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字文”作业模式的尝试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ckegg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该让学生的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维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在语文教学中,读写二者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关系。
  在语文教学中,笔者尝试采取读写一体化的“干字文”的作业模式,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有所提高,良好的阅读习惯逐步养成,写作能力日渐提高,学科素养有所提升。
  一、经典书评类“千字文’作业实践
  经典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指导学生阅读经典作品,并根据自身体验写出“原汁原味”的感悟,使阅读者本人有生动的体验,有表达的欲望。笔者推荐的经典不仅包括教材中的名著,例如《论语》《巴黎圣母院》等作品,也包括现当代被广为认可和好评的作品,如《追风筝的人》《命若琴弦》《文化苦旅》等。
  有学生在阅读《飘》后这样写道:
  人生一世,如草木一秋。常言浮生若梦,似乎生活就是一出悲剧。《飘》讲述了一段坎坷而又感人肺腑的人生,斯佳丽与百瑞德之间的爱情纠葛,让笔者深深体会到“情”字的分量,在爱与被爱中的选择意味着什么。生命的本质其实是欢乐,虽然人生的结局不够圆满,但是我们还是从中体会到了幸福的滋味。斯佳丽最终没有绝望,而是坚信“明天会好起来,一切都将会过去。”这又何尝不是希望?事实上,更多的時候,我们在生活的路上走的不好,不是路狭窄,而是我们的眼光太狭窄,所以堵死我们的不是路,而是自己。
  二、生活感悟类“千字文”作业实践
  语文学习的空间不仅仅在课堂,它包括我们的生活,我们身边的人和事,我们的思想和情感,可以说,没有哪一门学科像语文一样离我们这么近,这么亲切。生活是学生读写的重要源泉,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我们总能发现生活的美好。原来,一切的酸甜苦辣都是生活的恩赐。
  有学生对吃地瓜干进行了这样的描述:
  和煦的阳光照在身上,我一边看着书,一边吃着心爱的地瓜干,享受着周末的美好时光。忽然,我的眼神离开了书本,转向了手中的地瓜干。地瓜又叫红薯,称为地瓜是因为它的果实像瓜一样硬而脆,又深埋在地下。其他瓜有等同或甚于它者,大都把果实展现在人们面前以显其风采。很好奇古人是如何发现红薯、莲藕之类的地下作物根茎是可以吃的。也许,是有善于发现潜藏着的美的伯乐吧。如果缺少美的发现,那我们会失去多少社会财富呢?
  我开始审视我的过去,很庆幸没有花太多时间浪费在追求没有内在含义的东西上。我拿起饱和半透明的地瓜干,放进嘴里,嘴里回荡着甜蜜。
  三、影视鉴赏类“千字文”作业实践
  艺术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文字的表达和影像的呈现各有优势各有特点,在品读书籍的同时,结合影视作品的鉴赏,往往有相得益彰的效果。杨媛同学在《百鸟朝凤》观后,反思当今社会传统与现代的传承问题,得到了“阅读”作品之外,更深层的表达。
  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传统”已经渐渐消失在人们的脑海中。“百鸟朝凤”并不是一个神话,而是一首唢呐曲:民间的传统技艺正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传统并不代表迂腐,一味地崇洋媚外只会让中国五千年的文化消失殆尽,为什么不支持我们民族本有的基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我们的传统能经受时空的检验。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游天鸣没忘,你忘了吗?
  四、原创分享类“千字文”作业实践
  有时有所触发便有所感悟,有时积淀到一定程度,便无名地有表达的欲望和诉求,目睹着文字和生活中的景象,内心涌起一种情感的冲动。因此,笔者的“干字文”作业特别有一个原创作品的展示,在这里,很多文字功底较好的学生得到了尽情的发挥,就像他们自己说的“想写出来,慢熳就止不住笔了。”不少学生的原创作品是每周一篇,形成一个系列连载,每篇文章之间连贯通达,人物形象丰满,情节曲折生动。
  有同学在小说《归来》中写了一只叫琦琦的狗:
  琦琦从头疼欲裂的昏迷中醒来,两眼迷蒙,好一会儿才找到焦点。她屏息凝神地听着,有轻微的呼吸声,毛皮摩擦铁笼的沙沙声,还有来自四面八方笼子晃动的咯吱声。琦琦试探着叫了一声,很快便得到了热烈额回应,方才还逼仄寂静的屋子顿时充满了各种狗的狂吠声。没一会儿,屋门被重重的踹开,长相猥琐身形臃肿的男人怒气冲冲地从墙上扯下一根长鞭,可着劲儿狠命抽打着那些摞在一起的笼子。笼门旁的动物立马痛得缩到角落,笼外飘着好些夹杂着血污的绒毛。
  狗是最会察言观色的动物,眼见着同伴受了伤,唯恐自己也遭毒打,都停了吠叫,只有冒火的眼睛凌厉的蹬着那可恶的男人。他又骂骂咧咧唾了口唾沫,拎了桌上的酒甩门而出。狗们面面相觑,皆心存不满,却再没敢有动静,受了伤的“嗷呜”小声哀叫着,控诉着男人的粗暴行为。
其他文献
陆蠡《囚绿记》的主题在通行的教参上被解读为:文章借赞美常春藤“永不屈服于黑暗”的精神,抒发了自己忠于祖国的情怀,颂扬了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表达了对自由和光明的向往之情。并借“有一天”重见常春藤的期望,祈祝沦亡的祖国河山早日获得解放。  这个结论其实是“知人论世”文学批评方法论的结果。不过,这种方法论下的主题解读真的可靠么?  细读文本,不难发现,文章的叙事脉络和情感脉络在第八自然段发生转折,在此意
