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在开放教育中教师“教”与“导”的转变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chon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远程开放教育中,教师的角色不再以信息的传播者或组织良好的知识体系的呈现者为主,而是从“教师”转变为“导师”,从“教”学习者转变为“导”学习者。教师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知识的引导者,让教师充分利用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
  关键词:开放教育 转变 引导
  
  构建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教学模式,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是人才培养模式集中具体的体现。其核心是在网络技术条件下,采用多种教学媒体交互使用的方式,学生通过自主性学习,教师通过指导性教学,完成教与学的任务。
  长期以来,教师由于受传统教育思维定势和习惯心理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习惯“三中心论”,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学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学习者成为知识的被动的接受者,被牢牢的禁锢在课堂上的学习书本知识;传统教育观也认为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这已成为千古不变的真理,随着计算机、网络和通讯技术的发展并广泛的推广运用于教育,其对教育的影响的重大,也改变着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在新的形势下教师的角色不再以信息的传播者或组织良好的知识体系的呈现者为主,而是从“教师”转变为“导师”,从“教”学习者转变为“导”学习者。
  在远程开放教育研究性学习中,教师既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又是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和参与者。在不同的学习阶段,教师的作用也发生着变化:在提出主题阶段,教师主要是情境创设者、活动组织者、和信息导航者;在研究实施阶段,主要转向学习辅导者、学习支持者和意志激励者,在成果交流阶段,教师则是促进迁移者、总结概括者。教师对学习过程的引导包括:提出适当的问题以引起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在讨论中设法把问题引向深入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启发自主探索、发展规律并掌握知识。此外,由于网上资源的极大丰富,教师在学习资源的选择、使用等方面的指導作用也非常重要。
  尽管开放教育不强调集中上课,但必要的面授辅导仍有必要。面授辅导以“导”为主,围绕本章节的重点、难点、疑点进行辅导,学生可以讨论、提问,教师应耐心辅导。面授课的教学模式不必强调一致,应提倡创新。有的教师采用师生互动“三步”法,教师在一次辅导中,用20%的课时让学生通过网络、BBS、答疑电话对上次讲课内容提问,进行交流式解答;用70%的课时对本次课的教学重点、难点、疑点进行辅导;用10%的课时提出下次课教学内容的自学要求和布置思考题。还有的教师尝试将合作教学法、分层教学法、单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引入开放教育的面授辅导课,并取得较好效果。
  根据新的教学形式下的新情况,我们的教师也应进行观念上的转变的实践活动,尝试让教师接受这种角色的转变,并且真正的成为学生学习知识的引导者,让教师充分利用新的教学模式和新的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
  开放教育的学生不仅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学到相关专业课程的知识,同时也可以在学习中提高自己的计算机操作水平,但是有些学生在最初使用计算机登陆网络浏览教学资源的能力和水平有限,我们的教师在完成相应知识讲解的同时给学生教授相关的计算机操作知识,起到辅助学生学习的作用,这就是教师在不断的完成自身角色转变过程的开始环节,随着学生技能的掌握,我们的教师又引导他们对知识进行更深入的学习,利用网络丰富的教学资源进行课程的讨论答疑。教师在这其中不断地在完成着角色的转变。
  另外,为了适应现代远程教育体系的要求区别于其他教育方式,对学生素质的培养目标理应与素质教育的整体目标保持一致,所以我们应注重在品德素质、智力素质、学习素质和心理素质几个方面给于学生正确的引导。我们可以利用一切社会实践环节和课程教育的作用来修正学生的不良品质和行为,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使学生学会做人和人与人相处实现个体的社会化。
  远程开放教育中,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培养与训练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善于从课程中、网络中选择有用的知识信息,不为大量的无关的信息所干扰,在有限的实践里获取更丰富的知识,这也是学生需要培养的一种能力。
  在现代开放教育中,教师的部分职能被计算机网络所替代了。所以教师将由课堂上的主讲人转变为学生学习中的指导者,由信息源变成导航者,由过去信息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各方面关系的协调者,并要成为掌握较高的现代教育技术的专业人员。而这种转变要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加以修正,才能适应飞速发展的现代化远程教育,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新世纪的新型人才。
  
