教材内容的顺序。此外,还需考虑教学进度与课堂的容量。
  2. 导学目标
  导学目标为整篇学案的灵魂,它的确定应具体而明确,要让学生明白学些什么,练些什么,达到什么样的目的。导学目标的重点需要突出强调,让学生一目了然。例如在Section A的第一课时里,我们往往会把目标制定为要求学生掌握在这一谈论话题之下的词汇与句型,并能够自由使用这些知识,完成对应的练习,达到交际运用这一目标。同时也能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或是跟别人合作讨论归纳总结出这一知识点中的语法现象。
  3. 导学过程
  导学过程为导学案的血肉,它最少应该包含指导预习、练习训练和存在问题总结这三版块。
  在编写指导预习这一版块中,教师编写时要注意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学习新内容创造条件,同时要做到有效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设置认知冲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能够顺利引导学生进入新的学生情境,学习新的内容。例如七年级下册Unit 3 “Why do you like koalas?”第一课时的预习指导中,教师可以利用头脑风暴,在指定时间让学生回忆已经学习过的动物名称,让他们按照回想的顺序写下来,并想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顺序安排,让他们跟其他同学对比一下所写到的名称和顺序,都有哪些不同,为什么。
  至于练习训练,当然是针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编写,旨在对所学知识的训练与巩固。因此,要遵循以下原则:有可操作性、有强烈的针对性、有一定的趣味性、训练题型要多元化、设计要多层次化、难度要有一定的梯度。
  在经过预习的指导与练习的训练之后,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就暴露无疑了。此时,问题总结这一版块便起了作用。此处可要求学生将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困难和疑问做个全面的总结,并将它们写下来。这样就有利于老师根据其存在问题,在教学中有的放矢,做到精讲多练,向课堂要效率。
  4. 导学资源
  这一环节提供给学生的可以是一些拓展词汇、相关句型、语法总结、背景知识等。只有这样,才能给学生提供更加充足的学习资源,方便学生学习,节省他们宝贵的时间。如在学习八年级Unit 9 Reading “Have you ever been to Singapore?”时,如果能给学生提供关于新加坡旅游的背景知识,学生读起文章来一定会感觉简单许多。又如在八年级Unit 4 “He said I was hard-working”,学习语法时,学生不可能根据简单的五个句子,就能概括出直接引语如何转化成间接引语具体方法,所以,他们需要一些额外的相关知识做为铺垫。
  5. 课后检测
  课后检测作为导学案的最后一个环节,不在课前或是课堂上发挥关键的作用。它主要是对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点拔之后,对学生的一种检测。该部分的设计应紧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能力培养目标及学生的认知水平而进行。设置过程中要突出便于检测学生这一特点,只有做到这点,方能直截了当地反馈学生在一堂课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以便教师能在第一时间给予纠正及解决。
  责任编辑 魏文琦
其他文献
面包专用麦巴优一号,原代号为96-4870,由巴盟农研所培育而成,2002年通过内蒙古自治区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蒙审麦2002002.
<正>樱桃红是我国筛选的小型萝卜品种,肉质根圆形,品质细嫩,生长迅速,色泽美观,根皮红色,生长期短,适应性强,喜温和气候,生育期短。该品种可春、秋季露地栽培和保护地栽培。1
相比于温柔的母亲,父亲的爱往往是沉默而卑微的。正如小小的桂圆,也许时间才能显示出他的沉重。
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自身不断地学习、反思和研究,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不断改进教育教学实践,不断发展和完善自身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过程。校本教研强
如何引导学生经历完整、有意义的学习过程,提高小学生学习概念的实效性呢?  一、让学生自主探究,促进对概念的理解  数学概念比较抽象,而小学生的思维处在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因此,笔者在数学概念教学中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重视直观形象教学,注重提供观察、操作的体验过程。  如教学“体积单位”一课,建立起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和1立方米的表象是这节课的重点和难点,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笔者注重提供观
在传统的中国式英语教学中,老师的作用和地位都非常高,很多时候是老师读一遍单词,学生跟读一遍单词;老师读一个句子,学生跟读一个句子,老师主动教,学生被动学,完全忽视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久而久之,教学效果变差了,学生的兴趣和信心也失去了。要是能让学生知道怎么学,然后主动去学,那结果将大不一样。在过去一年的教学中,我认真实践和探索了学生自学能力和自学品质的培养,采用了任务型单词自学能力培养的方法,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英语课程特别要强调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英语教育专家鲁宗干也认为,教师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爱护性的指导和帮助,让学生有话“想说”“能说”“可说”。因此,我们创设了“三有”英语课堂,进行提高小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研究和实践,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一、精心创设情境,让学生“有话想说” 
中职德育课程教学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德育的主要途径。  一、影响中职德育课程有效教学的因素  1.教育观念滞后。中职德育的教学中,无论是“职业生涯规划”、“经济政治与社会”还是“哲学与人生”等德育课程,都是把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作为总体目标。教师如果无视学生的实际,不及时更新教育观念,拿着新教材,唱着过去的歌谣,提高教学实效将是镜中花和水中月。
〓〓人的创新离不开想象和思维,图书图文并茂,内容和题材符合幼儿生理心理特点和审美感受力等特点,深受幼儿喜爱,可以给幼儿广阔的想象空间。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工具,是思维的物质外壳。心理学家研究表明,要提高幼儿的思维能力就必须加强语言能力的训练。而早期阅读是学前儿童语言学习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对促进学前教育语言发展具有重要价值。我园在小、中、大班广泛开展了一系列的早期阅读活动,并在这些活动中,注重对幼儿创
一、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兴趣,寓写于乐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没有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探求真理的欲望。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以往的实践已证明:靠大谈作文意义、重要性之类的话并不能奏效。必须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运用直观、形象、新颖的事物激活思维,才能使学生智力活动呈现最佳状态。如教学生写景的作文时,我让学生从身边着手,带上数码相机、摄像机去发现、挖掘高州市的一处美景。再把这些原始资料通过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