在人类的思维活动中,想象力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利用丰富的想象力能使人们进行独特的艺术创造,在某种意义上说,想象力极大地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从教育方面来看,处于小学时期的孩子,其想象力属于是启蒙的初始阶段。以写作来说,写作是小学生培养和锻炼想象力的一个广阔平台。在小学作文的课堂教學中,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可以使小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想象力,使他们的想象力能够在启蒙阶段得到有效的锻炼,从而为今后的
语文文本作为人类知识、人类思想的有效载体,成为人类情感的宣泄窗口和人类智慧的结晶,它本身是有“味”的。但从语文教学的角度来谈“语文味”,就远不能只停留在“文本之味”,语文教学应该讨论的是牾文学习的过程是怎样一个有“味”的过程,我们的语文教学怎样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一个有“味”的过程。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写道:“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
《十八春》是1949年上海解放以后,张爱玲应约在《亦报》上用笔名“梁京”发表的一篇长篇通俗小说,1951年11月由上海《亦报》社出单行本。张爱玲到美国10年之后的1967年,她对这部作品作了一些改动,1968年由台北皇冠出版社出版,是为《半生缘》。  《半生缘》与《十八春》相比最明显的差异在于,张爱玲将《十八春》的18个章节删减为17个章节,时间跨度由原作的18年缩减为14年,让小说停止在顾曼桢和
文化传承与理解作为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四大组成之一,成为语文教育追求的重要目标。其实无论是“教学大纲”时代还是“课程标准”时代,“理解并传承中华文化”作为语文课程的重要目标一直存在,但文化教學作为语言教学的“第五维面”,长期以来又只是语文课程与教学目标的“潜层面”。因此,作为一线教师,应更多关注如何将“潜层面”的文化素养教学转化为“外显”的课堂教学实践。以下将以《始得先山宴游记》和《赤壁赋》为例谈拙
诗歌作为美的载体,其教学应当承担更为重要的审美教育任务。诗歌教学应该是一个开展美的欣赏、学习美的表达、尝试美的创造的活动过程。诗歌欣赏是一种需要欣赏者参与的艺术鉴赏活动,是欣赏主体结合自己的审美经验重新构建诗美的过程。一首诗就是一个诗美系统,诗歌教学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个对诗美的解构过程。  比如教授柳永的《雨霖铃》,就应让学生了解该词的节奏、平仄、韵字的特点及作用,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让学生深切
教学设计是将教学诸要素有序、优化地安排,形成教学方案的过程。语文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探究的过程。但在实际的教学操作中,教师利用的是最终形成的教案,是“结果”,教师自身经历的探究过程却被浪费掉了。从中删选出可用的资源,并将其重演于学生,是我们进行探究性教学设计的一条可行的操作思路。  一、设计资源  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面对有大量的教学资料。教学设计本身就是如何搜集资料,如何安排资料的
写作教学内容:其一是为什么写,其二是怎样写,其三是写什么。通常情况下,教学中强调的是怎样写和写什么,很少关注为什么写。这样就出现了偏重技法追求,轻视情感需求的倾向。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模式化、套路化的写作格局,背离了写作的初衷。写作教学,最根本的任务是培育一颗真诚善感的心灵,养成理性分析问题的思维方式。因此,作文教学应借助文本细读,从“为什么写作”入手,着眼于情绪的调动和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着眼于写作
【背景】  许多教师都认为《老王》一文,主要表现的是作者对老王的内疚,认为相比较老王,作者就是个幸运儿,要学习作者关注弱势群体的精神品质,在学术界的解读中,我们也看到此种观点。这种观点并不是没有道理,但是要注意的是,在“文化大革命”的背景下,作者真的是个幸运儿吗?而且在与老王交往的过程中,作者的做法也并无不妥,为什么作者却越来越感觉到愧疚呢?经过仔细的分析发现,在这文字表面的描写之下,还隐藏着作者
智趣课堂就是授课老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学到知识,掌握语文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课堂教学效果。为此,我在教学中从以下几方面做出了努力。  一、设计导语,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语文课堂的导入环节,老师可以用精妙的导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可以用直观形象的多媒体,活跃气氛,深化课本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