  参考资料:
  1、张伟远《开放远程教育的现状和趋势》
  2、谢新观《远程教育概论》
  
其他文献
摘要:文中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获取了大量有价值的信息,有的放矢,提出了具体解决方案,值得大家借鉴。  关键词:小学生 高年级 科学课堂 渗透 青春期教育     一、写作背景  作为担任小学高年级班主任的我经常会接到这样的电话:“老师,请你留意我的女儿这段时间的表现,听她的同学说她与班上的XX同学(男生)整天泡在一起,不会是早恋吧。”;“老师,我的女儿今天回来说,班上有男同学给他写信”;“
【摘要】本文主要结合化学学科的特点和有效教学的要求,探索如何在化学课堂中进行有效教学,从而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满足高中化学教学的要求。  【关键词】化学课堂有效教学    化学教学的主阵地是化学课堂,先人韩愈曾经说过“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正是因为这个“所以”,所以我国传统课堂教学大都是“课堂为中心,书本为中心,教师为中心”的单一模式,课堂教学主要特征是传授、灌输知识,教师全盘讲,学生被动听的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观察物体)第二课时的内容。  教学目标:  ①学生在观察、操作中感知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会画对称轴,并能动手创造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②通过学生活动,培养学生观察辨析和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③在认识、欣赏和制作轴对称图形的过程中,感受对称美,激发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 
向量是近代数学中重要和基本的数学概念之一,它是沟通代数、几何与三角函数的一种工具。向量来源于物理,所以向量与高中的其他的章节有着很强的“个性”。很多学生在遇到稍微难一点的向量题目,都会摸不到头脑。所以培养学生向量思维,尤为重要。书本上介绍了向量加减法的几何意义、坐标运算、平面向量基本定理、以及数量积,所以我们从上面四个角度培养训练学生的思维。  一、向量的加减法的几何意义   = 这是向
[内容提要]充分合理地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学习情境,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帮助师生突破重点,化解难点,而且还有助于提高教师自身的素养。  [关键词] 激发兴趣 突破重点 化解难点 提高水平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早已进入信息化时代。信息化时代丰富多彩的多媒体资源给我们的课堂教学改革带来了机遇,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进行教学可以充实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方
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电路中就有感应电流产生,说明导体切割磁感线时会产生感应电动势。这种情况下感应电动势的大小,可以应用公式E=BLV来计算,在使用公式E=BLV时,只有当B.L.V三者两两垂直时,才能直接使用。如果有其中两个不垂直,应注意以下几点。  1.B与V方向关系  如果导体本身与运动方向垂直,而运动方向与磁感线的夹角为α,产生感应电动势的有效速度是速度與磁场垂直的分量,
【摘 要】有效的课堂教学,是我们数学教师孜孜不倦的追求,要使数学课堂成为有效的课堂教学,数学教师应具备正确的教育观念、丰富的学识,善于把教学内容形象化,促使学生乐于学习,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积极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设计有坡度的课堂练习,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获得成功的体验。  【关键词】数学课堂 教学 有效
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是认识兴趣,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求知欲”。作为一名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的兴趣,点燃学生的求知烈火,善于把学生的间接兴趣引导到由事物或行动本身引起的直接兴趣。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兴趣。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呢?   一、注重教师的魅力   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教师是导游,引导学生在知识海洋里漫游。他是导演,导演一幕幕场景。他
【摘 要】本文通过查阅国内有关心理健康教育、学校体育的论文论著及文件,并试从心理见浪教育的基本认识及相关依据出发,浅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科学的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关键词】体育课 心理健康    教育部在1999年8月13日颁布的《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因为心理素质不仅是学生素
苏科版七年级《生物》第三章第二节营养物质的作用中安排了分组实验:“验证食物中含有能量”,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课本上的方法和数据安排学生进行实验探究时,发现有如下不足之处:○1由于很多初一学生,对天平的使用缺乏基础,甚至不会使用天平,因此称量的结果不准确,组与组之间的误差较大,而且耗时较多,根本没时间用其他材料再进行实验,无法进行实验对照,效果较差,严重挫伤了学生探究的积极性。○2试管中的水沸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