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校园办大教育:让每一只“雏鹰”都展翅飞翔

来源 :中小学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ngyuan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北京市海淀区,有这样一所学校:一群全国年龄最小的飞行员在这里诞生,小小年纪就圆了自己的蓝天梦;一群执着于科技创新的孩子从这里走向世界头脑创新大赛的竞技场,与各国名校师生站在了同一个领奖台上;一群文艺小少年从这里登上央视春晚的舞台,尽情施展自己的艺术才能;还有众多学子从这里考入自己的理想大学,其中不乏清华、北大这样著名的高等学府……这并不是人们眼中的传统名校,而是一所正处于上升期的普通完全中学—北京市第五十七中学。
  作为这所学校的校长,我深知上述一系列办学成果的来之不易。在担任校长之初,面对学校场地狭小、资源有限的状况,我曾经担忧:小校园里能不能办大教育?如何在小校园里办大教育?如何让每个孩子都能够公平公正地享受到优质教育?如何挖掘每个孩子的潜能,促进他们全面、自信、可持续地发展?带着这样的思考,我带领学校不断探索先进的办学理念,以丰富的课程供给、高效的课堂教学、开放包容的校园文化,实现了在小校园里办出大教育的理想。
  一、明确“高远”理念,引领“雏鹰”飞翔的方向
  办学理念是学校一切工作的灵魂和统摄,也是一切办学行为的出发点和归宿。一个教育者眼里最重要的当然应该是学生。教育者对学生的认识直接决定其对教育的理解。在我的眼里,每个学生都那么可爱,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和特长,每个学生都是待开发的宝藏,我发自内心地喜欢孩子们,从心底里想把最好的教育和最好的资源都带给他们。我认为,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好比是雏鹰,教育者的任务是既要教会他们飞翔的本领,又要引导他们飞翔的方向,让每只“雏鹰”都在天空里快乐翱翔,让每个学生都绽放生命的精彩。
  基于上述思考,我校将办学目标定位为促进学生全面、个性、可持续发展,并由此形成了“笃学日新,守正致远”的办学理念,以笃学之态度,求日新之境界,守敦品之正道,致高远之人生。我们还在办学理念指引下明确了学校的育人目标,即培养崇尚科学、自信健康,有创新精神,具有中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的学子。
  二、构建“创新”课程,拓宽“雏鹰”起飞的航道
  我们认为,每个学生因其个性、兴趣不同,梦想也不同,学校需要通过丰富多彩的课程供给为他们拓宽梦想起飞的跑道,让每个人都能成为展翅翱翔的雄鹰。经过多年实践,我校形成了以国家课程为基础、以校本课程为拓展、以综合創新课程为先导,多元融合、凸显创新的课程体系,既彰显了学校独特的办学理念与方略,又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了开放、个性化的空间。
  1. 基础类必修课程:打牢学生全面发展根基
  我校的基础类必修课程涉及语言与人文、科学与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生涯规划五大领域,旨在通过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科技素养以及自信健康的品质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学校还根据部分学生的特殊发展需要,探索将初高中的基础类课程内容进行融通,开展“1 3”四年一体化的教学改革,以缩短学生的学习周期,促进学生更快地发展。
  2. 拓展类选修课程:助力学生个性潜能发展
  为满足学生兴趣特长发展的需要,学校面向初一到高二年级的学生开设了近百门拓展类选修课程,涉及科技与创新、人文与艺术、体育与健康、国际理解等五个领域。例如:科技与创新类课程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为目标,相关课程有机器人设计与制作、天文观测、头脑创新(DI)等;艺术与人文类课程以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与人文精神为目标,相关课程有行进管乐、陶艺、国学等;体育与健康类课程以强健学生体魄,培养其自信健康的品质为目标,相关课程有射箭、飞镖、跆拳道等;国际理解教育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国际理解能力为目标,相关课程有英语口语交际、法语、国际礼仪等。
  3. 高级项目研究课程:培养学生面向未来的关键能力
  作为北京市海淀区“未来学校”项目的实验校,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思考如何培养面向未来的人才。学校借鉴STEM理念,以项目研究课程为载体进行多学科融合,在真实情境中培养学生面向未来的创新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我们的项目研究课程主要涉及物理、化学、生物、人文等六个领域,学校要求每一名高中生每学年都要依据个人的专业兴趣从中选择一个项目参与研究,并撰写研究论文或课题研究报告。
  4. 社会实践课程:奠基学生理想道德底色
