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三趣”品真味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zlh68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文本作为人类知识、人类思想的有效载体,成为人类情感的宣泄窗口和人类智慧的结晶,它本身是有“味”的。但从语文教学的角度来谈“语文味”,就远不能只停留在“文本之味”,语文教学应该讨论的是牾文学习的过程是怎样一个有“味”的过程,我们的语文教学怎样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一个有“味”的过程。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写道:“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可谓道出了文学创作的真谛,而语文学习的过程亦是如此的一个“出入”的品味过程读者首先必须凭借语言文字,“还原”文学作品中的“世象”,“入乎其中”,品出文中“情趣”;然后再由情入境,“沉乎其中”,横生出“美趣”。但是,情趣、美趣,只是限于一文一课的“自足之味”,而由此反观人生社会,衍生出“出乎其外”的“智趣”,这“智趣”才能真正满足人的自我发展需要。激“三趣”,品真味,这才是语文学习的最高境界。
  叶圣陶先生曾说:“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意思是读者假如进入了作品所描绘的情境,对作品所表达的情感、描述的景象,自然就产生一种亲切感,即“入乎其内”的“情趣”,这种“情趣”是由读者与文本“对话”得来,这是语文学习的最初层次。
  语文读写活动的过程是一个由“作者、读者、作品”三者构成的“三边”活动的整体。在这“三边”中,如果是读,则作者潜在于文章之中,文本作者要表达的观点、思想、趣味和意境,只有作者本人才清楚,读者面对文本所存在的时空差异,从而导致代代读书人对原作作出各自不同的阐释。于是,趣味和魅力也就产生了,读者与作者以文本为媒介发生心灵的碰撞和灵魂的问答。这种碰撞和问答,现代阅读理论称之为“主体间性对话”。在这个对话过程中,读者凭借着文本中的文字为媒介,隔着邈远的时空,与隐身于文字背后的作者倾心对话,心神交会,情感共鸣,品鉴三味:一曰“真诚之昧”、二曰“神秘之味”、三曰“秘响旁通”之味。
  一是“真诚之味”。文贵真情,亦唯有真情才能打动人心。于读于写,双方都必须向对方真诚地敞开心扉。作者必须将自身的体验、自身的情感投注在文本之中,读者才会与你对话,才会同你心灵共鸣:同样,读者也必须将自身的理解和体验融注到文本中,进入到作者的内心世界,才能与隐身于文字后面的作者形成心与心的交流。
  二是“神秘之味”,此乃读者通过文本与作者对话,并由此进入对方的心灵,进入一个未知的灵魂,触摸到潜藏于文本中的作者心灵的跳动,这是一种神秘的沟通。
  三是“秘响旁通”之味。美籍学者叶维廉先生对此作过生动的描述:“打开一本书,接触一篇文,古代的、近代的,甚至异国的,都同时被打开,同时呈现在脑海里,在那里颤然欲语。一个声音从黑字白纸间跃出,向我们说话,其他的声音,或远远地回响,或细语提醒,或高声抗议,或由应和而向更广的空间伸张,或重叠而剧变,像一个庞大的交响乐队,在我们肉耳无法听见的演奏时,交汇成汹涌而绵密的音乐。”在读的过程中,你通过文本聆听作者的心声,而同时似乎又有许多人类思想的精灵在跟你交谈,或帮你与作者对话,你的整个心灵的空间,全是人类智慧与情感的声音和意象,这是一种十分奇妙的对话过程。
  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引导学生发展这种通过文字与作者穿越时空对话的能力,经由文字的桥梁,到达作者营造的情境,用心去交流体会,才能与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让学生品出文本的“三味”。
  只要激发了学生语文学习过程中的这种“情味”,学生自然就会产生“沉乎其中”的“美趣”,这是我们语文教学的第二层次。
  钟嵘在《诗品序》中说,“五言居文词之要,是众作之有滋味者”。他将“滋味”作为对作品的最高美学判断。同时他又指出,诗歌当“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是诗之至也”,他用“味之”来概括读的过程。后来司空图提出“辩于味”,实际上也是把读的过程当作美的欣赏与创造的过程。
  语文教材中的篇目,无一不是古今中外优中选优的精品美文,它有血有肉,富含情感美、语言美、哲理美。更为重要的是,语文学习的过程具有直觉意会的特点,它要求主体的全身心地投入和体验。意象合一,理解观照合一,身心合一,知情合一,这是直觉动态系统的基本特征。在语文学习中,这种知情意一体化的活动的结果,不仅包含了对文中知识的把握,也包含了智慧的提升,更包含美的体验和美的感受,实现了一种思想境界的升华,从而使学习主体沉浸其中却又难以言喻的妙境中。
  为了激活學生语文学习过程的美的滋味,语文教学必须努力营造一种氛围,引导学生陶醉于一种情韵,努力使学生进入美的创造与欣赏的“颠狂”状态。从美的层面让学生品出味来。教师应引导学生去多读多思,分析品味,感受欣赏,真切的把握课文中所蕴涵的情味之美,努力达到“辩于味”。
  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读者由文本与作者对话而产生的“情趣”,那只是语文学习刚刚“入乎其内”的入门的趣味,由欣赏与创造过程产生的“美趣”,那也还只是“沉乎其中”的情景性趣味。而语文学习趣昧的最高境界,则,是“出乎其外”的“智趣”,这才是力求自身发展之味。
  所以,我们的语文教学,在引导学生获得“情趣”与“美趣”的同时,必须使学生有一种发展的自我意识,让学生充分获得语文学习的“智趣”。智趣的获得,主要在于迁移,在于举一反三。“智趣”获得的标志,在于学生独立自主地完成相应的语文任务,在于学生独立自主地解决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和生活实际中出现的问题。因此,在语文教学中,一文一篇的教学并不是最终的目的,它只是一个范例,不光要掌握文中的基础知识,还要获得阅读此类文章的理解分析、概括提炼的能力技巧,更要获得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写作能力与技巧。与此同时,教师还要善于引导学生披文入情,反观人生社会,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健康地成长。
