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高中生数学创新能力的策略

来源 :中学生数理化·学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xinyi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知识型”人才已经远远满足不了社會的需求,能够独具创意、灵活应变的“创新型”人才成为新时代的发展动力.“创新是科学房屋的生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要从小抓起,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理念,在教学中融合创新意识,创设和谐轻松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做到独立思考问题,拓展数学创新思维,为未来学生的良好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转变教学理念,激发学生创新性思维
  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对学习创新性的认识不足,没有建立起培养学生创性能力的观念,在课堂上向学生灌输数学知识,直接将结果传授给学生,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没有亲身感受知识的由来过程.另外,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过重的看待分数,极大地遏制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高中数学的学习不能采用死记硬背式的学习方法,要灵活处理,对此,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理念,将课堂还给学生,围绕学生这一中心开展教学活动,教师是学习的引导者,只有在逐步引导学生的过程中,学生才可以锻炼自己的创新思维,自己领悟数学规律、定理等,对知识的理解运用做到举一反三,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而不是过分的注重分数.
  如在学习“集合”知识时,很多学生容易把集合符号及其代表的意思弄混,这就是由于没有让学生自己探究导致的结果,教师可以选择合适的习题锻炼学生的思维,如下题:A=(1,10,15)B=(x2-1,1,10),若A=B,求x的值.教师给与学生适当的指导,指出集合的互异性,由于A=B,所以,两个集合相等,再问学生由互异性可以得出什么,引导学生思考,得出x2-1=15,就可以解得x=4.之后,教师要让学生自己编写一道类似的题目,在逐层引导与编题的过程中,学生的数学思维与创新思维都得到了大大的拓展.
  二、鼓励学生大胆说,在疑问中提升创新能力
  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按部就班的学习习惯无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久而久之,会导致学生创新意识的丧失,就不要提创新能力的提高了.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说,在课堂上讲出自己存有疑惑的地方,积极与教师以及同学探讨.创新能力的培养就是在千篇一律中寻找到新的突破口,发现质疑并勇敢提出质疑是提升创新能力的关键点.
  有些教师为了赶进度,节省课堂时间,不允许学生当堂发言,这是非常不对的措施,在课堂上,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正处于熟悉的阶段,思维扩散也恰到好处,教师要利用好课堂时间,趁热打铁,帮助学生解决疑惑.如,判断函数奇偶性的时候,学生会对函数之积、函数之和的奇偶性存在疑惑,具体实例来讲:已知f(x)=ax2+bx+c,p(x)=ax3+bx2+cx,f(x)为偶函数,判断p(x)的奇偶性.由题意可以假设g(x)=x,那么p(x)=f(x)g(x)=偶函数·奇函数=奇函数,教师要鼓励学生说出对此题的疑问,耐心进行讲解,并引导学生考虑两个奇函数的乘积、两个偶函数的乘积、一奇一偶函数的乘积等的奇偶性,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并给出理由,在学生参与到其中的时候,不断表扬学生的勇敢质疑,帮助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题后反思,做到举一反三
  学生在处理习题的时候,难免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这是很正常的,教师要以宽容的态度来看待这一问题,不能因为学生出现错误就进行批评,那样会打击学生的学习信心,进而影响到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对待犯错的习题,教师要让学生定期反思,查找自己的弱点,力求再次遇到同类型的题目时不会再犯错.教师要及时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特点,根据学习特点及其薄弱点,为学生制作专项巩固练习题,并适当插入部分升级版习题,刺激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解决创新型习题的能力,做到举一反三,灵活运用.
  高中生的学习任务繁重,并不是只有一门数学需要学习,所以,教师要考虑到这一情况,不能将大量的习题推给学生,学生的接受能力是有限的,课后习题的选择要做到精,靠质量取胜而不是依靠数量,适当的习题练习是学习数学知识的有利工具,可以在熟练中拓展思维,但是盲目的题海战术只能导致学生身心疲惫,甚至厌倦数学学习,通过高质量的习题锻炼,并进行定期的题后反思,学生能把握教学重点,也能提起学习的兴趣,对于培养创新型性学习的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如,圆锥曲线是高中数学的一大难点,且要点繁多,学生容易遗忘细节,教师要注重对这一知识点的题后学习,例题示范:求双曲线2x2-y2-8=0的实轴长.学生可以以数形结合的方式,画图求得答案,也可以将原式变形为x2/4-y2=1,由此得出a2=4,a=2,则实轴长为2a=4.教师要定期制定系列习题,专项练习巩固该知识点,提高创新能力.