  立德树人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为了让日常的德育内容真正入脑入心,我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进行德育课程的整体设计,形成4个模块11个系列的校内外融通的社会实践课程,并贯串于学生的初高中三年乃至六年,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奠定基础。其中4个模块包括“我与国家”“我与社会”“我与自然”“我与自己”,11个系列包括革命传统与爱国主义教育、公民意识教育、人与自然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等内容。通过参与社会实践课程,学生走进大自然、博物馆、历史遗迹、科研院所,在实践中体验、感悟;还定期走进社区、敬老院、幼儿园、儿童病房进行志愿服务,奉献爱心,在此过程中形成了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独立思考能力。
  三、构筑“友善”课堂,练就“雏鹰”飞翔的本领
  课堂是学校教学的主阵地,要想让“雏鹰”学会飞翔,就要改变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目的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做中学,在思考中学。然而,由于这个年龄段的特殊生理特点,中小学生在课堂上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听讲很不容易,尤其在面对抽象枯燥、难度较大的内容时,就更加容易分心。如何让课堂教学变得有趣,使学生能够集中精力专注学习,更高效地吸收知识、提高能力?我带领学校以“友善用脑”教学理念为支撑,以学习科学研究成果为指导,开展了近十年的课堂教学改革。
  “友善用脑”强调每个人都是天生的学习者,教师要善于发现和利用学生优势的学习通道,教会学生快乐地学习;它还强调教学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及认知差异进行设计,这样才能开展高效的课堂教学。于是,我们在初一和高一学生入学时,就围绕学生的“知觉倾向性”、“思维倾向性”及“学习快乐度”三方面开展调查,引导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认知倾向和思维类型,设计更加有效的教学策略。同时强调教师要善于在教学中创设情境,把生活事件或场景引入课堂,并辅之以音乐、动作、冥想、思维导图等方式,让学生置身于丰富的感官刺激和真实的问题情境中,通过多感官共同参与,拓展思维空间,达到对知识的深度理解和掌握。   通过改革,我校的课堂教学实现了三个转变:一是由传授“抽象知识”向营造“具体情境”转变,教师通过在教学中营造真实的学习情境,提高了学生面对复杂情境时的问题解决能力;二是由“知识中心”向“能力中心”和“素养中心”转变,教师在教学中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使他们学会更多地思考、质疑、批判、发现和求证;三是由“教师中心”向“学生中心”转变,教师通过丰富而有实效的课堂活动,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使他们真正练就了飞翔的本领。
  四、整合“无限”资源,拓展“雏鹰”飞翔的空间
  “雏鹰”的生存发展需要广阔的空间和舞台,而我校地处北京市中心地段,校园面积仅有二十几亩,学生人数又多,发展难免受到一定限制。为了把有限的教育资源尽量用到学生身上,在我校至今仍是一正两副三个校长挤在一间办公室里办公,教师的办公室也同样拥挤。但我们却想方设法利用校内资源为学生配备各种专业教室和实验室,在校外开发各种实践活动基地,以拓展学生的发展空间。
  1. 依托校内资源优势开发系列化课程
  我们充分利用校内的空间和人力资源,先后建设了一批现代化的专业教室,包括天文台、天象厅、机器人创客实验室、飞行模拟实验室、MIDI音乐制作室、古琴教室等;同时还根据课程实施的需要,改建了一批科学实验室。目前,我们已经将校内的资源全部开发成课程,并在内容上不断深化。例如:学校充分挖掘现代化生物实验室的功能,先后开设了蘑菇栽培、分子生物学、植物组织培养、植物转基因、生物新能源等课程。
  2. 整合校外学术资源构建课程资源群
  学校以项目研究课程为主导,整合校外多种资源,形成支撑项目课程群的资源群。例如:我校的科技创新课程群是由科学技术、艺术人文等领域的课程组成的综合课程群,其中的工程学和机器人设计等课程由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教师进行授课,艺术表演課程则由中央戏剧学院的教师进行教学。
  3. 借力校外场地资源开发实践活动基地
  学校还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发展需要开发了若干个校外科技教育基地。例如:学校的天文社团与国家天文台、北京天文馆、中国科学院等单位合作,建立了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北京海淀区西山森林公园、河北怀来东花园等科普实践基地。再如:学校于2012年与AOPA(中国航空器拥有者及驾驶员协会)合作,创办了飞行员高中培养实验班。实验班采取校内外联合培养的方式,学生在校内学习飞行理论、飞行模拟、健康、心理等课程,到校外的飞行训练基地跟专业教员学习飞行驾驶技术。截至目前,我校已有40多名学生拿到了国家正式颁发的飞行驾照,实现了飞上蓝天的梦想。
  五、营造“激励”文化,铸就“雏鹰”飞翔的信心
  我在工作实践中深深体会到,校长工作需要智慧,也需要情感,而且这种情感是可以传递的。校长信任并鼓励教师,教师也会以同样的方式信任、鼓励学生。只要激发出每位师生内心的自信心、自豪感,就没有办不好的学校。
  要想学生飞得更好,教师就要飞得更高更远。我校历来重视对教师的培养,并通过创造各种机会激发教师的潜能和创造性。例如:我校教高中数学的崔老师非常喜欢钻研新事物。恰逢高中课改,学校增加了通用技术课程,我便让他进军这个领域,主带学校的一些科技项目。崔老师的创造性被激活后,还自修了东北师范大学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课程。2012年,又逢我校飞行员高中实验班开班,崔老师又义无反顾地承担起这个项目,并在学校的支持下成功考取了飞行理论教员证和无人机驾驶教员证。从爱好到钻研,直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和飞行教员,崔老师不但成就了自己,也成就了学生和学校。