  总之,语文学习的过程的确是一个充满“趣味”的过程,语文的人类思维、人类情感、人类智慧的三维一体特征使得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了一个真正的知、情、意、思一体化的过程。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情趣”“美趣”“智趣”,观之于文,诵之于声,动之于情,思之于心,察之于身,践之于行,真正品出语文的真味。
  ★作者单位重庆市万州外国语学校。
其他文献
一、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原因,是激励、指引学生学习的强大力量,直接制约学习积极性,是学习活动得以发动、维持、完成的重要条件。学习动机强的学生,必然在学习活动中表现较高的学习积极性,他们在学习中能够专心一致,具有深厚持久的学习热情。反之,缺乏学习动机的学生,学习效果将会受到影响。中职学生往往文化基础薄弱,在学习上挫败感强烈,进而学习动机受到损害,逐渐丧失学习兴趣。  二、
原题回放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人说,传统是包袱,它拖住了前进的脚步;也有人说传统是财富,它滋养着向上的渴望……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立意  这是一则以“传统”为话题的材料作文,材料提供了关于“传统”的两种不同认识,立意可就这两种认识展开,表达对待“传统”利弊的看法;也可
“门”,一直被赋予丰富而深刻的内涵。东晋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以“门虽设而常关”表明自己的归隐心志,宋人唐庚在《醉眠》中以“世味门常掩,时光簟已便”表达自己厌恶官场、追求恬淡的心境。“诗圣”杜甫也在他的诗歌中,通过一扇扇门,表明了他对儒学的继承与诠释、对功名抱负的执着、对各种现实打击及社会磨难的担忧苦愁。  “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  ——理想之门·求索  杜甫出生在一个世代为官的封建官僚家庭
传统的阅读课堂中教师的角色就是全知的权威,所谓与学生对话,其话题是教材编者或教师预先设定的,而且对话的方式也是确定的,甚至最终的阅读结论,也是早有定论的。当然,不可否认,这样的知识经过整理系统性强,接受快捷有效。然而,也正因为如此,语文教学丧失了魅力,学生从阅读中得到的不是沉浸唤醒感悟升华的体验过程,而是教师加诸的成熟文本理解。教师以其丰富的人生阅历、详尽的参考资料、反复多次阅读后形成的“经验”替
评讲课绝不是在学生做过一遍的基础上,师生将其内容重复推演一遍。在“关键能力”“为学而教”越来越成为教学共识的背景下,如何让高三阅读评讲课这一常态课型发挥其最大教学效益,笔者认为以下三个任务不可或缺。  一、重构新问题——在学情视角下优化内容  以学定教,顺学而教,其前提条件是进行充分的学情探测。教学内容的优化组合无疑要以此为起点,充分重视高三学生阅读理解参差不齐的状况。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必须深入研
比喻论证是高中议论文写作时的常用论证方法,用得恰当,可以为议论文增添文采和说服力。学生在作文中常使用,但却因用得不恰当、不到位而达不到相应的效果。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修正学生作文中的问题,本人有针对性的上了这次“议论文比喻论证训练指导”,教学的目标主要有两点,一是感受比喻论证的说理效果,二是通过训练,掌握比喻论证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和技巧,使说理变得形象生动。  一、感受魅力,明确目标  为了让
前不久,我们听了一节语文公开课,课文是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史记选读》中的《管仲列传》。本课教学设计新颖,切入巧妙;老师准备充分,学生发言踊跃。  现将这节课的主要教学步骤摘录如下:  一、以管仲为何被称作“春秋第一相”的问题导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学生阅读课文,讨论并概括:管仲治政取得了哪些成就?  三、管仲获得重用的原因是什么。品读管鲍之交。  四、管仲治国虽取得了极大成功,但司马
一滴水滴的坠落,虽微不足道,但若持之以恒,终能穿透坚硬如铁的石塊;一缕微风的吹拂,虽没有痕迹,但若经久不息,终能造就石林山海的壮观。沧海桑田往往起源于平凡的力量。不是每一次磨砺都足以改变,不是每一次改变都足以感知,但我始终坚信平凡中始终有着不平凡。  此刻抑或是往昔,无数像孙少安、孙少平这样平凡的人正在或已经谱写了不平凡的乐章,他们或是兢兢业业,努力做好本职工作,或是为了国家和民族的荣誉战至最后一
陆蠡《囚绿记》的主题在通行的教参上被解读为:文章借赞美常春藤“永不屈服于黑暗”的精神,抒发了自己忠于祖国的情怀,颂扬了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表达了对自由和光明的向往之情。并借“有一天”重见常春藤的期望,祈祝沦亡的祖国河山早日获得解放。  这个结论其实是“知人论世”文学批评方法论的结果。不过,这种方法论下的主题解读真的可靠么?  细读文本,不难发现,文章的叙事脉络和情感脉络在第八自然段发生转折,在此意
在人类的思维活动中,想象力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利用丰富的想象力能使人们进行独特的艺术创造,在某种意义上说,想象力极大地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从教育方面来看,处于小学时期的孩子,其想象力属于是启蒙的初始阶段。以写作来说,写作是小学生培养和锻炼想象力的一个广阔平台。在小学作文的课堂教學中,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可以使小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想象力,使他们的想象力能够在启蒙阶段得到有效的锻炼,从而为今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