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忘录·聚焦十九大

来源 :中小学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yden1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九大报告: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在“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部分,首先谈到的就是“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办好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网络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使绝大多数城乡新增劳动力接受高中阶段教育、更多接受高等教育。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办好继续教育,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
  部长发言: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十九大代表、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发言中介绍了教育战线5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一是教育总体水平已经进入世界中上行列。二是教育的质量明显提高。三是教育发展的条件有了历史性的改变。四是教育的国际影响力明显增强。五是教育改革全面深化。
  陈宝生表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教育要给老百姓送出四个“红包”,啃下三块“硬骨头”,完成六项任务。到2049年,希望中国教育能实现一大愿景—引领世界教育发展潮流。
  四个红包:
  第一个“红包”,到2020年,学前教育(即幼儿园)毛入园率要达到85%,普惠性幼儿园要占到幼儿园的80%以上。
  第二个“红包”,义务教育阶段主要是均衡发展,标准化发展,一体化发展,着力化解“择校热”“大班额”。到2020年,大班额必须完全消除。解决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的问题,特别是要化解好学校减负、校外增负的问题。
  第三个“红包”,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等教育基本普及。到2020年,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要达到90%以上,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要达到50%。
  第四个“红包”,送给老师们。研究出台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制定相关政策措施,调动教师从事教育的积极性。
  三块硬骨头:
  第一个“硬骨头”,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园率要达到85%,普惠性幼儿园占比要达到80%。
  第二个“硬骨头”,义务教育阶段控辍保学,把义务教育巩固率提高到95%。
  第三个“硬骨头”,到2020年建立中国特色的高考招生制度体系。
  六项任务:
  一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二是健全立德树人系统化落实机制。
  三是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为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提供制度支撑。
  四是推动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五是进一步提高教育保障能力,夯实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六是切实加强和改进教育系统党的建设,为教育改革发展提供根本保证。
  一个愿景:
  十九大报告里面勾勒出了“第二个一百年”目标,到2049年中国教育会是什么样子呢?面对记者提问,教育部长陈宝生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第一,2049年,中国教育将稳稳地立于世界教育的中心,引领世界教育发展的潮流。这就是说,到那个时候,中国教育的标准将成为世界教育的标准。
  第二,2049年,中国将成为世界各国人民最向往的留学目的国,各国将有意愿和中华文化实现交流融合,将有大量师生来中国学习交流中国的发展经验,在交流过程中实现共同进步。
  第三,2049年,对世界教育发展的规则,中国将有更大的发言权。中国将尽自己的努力,为世界教育发展提供中国方案、中国智慧。
  第四,2049年,中国版的教材、汉语发音的教材,将走向世界。
  代表之声:为了每一个孩子
  在建设一个以创新为引领发展第一动力的现代国家的路上,就需要在某些领域有个性、有专业甚至要痴迷于这个方向的青年。这时候,要通过教育的转变,通过课程体系的完善,帮助每一位学生找到他自己,发现他自己,唤醒他自己,最终成为他自己。
  —李希贵(北京十一学校校长)
  十九大报告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今天的小学生,在第一个百年中成长,更将是第二个百年目标奋斗者。教育到了需要真正用行动推动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的时刻了。
  —杨 荣(上海实验小学校长)
  教育要遵循“绿色”的发展理念,首先要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要关照孩子的全面“协调”发展,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要创造“开放”宽松的环境,在遵守社会规则前提下,给予孩子心灵和思维充分的自由;要搭建“共享”的平台,加强文化自信,促进兼收并蓄。
  —周 洁(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华阳小学校长)
  十九大报告中“努力让每个孩子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的提法与习近平总书记之前提到的“努力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是一脉相承的,“教育公平不是整齐划一,只有尊重个体差异,发挥每个孩子的特长,才是有质量的公平。”
