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究过渡艺术 追求和谐课堂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okangt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设计一堂课都是以板块的形式呈现,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理所当然地采用了板块推进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笔者认为,较好的过渡语不仅使板块之间衔接自然,连贯紧密,整个课堂结构浑然一体,还能使学生学习兴趣持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课堂和谐灵动。因此,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内容锤炼过渡语,讲究过渡艺术。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几种常见的过渡方法。
  
  设疑过渡
  课堂上要使学生主动地去探究新知,才能高效地学习。设疑过渡就是利用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好奇心理,使学生产生对新知识的关注,从而主动地去探究,最终达到教师心里预想的目的。当后一部分内容是对前一部分内容的解释、说明时,教师便可以通过自己设疑或者引导学生设疑来引导学生阅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花钟》的教学中,一位教师引导学生立足文本品味了不同的花开放的样子后,教师这样引导学生质疑:“当你们看到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不同,你脑海中有什么疑问吗?”学生生成了许多疑问与感叹,其中就有“为什么花的种类不同,花开的时间就不同呢”这一疑问。接着老师又说:“我相信,只要你们认真读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就一定能给老师和同学们满意的答案。”学生在疑问与鼓励中很快地投入到下一个环节中去了。
  
  激趣过渡
  学完一个板块后,学生的学习兴趣随着眼前知识的掌握,新奇感减弱,此时教师首要责任是再次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兴奋点,使教学得以高效地延续下去。当学生学习疲倦后,学习问题转换时,教师如果再次以激趣过渡的方式创设新的学习情境,即使是已经疲倦的学生同样也可以进入一个新的境界。如在《山中访友》的教学中,一位教师引导学生经历了写中入情、读中悟情、情境体情后,似乎达到了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课堂又接近尾声,学生对学习已无兴趣。此时,这位教师说:“你们是否感受到了作者对自然的友情?你们是否感觉到了作者清新的文字就像一首流动的诗呢?老师依据文章部分内容排成了诗歌的形式,请大家读读老师排成的诗。”接着,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最后,让学生续写诗歌。直至下课铃声响了,学生仍处于创作之中。正是这位教师善于激趣,不仅让学生的兴趣点保持到最后,而且这种兴趣使学生的语言实践与运用得到了强化。
  
  激励过渡
  学生是需要激励的,激励往往能产生巨大的能量。什么时候运用激励过渡的方法合适呢?我认为对学习难度不大或者学生已经掌握了某种学习方法时,学生稍加努力,套用已有的经验或者已掌握的正确方法,就能完成学习任务内容的转换之处,教师的过渡激励会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例如在《夸父逐日》的教学中,我抓住了神话的特点——神奇,引导学生立足于“手杖变成桃林”体会其神奇后,我是这样过渡谈话的:“神话就是这样神奇的,连手杖也变成了一大片桃林。像这样神奇的句子课文里还有很多。用横线画出让你感到神奇的句子,细细读读,想想它神奇在什么地方。”紧接着学生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学习中,这样很顺利地完成了编者的意图——将学到的阅读方法运用于阅读实践,逐步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对比过渡
  对比过渡适用于前后环节的教学内容完全迥异,虽然描写内容完全不一样,但能引起学生强烈的阅读欲望,引起学生的深度思考。例如在《大瀑布的葬礼》的教学中,当学生了解了大瀑布曾经的辉煌以及游客流连忘返的心情后,一位教师这样过渡:“塞特凯达斯瀑布那咆哮而下、滔滔不绝、一泻千里的雄姿已成为过去,人们的留念也成为历史,如今的瀑布又怎样了呢?人们的心情如何呢?我希望你们抓住关键语句体会一下,将你的感受写下来。”正是受这种对比语言氛围的激励,学生在以后读书自悟、谈话交流中深化了对课文的理解,达到了震撼学生心灵、加强对作者情感体会的作用。
  
  分析过渡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大量的科普文章,编者选编这些科普文章其中一个重要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激发学生为科技事业的发展而勤奋学习的自觉性。我觉得在学习这类课文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已发明的成果经历的最初共同点就是满足现实的需要。如在学习完《新型玻璃》后,我是这样分析过渡的:“当玻璃破碎时,人们会受到伤害,于是人们发明了‘夹丝玻璃’;炎热的夏天,人们受不了阳光的照射,人们便发明了‘吸热玻璃’。你们想想,你在生活中有哪些不便,你想发明哪种玻璃,创造一个奇迹来填补玻璃史上的空白呢?”于是,同学们就根据现实生活中的不便,想象出了防尘玻璃、发电玻璃、驱蚊玻璃、香味玻璃……这样的过渡谈话之后的诸如仿写、交流、评议等环节,促使学生把认识事物、学习语文和发展思维结合起来,全面地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
  
