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情感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son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对实行语文情感教育的必要性及原因进行分析,证明情感教育在中学语文教育中确实占据着很重要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现今情感过程中的不足并对如何进行正确的情感教育进行了简单叙述,让读者对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正确运用情感教育有着进一步的了解。
  关键词:语文教学情感教育调查报告措施
  
  1引言
  语文情感教育是现今语文教学中顺应新课标的改革方式的一种,这种新的教育方式不仅能够丰富课堂,同时也能够学生在提高听课效率的基础上能够提高自身文学素养和道德素质,让语文教学能够真正做到教与学并进,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愿意学,愿意想,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语文情感教育进行分析,从而让读者理解为何语文情感教育在现今的语文教育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以及如何在教学中进行正确的情感教育。
  2实施情感教育的必要性
  在教学中,不仅要积极对学生进行知识教授,同时还要考虑到学生的情感问题,让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摒弃消极的思维,做到积极学习,只有让学生本人能够做到愿意学,想学,这样的教学才是有意义的,这样的教学才能真正做到培育人才,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而语文情感教育就能够在对基础语文知识进行教学的同时还能够兼顾学生的思想情感,在教学中照顾到学生的想法,积极采纳学生的意见,让课堂成为学生的学习天堂,可以说,在语文教学中语文情感教育本身就是适合语文教学发展的,受学生喜爱,老师欢迎的一种教学方式,下面笔者将从以下几个不同角度对语文情感教育的重要性进行分析。
  3实施情感教育的原因
  在实际语文教育中,不论是学生还是老师都强烈希望找到一种新的教学方式来打破过去语文课堂上死气沉沉的气氛,过去填鸭式教学是老师对知识的照本宣科,是学生对知识的僵硬的死记硬背,这种过时的教育方式首先不能够满足新课标要求,做到将学生教育成为多方面,多层次发展的社会性人才,同时也不能勾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老师来说也成为了高质量完成教育任务的负担,下面笔者将详细从学生和老师两个层面简述为何现在的语文教育要实施情感教育。
  从初中到高中这一阶段,是学生学业任务最重也是学习最重要的阶段,但是这一阶段也是中学生的青春期,伴随着青春期的开始,中学生强烈的孤独感和渴望被人理解的欲望也更甚,在这样的青春心理发育期,他希望家长,老师不仅仅是逼着自己学习再学习,而是能够偶尔也能够和自己交流和沟通,让自己对于未来的迷茫,对于人生不确定的思考能够被解答,但是现今的应试教育却不能够允许老师和家长这么做,竞争的残酷让中学生每天都有做不完的试卷和完成不了的学习任务,这样无止境的学习,来自自身,来自家长的压力让中学生心理压力更大也更迷茫,在这个过程中,语文情感教育就起到很好的作用,它不似其他课程只是一味与冰冷的数字打交道,它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巨大的热情,因此,教学者如果能够有效利用语文本身这一情感特色,对迷茫期的中学生加以思想上的指引,让学生能够从语文中,文章中找到可以发泄情感的出口,找到方向的指引,那么教学效果远比一味的知识教学要大的多。
  4实施合理的情感语文教学方式
  综合语文情感教育中存在的教学误区,解教学者还需要对这种新型的教育方式加以理解,才能够更好的在课堂上对这种教育方式加以运用,让语文课堂更情感化,让老师与学生真正做到心与心的交流,在学生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上,老师能够真正参与进去,成为学生迷茫期的指引明灯,让教学更顺应新课标的发展。
  初中语文教育对语文教材的选择上也是有目标性,几乎每篇文章都有其自身深意和丰富的情感内涵,有表达对祖国,对故土的深沉感情的,也有表达挚爱亲情的,结合不同的文章的感情脉络,例如在杜甫《春望》一诗中就蕴含着作者对祖国深沉的热爱,对家园遭战乱侵犯的悲痛与无奈,对家乡同步处于水生火热之中的深深同情,如果教学这能够把握住这篇诗词的情感脉络,将这种真挚的情感通过自身的语言描述给学生,又何愁学生不会为这篇文章的真是情感而打动呢?这就教学者在教育过程中,在自身理解不同文章的感情情调的基础上,还要理清这些文章具体的情感线路,在授课时将这种感情有效的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文章时不是一味的死记硬背,而是在理解了文章的感情,学用体会作者的对祖国的爱,对远离故土的无奈,对亲人深沉的爱,只有理解了文章中富含的感情,学生才会感同身受,才能和作者一起喜一起悲,这样的感情基础,也就不愁学生不能够理解文章,同时对于文章中相关知识点的掌握也就更顺理成章更深刻。
  5总结
  语文情感教育主旨在于响应新课标,在对学生基础语文知识进行传授的同时也能够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加以培养,进行语文情感教育,也是让学生和老师能够融洽相处,让老师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的引导者,本文主要探究语文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教学重要性和对语文教学的积极影响,笔者结合自己在初中生中所做的一份有关初中语文教育在初中生中的反响的调查报告,通过一系列问题的调查和数据分析,知道,现今教育方式中,语文情感教学对于老师教学起着引导作用,让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语文知识,融进课堂教学的氛围,这也是保证课堂效率有着很大的提高,因此语文情感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该进行推广使用,结合语文情感教育自身的特色,笔者从两个方面入手,对如何在课堂中进行正确的语文情感教育进行相应分析,让读者能够对这种新的教育方式有着更进一步的了解,从而能够将这种新的教育方式运用的更灵活合理。
  参考文献:
  [1]陈红星.中学语文情感教育的策略.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
  [2]夏丽波.初探新课标下的中学语文情感教育.科海故事博览.科技探索
  [3]孙建.入境、动情——中学语文情感教育杂谈.新课标学习(基础教育)
  [4]吴俊亮.对中学语文情感教育的思考.中华少年(教学版)
  [5]程智.中学语文情感教育的原则与策略.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
  [6]何佳洪.中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渗透.中国科技创新导刊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从培养小学生朗读能力的意义出发,归纳总结了如何培养学生的朗读技能以及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的重点,通过案例讲解的方式加深教师对语文教学的理解,为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朗读意义教学方法重点    在现阶段的语文教学中,朗读能力往往被教师们所忽略,取而代之的是快速阅读与答题技巧的训练。特级教师孙双金先生曾说:“书声琅琅应当成为一堂好课的首要特征”。那么,语文课文的朗读究竟有何
本文为国家教师科研十二规划重点课题 “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基于就业导向的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课题批准号:GGD12012555。  课题负责人:徐朋 课题主研者:程颖周林卫    通过教师和学员一起对通过教师对重点技术,综合应用、技术发展趋势,以及一些理论性知识的深入讲解和讨论来帮助学员更好地掌握所学的概念和知识。“以行动为导向”教学法改变了以往教师一言堂、课堂气氛不活跃的弊端
当今语文教学,各种形式的教学模式、创新教育,可谓异彩纷呈,令人目不暇接。欣赏之余,越来越有些惶或,身为一名普通的小学语文教师,语文究竟应怎样教呢?笔者曾观摩过好多示范课,课上执教老师动用了各种先进设施,什么电化教学,多媒体教学等。这是好事,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其间不乏先进的经验,但回味之余,似乎又欠缺点什么。不少教师在授课时,往往局限于层层讲解、分析,讨论也不过是围绕问题,环环相扣;于是,教师问
【摘要】推进课堂教学方法改革,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追求常态课堂的优质高效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本文作者就如何正确把握新旧学习方式和教学观念的转换,摒弃历史课堂教学的浮华,维持历史课堂的本真,追寻高效、真实、朴实的历史课堂教学,作出了探索。  【关键词】历史本真高效课堂真实朴实  《焦作市教育局关于在全市打造高效课堂工作的指导意见(试行)》指出:推进课堂教学方法改革,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方方作为“新写实小说”代表作家之一,其作品显然具有“新写实小说”的共性;譬如,以极大的热情和兴趣关注平庸的世俗化“现实”,注重写普通人(“小人物”)日常琐碎生活,在这种生活中的烦恼、欲望。表现他们的生存的艰难,个人的孤独无助,并采用一种所谓“还原”生活的“客观”的叙述方式,①这些也是池莉、刘恒等作家共同的写作视角。  方方在《风景》中对于城市底层卑微、残酷生存状况的表现,比起另一些“新写实”作品来
本文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教师专业发展研究高中数学教学优化和完善学生数学认知结构的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课题批准号:JGZ11042509。  课题负责人:黄松  课题主研者:黄松吴应艳余鹏唐林茂刘祥    本课题通过研究实验和采用各种有效方略,学生己形成初级的数学认知结构,为更加完善数学认知结构,要充分发挥知识的整体结构功能,解决数学问题。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实际上就是在数学思想
【摘要】充分利用地方史志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是中学历史教育的重要目标。但黔东南州现行初中历史教材(岳麓版)偏重历史学科的“知识系统”,注重结论,较少深入分析原因,很少叙述生动的史实,教材趣味性不高。同时教材较少兼顾各地、各民族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差异。在中学历史课堂中,我们在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大历史的同时,还应该使学生获得地方历史、地域文化的认知。本文就笔者在近两年的地方史教育研究中对地
去年,我参加了区联片教研活动,听了两堂作文课,感受很深,尤其是谈玲萍老师的作文课(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看图作文)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是语文老师,也上作文课,但相比之下,实在汗颜。我们知道学生写作文难,老师辅导也难,如何有效地辅导学生写作是我们语文老师的一个难题。听了谈老师的作文课,觉得受益匪浅。下面简单谈一谈我的几点感受。  1、课堂设计巧妙,激发了学生写作欲望。  新课程标准要求作文教
摘要:绘本是以简练生动的语言和精致优美的绘图紧密搭配而构成了儿童读物,是国际公认最适合幼儿、低年级孩子阅读的图书。本文通过低年级绘本教学指导策略:听读绘本,激发阅读兴趣;品读绘本,感悟内涵;模仿运用,放飞想象;表演体验,展现魅力这几方面对低年级绘本阅读教学进行研究。  关键词:绘本阅读低年级指导策略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课外阅读总量达到405万字;其中低年级课外阅读总量
“学案型教学法”将备课、上课一体化,用学案和预案代替了教案。以“学习周期”为基本时间单位,整合了过去的课时,将一个周期切分为八个时段,明确了每个时间段的属性,成为备课、上课的八个环节,即“八环节学案型教学法”。八个环节是:确定目标、制定学案、完成预案、设计检测;学生自学、展示交流、教师总结、巩固延伸。前四个环节为备课,后四个环节为师生互动阶段。学习周期因人、因内容而宜,可以是一个课时,也可以是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