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头发脾气的驴子

来源 :百花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TA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在去陵水镇的路上,迎面碰到彭三。彭三呵呵呵地笑过,把手里一头驴子的缰绳硬塞给我。他说:“这是一头脾气好、能干活儿的好驴子,转遍四区八乡难找。”他说着,掰开驴子的嘴:“叫驴,才三岁口,一岁相当于人的七岁,还是个小伙子呢。”
  我看着驴相不错,就问啥价。彭三诡谲地拿过我的手,在手心里挠挠。他说:“绝对划得来。”
  我跟着彭三回到家里,从席子底下摸出800块钱给了他。他拿着钱呵呵地笑,边笑边伸出手,在驴子腚上打了一巴掌。驴子一惊,朝前涌动了一下身子。他说:“咋样,还能骑呢,试试。”
  以后的日子证明彭三说得不错,这头驴子真是我的好帮手。我的三亩地犁耧耙,全不在话下。关键是,大部分时间里,它从不尥蹶子。南堡庙会的时候,我让它驮了保全他娘,保全在羊各庄老说我的坏话,这以后就不说了。一次大雨前,我让它把小芬家收割的麦子抢回了家。小芬一直对我和驴子充满感激。小芬是陵水镇最好看的女人,两年前死了丈夫。有人给她提起了我,她一直在犹豫。
  我对驴子的前世一无所知,彭三说他是在陵水镇集市上从一个老头儿手里买来的。他说,一分钱不挣。他的话没谁信。他是一个精明的头牯经纪,按现在的话说,是个会算计的生意人。生意人说不挣钱,就是挣得少了。如果说亏了,那只是够本而已。
  驴子在我家里,忠实地扮演着奴仆的角色,对于平日里的劳役,从不反抗。这让我相信,驴子天生就是被人奴役的。当然,日积月累的信任,也让我对驴子心生一些好感,隔三岔五,它的生活总会有所改善。它最喜欢的食物是水泡黑豆,它能把黑豆嚼出豆腐的清香,在夜里,四处漫溢。仗着我的宠爱,驴子吃饱的时候会流露出调皮的神情,有时候还会把它的长嘴伸进我的口袋。我的口袋里只有草纸裹的卷烟。那是我解烦消困的宝贝。在地头和床边,我就会掏出来点上,逮上几口。缭绕的烟雾弥盖不住我的忧伤。
  一天,屋外下着雨,驴子嚼烂了我的卷烟。该它倒霉,这天堆积的郁闷无处释放,我用锹把把驴子狠狠地揍了。驴子一直躲避,没有一丝反抗。它的好脾气助长了我施虐的气焰。那天我打累了才歇手。屋外的雨一直下,呜呜咽咽,像哭一般。其实,烟卷被毁只是一个由头。小芬在那个雨天,和一个男人见面了。好女人总让男人们惦记,就像开着的花总会招来蜂蝶。小芬早早地把消息告诉我就走了,估计她走不到家,大雨就倾盆而下了。小芬问我,愿不愿意跟她一起到一个很远的地方。驴子打了一个很干脆的响鼻,替我作答。驴子咋也想不到,它的谄媚会换来一顿莫名其妙的毒打。
  我计划着把驴子卖掉,筹集和小芬一起奔向不明远方的盘缠。一头驴子换一个女人,对于一个渴望爱情的男人来说,绝对值当。
  在去陵水镇的路上,我又遇到彭三。彭三的手里依旧牵着一头驴子,一头草驴。要知道,他是头牯经纪,驴子于他,就和农民肩扛锄头一样稀松平常。
  我牵着我的叫驴有意凑近彭三,想打听一下集市的行情。没等我和彭三说上话,两头驴子发疯一般啃咬起来。
  突如其来的状况让我和彭三手足無措。它们像两块不同磁极的磁铁吸在一起,我们使出吃奶的劲儿,怎么也拉不开。彭三还是懂得多一些,他大声喊:“你把缰绳拴在树上!”我把缰绳缠在了树上,彭三把相对弱小的草驴牵往一边走,总算将它们分开了。
  我坐在地上喘粗气,看着神经了的驴子发呆。真想不到,平时温顺得像绵羊的一头驴子,遇见异性竟然这般癫狂。驴子依然骚动不安,用嘴啃咬着笼头,试图挣脱。等彭三呵呵呵地笑着牵着他的草驴走远了,它才稍微安静下来。
  就在我解开缰绳重新上路的时候,驴子突然一个扭身,蹦跳起来,尥起的后腿重重地朝我踢了一下。我的腿当时就弯了,不能走路。
  这是驴子第一次发脾气,也是最后一次。
  在我回到家以后,它和我一样,遍体鳞伤地躺在了槽圈里。估计从此,它再也难以恢复起来。
  我们就那样躺着,互相看着对方。
  这是两败俱伤的结局,我们的爱情都泡汤了。昏黄的灯光下,我瞥见驴子的眼角挂着晶莹的小灯笼,一盏又一盏地变换。
  我不知道它是在怨恨,还是为自己付出的代价懊悔。
其他文献
老曹爱喝酒,老曹郁闷啊!  老曹是我们船上的机工长,俗称机头,负责机器设备日常维修保养,抢修突发故障。故障小,两三个小时修复的,还算好;四五个小时的,就有些吃不消了。值班人员可以替班休息,老曹不行,老曹是机工长,必须坚持在第一线。时间久了,老曹也扛不住,55岁了,油味儿闻多了还晕船。等故障排除了,老曹回到房间,浑身的油汗洗尽,已散了架,连望眼窗外是白是黑的念头都没有了。什么也吃不下,只有那一杯高度