  我还经常跟学生讲,千万不要小看自己,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一面,都具备创新的能力。在我校,科技节、艺术节、体育节等各种活动一个接一个,所有活动的组织者、设计者和参与者都是学生。熟悉的人经常问我:你们学校办这么多活动,不怕耽误学生的学习吗?我的回答是:学生能力的培养不只靠读书,还要靠活动和实践。事实上,我校很多学生就是在不断的活动历练中成长起来的。
  例如:我校有一名男生,从初中开始,只要学校举办大型活动,他都会参与策划和设计。一开始,学生家长也担心频繁参加活动会耽误孩子的学业,并提出质疑,但孩子的一句话却让家长释怀了。他说:我经历了那么多次活动,提高了自己的时间规划能力和心理素质,所以上高考的考场根本不是个事儿。事实证明,这名男生对自己的判断是准确的,他于2014年参加高考,并顺利被清华大学录取。类似的学生故事还有很多。多年来,我校学生不但在科技、艺术、体育等领域,摘得市级、国家级乃至国际级多项比赛的大奖,而且从中高考成绩的出入口对比来看,学生的学业成绩也有大幅度提升,成为海淀区学生加工能力最强的学校之一。学校出色的办学成果赢得了周边百姓的普遍赞誉,也吸引了海淀区、北京市乃至全国教育同行的关注,同时在2015年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中,我校的素质教育还得到国家督学的高度评价。
  人物小档案:
  刘晓昶,北京市第五十七中学校长,高级教师。曾获北京市骨干教师、北京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北京市教育岗位“三八红旗手”、北京市优秀校长等荣誉称号,并在《中小学管理》等刊物上发表多篇论文。
其他文献
每年九月,我校都会组织“金秋颂祖国”诗歌朗诵会,会后都会组织每班的全体学生与学校领导班子、指导教师合影留念。  今年的朗诵会结束后,大家照例准备合影留念。六年级的队伍整理完毕,学生叫我下去照相。我看到师生分成四排,第一排当中留着九张凳子。班主任郑老师指着当中的凳子说:“校长,您坐过去吧,这个位置给您留着呢。”这时,我眼前浮现出去年朗诵会的合影照片洗出来后,六(2)班一个小女孩看后撅着嘴,很不高兴的
期刊
美国航空航天局用开普勒探测器在2011年9月15日发现距地球200光年的地方有一颗行星在绕两颗恒星旋转,被命名为“开普勒 -16b”,如图1所示.rn行星绕单一恒星运转,如太阳系,人
一般而言,在名校林立的大中城市,普通学校的发展与提升空间往往比较有限,师生的自我效能感也较为一般.如何提升普通校师生的自我效能感,激起师生生命成长的精气神,是许多普通
期刊
1教学分析rn探究精神是科学的灵魂,探究能增强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加深学生研究思考问题的程度.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实验活动是研究物理问题的根本方
1676年,牛顿在一封写给胡克的信中谦虚地说道:“如果我看得更远,那是因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那么具体到作为动力学基石的牛顿第一定律上面,牛顿到底整合了哪些科学家的研究
农村学校的空巢危机,是确保教育底线公平亟待应对的问题.作为当今世界一种重要的教学改革思潮,翻转式教学模式在农村学校使用具有突出的优势:它有利于缓解农村小规模学校课程
很高兴能有机会站在我心仪多年的学校的讲台上,与各位同学分享我的所思所悟。这里我主要通过几个故事和大家交流一下我的想法。  ★ 要靠读书改变自己的容貌气质  你们作为北京四中的学生,尤其是初一和高一的同学,“要好好读书,取得好成绩,要做一个有志气的人”,这是家长、老师和学校经常对你们说的话,我不用再多说。但我今天还是想举一个例子,来证明读书有多重要。  中央电视台有一档节目叫“中国诗词大会”,在这个
期刊
物体在空间特殊形式的运动,有可能是单向直线运动,还可能是折返式的直线运动,也可能是抛物线或圆周轨迹的运动.这些运动由于轨迹的曲线性或运动的折返性,有可能导致二物体有
“问题引领”,以典型问题为教学的主线,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促进教学资源的生成,学生思维过程的暴露,引发学生的深层思维,进而在师生互动中读懂学生,促进思维优化发展.“深度思考”是在问题引导下,层层推理,深入分析,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不断深化认知、提升认知的探究过程.深度思考要求经历从具体到抽象的转化,从局部到整体的概括,从微观到宏观的提升,从事理到哲理的锤炼.多年实践表明,教师采取优化设计的问题引领,
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在很多情况下是通过课堂提问来完成的.但是教学实践证明,并非所有的课堂提问都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所以提升课堂提问质量是促进物理教学有效性的必要手段之一.恰如其分的提问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 而且还可以开启学生心灵, 诱发学生思考, 开发学生智能,同时还起到与学生作情感双向交流的作用.所以如何科学设计灵巧、新颖、易于激发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