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板书回归语文课堂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qihua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使用、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和课程资源的拓展,板书不知不觉中被边缘化。我以为,语文教学中的板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无可替代,不容小视!
  1. 板书的示范引领。识字写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处于基础性地位,一个人只要学习不止,识字写字必将伴其一生。我发现,一个小学语文教师有一手漂亮的粉笔字板书,班级大部分学生的作业书写都能做到工整美观。因为处于识字、写字阶段的小学生,模仿能力最强,教师每天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板书,言传身教,示范引导,在潜移默化中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2. 板书的开放兼容。一堂课好的板书,是随着教学进程逐步完成的,其呈现过程是动态的。在师生对话互动的基础上,板书渐次产生,若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板书之中,则打破了封闭僵化的固有程式,使课堂更具活力与灵性。教师根据学生不同的认知水平,设计板书中的开放环节,如低年级《青蛙看海》一文的板书:课始,让学生分别上来贴青蛙、老鹰和小松鼠的“板贴画”,认识文中主要人物;课中,让学生移动小松鼠、青蛙沿着台阶一级一级往上跳,体会在不断进取中向目标接近;课终,让学生说说文中不同角色的感言,展示个人独特的阅读理解。
  3. 板书的启智引思。板书设计要力求简明、实用、构思精巧,力求用简练的文字、符号、线条、图形等信息,直观地反映丰富的教学内容,以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启发性和感染力。如《渔夫和金鱼的故事》一文的板书设计:
  渔夫和金鱼的故事
  老太婆 要小盆 要木房 做贵妇人 做女皇 当女霸王
  贪 贪 贪 贪 一无所有
  第一行寥寥数语,简要概括了全诗内容;第二行一个比一个更大的“贪”字,更揭示了文章内在含义。据此板书,不但学生能迅速复述课文,而且引发了他们对人生人性的深层思考,远远超过教师空洞的说教。
  当然,板书在课堂教学中的功能远远不止这些,如:集约导学、审美体验和点拨读写等等,都能在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课堂视野下实现。如此低投入、高产出的板书,我们有何理由不让它回归语文课堂呢?
  (作者单位:扬州市广陵小学)
其他文献
《梅花魂》以“梅花”为线索,通过发生在旅居海外的外祖父身上的五件事,表达对梅花精神的赞美,对中国的无尽思念。字里行间充盈着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对传统文化精神的礼赞,是涵养学生传统文化精神的好教材。  一、 品读文字,把握精神内核  外祖父自幼饱受中华传统文化熏陶,读经、史、诗、词,能书善画,他最珍爱的是一幅墨梅图,所以“那朵朵冷艳、缕缕幽芳的梅花,总让我想起漂泊他乡、葬身异国的外祖父”。作者把梅
党的“十六”大把党的思想路线概括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这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党的思想路线的丰富和发展。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买文具》口语交际教学与综合性学习相结合,笔者从“感知市场”“模拟演练”两个方面进行了有效的实践探索。一、教学目标,课内关注课外《买文具》口语交际的教学目标,不仅
教学札记  一、 读前推荐,为课外阅读寻找切入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课外阅读的指导中,我们以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切入点,将各类读物带到他们面前。  【案例一】《夏洛的网》教学设计  1. 出示书名,你猜猜看,书里会向我们讲述什么样的故事?  2. 观察插图画了什么,从中你知道了些什么?  3. 齐读图上方的文字:“蜘蛛夏洛和小猪威尔伯的故事,让千万人落泪。”从这句话中,你又了解到了什么?  4
这是一节普普通通的语文课,我正在讲一个普普通通的神话故事——苏教版四上的一篇课文《普罗米修斯盗火》。  第二课时,同学们在学习第2自然段“盗火”的内容,我让他们抓住语言文字体会普罗米修斯是个怎样的神。同学们说得头头是道,我听得津津有味。突然,有一只手高高地举起了,哦,是小陈,我以为他要发言,赶紧把机会给了他。  不料,他却问了一个让我始料未及的问题:“为什么普罗米修斯要用茴香树的树枝去盗火,而不用
一、 “留白”处阅读启航——激起思维千层浪  《清平乐 村居》,创作于800多年前的宋金动乱岁月。辅导今天的学生学习这首古诗词,我从三个方面开启阅读探究空间:  第一,从一个“脚注”,开启阅读窗口。本文的底脚注释——作者辛弃疾。看似不经意的一个“脚注”,我引导开展一次前置性的阅读活动,收到了意想不到的学习效果。同学们主动组合,有的搜集辛弃疾的事迹资料;有的编写辛弃疾的生平简介;有的讲述辛弃疾的抗金
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和认真阅读的习惯。为达到上述目的,就要激励学生全身心地、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学习的活动中。  一、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方法很多,诸如创设情境、开展竞赛、巧设问题、电教手段的使用等等。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太阳》一课时,当学生初步学习了课文之后,不急于让学生分析太阳有什么特点,而是先讲一段亲身经历的事:小时候从报上得知前苏联宇航员上月球,于是
如何能让语文课堂犹如美味佳肴“色香味形意”俱佳呢?我想咬文嚼字、品词析句是最重要的“烹饪鉴赏”的方法。  [策略1]板书提示如菜单  教师根据所教内容,利用板书展示的功能,帮助学生理解,使他们对所学内容有所感悟。例如,我在执教《桂花雨》一文时,设计了这样的板书:  桂花雨  桂花香 喜欢  摇桂花 快乐  收桂花 开心  念桂花 思乡  桂花还是故乡的香!  ( )还是故乡( )  我从文本的特点
2002年10月,一档以记者为主角的栏目《记者档案》诞生了。之前有一些报纸和杂志是专门面对新闻队伍的,多由各个报业集团主办,然而其多以探讨业务为主,罕见记者故事类栏目,也仅仅多在圈内少量发行。而《记者档案》提供了一个更为大众化的平台,让采访者成了被采访者,截至2007年初栏目停播,共有200多位记者通过他们的栏目进入公众视野。  “记者不仅在记录历史,他们也在影响着历史。小到案件的司法干预,大到宏
一、 语境涵泳,潜心会文,触摸文字的温度  在教学“撒”“抛”“倒”这些词语时,我引导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反复品味,去感知词语所蕴含的情感,从“语言、行动、表情”等角度揣摩这些动词的表现方式。刚才所做的几个动作,其实都表示在“倒”,可书上为什么用了“撒”“抛”“倒”几个不同的词语呢?学生们反复读,有的边读边做动作,反复涵泳,最后学生领悟到盐巴不能堆积在一起,要平均分布,所以用“撒”更好些;还有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