  四、多管齐下,丰富教学方式
  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开放的教学环境,在一成不变的沉闷环境中,很难培养出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能力.教师要将课堂教学作为基础,在此基础上,丰富教学方式,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生活.生活中,处处存在数学的迹象,教师要让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美,并积极开展数学活动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各种数学活动中,形成了浓厚的创新氛围,要想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就非常容易了.
  具体来说,教师需要多管齐下,理论结合实际,丰富教学方式,如举办数学竞赛、数学知识讲座、数学知识辩论赛等,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让学生在学习中完善自己,锻炼自己的发散思维,提升创新能力.如在学习向量的时候,教师可以布置作业,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向量知识,像生活中的拔河比赛等,都蕴含着向量知识.教师要积极思考教学方式,多管齐下,从多角度考虑问题,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总的来说,高中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从多方面考虑,教师要跟随时代发展,转变教学理念,先培养起学生的兴趣,调动起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大胆说,对数学难点进行专项练习,努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州市泰州实验中学
其他文献
混合物的分离提纯虽然是高中化学的基础内容,难度也不大,但正因为此,很多学生却容易忽视这部分内容。它要求运用物质性质知识和实验方法将混合物的组分分开或除去其中的杂质,
期刊
化学中的有机推断题一直都是同学们学习的难点内容,很多同学对于问题的解决经常会不知所措。本文针对高中化学中有机推断题解析方法做出了进一步探究,对联想类比思维在化学有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思维习惯,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任务.只有如此,才能培养中学生创新、严谨、科学的学习态度和行为习惯,实现初中物理教学水平的大幅提高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从当今社会的发展和人才需求的角度来看,社会对人才评价标准发生了变化,不但要求知识渊博,而且要求具备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再从未来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创新教育既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又是人才使用的需要,更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为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我们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需要不断的改革,我们提倡的创新教育,不但在教育的设备、手段、工具要更新,更重
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对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新的化学课程应该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发挥学科自身的优势,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激发
在新的教学形势下我们要更新我们的教学理念,用新的教学方法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也是我们每位初中数学教师的追求与目标,课堂教学效率是指课堂有限的时间
具备一定的抽象概括能力在数学课程的学习中非常重要,这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吸收相关的教学知识点,这也能够让学生在知识的应用时更为便捷与高效。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深化对于学生抽象概括能力的培养,要让学生具备较好的知识提炼与归纳的能力。这不仅是学生思维能力的一种直观体现,这也能够帮助学生在面对很多复杂问题时保持更为清晰的思路,并且找到最为适宜的方式高效地将问题得以解答。  一、从文本知识
体积的求解与计算是立体几何学习的重点,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和热点,其方法灵活多样,而分割、补形和等积变换是我们中学阶段常见的i种求体积的方法.分割、补形也币奇“割补法”;等
随着社会生产力和高新技术产业在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逐渐地认识到了数学教学对于培养人才素质的重要作用,这使得我国各个阶段中,数学教学使用的工具以及教师的观念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从数学的本质来看,其教学和研究的过程就是创造的过程,学生又是这一过程的主体,所以,教师作为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的指导者,就需要做好自己的工作.而“比并”法讲求的便是“导”的作用,所以,将该方法应用到苏教版数学的课程教学中,能
目前,初中数学教学现状不容乐观:教师很辛苦,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很痛苦,听得一塌糊涂.结果是学生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因此,如何在把握新课标理念下,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数学老师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下面是笔者的几点浅显之见:  一、注重师生交往,激发学生热情  教心学理论告诉我们,课堂上,师生交往的形式越多样,信息交流量就越大,交流渠道就越宽.有利于形成积极的、热烈的课堂气氛,有利于发展学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