期刊
当下的孩子们和过去的孩子们不一样了,不是同一个人类了。真的。单说一点,现在的孩子们说出的话,让人一愣一愣的,我服。反正我喜欢看他们说出的各种惊句,幽默,机智,切中要害,而且往往有一种含泪微笑的模样。我真不知道他们怎么会说出那些话。依我看,可能我有点儿倚老卖老,我都觉得他们的人生还没开始呢,或者刚刚开始,他们怎么看透结局的?这真让我困惑,但我服。我们那时候不行,傻。  说了这么一大套什么意思?这么回
期刊
一个少年在父母双亡的那一年,发誓要成为一位让世人景仰的音乐家。他在一个雨夜出走了,决定去另一个城市著名的音乐学府拜师学艺。  车站在郊外,他去车站的途中碰见一个老太婆慢吞吞地在前面走着。不一会儿,老太婆摔了一跤,少年忙跑上前把她扶起来。老太婆说:“善良的孩子,我能帮你实现一个心愿。”少年说:“你帮不了我什么,我只希望自己有一段好运气。”老太婆说:“我马上到家了,你继续朝前走,會有好运气。”  少年
期刊
都后半夜了,老金还是睡不着。窗帘留了一条缝儿,月光见缝插针,把云影钉在墙上。远远地传来火车的鸣叫。那种鸣叫,对老金来说再熟悉不过了,因为他是火车司机。  那时候,火车司机不直接叫火车司机,而是被人尊称为“大车”。老金姓金,就叫“金大车”。  老金从床上坐起来抽烟,心脏有点儿难受。在一个房间休息的两个徒弟——他的副司机和司炉,都睡得呼呼的,一个咬牙,一个放屁。  老金休息的地方是大桥镇铁路公寓,天亮
期刊
老家北大街东首,最早有四间青砖瓦房,是公社设在这片的供销社。记得有三个人站柜台,主任姓詹。老家人还是头一次听到这个姓。  起初,老家人喊他詹主任。他嘻嘻哈哈地说:“屁主任,不就是个站柜台的,天天站着?喊俺老站就中。”  慢慢地,老家人见他随和,不拿架子,都喊起“老站”。  老站不是本地人,撇着一口南方口音。四十多岁,个头儿不高,微瘦,腰板总是挺得笔直,只是右手少了两根手指。不过,他左手噼里啪啦能打
期刊
西藏阿里军分区,成立于1968年4月1日,至今已经50年了。  那一年,从河南省中牟县征召了500名新战士,成为阿里军分区第一批士兵。  1969年,我入伍分配到阿里军分区卫生科,那年16岁多一点。一进营地,耳膜马上被一水的河南中牟话浸泡。卫生科负责训练我们的老卫生员,都是早一年军龄的中牟士兵。他们教会了我最初的医学知识和军人的果敢忠诚,我至今把其中的一位,亲切地称作“师父”。在奇苦的高寒征战缝隙
期刊
中午,院子里热气蒸腾,平日老爱在院子里东啄西寻的几只芦花鸡,全钻进了后院的灌木丛下,给自己刨个浅坑,摊翅伸腿地贪点儿土湿气儿,院中破碗里拌的麦麸鸡食,谁都不肯去看一眼,连最擅长窃食让人防不胜防的麻雀,也不知躲哪儿去了。半大小狗四眼,仗着被人宠爱,死皮赖脸地贴地平躺在电扇下,跟人共享凉风。电风扇有些年头了,被无法抗拒的电力催逼着,老牛拉重车般缓缓地转动着,并不时咯吱一声,像是叹气,吹出的也不是凉风了
期刊
凌晨三四點钟的时候,小兰忽然醒了。  蚊帐里一片漆黑。一声长长的火车汽笛的鸣叫从村子东面传来——它从村庄上空飘过,从水田、桑林和茶地的上空飘过,再往西,一座大山把它挡住了,它折回来——当它又一次传进小兰的耳朵,声音像被谁削走了一块,呜……这一声火车的号叫比先前的那一声要柔弱得多,听起来像是从大山深处发出来的。  小兰认为山腰里也建了一条铁路。每次小兰提起这事,大人们都摇头否认,他们说铁路在村子的东
期刊
内容提要:作为社会群体的重要构成部分,青年的精神文化特征具有特殊的意味。文学作品对青年形象的塑造,既与写作者的文学观念、审美趣味和价值追求有关,也内在地受到时代语境、思想文化和社会形势的复杂影响。在近些年的长篇小说中,路内、冯唐、鲁敏、徐则臣、绿妖、张悦然、郝景芳等作家塑造了一系列青年形象,着重于讲述了他们的成长经历和心路轨迹。在这些作品中,怀念和憧憬是他们进入“青春”的主要方式,这不仅关联着他们
期刊
柳学武如果还活着,应该有八十好几了。  自从他有一天突然从我们生产队离奇失踪后,所有的人再也没有见过他,也没有关于他的任何消息,他像是从人间彻底蒸发了。  柳学武当时是我们生产队唯一的“右派分子”,他是一个漆匠,手艺极精,方圆几十里的人都慕名来请他漆家具、漆寿材。他从不用化学漆,一律用的是土漆。 上漆前,他用砂纸把器具打磨得平滑无比,摸上去似婴儿或大姑娘的肌肤才行;然后前后上三遍漆,漆出来的东西红
期刊