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多种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来源 :语数外学习·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eatkingh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什么是数学思维?数学思维是人脑和数学对象交互作用并按一般的思维规律认识数学规律的过程。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数学思维究竟是如何产生的?如何教学才能不断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呢?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用行之有效的方式去引导学生,启发学生,不断地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的数学思维不断发展完善。
  一、创设趣味性问题情境,把学生推到学习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数学思维的积极性
  学生数学思维积极与否主要看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会不会感兴趣,有没有强烈的求知欲望,怎样才能够让学生喜欢数学学习呢?通过创设恰当的趣味性问题情境,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激发了学生学好数学的愿望以及主动学习的动机。
  二、创设陷阱情境,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
  例点P是以F1,F2为左右焦点的双曲线■-■=1上的一点,PF2=5,则下面判断正确的是( ).
  A. PF1=8 B. PF1=15
  C. PF1的值不确定 D. 这样的点不存在
  在教学中,教师故意给出下面一种错误的解题方法。
  错解:根据双曲线的第一定义可以得到PF1-PF2=10,
  ∴PF1=PF2+10=15,所以选项B是正确的。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分析:若PF2=5,PF1=15,则PF1+PF2=20,而F1F2=2c=26,则有PF1+PF2  三、创设实验性问题情境,培养学生思维的探索性
  在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教学中可创设如下情境:
  (1)实验操作。
  如图1所示,让学生事先准备好一个三角形的纸片△PMN,一起做一个手工操作:过△PMN的顶点P与底边MN上的任意一点A折叠纸片,得到一条折痕PA,把折叠后的纸片竖直地放置在课桌上,如图2,引导学生边观察边思考以下几个问题:①通过这样的实验,根据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定义能不能得到折痕PA与课桌垂直?②要想让折痕PA与课桌所在的平面垂直,我们应该怎样折叠呢?
  (2)通过计算机软件演示折叠的过程。(3)总结出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
  教师通过设计折纸实验,课堂上给了学生充分的活动空间,让学生讨论、交流、合作,引导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学到数学知识。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实验性问题情境,让学生自主寻求解决方法,教师尽量少讲,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体验到探索的乐趣,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创设应用性的问题情境,促进学生抽象思维与概括思维的发展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具体、生动的实例出发,并通过恰当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归纳将数学材料中反映的数与形的关系从具体的材料中抽象出来,概括为特定的一般关系和结论,进而形成数学概念和命题。
  五、创设开放性问题情境,促进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发展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可以创设开放性的数学问题情境,给学生更多的合作交流的机会。开放性数学问题的教学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数学感觉的发展”,使学生的数学意识得到进一步发展,使学生学会“数学思维”,为了学生打下良好的发散性思维的基础。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地向学生提出新的数学问题,问题太简单缺乏思维质量,问题太难学生无法进行思维,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创设恰当的数学问题情境,这样才能让学生的数学思维活动不断发展。
  第一,创设具有导向性的数学问题。 数学问题是为了解决当前研究的问题,因此创设的问题要引导学生的数学思维指向某一确定的方向。
  第二,创设具有层次性的数学问题。设计具有一定坡度、不同水平、难易合理的数学问题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第三,问题宁精勿滥。在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方面,问题的质量比问题的数量更重要。如果给出的问题太多学生经常把握不住教学重点,如果我们所给出的问题太简单,没有一定的挑战性,这样的问题再多,学生的数学思维也很难发展到更高的水平。
  总之,学生既是学习者,也是研究者,教师应当从有助于学生数学学习的角度出发,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精心地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合作探究等获得数学知识,形成数学技能,发展数学思维。
其他文献
期刊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这是由于学生如果通过课外阅读能掌握更多的英语单词、能对固定的英语表达方式有更多理解、能初步培养语感,就会为他们的英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每个学生的英语基础、兴趣爱好、资质和领悟力都不同,如果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让学生统一阅读同一种文章,给学生规定同样的阅读要求,会造成学生对教师布置作业的不满。对于英语基
随着课改的深入,中学语文教材有了很大的变化,许多脍炙人口的文言文被选入教材。这些经过时间淘洗的精品,是传统文化的精华、古典文学的精粹,更是珍贵的遗产。中学生学习文言佳作,对提高运用语言文字的技能、提升文化修养大有裨益。可是,多数学生对文言文不感兴趣,课上昏昏欲睡,课后死记硬背。如何架设学生与文言文之间的桥梁,让他们进行跨越时空的对话,成为语文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笔者在文言教学中进行了一些尝试,总结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是培育人才的土壤,而学校教育是通过实施其课程体系来实现的.作为石家庄市新华区规模较大的学校,合作路小学紧跟时代步伐,依据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
期刊
无论是在社会上,还是在校园生活中,合作都是必不可少的,也是社会进步的动力之一。初中英语合作学习的宗旨是促进小组整体进步,而不是个人进步。对此,广大教师必须建立有针对性的教学评价体系,促进小组合作学习在教学中的应用。  一、 合作学习的现实意义  1.促进课堂互动  说到课堂互动,大多数人想到的是师生互动,这也是很多学校做得很好的一方面。但是,这样的互动是片面的,教师不能忽略课堂上学生之间的互动。要
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各项工作的前沿,它将党的理论、方针、政策贯穿于企业改革发展的全过程,是指导推进企业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需要。在国家加快经济建设步伐、扩大改革开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新阶段,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要跟上新时代、新形势、新环境的变化和发展,适应新任务和新的挑战,就必须从思想政治工作的理念、方法、机制上进行转变。坚持树立科学发展观,从实际出发,准确把握
期刊
期刊
运用综合性学习模式开展初中语文教学,是对传统灌输教学模式的一次改进,其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语文学习效率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主要针对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模式的背景、特点及其运用要点等方面进行简要分析。  一、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模式简析  1. 综合性学习模式提出的背景  综合性学习模式是指在学习中依靠自主合作、师生互动等方式开展学习研究,依靠自己的努力与同学的合作实现突破教学重难点的目
新课标提出了“探究、合作、自主”的学习模式,各学校陆续开展了探究性阅读教学,但是一些教师对当前的探究式学习还没有明确的认识,一些错误的理论严重影响着教学,如果不及时更正,势必会影响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一、探究性学习的意义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学生学好语文对提高其思想道德水平、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其创新意识,学好其他学科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往往以教师为中心,由教师向学生传授、灌
数学作业是数学教师实时掌握学生学习活动成效的重要途径,也是教师与学生进行深刻互动交流的重要“平台”。 数学教师通过学生数学作业完成的情况,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活动情况,为今后更好的开展教学活动,提供第一手的“资料”。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应该将作业评价作为课堂有效教学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进行深入细致地探索和有条不紊地实施。  一、作业评价要展示师生互动特性,实施互动性作业评价活动  传统作业评价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