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问题与对策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004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小学数学的教学和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中,教师不仅需要传授给学生基本的课堂知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也是教学的重要任务。本文针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问题及对策做出了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思维能力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由于数学教材的内容具有简洁性和跳跃性,这样就使学生的学习结构和教材的知识结构产生了一定的差异,数学教材知识的繁杂也影响了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因此,教师需要对平时的数学教材知识进行优化和重整,让教材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结构,和学生进行沟通之后将新知识和学生的认知结构相结合,从而使学生在平时的学习思考过程中逐渐培养思维能力。这样有利于降低数学学习的难度,排除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中的阻碍。
  一、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问题
  (一)小学数学教材的语言形式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教学教材通过语言文字来记载数学知识,传达给师生。数学语言本身极简洁,具有跳跃性。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一旦学生的思维跟不上教学内容,就会影响教学质量,学生也会对数学学习产生抵触心理,进而影响到数学成绩,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在遵循教学教材的知识的同时,应考虑到学生的理解能力,把数学语言转换成口语化的表述传达给学生,结合实际的案例,降低学生的学习理解难度。例如在小学课程中“直线、射线和线段的认识”,教材中的表述是“两点能且只能确定一条直线”、“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如果单纯依照教材照本宣科学生可能很难理解,即使依死记硬背的方式学会了,学生也无法理解其中真正的含义,学生思维混乱,根本就没有思维能力。因此,教师不仅需要让学生记住教材上的知识,也需要通过实际案例或者具体的操作演示,让学生感受到建模的过程,真正的理解并记忆。
  (二)繁杂的知识结构限制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小学数学教材具有抽象性、概括性、跳跃性和复杂性等特点。小学生在小学教学中一共要学习12本数学教材,12本数学教材内容丰富、信息量大,教学知识的排列也没有按照学生的思维模式进行,而是呈现跳跃、分裂的状态,随机组合。导致了学生的接受程度低、学习效率差。因此教师需要数学教材进行补充和整合,与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相结合。小学数学教材的简洁性和学生思维的不完整性,不仅导致了教学质量差,还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为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带来了阻碍。
  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对策
  (一)使教材知识转化成教学知识
  小学数学教材的知识内容常常存在跳跃性,因此,教师就应当处于桥梁的位置。数学教材的内容一般比较枯燥,学生学习的都是全新的知识点,也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厌恶情绪。小学教材中存在一些“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在教学授课之前,教师应该对教学知识进行分类。对于小学生来说,自身年龄和思维能力尚且不足,单纯依赖自己的理解能力很难发现和理解教材中的“隐性知识”。所以教师在传授“显性知识”的同时,应该有意识的引导出“隐性知识”,将两者有机的结合,使之形成一张环环相扣的知识网,从而使学生更深刻的掌握教材内容。
  (二)整合教材结构和学生思维结构
  由于小学教材的设计,一般将浅显易懂的知识安排在最开始的课程,中间的课程却与之前无关,之后又跳转到第一课的相关内容。这样的知识设计既有连续性又有跳跃性,小学生具有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好奇心强的特点,但知识积累、思维能力的不足限制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在连续的内容学习上,学生很容易接受,但当跳跃时,前后知识点相隔时间长,学生容易忘记,这时就需要重新复习之前的知识。应当架起知识的桥梁,注重对学生进行引导,将前后的知识联系起来,将教材知识和实际生活结合起来。重点让学生建立起独立的思维模式,切忌干预过多,让学生养成学习上的依赖性和懒惰性。
  学生知识结构的形成,保证了学习的有效性。小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不断构建认知结构的过程,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不断的接受新知识,补充旧知识。学生的认知结构是学生学习新知识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扩展学生的认识结构即是扩展学生的思维。而学生认知结构的建设,需要教师不断加强知识的纵向和横向联系。
  结束语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兼顾教学和学生两者。树立因材施教的理念,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数学是一门偏重理论性和逻辑性的学科。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需要锻炼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考虑到教材知识结构和学生自身知识结构存在的差异,对数学教材进行优化和完善,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应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为学生提高更多的数学学习思考空间,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高连奎.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4,(7)
  [2]冯凤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问题与对策[J].新课程·小学,2014,(8)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全球化的发展背景之下,社会对于英语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大的同时,也对英语人才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不但需要他们具备良好的听说读写能力,还需要具备良好的阅读能力。现本文主要对如何培养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教学策略进行探究,主要目的为日后小学英语教学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小学英语教学 培养 阅读能力  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是小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要想获取更多的英语知识离不开扎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提倡自主学习,学生的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而富有个性的过程。因此,数学教学就应当是最大限度地启发学生积极地进行数学实践活动的过程。应让学生高高兴兴地进入数学世界,在探索中激起兴趣,培养学生健康活泼的个性。 创建和谐活跃的课堂气氛,从发现中寻求快乐,主动地获取知识,从而体会数学的使用价值及“做”数学的无穷乐趣。  一、创设情境,激励学生学会学习  1.创设富有趣味性、
[摘要]吉他是最受人们欢迎的乐器之一,特别是青少年对它的热衷高于任何乐器。这主要是因为风格典雅的吉他在众多的种类和流派里的艺术性最高。中小学的音乐教学是围绕旋律、节奏、和声三大基本要素来展开的。吉他作为一种和声性弹拨乐器,在音乐教学方面呈现出独特的优势,将有着其他乐器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在中小学音乐课堂上的可行性显著,可以为本已绚丽缤纷的音乐教学增添一抹更绚丽的色彩。  [关键词]吉他音乐教育课堂
【摘要】思维能力:指人们在工作、学习、生活中每逢遇到问题,总要"想一想",这种"想",就是思维。它是通过分析、综合、概括、抽象、比较、具体化和系统化等一系列过程,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并转化为理性认识及解决问题的。我们常说的概念、判断和推理是思维的基本形式。无论是学生的学习活动,还是人类的一切发明创造活动,都离不开思维,思维能力是学习能力的核心。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呢?  【关键词】教师
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及教育。生活与教育密不可分,教育不通过生活是没用的,需要生活的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在幼儿园的学习生活中,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之一。因此,在
【摘 要】通过数学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只有改革数学课堂教学,即创新课堂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兴趣,激励学生不断探索数学问题,培养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尊重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个体差异,才能实现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的培养,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真正落实素质教育。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 创新精神 创新能力 新课标  当前,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在
【摘要】思想政治课教学一般缺乏情感因素,枯燥乏味甚至低沉的的课堂气氛,难以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因而学生不可能有情感的收获,从而导致了喜爱政治课的学生甚少。要使政治课成为一门学生愿听、爱听的课,情感投入必不可少,只有让“情感教学”加盟到课堂中来,才能唤醒沉闷的课堂,唤发课堂的生命力,使学生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本文作者结合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对情感教学在中学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总结如下。 
[摘要]本文针对当今计算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就如何使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更具实效性提出了自己的几点思考:计算教学不但要关注计算能力,还要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 借助 计算教学 培养 思维能力  《课标》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
【摘要】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不仅强调学生对于数学知识与应用方法的掌握,同时也突出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交流合作能力的培养。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不仅能够充分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还能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的合作意识和能力以及主动发现、探究问题的创新精神。它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标志,也是广大教师朋友所关注的重点课题。主要分析了当下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
【摘要】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在我国的开设时间并不长,因此如何提高其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更好的接收信息技术知识,成为越来越多的教师关注与探讨的问题,新课程又给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带来一定的机遇和挑战,本文对在新课程视野下如何提高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解决措施  【关键词】信息技术 课堂教学 有效性  引言  当前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从而影响了其课堂教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