  演绎过渡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大量的说理文章,这些文章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先用事例得出一个结论,然后或明或暗地向学生揭示该内容的结论:一个使学生终身受益的道理。这样,教学的前后部分在逻辑上都有一个推论关系,具体应用关系的衔接,因此,让学生明白其中的道理是理所当然的事了。在教学中,我们不妨采用演绎过渡的方式着力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事情感知道理。例如在《全神贯注》的教学中,当学生了解罗丹的事迹后,一位教师是这样过渡的:“难道大作家茨威格仅仅是想让我们认识罗丹吗?难道仅仅是想告诉我们罗丹全神贯注的敬业精神吗?不,他是想让我们明白每一个想有所作为的人都应该明确的一个朴素的道理,请大家读读文章最后一段,看看是什么道理?”
  总之,具体的课堂教学过渡方法要依据教师的设计而定,只要我们秉着以人为本、立足实际,精心预设,一定会收到比较满意的效果。
其他文献
我们在教学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时,发现最简单的实际问题一般由两个条件和一个问题所组成。它反映了实际生产、生活中的一个简单数量关系,也是构成复杂实际问题的“细胞”。在教学中,由于它太简单,有的教师认为“没有什么要教”而忽略过去,但是到教学解决复杂的实际问题题时,问题暴露出来了,很多学生连基本的数量关系都不甚清楚。所以,我们必须从低年级开始就要启发和引导学生逐步掌握分析、解决简单实际问题时的思路,简单的
信息时代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利用信息技术来改进课堂教学是当前学校教育改革的热点之一。现有的课堂教学手段因其固有的缺陷而经常招致批评,课堂教学需要一种更加灵活、功能更强的技术手段的支撑。电子白板的出现为解决数学课堂教学中由于技术缺陷而引起的问题提供了可能。  一、对电子白板及其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的认识  电子白板,又称电子交互白板,是一种新的高科技电子教学系统。它是由电子感应白板和白板操作系统集
2019年年底,珠江水畔,巍巍学府华南理工大学传来捷报,在教育部公布的2019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获奖名单中,华南理工大学有6项成果获奖,其中,化学与化工学院包揽了两项该奖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创下了学校历史最好的成绩。由江焕峰教授主持的“绿色氧化反应新方法及其应用”名列其中。  从原来学校里较弱的化学学科发展到如今的硕果频传,2003年进入华南理工大学工作的江焕峰对团队这些年来走过的奋斗历
插图,《辞海》是这样解释的:“插附在书刊中的图画,有的印在正文中间,有的用插页方式,对正文内容起补充说明或艺术欣赏作用。”由此可见,插图的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辅助说明文本,服务于文字的实用功能;二是装饰美化教材的同时提供艺术审美的范例。插图教学既要发挥其实用,又要注重其对学生审美的影响,两者兼顾,是其教学的应然诉求。  一、现状扫描:插图总遇冷  现象1:近日,参加一次语文同课异构研讨活动,上
【摘要】小学生错别字频出现象背后反映的是当前识字教学的不足。本文从学会质疑,进行梯度思考;寻根溯源,发现汉字之美;师生共举,为汉字“发声”三方面循序渐进地提出有效减少错别字的教学策略。以减少错别字为目的,将易错汉字作为切入点,由点及面地让学生体悟汉字之“美”。  【关键词】汉字文化 识字教学 错别字  从甲骨文演变到金文、篆书、隶书、楷书,乃至如今的简体字,伴随几千年的沉淀,汉字已不再是冷冰冰的语
师:在“识字4”这首儿歌里,我们认识了许多可爱的小动物,下面我们来玩个“我说你猜”的小游戏,把小动物们请出来!(随机出示课件)  师:什么半空展翅飞?  生:蜻蜓半空展翅飞。  师:什么花间捉迷藏?  生:蝴蝶花间捉迷藏。  师:什么土里造宫殿?  生:蚯蚓土里造宫殿。  师:什么地上运食粮?  生:蚂蚁地上运食粮。  师:什么池中游得欢?  生:蝌蚪池中游得欢。  师:什么房前结网忙?  生:蜘
【摘要】语文教学的“碎片化”导致了语文教学的低效。语文教学需要从“碎片化”走向“结构化”,有组织、有系统地编排教学材料、安排教学程序,让学生通过结构化的语言材料和言语实践活动,获得语言规则,建构语言图式,内化认知策略,积淀言语经验,形成言语能力。  【关键词】结构化 结构化教学 规则学习 图式学习 认知策略学习  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呈现一种“碎片化”的状态,主要表现为:1.教学内容的碎片化。教科书
【课程】小学音乐  【教材】选自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的九年制义务教育课本  【内容】二年级第二学期第二单元第三课  1.表演唱《我是一粒米》。  2.初步欣赏管弦乐合奏曲《龟兔赛跑》的主题旋律。  【教学难点、重点】   1.用自然亲切的音色演唱歌曲,在演唱中加入动作表演和变化演唱形式。  2.欣赏乐曲,能够感受并分辨不同的音乐形象。  【教学设计指导思想】  一、展现音乐教育的特殊功能  音乐教育
良好的心理素质在学生学习成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为生活的本身不仅需要知识、技能和方法,还需要有一定的自信心、意志力等。要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单靠心理健康课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中去,因此我尝试着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品格。备课时,我仔细研读教参教材,挖掘教材中的心理因素;授课时,我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
一、情景描述  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气氛沉闷的现象,屡有发生,我百思未得深解。学校学期初安排听常态课,两位老师分别执教《渔歌子》时的课堂现象,再次引发了我的思考,现将课堂实录片段与我邀部分学生深入访谈的结果,描述如下。  教师1课堂再现:  片段一: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词:《渔歌子》,这是词牌名,“子”读第三声“zǐ”,一起读课题。这首词是张志和写的,张志和是个怎样的人,谁来介绍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