  —杨琼英(云南省玉溪市第一小学校长)
  十九大报告既是理论教科书,也是行动指挥棒。“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让我们觉得工作思路更清晰了、方向更明确了、干劲更足了,我们教育工作者将坚持立德树人,努力帮助更多的孩子成长成才。
  —杨浪浪(重庆市人民小学校长)
  我在乡村工作已经25年了,农村的办学条件、设施和城里相比是有差距的,所以老师们不愿意来,我想这种现象是暂时的。近几年来,在国家的关心和支持下,农村学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支持乡村教师计划的出台,农村的办学条件好了,教学环境得到了改善,来到农村的老师也越来越多了。
  —黄俊琼(贵州省黔東南州镇远县江古镇中心小学教师)
  十九大报告提出,教育事业全面发展。现在,有更多的师范院校艺术专业的毕业生走进农村中小学,从事艺术教育工作,方方面面有了很大的进步,有的节目参加全国比赛还获得了大奖。但是,在现实中依然会遇到师资不足、场地有限等种种问题。因此,一些小学的艺术课就会出现开课不足或者被占用的情况。这就特别需要重视农村教育的发展,加大艺术教育的投入,让品味高雅、内涵丰富、陶冶学生身心的艺术课滋养农村的孩子。
  —颜业岸(海南省琼海市嘉积中学教师)
  十九大报告再次强调要进一步办好特殊教育,这是我们党对残疾人的庄严承诺,也是对特殊教育事业的极大关心。我们将不断增强办好特殊教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不懈努力,让更多的残障孩子接受更优质的教育,挺起胸膛朝前走,以心为眼看世界,让他们与健全人一样,共享幸福美好的小康生活。
  —李龙梅(重庆市特殊教育中心校长)
  十七大报告提出“关心特殊教育”,十八大报告指出“支持特殊教育”,十九大报告强调“办好特殊教育”,这表明国家对特殊教育的重视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下一步,在提高特殊教育普及率的同时,要在规范化上下功夫,师资队伍建设、课程标准建设,应该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努力提高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
  —李银环(北京市通州区培智学校教师)
其他文献
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在很多情况下是通过课堂提问来完成的.但是教学实践证明,并非所有的课堂提问都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所以提升课堂提问质量是促进物理教学有效性的必要手段之一.恰如其分的提问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 而且还可以开启学生心灵, 诱发学生思考, 开发学生智能,同时还起到与学生作情感双向交流的作用.所以如何科学设计灵巧、新颖、易于激发学生
在北京市海淀区,有这样一所学校:一群全国年龄最小的飞行员在这里诞生,小小年纪就圆了自己的蓝天梦;一群执着于科技创新的孩子从这里走向世界头脑创新大赛的竞技场,与各国名校师生站在了同一个领奖台上;一群文艺小少年从这里登上央视春晚的舞台,尽情施展自己的艺术才能;还有众多学子从这里考入自己的理想大学,其中不乏清华、北大这样著名的高等学府……这并不是人们眼中的传统名校,而是一所正处于上升期的普通完全中学—北
期刊
相对于文字表征和公式表征,函数图象往往更能直观地呈现出多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图象法在物理学习和解决物理问题的过程中应用相当广泛,对于“物理实验”学习亦不能外.图象是
面对28人的小班,笔者尝试了新的教学模式,把班上28个人分为5个小组拼桌上课,每组5-6人,每个组选有组长,负责组织组员讨论、实验等活动,将一学期教学内容分成5-6个知识领域,每
近几年,高考中以导体棒旋转切割命制的试题逐渐增多,如:绕棒的一端转动切割、绕棒上的某一点旋转切割、两根棒同时转动切割或圆盘在匀强磁场中绕中心轴转动等,理解棒的等效切
三角形是一种较为特殊的几何图形,其具有很多的特性,这些特性不单单在数学领域,在很多其它的学科当中,也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例如,在物理领域当中,可以运用矢量三角形,对高中
当今社会处在越来越繁荣的信息时代,对我们接收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我们的学生.观察能力是学生学习物理知识需要必备的重要能力之一.没有观察力,就不可能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性的思维.学生观察能力的强弱对学生其他智力的开发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必须在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的教学方法研究.在做初中物理实验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要通过眼、耳、手、鼻等方式,全面观察实验的形态、变
组合传送带是平时生活中联系比较紧密的典型实例,也是历年高考中重要题型之一.主要知识涉及运动学规律,牛顿运动定律,功能关系,这些知识是高中物理的主干知识.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物理课程标准,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实验器材的选择,决定了实验效果的好坏.坛坛罐罐当仪器,拼拼凑凑做实验.课程标准指出:“应通过各种途径开发实验课程资源.”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用已有的实验器材进行实验,也可用效果更明显、实验误差更小的新实验器材进行实验,还可以让学生了解一些新的实验技术.同时,应大力提倡
观察是对客观事物和自然现象的仔细察看、了解,它是智力活动的门户和源泉.观察能力是人们从事各种智力活动的基础.  初中物理教学包括基础知识讲解、物理验证实验和习题讲解三大部分.在这一系列的教学环节中都离不开观察,因为物理学是以观察和验证为基础的科学,在物理教学的各个环节中非常适合培养学生的以探寻物理规律为目的观察能力.本文着重讨论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怎样培养学生用科学的观察方法观察物理现象,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